任务驱动学习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转化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育理念,将再现教学转化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时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假设和方案,采用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因此,在任务驱动学习中,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任务,而是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以此培养学习能力。
  一、任务驱动学习法的特点
  1.以任务为主线。
  任务是串联整个任务驱动教与学过程的学习活动线索,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任务而展开。任务要做到既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又能促进学生发展,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效果。
  2.以学生为主体。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给学习者布置具体的任务,但并不指定完成任务的唯一途径。学生应该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对所学习的问题能够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
  3.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中职化学教学现状
  1.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教学内容相对较难。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中专学校生源总体素质急剧下降,稍有基础的学生,都上高中去了,加上有些中专学校免试入学,使得职业教育生源逐年下降。入学的大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甚至有些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样的学生给化学教学带来一定困难。而中职护理班现用的教材内容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但要有相应的化学基础知识,而且必须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否则,学习也就相当困难了。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目前,有些教师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状态,往往不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遵循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作为教学的支配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掌握性较强,容易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要点,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还一味“满堂灌”,使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另外,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因为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尚未形成顽强意志,极易失去自控能力,出现逆反心理,产生对化学的厌恶情绪,轻则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影响学习效果,重则放弃对化学的学习。
  通过上面对中职化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职化学教学的症结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我尝试将任务驱动学习法灵活地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希望借助于充分发挥任务驱动学习法的优势,能够克服传统中职化学教学的局限,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任务驱动学习法的基本程序
  1.创设情境。
  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以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创设的情境使学习活动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的意义建构。创设的情境既可以是现实场景,又可以是视频或图片资料等。
  2.呈现任务。
  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的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归纳评价。
  任务驱动学习是将新知识分解到具体的任务之中,容易忽略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可能是零散的。在一节课、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建立起与已学知识间的联系,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效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几点认识
  1.有关任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的系统性。
  教材的每一章总有一个总的教学目标,设计任务时须先把总目标细分成几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的有机组合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任务的可操作性。
  一是在初级的任务探索阶段,学生通过努力解决了当前的任务,为后续任务的探究创造了条件;同时学生因此获得探索的成就感,激发起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二是布置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要使学生能有“想一想,豁然开朗”、“跳一跳,摘到桃子”的体验。
  三是任务必须有明确的可观察、可评估的目标,便于学生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努力,也便于任务完成后的评估。
  (3)任务探究手段的多样性。
  学生的知识经验、实践经验和思维特点各不相同,同样一个任务,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有关教学活动的组织。
  (1)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场所和设备。
  任务的自主探索必须在相对开放的场所才能进行。开放实验室,请一名实验员协助指导,把一些不便在教室里進行的实验放在这里进行。同时和计算机老师商量,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到机房上网查找资料、进行信息处理,还可把一些和信息技术学科联系密切的任务安排在信息技术实践课中进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兴趣去完成任务。
  (2)小组协作。
  合作是现代社会谋求共同发展的基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对一些发散性任务,通过组内讨论交流,也可以提高任务探究的效率。任务布置后,由组长牵头进行分工,然后制订计划并实施。另外还设计了“项目完成监控表”,要求各小组把探究过程记录在“项目完成监控表”中。这样既促进了小组协作,又为过程评估提供了依据。
  我在从事“任务驱动”的教学实践中,常常被学生能以难以置信的兴趣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感动,同时发现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式迁移到后续的化学学习和自己的生活中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自觉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可见,“任务驱动”学习法在化学学习的领域中具有极大的潜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科学设定课堂教学主题,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意在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设定课堂教学主题时出现的误区及其原因,提出了设定和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堂教学主题 有效性    北大学者钱乘旦曾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1]如何让学生参透历史的奥秘,感受历史学
目的: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高脂血症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舌象脉象以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指
摘 要: 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情境创设的探究。本文探索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恰当运用    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等1918年在《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一书中最早提出“情境”(situation)这个概念,它
摘 要: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相关的讨论对基础地理和科学技术教学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作者选用Google Earth这一互联网上最新出现的地理信息工具,以其优缺点的对比作为切入点,探讨Google Earth在具体教学课例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Google Earth 中学地理教学 优劣 不足    一、为什么要使用Google Earth辅助教育  有研究表明,网络资源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
作者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结合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地理课“动”起来,充分利用导学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
摘 要: 如何搞好高三化学复习,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除了注重考纲以外,也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我们自身的因素,只有科学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复习,才能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三化学复习 《考试说明》 重点知识 能力培养 化学实验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不仅要理清老师的复习思路,而且要根据师生的实际情况进
我从教学改革新课程理念出发,分析了“以知识技能为本”的实验教学模式的特征,讨论了实验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终点问题,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讲”、“演”、“模”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  “讲解、演示、模练”型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或教材规定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等内容为基础,其基本特征是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内容并做示范操作,学生课前预习、
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四届营养科研基金—中国营养学会-飞鹤体质营养与健康研究基金 2019 年度中标项目于12月21日在北京发布.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副理事长马爱国教授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低、重形式、轻实质,学生得不到有效发展等问题,从课程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作了阐述。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教学 有效课堂 学习兴趣    化学作为中学的主要基础课程,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下的化学教材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学生的
科学不仅是知识,而且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展现,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科学教育绝不能仅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领略科学探索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的科学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正是体现上述思想和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  国家教育部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