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精准扶贫的号角刚吹响,2015年12月10日,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副行长朱斌受行党委委托,率有关人员来到经过20年不懈努力,终于帮助挂钩扶贫点摘掉贫困帽的镇沅县和平镇调研。吉普车开进村里,水泥路两旁阶梯型的茶树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核桃树虽已落叶,但透过茂盛的树枝仍看得出丰收的景象,新建的红顶瓦房星星点点的掩映在核桃树林中,好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
在和平镇党委书记张大国等镇领导的引领下,朱斌副行长一行来到了和平镇中心学校,陈以泰校长高兴地带我们走进教室,指着教室内的桌椅板凳说,这些都是人民银行送来的,为支持学校的发展,人行昆明中支发动职工捐款,在为学校打床架、制被褥、建设电教室的基础上,于2008年开始又每年投入资金近10万元,为镇中心学校及教学点更新了教学设施和课桌椅426套、铁床200张。2010年又投入资金2.2万元,为学校架设饮水管道2.3公里,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还奖励10名和平籍大学生2万元。
张大国书记说,人民银行把爱心助教当作“治穷先治愚”的突破口,自1991年以来,先后为镇沅建盖学校6所。特别是从1996年重点帮扶和平乡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手拉手活动,一帮一、结对子帮扶,长期对100名贫困学生进行补助,并在5个村开展扫盲识字等活动。投资20万元招录镇沅藉49名中学毕业生到银行学校中专班学习,毕业后安排回镇沅就业。
我们来到了丫口村游开武家,这位70岁的老汉高兴地说:“自从人行对口帮助我们村,我们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他指着对面的猪厩、厕所说,这是10年前人行每户补贴15包水泥建盖的。记者走到猪厩旁,只见大小一群黑猪正在吃食,记者数了数足足有17头。游开武说:“前段时间还卖了7头,另外还养了一条牛和一头毛驴。2009年在人行的支持下,我家又建起了这幢两层楼房,上面是仓库,下面是住房”。记者上到二楼,仓库里装满一袋袋稻谷,房梁上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游老汉说,吃饱穿暖是没问题了。
接着,记者又来到了村民刘志文家,这位年轻力壮的中年男子说,他今年40岁,人行不仅在建房、母猪、山羊、高峰黄牛品种改良等方面支持他们,还根据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帮助家家户户发展核桃、茶叶等产业,仅他家就种植核桃400多棵,其中有200多棵是10多年前人行扶持种的,只要核桃树种活长到1.5米高,人行就给予每棵5元钱的补助。他指着院子外的约七八米高的大核桃树说,这就是10多年前种的,现已进入盛产期,每棵核桃树每年收入近2000元……
曾在和平镇工作了20多年的老书记饶新全,2014年10月刚调到县里工作,他特意赶来告诉记者,人民银行投入的资金、扶持的项目涉及和平镇的村村寨寨、千家万户。1996年和平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445元,97.7%的村民居住在高寒山区,贫困面高达100%,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粮食不充裕,十年九灾荒”的特困乡,经过人民银行20年的对口帮扶,从派干部、建学校、抓教育,修道路、建水窖、架水管,种茶树、栽核桃、育蚕桑,改畜厩、引种畜、建市场,拆草房、建新村、拓经济等方面都给予支持,讲起人行扶贫做的实事、好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到2014年末,全镇农村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6250元,农民人均有粮592公斤,和平镇一举摘掉了“贫困帽”,人民银行是我们和平镇老百姓脱贫致富、走向光明的大恩人啊!
人行昆明中心支行杨小平行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昆明中支对口帮扶和平镇以来,对和平镇全面实施扶贫攻坚。20年来,共计投入资金3136.8万元,其中:人民银行直接投入资金749.1万元,职工个人捐款335.1万元,协调各级资金投入2052.6万元,扶持各类项目30余项,实施整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和平镇实现了整体脱贫。针对和平镇实际,自1998年以来,昆明中支每年贴息贷款100万元支持群众发展茶叶、核桃、养猪等种养植产业发展;坚持每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为当地群众提供种养植科技培训10期;尤其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学论证、决策,积极支持,共投入建设资金830.7万元,完成了大路边村等5个村民小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村建设项目。在挂钩扶贫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创造了四个第一,即:第一次把昆明中支的扶贫资金与省、市、县扶贫办、新农办项目资金有机整合;第一次借鉴吸纳了州市的民居建筑风格,将民族性、文化性、传统性、实用性和当地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第一次在当地村民小组制定了集安居工程、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规划;第一次深入地在全体农户中开展了项目实施目的、资金来源、达到效果、农户配套投入等内容公开告示全体村民,群众参与率和满意率均达100%。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对和平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进行了报道和肯定。经过人行昆明中支20年执著扶贫,把一个“十难乡”变成了“十有乡”,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表彰。
在和平镇党委书记张大国等镇领导的引领下,朱斌副行长一行来到了和平镇中心学校,陈以泰校长高兴地带我们走进教室,指着教室内的桌椅板凳说,这些都是人民银行送来的,为支持学校的发展,人行昆明中支发动职工捐款,在为学校打床架、制被褥、建设电教室的基础上,于2008年开始又每年投入资金近10万元,为镇中心学校及教学点更新了教学设施和课桌椅426套、铁床200张。2010年又投入资金2.2万元,为学校架设饮水管道2.3公里,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还奖励10名和平籍大学生2万元。
张大国书记说,人民银行把爱心助教当作“治穷先治愚”的突破口,自1991年以来,先后为镇沅建盖学校6所。特别是从1996年重点帮扶和平乡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手拉手活动,一帮一、结对子帮扶,长期对100名贫困学生进行补助,并在5个村开展扫盲识字等活动。投资20万元招录镇沅藉49名中学毕业生到银行学校中专班学习,毕业后安排回镇沅就业。
我们来到了丫口村游开武家,这位70岁的老汉高兴地说:“自从人行对口帮助我们村,我们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他指着对面的猪厩、厕所说,这是10年前人行每户补贴15包水泥建盖的。记者走到猪厩旁,只见大小一群黑猪正在吃食,记者数了数足足有17头。游开武说:“前段时间还卖了7头,另外还养了一条牛和一头毛驴。2009年在人行的支持下,我家又建起了这幢两层楼房,上面是仓库,下面是住房”。记者上到二楼,仓库里装满一袋袋稻谷,房梁上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游老汉说,吃饱穿暖是没问题了。
接着,记者又来到了村民刘志文家,这位年轻力壮的中年男子说,他今年40岁,人行不仅在建房、母猪、山羊、高峰黄牛品种改良等方面支持他们,还根据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帮助家家户户发展核桃、茶叶等产业,仅他家就种植核桃400多棵,其中有200多棵是10多年前人行扶持种的,只要核桃树种活长到1.5米高,人行就给予每棵5元钱的补助。他指着院子外的约七八米高的大核桃树说,这就是10多年前种的,现已进入盛产期,每棵核桃树每年收入近2000元……
曾在和平镇工作了20多年的老书记饶新全,2014年10月刚调到县里工作,他特意赶来告诉记者,人民银行投入的资金、扶持的项目涉及和平镇的村村寨寨、千家万户。1996年和平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445元,97.7%的村民居住在高寒山区,贫困面高达100%,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粮食不充裕,十年九灾荒”的特困乡,经过人民银行20年的对口帮扶,从派干部、建学校、抓教育,修道路、建水窖、架水管,种茶树、栽核桃、育蚕桑,改畜厩、引种畜、建市场,拆草房、建新村、拓经济等方面都给予支持,讲起人行扶贫做的实事、好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到2014年末,全镇农村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6250元,农民人均有粮592公斤,和平镇一举摘掉了“贫困帽”,人民银行是我们和平镇老百姓脱贫致富、走向光明的大恩人啊!
人行昆明中心支行杨小平行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昆明中支对口帮扶和平镇以来,对和平镇全面实施扶贫攻坚。20年来,共计投入资金3136.8万元,其中:人民银行直接投入资金749.1万元,职工个人捐款335.1万元,协调各级资金投入2052.6万元,扶持各类项目30余项,实施整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和平镇实现了整体脱贫。针对和平镇实际,自1998年以来,昆明中支每年贴息贷款100万元支持群众发展茶叶、核桃、养猪等种养植产业发展;坚持每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为当地群众提供种养植科技培训10期;尤其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学论证、决策,积极支持,共投入建设资金830.7万元,完成了大路边村等5个村民小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村建设项目。在挂钩扶贫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创造了四个第一,即:第一次把昆明中支的扶贫资金与省、市、县扶贫办、新农办项目资金有机整合;第一次借鉴吸纳了州市的民居建筑风格,将民族性、文化性、传统性、实用性和当地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第一次在当地村民小组制定了集安居工程、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规划;第一次深入地在全体农户中开展了项目实施目的、资金来源、达到效果、农户配套投入等内容公开告示全体村民,群众参与率和满意率均达100%。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对和平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进行了报道和肯定。经过人行昆明中支20年执著扶贫,把一个“十难乡”变成了“十有乡”,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