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月16日证监会召开的2016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肖钢发表了题为《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讲话对2015年的资本市场进行了总结,同时对2016年资本市场的监管工作作出安排。根据安排,建立战略新兴板事宜被提到了2016年股市监管工作日程。
尽管如此,在开设战略新兴板的问题上,管理层有必要准备得更充分一些。实际上在开设战略新兴板的事宜上,至少有这样三个问题是需要正视的。
开设战略新兴板是否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成部分?
开设战略新兴板是否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呢?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从逻辑上来说,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构成因素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并列关系。如沪深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地方股权托管中心等。而从业务上来说,各个市场之间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而不是一种依附关系,或是一种兼容的关系。但就战略新兴板来说,与沪市主板之间很难构成这种并列关系或独立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依附关系与兼容关系,实际上,战略新兴板只是沪市主板的一个组成部分,只不过这个组成部分更多地偏向于战略新兴产业。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战略新兴板只是一个“板中板”。以为多开“板”就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这其实是中国股市幼稚的一种表现形式。
战略新兴板的定位如此尴尬,在很大程度上与上交所开设战略新兴板的初衷有关。因为在2014年3月27日之前很长的一个时期,沪市与深市分别定位于蓝筹市场与成长股市场。与此相对应的新股发行是,一些大盘股选择在沪市发行,中小盘股选择在深市发行。由于2009年之后股市长期低迷的原因,大盘股的发行远远不及中小盘股受欢迎,大盘股的炒作也远不及中小盘股火爆,这就导致了上交所不仅在新股发行方面远落后于深交所,而且沪市股票交易的成交量也长期落后于深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交所积极筹备战略新兴板,以便与深交所相抗衡。
不过,上交所的这种被动局面从2014年3月27日起发生了重大改变。当天,证监会调整了IPO审核政策,取消了对IPO公司首发股份数量对上市地选择的限制,沪市可以象深市一样发中小盘股,很多原本在深市排队的中小企业都相继转到上交所来上市。从此,沪市IPO落后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也正因如此,从沪深两市竞争的角度来看,推出战略新兴板的意义就显得较为有限了。
开设战略新兴板是否会增加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压力?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目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新年伊始,管理层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包括肖钢在1月16日的讲话,也是作了同样的表述。
但注册制是否真的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市场还是充满了担心。因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战略新兴板会借着注册制的春风推出。包括肖钢主席在强调注册制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的同时也在强调要“建立战略新兴板,加大对已跨越创业阶段、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正因如此,战略新兴板会不会加剧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压力就成了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而从战略新兴板设计的初衷来看,就是为了通过发股来与深交所相抗衡。所以,开设战略新兴板,至少会给投资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至于是否会形成实际上的压力,这就要取决于管理层的调控了。如果真能如证监会所言:“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这当然是市场之福、投资者之福。如不然,在新股发行的压力面前,股市难免会节节走低。这应该不是投资者与管理层所愿意看到的事情。
战略新兴板有无必要欢迎中概股回归?
开设战略新兴板锁定的上市目标之一就是回归的中概股,迎接中概股回归国内市场。应该说,中概股选择回归国内市场,这是其自身的选择,中概股公司也有权利作出这种选择。不过,作为国内股市来说,没有必要欢迎中概股回归。毕竟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是有利于中国企业规范化发展并走向世界的。并且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过程,也是宣传中国公司、宣传中国形象的一个过程。因此,对于中概股“反向”的回归,国内市场是没有理由表示欢迎的,最多只能是“接纳”而已。
或许有人认为,让中概股回归可以让国内投资者分享中概股公司成长的果实。但实际情况显然并非如此,因为中概股回归看中的是中国股市的“高估值”,是为了以更高的价格在国内股市套现。所以,国内投资者要分享中概股的成长果实是很困难的事情,更大的可能是为中概股公司大股东们的高价套现买单。
并且从支持经济发展的角度,包括战略新兴板在内的国内股市也都不应该欢迎中概股回归。支持经济发展,就是要让股市资金流向那些发展需要资金的企业。但中概股公司并不缺钱。而且中概股回归,需要先经过私有化,而私有化的过程,是中概股公司大把大把地把资金往外掏的过程。这种先把钱撒向国外市场,然后回A股融资、套现的做法,实在不值得提倡,战略新兴板没必要向中概股回归伸出热情的双臂。
尽管如此,在开设战略新兴板的问题上,管理层有必要准备得更充分一些。实际上在开设战略新兴板的事宜上,至少有这样三个问题是需要正视的。
开设战略新兴板是否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成部分?
开设战略新兴板是否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呢?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从逻辑上来说,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构成因素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并列关系。如沪深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地方股权托管中心等。而从业务上来说,各个市场之间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而不是一种依附关系,或是一种兼容的关系。但就战略新兴板来说,与沪市主板之间很难构成这种并列关系或独立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依附关系与兼容关系,实际上,战略新兴板只是沪市主板的一个组成部分,只不过这个组成部分更多地偏向于战略新兴产业。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战略新兴板只是一个“板中板”。以为多开“板”就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这其实是中国股市幼稚的一种表现形式。
战略新兴板的定位如此尴尬,在很大程度上与上交所开设战略新兴板的初衷有关。因为在2014年3月27日之前很长的一个时期,沪市与深市分别定位于蓝筹市场与成长股市场。与此相对应的新股发行是,一些大盘股选择在沪市发行,中小盘股选择在深市发行。由于2009年之后股市长期低迷的原因,大盘股的发行远远不及中小盘股受欢迎,大盘股的炒作也远不及中小盘股火爆,这就导致了上交所不仅在新股发行方面远落后于深交所,而且沪市股票交易的成交量也长期落后于深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交所积极筹备战略新兴板,以便与深交所相抗衡。
不过,上交所的这种被动局面从2014年3月27日起发生了重大改变。当天,证监会调整了IPO审核政策,取消了对IPO公司首发股份数量对上市地选择的限制,沪市可以象深市一样发中小盘股,很多原本在深市排队的中小企业都相继转到上交所来上市。从此,沪市IPO落后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也正因如此,从沪深两市竞争的角度来看,推出战略新兴板的意义就显得较为有限了。
开设战略新兴板是否会增加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压力?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目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新年伊始,管理层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包括肖钢在1月16日的讲话,也是作了同样的表述。
但注册制是否真的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市场还是充满了担心。因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战略新兴板会借着注册制的春风推出。包括肖钢主席在强调注册制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的同时也在强调要“建立战略新兴板,加大对已跨越创业阶段、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正因如此,战略新兴板会不会加剧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压力就成了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而从战略新兴板设计的初衷来看,就是为了通过发股来与深交所相抗衡。所以,开设战略新兴板,至少会给投资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至于是否会形成实际上的压力,这就要取决于管理层的调控了。如果真能如证监会所言:“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这当然是市场之福、投资者之福。如不然,在新股发行的压力面前,股市难免会节节走低。这应该不是投资者与管理层所愿意看到的事情。
战略新兴板有无必要欢迎中概股回归?
开设战略新兴板锁定的上市目标之一就是回归的中概股,迎接中概股回归国内市场。应该说,中概股选择回归国内市场,这是其自身的选择,中概股公司也有权利作出这种选择。不过,作为国内股市来说,没有必要欢迎中概股回归。毕竟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是有利于中国企业规范化发展并走向世界的。并且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过程,也是宣传中国公司、宣传中国形象的一个过程。因此,对于中概股“反向”的回归,国内市场是没有理由表示欢迎的,最多只能是“接纳”而已。
或许有人认为,让中概股回归可以让国内投资者分享中概股公司成长的果实。但实际情况显然并非如此,因为中概股回归看中的是中国股市的“高估值”,是为了以更高的价格在国内股市套现。所以,国内投资者要分享中概股的成长果实是很困难的事情,更大的可能是为中概股公司大股东们的高价套现买单。
并且从支持经济发展的角度,包括战略新兴板在内的国内股市也都不应该欢迎中概股回归。支持经济发展,就是要让股市资金流向那些发展需要资金的企业。但中概股公司并不缺钱。而且中概股回归,需要先经过私有化,而私有化的过程,是中概股公司大把大把地把资金往外掏的过程。这种先把钱撒向国外市场,然后回A股融资、套现的做法,实在不值得提倡,战略新兴板没必要向中概股回归伸出热情的双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