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阳市旅游与文化资源融合的价值与策略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旅游者出游已不再停留在游山玩水的感官愉悦层次,而是更多的寻求一种审美和求知等精神文化需求。旅游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势在必行,对于沈阳市这种文化旅游的重地更是如此。当今的旅游市场亟需开发具有较高文化品位、能够满足游客精神文化需求的旅游项目,以更好的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发展;策略
  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它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出游者内心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现。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喻学才,1997)。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文化为内容、旅游为载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显现出良好效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沈阳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设立候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并遗留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如清沈阳故宫和清福陵、清昭陵等。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内陆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非常宝贵和不可再生的历史遗迹, 每一处遗址都讲述着一段文明, 带给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以智慧的启迪。然而,沈阳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方面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其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远远落后于其历史文化遗迹的价值与地位,当地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制度不完善。鉴于此,本文将以沈阳市的旅游文化发展情况为例,探讨旅游与文化资源相互融合的价值所在与发展思路。
  1.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旅游资源是一种永久和无限的资源,它与文化是两个密不可分的产业。从宏观文化角度而言,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挖掘民族文化,推动各地区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高国民的社会文化水平。旅游作为文化资源的传承载体,帮助大量涌入旅游景点的游客主动感受文化的魅力,实现了文化交流的融合同时也推动了地方传统特色产业的复兴;而文化作为旅游的核心和灵魂,对旅游活动发挥着提升品味和竞争力的核心作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持续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只增不减。
  2. 文化因素在旅游中的价值
  如今,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游客所追求的一项高层次、高品位的旅游活动,人们的旅游行为逐渐由原来简单的追求旅游产品的休闲娱乐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文化品位上来(韩晓丽,2011)。旅游的经营说到底是文化的经营,其最高层次也是文化,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实际上是在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文化因素不仅可以提升景区审美价值、提升景区附加值、景区知名度,同时还可以提升景区品位,丰富景区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不竭动力。
  3. 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种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首先, 当地要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深度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目前很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经营管理差,资源本身的文化价值不能充分体现,文化内涵没有被发掘,有的历史旅游文化资源甚至得不到重视和保护,这些都造成了资源的价值被贬低和损失。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其要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必须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刘荟芳,2011)。如号称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的南京,充分利用其沉厚的历史底蕴,致力于发掘刀具文化,宗教文化,龙母文化等,大大增强了其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活力。对于沈阳城来说,其境内坐落有沈阳故宫、张氏帅府、清昭陵、清福陵、新乐遗址博物馆、清初四塔、“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及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等众多历史文物遗迹,完全可以利用其在历史文化上的独特地位打好文化旅游这张牌。以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沈阳故宫为例,它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政权的早期皇宫,从辽东地区兴起的清帝国在这里奠定基础,并从地方政权发展为统治中国268年的统一王朝,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和中国东北地域建筑特色。如能围绕沈阳故宫的清文化主题做好旅游宣传工作,不仅能丰富旅游者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使沈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扬和利用。沈阳市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当地旅游部门应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
  第二,发掘乡村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已成为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美化精神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特殊意义。然而,当今大多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充分体现民俗文化的精华, 各地区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大都形式单一,仍停留在简单的、大众化的表演层次,缺乏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如何将文化作为旅游吸引因子、让游客不仅仅停留在对田园风光的观赏之中,而是依托于乡村的自然、人文、历史、村落、宗教、民俗、园艺、生态、饮食等诸景观,实现感知、了解、体察地方文化的具体内容,从而获得鉴赏、参与、沉醉、放松、了解、娱乐、考察、学习、度假等多层次的乡村愿望的满足和文化享受,这是对旅游提出的较高层次的要求(韦晨,2011)。沈阳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发祥之地,辽宁民俗充满热情、豪放、幽默的东北习俗,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东北大秧歌、奉天大鼓、二人转和辽派评书及珍贵的民间刺绣及绘画艺术等是辽宁民间民俗文化的主要代表。巨大的文化差异激发人们寻求和了解不同文化的求新、求异和求知等旅游动机。沈阳市的旅游活动应该这些乡村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项目,长期举办能够展示沈阳多姿多彩的节庆活动,如中国沈阳清文化国际旅游节等。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疏散游客,使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而且对开发农村劳力资源、增加经济、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发掘名优特产,加强旅游文化纪念品的开发和宣传。
  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礼品,并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有人比喻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这张名片典雅华丽,有极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沈阳市的纪念品市场尚存在着无序竞争、缺乏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旅游纪念品本身品种单一、做工粗糙等不足。沈阳市的旅游纪念品亟需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注重开发、设计具有特色的纪念品,树立品牌效应。近期沈阳市21家企业的69个品牌产品被评为首批“沈阳特产食品”,它们都是在沈阳行政区域内生产、加工、制造的质量优良、有独特风格以及沈阳地区特色、有文化内涵的食品,这填补了沈阳市场没有“特产”的空白,而这种品牌效应对沈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将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此外,沈阳的旅游纪念品市场还需要大力的宣传。旅游者由于时间有限,购物时间较为仓促,面对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一时难以抉择。沈阳当地很多传统的纪念品做工精湛又颇具内涵,却常常因宣传部到位而不为外人所知,为消费者的购买增添了难度。如沈阳市羽毛工艺厂首创的羽毛画工艺,以“清秀淡雅,格调新颖”而闻名于世,其中的古典人物栩栩如生,花鸟更是绚丽多彩。羽毛画是旅游纪念和馈赠佳品,如果不经有效的宣传包装则难以体现其价值。
  第四,多渠道宣传文化旅游资源。
  沈阳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民俗传统丰富多样,在旅游和文化的对外宣传推介上,可以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搭台唱戏”与“借台唱戏”相结合等办法,精心谋划、科学安排,大力实施“捆绑式”营销。旅游企业在促销宣传上要改变单一的宣传方式,应通过多种方式、多个渠道扩大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如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影视等进行嵌入式宣传,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进行形象化宣传,通过旅行社“以旅拉旅”进行专业化促销,通过举办推介会、洽谈会进行零距离宣传。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策划与宣传,应根据不同旅游市场和消费群体的需求,结合其典型的文化特点,深度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扩大文化影响力。
  人类的文明需要依靠传播活动来继承和发展,而基于旅游本身所固有的传播性,客观上决定了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传播活动(齐海英,2011)。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同文化结合的旅游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衰退,反而会愈加光彩夺目。放眼全球,通过振兴文化来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的大潮流大趋势。旅游业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立于世界旅游强国之林,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指南。旅游文化是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 旅游经济,1997(2).
  [2]韩晓丽.旅游文化营销策略探讨[J]. 中国商贸,2011(10).
  [3]刘荟芳.对中国特色旅游文化的思考_论道教文化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J]. 经济纵横,2011(7).
  [4]韦晨.关于新时期的旅游文化发展研究[J]. 旅游管理研究,2011(7).
  [5]齐海英.浅谈旅游的文化传播效应[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点,意识形态是指一种文化中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并持毫不怀疑态度的信仰或价值取向。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话语权和霸权两方面,在《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身为贵族的克里福德是主流社会边缘者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意识形态; 主流社会;边缘者  一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期刊
摘 要:乡村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丽之宝,凝结着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心血与创造力,是乡村孩子的情感之托。面对迅速转型的现代社会,乡村文化被挤压与侵蚀,这个封闭而完整的精神世界被迫打开“农”门,逐步淡出主流文化。置身于其中的乡村孩子生存与成长状态怎样,以及我们如何保护他们的精神家园,本文将对其一一进行阐述。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教育;乡村孩子  教育与文化本出自一家,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的功能
期刊
摘 要:弱势群体包含三种类型,我国城镇弱势群体子女面临“上不起学或上不了好学校问题、学校生活中的身心健康问题、就业问题等问题,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必须联合起来,从法律、政策上根本解决,兼顾教育公平与效率,综合治理,既治标又治本。  关键词:弱势群体;高等教育  弱势群体子女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无论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社会给予特别关注。改革开
期刊
摘 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我们的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这一假说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自提出之日便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探讨与争论的过程中,人们对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  关键词:语言;思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决定论;语言相对论;争论  语言、思维与文化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和思维都承载着、依赖着文化。从古代起哲学家们就在苦苦探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学术论文中文摘要的英译策略。阐述了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下重写策略对于摘要翻译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分别从词语的意译、句子的重组、文体的规范三方面举例说明如何做好论文摘要的英译。  关键词:摘要翻译;交际理论;重写;英译策略  一、引言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也是精华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摘要比论文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决定科研成果能否被学术界认可并广泛传播。大部分作者进行摘要写作时,通常都
期刊
摘 要:嘉定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城市化产业化融合发展、“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文化与信息产业在嘉定发展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发展文化与信息产业,在具备诸多机遇与有利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其发展路径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产业转型发展;文化与信息产业  发展文化与信息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摘 要: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经济合作进入了新阶段,外贸进出口业务不断增加,外资也开始入驻境内且投资规模蒸蒸日上。广西由于其毗邻东盟国家的地理位置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正式全面启动,其地区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因此,对本地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尤其是分析完善其课程设置,有助于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输送大批复
期刊
摘 要:学习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完善自我,适应社会,奉献社会。大学生经过了在校园中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融入社会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并在其中生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大,未来的社会竞争与合作需要社会适应素质良好,擅长学习的人才。  关键词:学习;大学;独特性  学习作为人类联系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其重要的角色。从原始社会人们对付各种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教育评价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了新的研究进展。第四代评价作为新出现的一种评价方式,适用于教学评估、学生各方面素质达标类的评价中;基于CAS理论的评价是将CAS理论用于教学和学业评价,适用于形成性评价中。文章在弄清两种评价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评价理念、哲学背景和适用范畴三方面对两种评价观进行比较,以期对教育研究有所促进。  关键词:教育评价;第四代评价;CAS理论;基于
期刊
摘 要:“以人为本”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对外语继续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成人学习者;外语继续教育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后来慢慢成为流行于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目前该教育思潮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所接受和推崇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它的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