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论述如何创新职教管理模式、完善员工奖励机制、夯实基层职教基础,提升职教培训质量,确保机械施工安全质量。
关键词 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员工技能 建立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迅速发展,新技术装备的投入运用,各种技术人才短缺现象日益突出,如何培养出符合现代化管理需求的技术人员已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我们创新职教管理模式、完善激励机制、夯实职教基础,强化职工培训工作,提升职教培训质量,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人才。
一、创新人才培训机制
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坚持按需培训,提高质量,学用结合的原则。随着大型机械化施工的大步前进,各车型号位人员的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为了激发员工自学热情,全面提升技能水平,打造一岗多能、一人多技的员工队伍,兰州铁路工务机械段采用号位技能动态管理。
号位技能动态管理即通过不同颜色的“笑脸”来表示员工在该车型各号位的掌握情况。制作成KT版张贴于工班会议室等显著地方,其一是提醒员工自己现在的业务技术处于什么水平,督促其加强自身学习;其二是通过公开每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学习竞争力,提升学习氛围。
各车号位根据其技术程度的难易分为基本号位和关键号位,根据不同车型不同号位,制定出对应的实作与理论考评标准。基本号位每半年测评一次,关键号位每年测评一次,合格者在“号位技能动态表”对应的号位给予相应的“笑脸”,同时在“大型养路机械操作证”上填写对应号位合格。只有该号位取得合格,才能在该号位上进行独立作业。(号位动态技能表如图1所示)
二、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符合不同车型号位,以岗位绩效,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员工倾斜。积极公平的考核机制是促进员工不断学习的有效措施,将给员工队伍建设注入活力。
1.号位津贴分级制。不同车型有不同的号位,各个号位的技术难易程度也不同,员工系统掌握该号位技术,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不同,同时,不同号位在操作中的重要性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号位的技术人员,根据其号位重要程度,设立不同的号位津贴。这是对号位人员技术的肯定,同时也提高了员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号位津贴表如图1所示,其津贴金额为参考值)。
2.“师徒连挂”责任制。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师傅的优秀程度就决定了徒弟的技术水准。我们首先对师傅的标准要求就要提高,不能局限于工作时间长、年纪长之类的表面内容,要以德行为先、用技术说话、用业绩衡量,这就要求师傅熟练该车所有号位技术,并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获得担任师傅的资格,自被段聘任为“三新人员”师傅当月起给予师傅津贴30元/月。车间要制定出各个号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长、测评的理论与实际标准。徒弟完成某号位学习后,车间要对其进行考评,根据理论与实际成绩给予评价。对考评不合格者,将师傅与徒弟同时纳入本月双达标考核,同时取消师傅资格及津贴。考评合格者,见习期内不享受对应号位技能津贴,见习期结束后同时取得段技能测评“合格”后,方可享受号位津贴。徒弟所有号位学习结束后,进行综合测评,对优秀师傅、优秀徒弟进行奖励(师傅200元、徒弟100元,其奖励金额为参考值)。见图2。
3.岗位练兵激励制。岗位练兵主要是对岗位人员业务技能的一个提升,同时也给优秀员工展示自身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根据该段每年下发的岗位练兵相关通知,各工班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岗位练兵方案提交职教科。段职教科联合车间职教对岗位练兵方案进行修改定稿,并成立岗位练兵领导考评小组,组织员工进行岗位练兵大比武活动。对每个工班参赛人员的前三名进行奖励(第一名300元、第二名200元、第三名100元,其奖励金额为参考值)、对优秀组织工班进行奖励(第一名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600元,其奖励金额为参考值),以此来鼓励各个工班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不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加大日常岗位练兵力度。
三、创新人才投入机制,树立人才资本理念和人才战略思维
企业的人才战略就是管理好员工的“ABC”。应当切实有效的做好技术培训工作,理论学习若是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那么学员在下面肯定是昏昏欲睡。为了杜绝这种不良现象,他们在道岔打磨车的职教工作中采取了理论联系实际,早上的理论整体认知紧紧结合下午实地查看操作,让员工当天学习的理论知识当天消化,避免了看到实际操作后在记忆里寻找理论知识的时间差。同时,他们将后期打磨车的主要操作知识授课地点设置在打磨车上,老师对着车辆具体号位讲解,员工也同时掌握了其操作要领及安全要害。对于不能及时消化的内容,课后及时补习,大大降低了操作點之间互相混淆的几率。
职教工作不只是一时的工作,要有延续性。不能是学习时几页纸,结束后两手空空。对于操作中的难点、重点、关键点要有学习记录,一方面为日常操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日后学习不再是到处翻没重点。
人才是生产力。职教工作牵动着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职教工作牵动着大型机械化事业前进的步伐。需要人才投入机制,树立人才资本理念和人才战略思维,不断加大对企业职工培训投入力度,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 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员工技能 建立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迅速发展,新技术装备的投入运用,各种技术人才短缺现象日益突出,如何培养出符合现代化管理需求的技术人员已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我们创新职教管理模式、完善激励机制、夯实职教基础,强化职工培训工作,提升职教培训质量,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人才。
一、创新人才培训机制
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坚持按需培训,提高质量,学用结合的原则。随着大型机械化施工的大步前进,各车型号位人员的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为了激发员工自学热情,全面提升技能水平,打造一岗多能、一人多技的员工队伍,兰州铁路工务机械段采用号位技能动态管理。
号位技能动态管理即通过不同颜色的“笑脸”来表示员工在该车型各号位的掌握情况。制作成KT版张贴于工班会议室等显著地方,其一是提醒员工自己现在的业务技术处于什么水平,督促其加强自身学习;其二是通过公开每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学习竞争力,提升学习氛围。
各车号位根据其技术程度的难易分为基本号位和关键号位,根据不同车型不同号位,制定出对应的实作与理论考评标准。基本号位每半年测评一次,关键号位每年测评一次,合格者在“号位技能动态表”对应的号位给予相应的“笑脸”,同时在“大型养路机械操作证”上填写对应号位合格。只有该号位取得合格,才能在该号位上进行独立作业。(号位动态技能表如图1所示)
二、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符合不同车型号位,以岗位绩效,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员工倾斜。积极公平的考核机制是促进员工不断学习的有效措施,将给员工队伍建设注入活力。
1.号位津贴分级制。不同车型有不同的号位,各个号位的技术难易程度也不同,员工系统掌握该号位技术,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不同,同时,不同号位在操作中的重要性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号位的技术人员,根据其号位重要程度,设立不同的号位津贴。这是对号位人员技术的肯定,同时也提高了员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号位津贴表如图1所示,其津贴金额为参考值)。
2.“师徒连挂”责任制。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师傅的优秀程度就决定了徒弟的技术水准。我们首先对师傅的标准要求就要提高,不能局限于工作时间长、年纪长之类的表面内容,要以德行为先、用技术说话、用业绩衡量,这就要求师傅熟练该车所有号位技术,并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获得担任师傅的资格,自被段聘任为“三新人员”师傅当月起给予师傅津贴30元/月。车间要制定出各个号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长、测评的理论与实际标准。徒弟完成某号位学习后,车间要对其进行考评,根据理论与实际成绩给予评价。对考评不合格者,将师傅与徒弟同时纳入本月双达标考核,同时取消师傅资格及津贴。考评合格者,见习期内不享受对应号位技能津贴,见习期结束后同时取得段技能测评“合格”后,方可享受号位津贴。徒弟所有号位学习结束后,进行综合测评,对优秀师傅、优秀徒弟进行奖励(师傅200元、徒弟100元,其奖励金额为参考值)。见图2。
3.岗位练兵激励制。岗位练兵主要是对岗位人员业务技能的一个提升,同时也给优秀员工展示自身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根据该段每年下发的岗位练兵相关通知,各工班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岗位练兵方案提交职教科。段职教科联合车间职教对岗位练兵方案进行修改定稿,并成立岗位练兵领导考评小组,组织员工进行岗位练兵大比武活动。对每个工班参赛人员的前三名进行奖励(第一名300元、第二名200元、第三名100元,其奖励金额为参考值)、对优秀组织工班进行奖励(第一名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600元,其奖励金额为参考值),以此来鼓励各个工班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不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加大日常岗位练兵力度。
三、创新人才投入机制,树立人才资本理念和人才战略思维
企业的人才战略就是管理好员工的“ABC”。应当切实有效的做好技术培训工作,理论学习若是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那么学员在下面肯定是昏昏欲睡。为了杜绝这种不良现象,他们在道岔打磨车的职教工作中采取了理论联系实际,早上的理论整体认知紧紧结合下午实地查看操作,让员工当天学习的理论知识当天消化,避免了看到实际操作后在记忆里寻找理论知识的时间差。同时,他们将后期打磨车的主要操作知识授课地点设置在打磨车上,老师对着车辆具体号位讲解,员工也同时掌握了其操作要领及安全要害。对于不能及时消化的内容,课后及时补习,大大降低了操作點之间互相混淆的几率。
职教工作不只是一时的工作,要有延续性。不能是学习时几页纸,结束后两手空空。对于操作中的难点、重点、关键点要有学习记录,一方面为日常操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日后学习不再是到处翻没重点。
人才是生产力。职教工作牵动着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职教工作牵动着大型机械化事业前进的步伐。需要人才投入机制,树立人才资本理念和人才战略思维,不断加大对企业职工培训投入力度,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