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一是高中教育阶段过渡的关键一年,首先必须要在思想上得到完全的转型,所以高一班主任必须以学生的思想作为核心切入点,以保障学生在思想层次的高度统一,思想的统一有助于班主任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更有助于以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班主任在高一要结合学生特点和自身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让学生在高一做好完美的转型。
关键词:高中 义务教育阶段 思想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099-01
每个学生由于所受教育、家庭背景、个性特征、学习和生活经历不同,学生在义务教育向高中教育阶段的过渡各不相同。高一十三班65%以上的学生是来自农村,并且高一学生年龄大多集中在15—17岁,这階段正是他们逐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何做好学生由义务教育向高中教育阶段思想的过渡,成为了高中班主任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义务教育阶段向高中阶段思想转型的分析
(1)环境突变,失落感增强。高一十三班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绝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单独生活,环境的突变加大了孩子的压力,他们不但要学习更要学会独立的生活。与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在心理上有极大的落差感,自卑心强、不喜欢交往,交往圈子主要集中在乡镇附近的学生或者和自己家庭相符的学生,失落感在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的过渡中较为明显。
(2)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没有转型。高一十三班在升入高中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高考还要三年,还早得很,先玩玩,到高三了在下工夫”,一部分学生开始被动学习、无所适从,学习方法上,还滞留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突出表现为记忆的机械性、分析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等方面。还有相当部分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利用时间,进行有计划地复习或预习,形成教育上典型的“饿死的梭鱼”现象。小学初中生突击强化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高中阶段的学习除了知识较以前知识容量更大外,还更注重于抽象和理性思维方式,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分析、概括和综合的能力。再加上学生对高中学习的难度没有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从而在学生心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给学生身心带来双重压力,较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身份需求,交往孤立。九年级升到高一不再是单纯自己身边的朋友,而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学校、乡镇的学生,他们在一起交流使得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他们渴望得到的是父母、老师、朋友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不是督促、教导和批评。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穿戴开始讲究名牌,开始过度关注自己的头发,高一十三班40%左右的学生拿着镜子亦或拿着课本上的光盘不断看自己,他们开始学成人的交往方式来对待同学,开生日聚会、说粗话、喝酒抽烟,他们时刻在关注着自己是否成熟。事实上,由于知识经验不足,他们各方面还不成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
2.如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向高中教育阶段的思想过渡
(1)加强常规教育学习,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笔者所在的高一十三班在开学初利用半个月的军训时间段,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了班名、班旗、班徽、班规,班级管理用制度管理人,班规的执行情况由班长领导下的六个班级委员会成员负责执行,做到奖惩分明,不论奖还是罚都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的自律,并在班级中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耐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班级又根据学生在军训期间的表现大家选出文明形象大使,以展示班级文化建设和监督不文明现象。
(2)营造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统一价值取向。良好的班级文化首先是应该有和谐的沟通环境,良性的学习竞争,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高一十三班一开始就提出“做人做事做学问,敬天敬地敬父母”的班训,要学习必须要学会做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学习,要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诚实守信作为核心。陇西二中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高一级一开始班主任首先在管理上下功夫,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统一,共同认可班主任的管理,这样在以后的管理中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为此班主任利用教室多媒体在班会上给学生放励志视频如邹越的《让世界春满爱》、《朗读者—斯琴高娃<母亲>》以及朗读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真正感受“百善孝为先”的内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让学生在思想上集中统一。
(3)学生当家作主,体现学生价值。成立班委干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义务阶段班主任事必躬亲,学生只是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缺乏主动性,自主能力较差。在学生犯错误方面,除了贴反思墙外,我们班还对反复犯错的学生以及违规违纪的学生实行个人检讨,处理由班级决定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让他们真正感觉到自己不管学习优秀还是后进都是班集体中一员。
(4)关心学生,做一个倾听者,扮演一个“亲民型”的朋友班主任。据笔者在高一十三班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平易近人,对学生和蔼可亲,充满爱心的班主任。 陇西二中的大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在义务教育阶段是班级佼佼者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发现自己再也没有优势可言。再加上学业负担的加重和互不熟悉面孔及陌生环境的变化,致使一部分学生心理出现了极大的反差,便出现困惑、失落、焦虑、胆怯等不良心理现象。此时身为班主任,一句嘘寒问暖的关爱,一次寄宿地的看望,一次感冒后的慰问或是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惑难题,都会让学生备受感动。
关键词:高中 义务教育阶段 思想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099-01
每个学生由于所受教育、家庭背景、个性特征、学习和生活经历不同,学生在义务教育向高中教育阶段的过渡各不相同。高一十三班65%以上的学生是来自农村,并且高一学生年龄大多集中在15—17岁,这階段正是他们逐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何做好学生由义务教育向高中教育阶段思想的过渡,成为了高中班主任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义务教育阶段向高中阶段思想转型的分析
(1)环境突变,失落感增强。高一十三班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绝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单独生活,环境的突变加大了孩子的压力,他们不但要学习更要学会独立的生活。与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在心理上有极大的落差感,自卑心强、不喜欢交往,交往圈子主要集中在乡镇附近的学生或者和自己家庭相符的学生,失落感在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的过渡中较为明显。
(2)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没有转型。高一十三班在升入高中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高考还要三年,还早得很,先玩玩,到高三了在下工夫”,一部分学生开始被动学习、无所适从,学习方法上,还滞留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突出表现为记忆的机械性、分析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等方面。还有相当部分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利用时间,进行有计划地复习或预习,形成教育上典型的“饿死的梭鱼”现象。小学初中生突击强化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高中阶段的学习除了知识较以前知识容量更大外,还更注重于抽象和理性思维方式,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分析、概括和综合的能力。再加上学生对高中学习的难度没有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从而在学生心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给学生身心带来双重压力,较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身份需求,交往孤立。九年级升到高一不再是单纯自己身边的朋友,而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学校、乡镇的学生,他们在一起交流使得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他们渴望得到的是父母、老师、朋友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不是督促、教导和批评。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穿戴开始讲究名牌,开始过度关注自己的头发,高一十三班40%左右的学生拿着镜子亦或拿着课本上的光盘不断看自己,他们开始学成人的交往方式来对待同学,开生日聚会、说粗话、喝酒抽烟,他们时刻在关注着自己是否成熟。事实上,由于知识经验不足,他们各方面还不成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
2.如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向高中教育阶段的思想过渡
(1)加强常规教育学习,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笔者所在的高一十三班在开学初利用半个月的军训时间段,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了班名、班旗、班徽、班规,班级管理用制度管理人,班规的执行情况由班长领导下的六个班级委员会成员负责执行,做到奖惩分明,不论奖还是罚都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的自律,并在班级中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耐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班级又根据学生在军训期间的表现大家选出文明形象大使,以展示班级文化建设和监督不文明现象。
(2)营造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统一价值取向。良好的班级文化首先是应该有和谐的沟通环境,良性的学习竞争,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高一十三班一开始就提出“做人做事做学问,敬天敬地敬父母”的班训,要学习必须要学会做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学习,要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诚实守信作为核心。陇西二中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高一级一开始班主任首先在管理上下功夫,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统一,共同认可班主任的管理,这样在以后的管理中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为此班主任利用教室多媒体在班会上给学生放励志视频如邹越的《让世界春满爱》、《朗读者—斯琴高娃<母亲>》以及朗读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真正感受“百善孝为先”的内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让学生在思想上集中统一。
(3)学生当家作主,体现学生价值。成立班委干部,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义务阶段班主任事必躬亲,学生只是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缺乏主动性,自主能力较差。在学生犯错误方面,除了贴反思墙外,我们班还对反复犯错的学生以及违规违纪的学生实行个人检讨,处理由班级决定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让他们真正感觉到自己不管学习优秀还是后进都是班集体中一员。
(4)关心学生,做一个倾听者,扮演一个“亲民型”的朋友班主任。据笔者在高一十三班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平易近人,对学生和蔼可亲,充满爱心的班主任。 陇西二中的大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在义务教育阶段是班级佼佼者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发现自己再也没有优势可言。再加上学业负担的加重和互不熟悉面孔及陌生环境的变化,致使一部分学生心理出现了极大的反差,便出现困惑、失落、焦虑、胆怯等不良心理现象。此时身为班主任,一句嘘寒问暖的关爱,一次寄宿地的看望,一次感冒后的慰问或是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惑难题,都会让学生备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