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习兴趣;艺术氛围;评价;教学方式;课外美术活动;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39—01
美术教学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其间,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呢?
一、营造良好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积极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如,在教室、教学楼楼道内悬挂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及本校美术教师和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美术素养。
二、积极发挥评价作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主动表扬、鼓励学生,既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又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因美术基础知识和美术技能掌握较差,总觉得自己画得不好或回答不正确,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其一,在学生作画时,教师可巡回指导,发现佳作后,则及时向学生展示。这样,既激励了作画者本人,又鼓舞了作画能力较差的学生。其二,教师可在教学结束前挑选部分代表作予以讲评,先让学生自评、互评,而后教师进行总结。其间,应尽量以鼓励学生为主,多讲其作品的成功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其三,将批阅后的佳作在下堂美术课之始进行展示、传阅,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催化剂。此外,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参加校内外的美术培训,不断提高美术技能,并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展示其课外创作的美术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是一个知识传授、情感交流、能力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快乐成长与全面发展的过程。其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听讲,这样的课堂教学非但是失败的,且是不受学生欢迎的。若想美术课既上得“轻松”,又上得“有趣”,则需要教师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
四、开展室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美术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之一,但学生学习美术仅凭阅读教材和听教师讲,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更好地学习,学生必须去实践、去亲身体验和感受。教师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这样他们很快就会把注意力投入到创作之中,从而把自己所要描绘的事物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如,在学习“优美的校园”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引导他们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并通过观察来确认校园中最具有美感特征、最想表现的场景与建筑等,进而大胆进行写生创作。如此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教学效果也很好,这也正是室外教学所具有的魅力。
五、组织课外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一是定期举办师生书画展或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各种美术比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成立美术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技能。三是组织学生到当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习,提高其美术鉴赏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美术教学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展示美术形象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通过翔实的文字、精美的图画和动画、视频等的配合使用,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易产生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编辑:孟刚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39—01
美术教学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其间,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呢?
一、营造良好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积极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如,在教室、教学楼楼道内悬挂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及本校美术教师和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美术素养。
二、积极发挥评价作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主动表扬、鼓励学生,既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又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因美术基础知识和美术技能掌握较差,总觉得自己画得不好或回答不正确,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其一,在学生作画时,教师可巡回指导,发现佳作后,则及时向学生展示。这样,既激励了作画者本人,又鼓舞了作画能力较差的学生。其二,教师可在教学结束前挑选部分代表作予以讲评,先让学生自评、互评,而后教师进行总结。其间,应尽量以鼓励学生为主,多讲其作品的成功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其三,将批阅后的佳作在下堂美术课之始进行展示、传阅,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催化剂。此外,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参加校内外的美术培训,不断提高美术技能,并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展示其课外创作的美术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是一个知识传授、情感交流、能力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快乐成长与全面发展的过程。其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听讲,这样的课堂教学非但是失败的,且是不受学生欢迎的。若想美术课既上得“轻松”,又上得“有趣”,则需要教师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
四、开展室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美术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之一,但学生学习美术仅凭阅读教材和听教师讲,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更好地学习,学生必须去实践、去亲身体验和感受。教师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这样他们很快就会把注意力投入到创作之中,从而把自己所要描绘的事物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如,在学习“优美的校园”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引导他们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并通过观察来确认校园中最具有美感特征、最想表现的场景与建筑等,进而大胆进行写生创作。如此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教学效果也很好,这也正是室外教学所具有的魅力。
五、组织课外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一是定期举办师生书画展或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各种美术比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成立美术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技能。三是组织学生到当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习,提高其美术鉴赏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美术教学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展示美术形象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通过翔实的文字、精美的图画和动画、视频等的配合使用,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易产生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编辑: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