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我们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我们的课改主阵地——课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目标问题
教学目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和方向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是教学进度的推进,沉醉的是知识点的画龙点睛,忽视教学对象的实情和学生的需求。在考核评价时,注重的往往是所谓的参考答案,机械地坚持僵化的结论,无视学生的灵气和答案的变通,以至于出现“只认诸葛亮,不认孔明”的荒唐现象。把静态的教学目标当成衡量动态教学活动效果的标准,使教学目标的条目成为课堂生命活力的“杀手”,并由此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知识不掌握,哪来人的发展?把知识的掌握等同于人的发展,甚至凌驾于人的发展之上。这是价值取向的错位,也是没有正确认识知识的学习与人的发展之间辩证关系的结果。
教学要促进人的发展,首先必须顺应和张扬人的天性,努力避免变形现象的出现。教学只有以人的天性为基础,才能真正按科学规律教学,教学也只有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才能迎来教学活动的正确回归。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不是看教学目标的设计,甚至也主要不是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是看学生能否真正发生变化,得到真正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是课堂教学的“立意”,也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课堂教学目标,摆正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消除背道而驰的现象,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按客观规律运行。
二、教学活动的方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教学又是一门科学,科学讲究去伪存真、崇尚自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结合,就是把教学活动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辩证地统一起来,而不是把两者割裂开来,或者强调某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教师想当然地“自作多情”式的教学,包括一些大师“作秀”式的观摩课,以及一切预先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按照“路线图”实施的课,虽然表面轰轰烈烈,精彩纷呈,但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只有通过恰当的方法,融入自身知识体系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如果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就不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这一切都需要从把握学生的现状开始,而把握学生的现状是从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开始的。所以,“教在学之后”,“跟着学情走”就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这也是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
其实,教学好比身体保健,关键在于对症调理。身体状况搞清楚了,才能扬长补短,辩证施治。否则,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同样需要把握学生当下的状况包括知识掌握水平、个性发展程度、学习方法、习惯、态度、兴趣、价值取向等等。这些情况往往以即时性的特点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构成学生成长发展的生长点,有待于教师捕捉和点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恰当的氛围,让学生张扬自己的特性,把自己的优势和欠缺都充分显现出来,以便教师查漏补缺,因材施教,提炼升华,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所以说,让学生充分表现,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及时地做出恰当的反应,或欣赏、或点拨、或纠偏、或提升,担当学生成长、发展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旁观者、引领者、甚至替代者。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要求更高,责任更大,需要不断总结和积累,才能寻找到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师生涯的真实写照。
三、教学活动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是否相匹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而教学活动的定性问题,又是影响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匹配程度的关键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人类的全部活动可以分为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两大类。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认识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人形成或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促进人的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或者说是一种以思维为主流的“精神”实践活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过去学习了许多知识,有的学科成绩还不错,但是,有相当多的知识却再也无法回忆。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所学知识缺少不断实践和体验的结果。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活动有助于把外部的客观事物转化为人的主观世界。
因此,教学活动需要定性为特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学习的知识,既不断丰富已有知识的内涵,又不断消化吸收新学习知识的内容,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学习领悟,采用同桌或小组交流,全班研讨等方式,把课堂让给学生自己“表演”,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只是隐含在学生身后,巧妙地点拨、热心地鼓励,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教学中流淌,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在课堂上涌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发展的快乐,进入欲罢不能,意犹未尽的境界。如果学生真正把学习活动当成是自己的实践活动,他们一定会像玩游戏机那样充满兴趣,乐此不疲。这样的 “精神”实践权利,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充分享受,却吃力不讨好地去剥夺呢?
教学类似于驾驶培训,理论学习和操作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驾驶实践,不断体验,积累经验,才能提高技艺。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学生只有把课堂视为促进自己发展的场所,把教学活动作为促进自己成长的实践过程,才能运用个体已有的经验,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融合新旧知识,充实自己,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否则,只能是一种生吞活剥的学习,不可能达到知识的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也不可能有真正发展。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质,才有可能割舍我们原先“崇尚”和习惯了的教学方式,也才有可能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课堂教学工作是一项充满魅力的工作,课堂教学改革又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改革。尽管我们都是由传统教学活动熏陶出来的“过来人”,缺少对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体验,但是,只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把握“跟着学情走”、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根本和关键,就能迎接各种挑战,不断走向理想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教师进修学校(225400)
一、教学目标问题
教学目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和方向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是教学进度的推进,沉醉的是知识点的画龙点睛,忽视教学对象的实情和学生的需求。在考核评价时,注重的往往是所谓的参考答案,机械地坚持僵化的结论,无视学生的灵气和答案的变通,以至于出现“只认诸葛亮,不认孔明”的荒唐现象。把静态的教学目标当成衡量动态教学活动效果的标准,使教学目标的条目成为课堂生命活力的“杀手”,并由此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知识不掌握,哪来人的发展?把知识的掌握等同于人的发展,甚至凌驾于人的发展之上。这是价值取向的错位,也是没有正确认识知识的学习与人的发展之间辩证关系的结果。
教学要促进人的发展,首先必须顺应和张扬人的天性,努力避免变形现象的出现。教学只有以人的天性为基础,才能真正按科学规律教学,教学也只有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才能迎来教学活动的正确回归。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不是看教学目标的设计,甚至也主要不是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是看学生能否真正发生变化,得到真正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是课堂教学的“立意”,也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课堂教学目标,摆正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消除背道而驰的现象,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按客观规律运行。
二、教学活动的方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教学又是一门科学,科学讲究去伪存真、崇尚自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结合,就是把教学活动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辩证地统一起来,而不是把两者割裂开来,或者强调某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教师想当然地“自作多情”式的教学,包括一些大师“作秀”式的观摩课,以及一切预先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按照“路线图”实施的课,虽然表面轰轰烈烈,精彩纷呈,但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有害的。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只有通过恰当的方法,融入自身知识体系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如果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就不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这一切都需要从把握学生的现状开始,而把握学生的现状是从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开始的。所以,“教在学之后”,“跟着学情走”就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这也是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
其实,教学好比身体保健,关键在于对症调理。身体状况搞清楚了,才能扬长补短,辩证施治。否则,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学要促进学生发展,同样需要把握学生当下的状况包括知识掌握水平、个性发展程度、学习方法、习惯、态度、兴趣、价值取向等等。这些情况往往以即时性的特点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构成学生成长发展的生长点,有待于教师捕捉和点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恰当的氛围,让学生张扬自己的特性,把自己的优势和欠缺都充分显现出来,以便教师查漏补缺,因材施教,提炼升华,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所以说,让学生充分表现,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及时地做出恰当的反应,或欣赏、或点拨、或纠偏、或提升,担当学生成长、发展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旁观者、引领者、甚至替代者。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要求更高,责任更大,需要不断总结和积累,才能寻找到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师生涯的真实写照。
三、教学活动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是否相匹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而教学活动的定性问题,又是影响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匹配程度的关键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人类的全部活动可以分为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两大类。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认识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人形成或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促进人的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或者说是一种以思维为主流的“精神”实践活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过去学习了许多知识,有的学科成绩还不错,但是,有相当多的知识却再也无法回忆。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所学知识缺少不断实践和体验的结果。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活动有助于把外部的客观事物转化为人的主观世界。
因此,教学活动需要定性为特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学习的知识,既不断丰富已有知识的内涵,又不断消化吸收新学习知识的内容,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学习领悟,采用同桌或小组交流,全班研讨等方式,把课堂让给学生自己“表演”,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只是隐含在学生身后,巧妙地点拨、热心地鼓励,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教学中流淌,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在课堂上涌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发展的快乐,进入欲罢不能,意犹未尽的境界。如果学生真正把学习活动当成是自己的实践活动,他们一定会像玩游戏机那样充满兴趣,乐此不疲。这样的 “精神”实践权利,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充分享受,却吃力不讨好地去剥夺呢?
教学类似于驾驶培训,理论学习和操作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驾驶实践,不断体验,积累经验,才能提高技艺。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学生只有把课堂视为促进自己发展的场所,把教学活动作为促进自己成长的实践过程,才能运用个体已有的经验,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融合新旧知识,充实自己,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否则,只能是一种生吞活剥的学习,不可能达到知识的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也不可能有真正发展。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质,才有可能割舍我们原先“崇尚”和习惯了的教学方式,也才有可能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课堂教学工作是一项充满魅力的工作,课堂教学改革又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改革。尽管我们都是由传统教学活动熏陶出来的“过来人”,缺少对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体验,但是,只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把握“跟着学情走”、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根本和关键,就能迎接各种挑战,不断走向理想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教师进修学校(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