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数字信息时代,企业间竞争已经上升为供应链间的竞争,甚至上升为产业生态链的竞争。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载体的地位显著,主要特点包括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的资产专用性强,授信主体以长尾中小企业为主,其存在服务模式单一、信息割据、信用评估体系薄弱等问题。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利用信托的模式灵活、风险隔离、权利重构等制度优势,赋能供应链金融,构建垂直领域的供应链信托平台,打通产业供应链的任督二脉。
关键词:信托;供应链金融;供应链;交易成本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1.06.004
中图分类号:F832.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1)06-0040-09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分工专业化以及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社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交货周期的要求越来越短,企业间竞争已经上升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上升为产业生态链的竞争。特别是2020年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让全球供应链遭受巨大压力,如何稳定以国内供应链为主体,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
国务院在2017年首次就供应链的发展出台指导意见,定义供应链为“通过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加强从生产到消费等各環节的有效对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经营和交易成本,促进供需精准匹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①。作为服务供应链的金融,银保监会2019年对供应链金融作了描述“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真实交易背景,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②。供应链金融对应的场景涉及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服务对象包括生产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终端消费者等,中小企业是重要主体,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供应链金融服务于整个供应链市场,为中小企业发挥着资金融通的作用,并非针对单个企业,而是通过产业链整体作为切入点,提供系统的金融解决方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是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举措③。
信托作为金融的一种业态,供应链属于生态,信托与供应链的结合属于业态和生态的融合,业态服务于生态。国内研究信托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文章较少,理论体系支撑薄弱,大多仅在讨论供应链金融采用信托模式的可行性。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供应链金融产生的理论基础,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性和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托制度优势赋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二、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
供应链的底层逻辑是专业分工,本质是流通,包括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等,其发展历程伴随着流通的萌芽、成长和成熟阶段。在萌芽阶段,社会分工虽提高了分工者的劳动效率,但处于萌芽状态的社会分工只能屈从于自然分工,流通对社会生产体系的整体作用不大;在成长阶段,流通与各生产部门分离孕育着流通对社会生产体系反作用的萌芽;在成熟阶段,流通不再表现为各生产部门之间交换多余产品的活动,而表现为生产的前提和要素,生产已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生产中每一个要素都从属于交换,流通成为与生产同等重要的并行过程,对生产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并能降低交易成本。凭借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等作用,流通不仅维持社会生产体系中产业结构的平衡,而且在资源配置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供应链的更新换代,推动社会经济达到新的高度。供应链金融是介入到产业生态链中生产和交易等环节,结合具体交易场景提供资金融通等服务的制度安排,作为供应链上资金流通的主要服务方式,通过减少不确定性、外部性内在化、缓解信息不对称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Williamson(1985)认为交易影响成本的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交易成本理论是研究企业边界决策最重要的理论,可以作为制度安排优劣的指导。供应链可以看成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是企业边界的外延;供应链金融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金融制度,是以供应链作为整体与金融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制度安排。从金融机构来看,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搜寻成本、决策成本、契约订立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等,供应链通过交易契约形成链上的利益主体,建立战略协同的信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机构的决策成本和监督成本;从融资主体来看,交易成本主要是融资成本,其本质是金融机构的风险溢价。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利用链条空间上的多维度信息进行综合判断,面向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系统性金融安排,将企业个体的不可控风险转为供应链整体相对可控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
一是减少不确定性。交易活动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充满着不确定性,增加了单个企业在交易环节中的信用风险。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薄弱和有限理性,其投机主义容易增加交易环节的不确定性。供应链通过交易地点、交易媒介、交易行为和交易方式等的制度安排,增加了交易主体彼此间的信任,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市场的搜寻成本和订约成本等。而供应链金融依托确定的交易场景、确定的应收账款标的、确定的核心企业信用,弱化单个企业的资信,将单个中小企业和供应链整体进行捆绑,锁定核心企业为债务人的应收账款等作为还款来源,降低了因不确定性导致单个企业的信用风险。
二是外部性内在化。由于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属性,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到其他主体但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或激励,出现外部性问题。产生外部性的主要原因是产权界定不清晰,缺乏产权制度的有效保护。通过产权谈判和界定实现外部性问题内在化,通过利益机制和合作机制等的激励提高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利用产权配置性功能使受益或受损的效应内在化,降低交易成本。产权制度的特征在于市场主体的“分”,明确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受益或者受损的边界,带来了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供应链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的资源配置机制,在于垂直领域企业的“合”,通过交易契约形成链上的利益主体,构建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上下游企业的有序交易,降低期间费用率,提高企业的绩效。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自有资金瓶颈,影响供应链效率,产生了外部性问题,供应链金融将核心企业信用和中小企业的信用在供应链上进行捆绑,实现外部性内部化,链条上交易摩擦的减少,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并通过资金流的优化,降低财务成本,提高整个链条在市场的竞争力,满足供应链中核心企业进行财务供应链管理的需求。Lekkakos & Serrano(2016)通过反向保理模式分析供应链金融从内部释放潜在资金,协助中小供应商以更优的利率获得外部融资,提高了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外部性内在化的结果,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是缓解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通过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缓解信息不对称,因为其产品流、物流、资金流、票据流等共同存在,多个数据流信息进行交叉检验。金融机构通过网络性交叉信息和重复契约积累的信誉来增加信息透明度,上下游企业和金融机构都紧密联系,交易环节形成闭环。与企业金融的被动要求信息披露不同,供应链上交易环节呈现了主动性的信息披露,缓解信息不对称。
供应链上的主体长期交易相当于动态重复博弈,通过链条交易关系进行信用绑定,如果有企业因为投机主义或道德风险而违反契约精神损害链上其他企业的声誉,则可能会被剔除契约关系,因此理性的主体为维持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会避免这种投机行为,降低金融机构的监管成本。供应链上交易主体间通过长期交易契约关系增加信任度,良好的信誉记录和长期稳定的业务交易记录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融资。从金融机构来看,履行契约的声誉成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自动约束和消除装置,重复可循环的契约关系减少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管成本,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
四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因其垄断和强势的地位,在价格、账期、交付标准等条件上苛刻要求上下游企业。这些上下游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由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突出,容易导致供应链失衡。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从点到面为供应链整体提供金融支持,实现资金流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借助交易场景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将金融机构的投融资资金精准灌溉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和供应链失衡等问题;借助金融机构信用赋能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和议价能力,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契约关系,形成良性循环。从企业角度来看,Hofmann & Kotzab(2011)提出供应链金融作为协同营运资金管理方法,优化链上不同企业的融资结构和现金流,即延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低的公司的现金回收周期,缩短融资成本高的公司的现金回收周期,实现供应链上整体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产业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立足于产业,通过金融服务优化和夯实产业供应链,依托产业供应链运营,产生金融增值,促进各主体良性互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信托制度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我国目前的供应链金融存在形聚神散、服务模式单一、信息割据、信用评估体系薄弱等问题,供应链若通过信托结构及契约的安排,使供应链上企业形成契约整体,增加彼此间的粘性,依托核心企业,建立上下游企业信用链和数据仓库,有效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性,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外部性内在化、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达到提升供应链整体价值的目标。
(一)供应链金融的特性
1.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的资产专用性强
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强,有些重资产,有些重技术,有些重人力,在流通产品、交付方式、结算方式等差异巨大,需要针对行业特性设计金融解决方案。目前由于我国投融资渠道以银行为主,融资模式单一,导致供应链金融无法深度介入供应链的垂直领域,提供的金融服务针对性弱,局限性大,效率低下,甚至由于无法达到银行融资标准就丧失金融服务的资格。利用信托模式多样性的制度优势,根据行业成熟度和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针对行业特性和资产专用性,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托服务方案。
2.不同交易环节投融资的对接方式动态变化
供应链交易环节多,主要分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不同的交易主体处于不同环节,拥有的资产类别各不相同,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预付账款等。不同的交易环节、不同的交易主体、不同的资产类别,投融资对接方式会发生动态变化。信托可以利用业务模式灵活多样的制度安排,针对不同的交易阶段或不同的交易主体或不同的资产类别,根据投融资效率的要求,灵活设计信托产品,提供定制化的信托投融资服务。
3.金融机构的授信主体以长尾中小企业为主
供应链主要涉及长尾中小企业,其交易频率高,其交易金额零散,信息割据严重,没有统一的数据收集渠道,无法达到传统金融机构授信的准入要求。供应链金融结合交易场景并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从融资主体来看,授信主体信用基础从企业个体转移为供应链整体,投融资需求相对单个个体更容易得到满足;从金融机构来看,对比企业金融,供应链金融降低了不确定性,使外部性内在化,但供应链金融属于非正式制度,通过信托契约进行一定的制度约束,达成上下游契约,通过交易场景获取多维度的动态交易数据,形成供应链的交易信息集和数据库,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搜集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等。
(二)信托制度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特别是银行和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或小额贷款牌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这些机构可以利用的金融工具仅限于贷款业务和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内容单一。信托作为金融百货公司其渠道优势及横跨实业市场、同业市场、资本市场的制度优势,可建立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平台,并作为产品设计者、场景数据管理者和风险管理者,赋能供应链金融。
1.利用信托业务模式的灵活性与不同垂直领域和不同交易場景精准匹配
不同供应链中交易场景众多,中小企业主体多,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强,专业度高,信托公司重点匹配行业的成熟度以及投融资的时间效率,针对不同垂直领域的供应链和不同的交易场景设计不同的信托模式,利用信托业务的灵活性,通过信托多工具的功能优势为供应链上各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综合运用债权、股权以及股债联动混合产品赋能供应链金融。
信托贷款:信托公司可以直接给核心企业发放信托贷款,用于采购上游企业的材料;也可以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给上游企业发放信托贷款,并以其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等收益权作为还款来源。此类型是信托公司支持供应链企业的传统模式,主要适用于行业成熟度高、投融资效率要求比较高的场景。 信托投资:信托公司与选定的企业商定投资比例、股权价值、表决事项等,以募集的信托资金进行股权投资,信托公司代表委托人履行股东义务。此类型的信托计划主要适用于供應链上成长性好、有核心知识产权、与核心企业有长期稳定交易契约的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信托融资模式属于直接融资,有信托投资为背书,更便捷地取得银行融资。由于涉及股权投资,此类型信托主要适用于行业成熟度高、投融资效率要求不高的场景。
资产证券化或资产支持票据:借鉴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或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操作模式,将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符合一定条件的应收账款资产进行捆绑作为标的,建立资产池,以打包形式成立财产信托,信托公司将其设计为信托受益权凭证在交易所市场或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ABS或ABN进行融资。由于公开市场发行ABS或ABN需要有关部门审批,此类型信托主要适用于行业成熟度高、投融资要求效率不高的场景。
供应链互助信托基金:我国行业协会数量庞大,在现代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①。2019年6月数量达到8万家,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门类和各层次行业协会作为所属行业经营者集体利益的代表,执行监督职能,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协调并规范该行业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大部分行业协会收取相应的会费,但资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会费标准偏高、收费与服务不匹配等乱象②。行业协会可以根据行业供应链的具体特点,引导行业内的企业联合设立产业链互助信托基金,规范会费的使用,由专业的信托公司进行管理,集小成多,集中解决行业供应链上的融资痛点。此类型信托主要适用资产专用性强的垂直领域、行业成熟度不高的供应链场景。
本文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性,针对不同垂直领域和不同的交易环节,提出基于行业成熟度和投融资效率的信托模式介入供应链金融的矩阵(见图1),利用信托业务模式的灵活多样性与不同垂直领域和不同交易环节进行精准匹配。
2.以信托契约整合供应链,缓解因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成本
大部分供应链有集中采购模式,上游中小供应商为了达到核心企业的集采需求,需要抱团进行联合申请,通过信托契约整合供应链,把长尾的中小供应商聚集起来,形成规模效应,结合信托公司的专业管理能力,提高中小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减少了中小供应商的谈判成本,降低了整体的交易成本。通过信托契约打造虚拟产业集群,实现业务结构模块化、交易结构流程化、交易关系稳定化、交易信息透明化,形成业务闭环,强化供应链的网络关系,实现产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循环迭代,最终形成产融生态圈,降低因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成本。
很多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规则和各种标准,起到规范行业的效果,通过纳入相对完善的信托法律制度环境,营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供应链金融环境。引入信托公司和行业协会搭配作为管理者,整合供应链上有意向的中小企业达成信托契约,从信息收集、存储、运用等环节加强流程管理,捆绑成真正的利益链条,消除形聚神散的弊病,整合垂直领域的供应链数据,建立相对完备的垂直供应链的行业信用体系。
3.信托具有权利转换和重构的制度功能,优化配置供应链要素资源
委托人交付自有财产设立信托后,信托公司成为财产的名义所有人,委托人享有的管理、运用和处分财产的权利随着交付给信托公司,委托人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则转换为受益人享有的信托受益权。供应链信托平台中,委托人以财产设立信托后,其财产对应着信托受益权,信托受益权对应的是供应链资产。信托权利转换的制度功能可以使供应链上资产盘活,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作为信托财产标的转换为信托受益权进行流转。信托权利重构的制度功能与供应链中产品、资金、票据、信息等要素流通具有天然相容性,体现在时空的转换上,通过时间和空间转换的方式促进各要素间相互转化和流通,进而实现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时间的转换体现在实现购销交易业务应收款项等收益权提前变现;空间的转换即表现在财产转移上,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供应链资产转换为信托受益权,完成财产在空间上的转换。信托的权利转换和重构的制度功能,实现供应链上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融资效率。
(三)垂直领域的供应链信托平台: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方向之一
1.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
我国信托公司业务从银信通道业务到房地产基建业务,按照政策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业务不断转型,但信托行业正陷入“缩表格局延续+风险资产项目与规模逐步暴露+不良率不断攀升”的转型困境①,信托服务实体经济最好的方式是和产业结合,利用股东优势或行业深耕的优势,寻找自身擅长的垂直领域,积累行业大数据,构建专注于该垂直领域供应链的信用体系。
目前不少信托公司在积极布局供应链金融。中粮信托在2019年报告中提到农业金融作为特色化战略业务,依托中粮集团,打造农业供应链金融、农地金融等特色业务模式;华宝信托按照宝武钢铁集团的战略业务布局,全力建立多维度、强有力的产业金融发展体系和钢铁产业链生态圈;中航信托持续推动通航产业发展,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平台,致力于成为促进通航产业发展的项目孵化器、产融助推器和资源聚合器;英大信托坚持“产融结合,以融促产”的战略导向,提升在电力供应链、清洁能源领域的专业优势,打造电力行业的产融结合典范和信托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标杆。
2.垂直领域的供应链信托平台
笔者根据多年的信托从业经验和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设计了供应链信托平台(见图2)。以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作为信托标的形成的信托受益权为载体,将核心企业信用沿着供应链传导到各级供应商,实现中小供应商在持有期间凭借信托受益权凭证自由流转。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积极利用与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建立的贸易关系,借助供应链信托平台,拓宽自身融资渠道;信托平台通过对交易、物流、征信等信息整合,实现供应链上的信息透明化、数据化和可追溯化。 3.供应链信托平台参与各方的优势
从核心企业来看,延长了贸易账期,改善现金流,优化财务报表;通过核心企业自身信用的層层传递流转,降低供应链末端供应商的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总体采购成本;通过信托平台的信息穿透,明确供应链条上不同层级的供应商画像,改善并优化供应商的关系管理,借助信托平台低成本地实现科技创新。
从长尾供应商来看,借助核心企业信用解决融资难问题和在传统金融模式下无抵押物的问题;随着信托受益权凭证在供应链条上的拆分传递,降低融资变现成本,解决融资贵问题;优化融资环境,增加融资渠道和债权变现渠道,提高资金周转与运营效率。
从信托公司来看,供应链信托平台实行线上的全流程操作,不受地域影响,通过贸易往来的闭环业务,线上资料的搜集确认和信息数据的整合比对,减少信息不对称,并利用金融科技作为信托平台的辅助手段,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等。
四、结语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基础,结合信托制度的优势,探索各种信托介入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搭建供应链信托平台,赋能供应链金融,提升我国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信托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一种服务业态,从供应链整体出发,整合物流、资金流、票据流、信息流等信息,构建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信托服务方案,快速响应供应链上企业的投融资、交易结算等金融需求,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供应链的整体价值。
(责任编辑:夏凡)
参考文献:
[1]Gomm M L.Supply chain finance: applying finance theory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 enhance finance in suppl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s Research&Applications,2010,13(2):133-142.
[2]Hofmann E,Kotzab H.A Supply Chain-Oriented Approach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11,31(2):305-330.
[3]Lekkakos S D,Serrano A.Supply chain finance for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the case of reverse facto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s Management,2016,46(4):367-392.
[4]Williamson O 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New York:Free Press,1985.
[5]谭军.信托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探讨[J].东岳论丛,2013,34(3):167-170.
[6]袁吉伟.信托公司供应链金融发展研究及建议[J].国际金融,2020(1):34-38.
[7]李薇辉,茆训诚.流通经济理论与政策[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
[8]黄少安.罗纳德·科斯与新古典制度经济学[J].经济学动态,2013(11):97-109.
[9]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0(6):49-55.
[10]罗必良,李慧平等.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8).
[11]宋华,卢强.产业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如何助力中小企业融资——一个多案例对比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12):47-58.
[12]宋华,陈思洁.供应链金融的演进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一个理论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5):95-104.
[13]宋华,卢强.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创捷公司案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7(5):172-192.
[14]徐联初,肖晓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关系问题与产权因素[J].金融研究,2001(8):48-56.
[15]杨汝梁,孙元欣.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情境性研究——基于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J].现代管理科学,2015(8):100-102.
关键词:信托;供应链金融;供应链;交易成本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21.06.004
中图分类号:F832.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1)06-0040-09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分工专业化以及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社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交货周期的要求越来越短,企业间竞争已经上升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上升为产业生态链的竞争。特别是2020年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让全球供应链遭受巨大压力,如何稳定以国内供应链为主体,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
国务院在2017年首次就供应链的发展出台指导意见,定义供应链为“通过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加强从生产到消费等各環节的有效对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经营和交易成本,促进供需精准匹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①。作为服务供应链的金融,银保监会2019年对供应链金融作了描述“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真实交易背景,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②。供应链金融对应的场景涉及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服务对象包括生产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终端消费者等,中小企业是重要主体,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供应链金融服务于整个供应链市场,为中小企业发挥着资金融通的作用,并非针对单个企业,而是通过产业链整体作为切入点,提供系统的金融解决方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是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举措③。
信托作为金融的一种业态,供应链属于生态,信托与供应链的结合属于业态和生态的融合,业态服务于生态。国内研究信托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文章较少,理论体系支撑薄弱,大多仅在讨论供应链金融采用信托模式的可行性。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供应链金融产生的理论基础,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性和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托制度优势赋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二、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
供应链的底层逻辑是专业分工,本质是流通,包括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等,其发展历程伴随着流通的萌芽、成长和成熟阶段。在萌芽阶段,社会分工虽提高了分工者的劳动效率,但处于萌芽状态的社会分工只能屈从于自然分工,流通对社会生产体系的整体作用不大;在成长阶段,流通与各生产部门分离孕育着流通对社会生产体系反作用的萌芽;在成熟阶段,流通不再表现为各生产部门之间交换多余产品的活动,而表现为生产的前提和要素,生产已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生产中每一个要素都从属于交换,流通成为与生产同等重要的并行过程,对生产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并能降低交易成本。凭借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等作用,流通不仅维持社会生产体系中产业结构的平衡,而且在资源配置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供应链的更新换代,推动社会经济达到新的高度。供应链金融是介入到产业生态链中生产和交易等环节,结合具体交易场景提供资金融通等服务的制度安排,作为供应链上资金流通的主要服务方式,通过减少不确定性、外部性内在化、缓解信息不对称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Williamson(1985)认为交易影响成本的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交易成本理论是研究企业边界决策最重要的理论,可以作为制度安排优劣的指导。供应链可以看成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是企业边界的外延;供应链金融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金融制度,是以供应链作为整体与金融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制度安排。从金融机构来看,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搜寻成本、决策成本、契约订立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等,供应链通过交易契约形成链上的利益主体,建立战略协同的信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机构的决策成本和监督成本;从融资主体来看,交易成本主要是融资成本,其本质是金融机构的风险溢价。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利用链条空间上的多维度信息进行综合判断,面向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系统性金融安排,将企业个体的不可控风险转为供应链整体相对可控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
一是减少不确定性。交易活动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充满着不确定性,增加了单个企业在交易环节中的信用风险。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薄弱和有限理性,其投机主义容易增加交易环节的不确定性。供应链通过交易地点、交易媒介、交易行为和交易方式等的制度安排,增加了交易主体彼此间的信任,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市场的搜寻成本和订约成本等。而供应链金融依托确定的交易场景、确定的应收账款标的、确定的核心企业信用,弱化单个企业的资信,将单个中小企业和供应链整体进行捆绑,锁定核心企业为债务人的应收账款等作为还款来源,降低了因不确定性导致单个企业的信用风险。
二是外部性内在化。由于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属性,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到其他主体但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或激励,出现外部性问题。产生外部性的主要原因是产权界定不清晰,缺乏产权制度的有效保护。通过产权谈判和界定实现外部性问题内在化,通过利益机制和合作机制等的激励提高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利用产权配置性功能使受益或受损的效应内在化,降低交易成本。产权制度的特征在于市场主体的“分”,明确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受益或者受损的边界,带来了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供应链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的资源配置机制,在于垂直领域企业的“合”,通过交易契约形成链上的利益主体,构建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上下游企业的有序交易,降低期间费用率,提高企业的绩效。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自有资金瓶颈,影响供应链效率,产生了外部性问题,供应链金融将核心企业信用和中小企业的信用在供应链上进行捆绑,实现外部性内部化,链条上交易摩擦的减少,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并通过资金流的优化,降低财务成本,提高整个链条在市场的竞争力,满足供应链中核心企业进行财务供应链管理的需求。Lekkakos & Serrano(2016)通过反向保理模式分析供应链金融从内部释放潜在资金,协助中小供应商以更优的利率获得外部融资,提高了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外部性内在化的结果,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是缓解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通过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缓解信息不对称,因为其产品流、物流、资金流、票据流等共同存在,多个数据流信息进行交叉检验。金融机构通过网络性交叉信息和重复契约积累的信誉来增加信息透明度,上下游企业和金融机构都紧密联系,交易环节形成闭环。与企业金融的被动要求信息披露不同,供应链上交易环节呈现了主动性的信息披露,缓解信息不对称。
供应链上的主体长期交易相当于动态重复博弈,通过链条交易关系进行信用绑定,如果有企业因为投机主义或道德风险而违反契约精神损害链上其他企业的声誉,则可能会被剔除契约关系,因此理性的主体为维持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会避免这种投机行为,降低金融机构的监管成本。供应链上交易主体间通过长期交易契约关系增加信任度,良好的信誉记录和长期稳定的业务交易记录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融资。从金融机构来看,履行契约的声誉成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自动约束和消除装置,重复可循环的契约关系减少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管成本,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
四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因其垄断和强势的地位,在价格、账期、交付标准等条件上苛刻要求上下游企业。这些上下游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由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突出,容易导致供应链失衡。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从点到面为供应链整体提供金融支持,实现资金流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借助交易场景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将金融机构的投融资资金精准灌溉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和供应链失衡等问题;借助金融机构信用赋能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和议价能力,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契约关系,形成良性循环。从企业角度来看,Hofmann & Kotzab(2011)提出供应链金融作为协同营运资金管理方法,优化链上不同企业的融资结构和现金流,即延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低的公司的现金回收周期,缩短融资成本高的公司的现金回收周期,实现供应链上整体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产业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立足于产业,通过金融服务优化和夯实产业供应链,依托产业供应链运营,产生金融增值,促进各主体良性互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信托制度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我国目前的供应链金融存在形聚神散、服务模式单一、信息割据、信用评估体系薄弱等问题,供应链若通过信托结构及契约的安排,使供应链上企业形成契约整体,增加彼此间的粘性,依托核心企业,建立上下游企业信用链和数据仓库,有效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性,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外部性内在化、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达到提升供应链整体价值的目标。
(一)供应链金融的特性
1.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的资产专用性强
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强,有些重资产,有些重技术,有些重人力,在流通产品、交付方式、结算方式等差异巨大,需要针对行业特性设计金融解决方案。目前由于我国投融资渠道以银行为主,融资模式单一,导致供应链金融无法深度介入供应链的垂直领域,提供的金融服务针对性弱,局限性大,效率低下,甚至由于无法达到银行融资标准就丧失金融服务的资格。利用信托模式多样性的制度优势,根据行业成熟度和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针对行业特性和资产专用性,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托服务方案。
2.不同交易环节投融资的对接方式动态变化
供应链交易环节多,主要分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不同的交易主体处于不同环节,拥有的资产类别各不相同,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预付账款等。不同的交易环节、不同的交易主体、不同的资产类别,投融资对接方式会发生动态变化。信托可以利用业务模式灵活多样的制度安排,针对不同的交易阶段或不同的交易主体或不同的资产类别,根据投融资效率的要求,灵活设计信托产品,提供定制化的信托投融资服务。
3.金融机构的授信主体以长尾中小企业为主
供应链主要涉及长尾中小企业,其交易频率高,其交易金额零散,信息割据严重,没有统一的数据收集渠道,无法达到传统金融机构授信的准入要求。供应链金融结合交易场景并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从融资主体来看,授信主体信用基础从企业个体转移为供应链整体,投融资需求相对单个个体更容易得到满足;从金融机构来看,对比企业金融,供应链金融降低了不确定性,使外部性内在化,但供应链金融属于非正式制度,通过信托契约进行一定的制度约束,达成上下游契约,通过交易场景获取多维度的动态交易数据,形成供应链的交易信息集和数据库,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搜集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等。
(二)信托制度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特别是银行和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或小额贷款牌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这些机构可以利用的金融工具仅限于贷款业务和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内容单一。信托作为金融百货公司其渠道优势及横跨实业市场、同业市场、资本市场的制度优势,可建立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平台,并作为产品设计者、场景数据管理者和风险管理者,赋能供应链金融。
1.利用信托业务模式的灵活性与不同垂直领域和不同交易場景精准匹配
不同供应链中交易场景众多,中小企业主体多,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强,专业度高,信托公司重点匹配行业的成熟度以及投融资的时间效率,针对不同垂直领域的供应链和不同的交易场景设计不同的信托模式,利用信托业务的灵活性,通过信托多工具的功能优势为供应链上各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综合运用债权、股权以及股债联动混合产品赋能供应链金融。
信托贷款:信托公司可以直接给核心企业发放信托贷款,用于采购上游企业的材料;也可以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给上游企业发放信托贷款,并以其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等收益权作为还款来源。此类型是信托公司支持供应链企业的传统模式,主要适用于行业成熟度高、投融资效率要求比较高的场景。 信托投资:信托公司与选定的企业商定投资比例、股权价值、表决事项等,以募集的信托资金进行股权投资,信托公司代表委托人履行股东义务。此类型的信托计划主要适用于供應链上成长性好、有核心知识产权、与核心企业有长期稳定交易契约的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信托融资模式属于直接融资,有信托投资为背书,更便捷地取得银行融资。由于涉及股权投资,此类型信托主要适用于行业成熟度高、投融资效率要求不高的场景。
资产证券化或资产支持票据:借鉴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或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操作模式,将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符合一定条件的应收账款资产进行捆绑作为标的,建立资产池,以打包形式成立财产信托,信托公司将其设计为信托受益权凭证在交易所市场或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ABS或ABN进行融资。由于公开市场发行ABS或ABN需要有关部门审批,此类型信托主要适用于行业成熟度高、投融资要求效率不高的场景。
供应链互助信托基金:我国行业协会数量庞大,在现代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①。2019年6月数量达到8万家,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门类和各层次行业协会作为所属行业经营者集体利益的代表,执行监督职能,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协调并规范该行业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大部分行业协会收取相应的会费,但资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会费标准偏高、收费与服务不匹配等乱象②。行业协会可以根据行业供应链的具体特点,引导行业内的企业联合设立产业链互助信托基金,规范会费的使用,由专业的信托公司进行管理,集小成多,集中解决行业供应链上的融资痛点。此类型信托主要适用资产专用性强的垂直领域、行业成熟度不高的供应链场景。
本文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性,针对不同垂直领域和不同的交易环节,提出基于行业成熟度和投融资效率的信托模式介入供应链金融的矩阵(见图1),利用信托业务模式的灵活多样性与不同垂直领域和不同交易环节进行精准匹配。
2.以信托契约整合供应链,缓解因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成本
大部分供应链有集中采购模式,上游中小供应商为了达到核心企业的集采需求,需要抱团进行联合申请,通过信托契约整合供应链,把长尾的中小供应商聚集起来,形成规模效应,结合信托公司的专业管理能力,提高中小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减少了中小供应商的谈判成本,降低了整体的交易成本。通过信托契约打造虚拟产业集群,实现业务结构模块化、交易结构流程化、交易关系稳定化、交易信息透明化,形成业务闭环,强化供应链的网络关系,实现产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循环迭代,最终形成产融生态圈,降低因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成本。
很多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规则和各种标准,起到规范行业的效果,通过纳入相对完善的信托法律制度环境,营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供应链金融环境。引入信托公司和行业协会搭配作为管理者,整合供应链上有意向的中小企业达成信托契约,从信息收集、存储、运用等环节加强流程管理,捆绑成真正的利益链条,消除形聚神散的弊病,整合垂直领域的供应链数据,建立相对完备的垂直供应链的行业信用体系。
3.信托具有权利转换和重构的制度功能,优化配置供应链要素资源
委托人交付自有财产设立信托后,信托公司成为财产的名义所有人,委托人享有的管理、运用和处分财产的权利随着交付给信托公司,委托人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则转换为受益人享有的信托受益权。供应链信托平台中,委托人以财产设立信托后,其财产对应着信托受益权,信托受益权对应的是供应链资产。信托权利转换的制度功能可以使供应链上资产盘活,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作为信托财产标的转换为信托受益权进行流转。信托权利重构的制度功能与供应链中产品、资金、票据、信息等要素流通具有天然相容性,体现在时空的转换上,通过时间和空间转换的方式促进各要素间相互转化和流通,进而实现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时间的转换体现在实现购销交易业务应收款项等收益权提前变现;空间的转换即表现在财产转移上,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供应链资产转换为信托受益权,完成财产在空间上的转换。信托的权利转换和重构的制度功能,实现供应链上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融资效率。
(三)垂直领域的供应链信托平台: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方向之一
1.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
我国信托公司业务从银信通道业务到房地产基建业务,按照政策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业务不断转型,但信托行业正陷入“缩表格局延续+风险资产项目与规模逐步暴露+不良率不断攀升”的转型困境①,信托服务实体经济最好的方式是和产业结合,利用股东优势或行业深耕的优势,寻找自身擅长的垂直领域,积累行业大数据,构建专注于该垂直领域供应链的信用体系。
目前不少信托公司在积极布局供应链金融。中粮信托在2019年报告中提到农业金融作为特色化战略业务,依托中粮集团,打造农业供应链金融、农地金融等特色业务模式;华宝信托按照宝武钢铁集团的战略业务布局,全力建立多维度、强有力的产业金融发展体系和钢铁产业链生态圈;中航信托持续推动通航产业发展,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平台,致力于成为促进通航产业发展的项目孵化器、产融助推器和资源聚合器;英大信托坚持“产融结合,以融促产”的战略导向,提升在电力供应链、清洁能源领域的专业优势,打造电力行业的产融结合典范和信托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标杆。
2.垂直领域的供应链信托平台
笔者根据多年的信托从业经验和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设计了供应链信托平台(见图2)。以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作为信托标的形成的信托受益权为载体,将核心企业信用沿着供应链传导到各级供应商,实现中小供应商在持有期间凭借信托受益权凭证自由流转。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积极利用与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建立的贸易关系,借助供应链信托平台,拓宽自身融资渠道;信托平台通过对交易、物流、征信等信息整合,实现供应链上的信息透明化、数据化和可追溯化。 3.供应链信托平台参与各方的优势
从核心企业来看,延长了贸易账期,改善现金流,优化财务报表;通过核心企业自身信用的層层传递流转,降低供应链末端供应商的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总体采购成本;通过信托平台的信息穿透,明确供应链条上不同层级的供应商画像,改善并优化供应商的关系管理,借助信托平台低成本地实现科技创新。
从长尾供应商来看,借助核心企业信用解决融资难问题和在传统金融模式下无抵押物的问题;随着信托受益权凭证在供应链条上的拆分传递,降低融资变现成本,解决融资贵问题;优化融资环境,增加融资渠道和债权变现渠道,提高资金周转与运营效率。
从信托公司来看,供应链信托平台实行线上的全流程操作,不受地域影响,通过贸易往来的闭环业务,线上资料的搜集确认和信息数据的整合比对,减少信息不对称,并利用金融科技作为信托平台的辅助手段,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等。
四、结语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基础,结合信托制度的优势,探索各种信托介入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搭建供应链信托平台,赋能供应链金融,提升我国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信托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一种服务业态,从供应链整体出发,整合物流、资金流、票据流、信息流等信息,构建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信托服务方案,快速响应供应链上企业的投融资、交易结算等金融需求,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供应链的整体价值。
(责任编辑:夏凡)
参考文献:
[1]Gomm M L.Supply chain finance: applying finance theory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 enhance finance in suppl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s Research&Applications,2010,13(2):133-142.
[2]Hofmann E,Kotzab H.A Supply Chain-Oriented Approach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11,31(2):305-330.
[3]Lekkakos S D,Serrano A.Supply chain finance for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the case of reverse facto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s Management,2016,46(4):367-392.
[4]Williamson O 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New York:Free Press,1985.
[5]谭军.信托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探讨[J].东岳论丛,2013,34(3):167-170.
[6]袁吉伟.信托公司供应链金融发展研究及建议[J].国际金融,2020(1):34-38.
[7]李薇辉,茆训诚.流通经济理论与政策[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
[8]黄少安.罗纳德·科斯与新古典制度经济学[J].经济学动态,2013(11):97-109.
[9]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0(6):49-55.
[10]罗必良,李慧平等.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8).
[11]宋华,卢强.产业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如何助力中小企业融资——一个多案例对比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12):47-58.
[12]宋华,陈思洁.供应链金融的演进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一个理论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5):95-104.
[13]宋华,卢强.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创捷公司案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7(5):172-192.
[14]徐联初,肖晓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关系问题与产权因素[J].金融研究,2001(8):48-56.
[15]杨汝梁,孙元欣.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情境性研究——基于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J].现代管理科学,2015(8):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