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从19世纪上半页至今,在俄一直受到关注。俄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红楼梦》研究取得的不同成果,不仅推动了《红楼梦》在俄的传播发展,还促进了“红学”以全新视角的发展。《红楼梦》在俄国的传播及研究经历了沙俄、苏联、苏联解体后三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红楼梦》的傳播及相关研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一、沙俄时期初面世获好评
沙皇俄国时期,《红楼梦》开始走进俄国。早期,宗教使团充当了《红楼梦》(《石头记》)的传播媒介,使之进入俄国人的视野,为后来俄国学者对《红楼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832年,帕维尔·库尔良德采夫(俄国驻北京宗教使团学员)将三十五册《石头记》手抄本(现藏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带回了俄国。柯万科(笔名“德明”),使团的另一位成员,在《胡国纪事》杂志上(1843年第26期)介绍《石头记》的内容,并翻译第一回开头部分内容,这可算作是《石头记》在俄最早的俄语译本。1880年,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瓦西里耶夫(1818-1900)在《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将《红楼梦》放在中国古代世态人情小说的首位,并给出“语言纯净雅致,生活描写的真实”的评价。他的观点虽未成系统,却代表了早期俄国学者对《红楼梦》的基本态度。瓦西里耶夫还将《红楼梦》的内容,用俄语字母的拼音和名称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其注解与引文用俄文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沙俄时期的《红楼梦》初进入人们的视野,已经引来少数俄国汉学家们的关注,仅仅是停留于翻译和简单的评价,没有形成完整而独立的研究。
二、苏联时期的研究百花齐放
苏联时期的汉学家对《红楼梦》真正以学术研究的角度予以关注,不仅出版了全本的《红楼梦》翻译本,还以更加开阔和深入的视角从学术层面进行研究。苏联时期的学者和评论家从人物塑造、思想表达、内容等方面对《红楼梦》进行研究。在这一时期,有的研究者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历史小说”;有的研究者指出《红楼梦》是典型的“家庭小说”;有的研究者认为《红楼梦》是“现实主义心理小说”;而费什曼( ФишманО.Л.)则认为它是一部“讽刺小说”。之后,研究者在版本考证、人物形象、创作美学、服装与陶瓷艺术等多个方面对《红楼梦》进行细致的研究。
1954 年,波兹涅耶娃(1908—1974) 时任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撰写了学术性论文《论小说〈红楼梦〉》,并将其作为《中国语法纲要》(王力著)一书的俄译本的前言 。波兹涅耶娃在这篇文章中,对《红楼梦》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阐述。这篇文章在当时的欧美“红学研究”中引起广泛好评,时至今日依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58年正式出版了俄文全译本《红楼梦》,由汉学文学翻译家帕纳秀克 (1924—1990) 翻译完成,费德林为之做序言。这是是第一部《红楼梦》的西文全译本,不仅在欧洲广受读者欢迎,还在当时引起国际红学界的重视。1962 年,苏联汉学家缅希科夫 (又汉名孟列夫,1926—2005 ) 和李福清 (1932—2008) 宣布发现了《石头记》的另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版本 。之后二人于1964 年在《亚非人民》杂志第五期联合发表题为《新发现的〈石头记〉手抄本》的文章,对《红楼梦》手抄本的发现做了介绍。这一发现,开启了为红学研究者们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之路,也代表了当时《红楼梦》在版本研究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列宁格勒大学的华侨教师庞英( 1928—2009)在二人研究基础上继续研究对此版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俄分析,并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华裔汉学家林林(1924—) 自1970年起,陆续发表了《贾宝玉──中国启蒙主义小说〈红楼梦〉中的正面人物》、《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物名与人名的传统象征意义》等多篇对《红楼梦》的相关研究性论文和著作。思切夫 (1911—1989) 在1970年的专著《中国文学及艺术中的服装》中,专辟《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服装的象征意义》这一章,以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红楼梦》。从70年代开始,俄国汉学研究者们以更加广阔的视点,对《红楼梦》进行研究。1974 年,阿拉波娃发表《作为研究18世纪中国日用瓷器史料的曹雪芹小说〈红楼梦〉》,《红楼梦》作为研究中国瓷器的历史与发展的辅助考察资料和论据。1975年,《中国服装》出版,Л.П.思切夫和В.Л.思切夫父子的《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服装》一文着重从文中对服装的描写来分析整部书的一书手段。这一时期还有其他学者研究,总体来看苏联时期的《红楼梦》研究,在众多汉学文学研究者中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从50年代到70年代,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态势。
三、苏联解体后的大放异彩
苏联解体的影响也同样波及到学术领域,学者们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红楼梦》,使其研究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汉学界从不同的领域对《红楼梦》进行研究,众多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1995 年,《红楼梦》由帕那休克和戈卢别夫(负责诗歌的翻译)重译,此版本为三卷本,按照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将目录前置,配以改琦所绘《红楼梦图咏》中的金陵十二钗绣像,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高莽《序》,Ладомир出版社出版。此版本《红楼梦》对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繁荣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之后,阿妮金娜和沃诺比耶娃合作撰写了《中国古典文学》。作为教材用书,二人在书中对《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予以充分肯定。
其后,一批汉学后起之秀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角度,从社会学、语言学、翻译学等角度对《红楼梦》进行研究。如叶尔索夫(《作为研究中国“玉”的存在之小说〈红楼梦〉》)、科里剑科(《〈红楼梦〉对现代中国研究者们的启示作用》《小说〈红楼梦〉中国文化的若干方面》)、奥丽霍娃(《中世纪中国文化中母亲形象的价值功能方面研究—以小说〈红楼梦) 为材料〉》)、赵艳秋(《论双关义姓名的翻译问题<以小说〈红楼梦) 的汉译俄及汉译英为材料〉》)、科博杰夫(《中国文学“第一奇书”的奇特命运》)等学者的文章,以更加深刻的角度,对《红楼梦》进行深刻的研究,随着俄罗斯汉学家们的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俄罗斯的“红迷”们对其认识与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也促进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在当代俄罗斯的有效传播。进入21世纪,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汉学家们的研究兴趣愈加浓厚,并以更加新颖的学术视角和多样化的方法,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全新的样式。
结语: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杰出之作,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红楼梦》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俄罗斯汉学家及普通大众读者的视野中,以其厚重而独特的魅力受到俄国人民及学者的热爱和关注。在俄罗斯形成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传统,对《红楼梦》在俄国的良性传播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下对《红楼梦》研究过程中的形成的认知及评价,同样在中俄文化交流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黄珺怡(1996-),女,汉族,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高翻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俄语言,斯拉夫语用语言学
一、沙俄时期初面世获好评
沙皇俄国时期,《红楼梦》开始走进俄国。早期,宗教使团充当了《红楼梦》(《石头记》)的传播媒介,使之进入俄国人的视野,为后来俄国学者对《红楼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832年,帕维尔·库尔良德采夫(俄国驻北京宗教使团学员)将三十五册《石头记》手抄本(现藏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带回了俄国。柯万科(笔名“德明”),使团的另一位成员,在《胡国纪事》杂志上(1843年第26期)介绍《石头记》的内容,并翻译第一回开头部分内容,这可算作是《石头记》在俄最早的俄语译本。1880年,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瓦西里耶夫(1818-1900)在《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将《红楼梦》放在中国古代世态人情小说的首位,并给出“语言纯净雅致,生活描写的真实”的评价。他的观点虽未成系统,却代表了早期俄国学者对《红楼梦》的基本态度。瓦西里耶夫还将《红楼梦》的内容,用俄语字母的拼音和名称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其注解与引文用俄文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沙俄时期的《红楼梦》初进入人们的视野,已经引来少数俄国汉学家们的关注,仅仅是停留于翻译和简单的评价,没有形成完整而独立的研究。
二、苏联时期的研究百花齐放
苏联时期的汉学家对《红楼梦》真正以学术研究的角度予以关注,不仅出版了全本的《红楼梦》翻译本,还以更加开阔和深入的视角从学术层面进行研究。苏联时期的学者和评论家从人物塑造、思想表达、内容等方面对《红楼梦》进行研究。在这一时期,有的研究者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历史小说”;有的研究者指出《红楼梦》是典型的“家庭小说”;有的研究者认为《红楼梦》是“现实主义心理小说”;而费什曼( ФишманО.Л.)则认为它是一部“讽刺小说”。之后,研究者在版本考证、人物形象、创作美学、服装与陶瓷艺术等多个方面对《红楼梦》进行细致的研究。
1954 年,波兹涅耶娃(1908—1974) 时任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撰写了学术性论文《论小说〈红楼梦〉》,并将其作为《中国语法纲要》(王力著)一书的俄译本的前言 。波兹涅耶娃在这篇文章中,对《红楼梦》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阐述。这篇文章在当时的欧美“红学研究”中引起广泛好评,时至今日依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58年正式出版了俄文全译本《红楼梦》,由汉学文学翻译家帕纳秀克 (1924—1990) 翻译完成,费德林为之做序言。这是是第一部《红楼梦》的西文全译本,不仅在欧洲广受读者欢迎,还在当时引起国际红学界的重视。1962 年,苏联汉学家缅希科夫 (又汉名孟列夫,1926—2005 ) 和李福清 (1932—2008) 宣布发现了《石头记》的另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版本 。之后二人于1964 年在《亚非人民》杂志第五期联合发表题为《新发现的〈石头记〉手抄本》的文章,对《红楼梦》手抄本的发现做了介绍。这一发现,开启了为红学研究者们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之路,也代表了当时《红楼梦》在版本研究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列宁格勒大学的华侨教师庞英( 1928—2009)在二人研究基础上继续研究对此版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俄分析,并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华裔汉学家林林(1924—) 自1970年起,陆续发表了《贾宝玉──中国启蒙主义小说〈红楼梦〉中的正面人物》、《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物名与人名的传统象征意义》等多篇对《红楼梦》的相关研究性论文和著作。思切夫 (1911—1989) 在1970年的专著《中国文学及艺术中的服装》中,专辟《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服装的象征意义》这一章,以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红楼梦》。从70年代开始,俄国汉学研究者们以更加广阔的视点,对《红楼梦》进行研究。1974 年,阿拉波娃发表《作为研究18世纪中国日用瓷器史料的曹雪芹小说〈红楼梦〉》,《红楼梦》作为研究中国瓷器的历史与发展的辅助考察资料和论据。1975年,《中国服装》出版,Л.П.思切夫和В.Л.思切夫父子的《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服装》一文着重从文中对服装的描写来分析整部书的一书手段。这一时期还有其他学者研究,总体来看苏联时期的《红楼梦》研究,在众多汉学文学研究者中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从50年代到70年代,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态势。
三、苏联解体后的大放异彩
苏联解体的影响也同样波及到学术领域,学者们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红楼梦》,使其研究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汉学界从不同的领域对《红楼梦》进行研究,众多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1995 年,《红楼梦》由帕那休克和戈卢别夫(负责诗歌的翻译)重译,此版本为三卷本,按照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将目录前置,配以改琦所绘《红楼梦图咏》中的金陵十二钗绣像,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高莽《序》,Ладомир出版社出版。此版本《红楼梦》对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繁荣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之后,阿妮金娜和沃诺比耶娃合作撰写了《中国古典文学》。作为教材用书,二人在书中对《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予以充分肯定。
其后,一批汉学后起之秀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角度,从社会学、语言学、翻译学等角度对《红楼梦》进行研究。如叶尔索夫(《作为研究中国“玉”的存在之小说〈红楼梦〉》)、科里剑科(《〈红楼梦〉对现代中国研究者们的启示作用》《小说〈红楼梦〉中国文化的若干方面》)、奥丽霍娃(《中世纪中国文化中母亲形象的价值功能方面研究—以小说〈红楼梦) 为材料〉》)、赵艳秋(《论双关义姓名的翻译问题<以小说〈红楼梦) 的汉译俄及汉译英为材料〉》)、科博杰夫(《中国文学“第一奇书”的奇特命运》)等学者的文章,以更加深刻的角度,对《红楼梦》进行深刻的研究,随着俄罗斯汉学家们的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俄罗斯的“红迷”们对其认识与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也促进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在当代俄罗斯的有效传播。进入21世纪,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汉学家们的研究兴趣愈加浓厚,并以更加新颖的学术视角和多样化的方法,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全新的样式。
结语: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杰出之作,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红楼梦》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俄罗斯汉学家及普通大众读者的视野中,以其厚重而独特的魅力受到俄国人民及学者的热爱和关注。在俄罗斯形成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传统,对《红楼梦》在俄国的良性传播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下对《红楼梦》研究过程中的形成的认知及评价,同样在中俄文化交流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黄珺怡(1996-),女,汉族,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高翻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俄语言,斯拉夫语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