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涵泳”一词从左思到韩愈,从“二程”到朱熹,再到搭乘当下“国学复兴”之风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法,其间经历了数千年的风云际会。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让“涵泳”一词的内涵、外延在历史上已发生了五次转化,也正因此,当“涵泳”经过现代转型进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读和误用,有人将其简单地理解为“诵读”,有人将其笼统地冠之以“体验”,也不乏有人对其闻所未闻便微言大义地进行阐发。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厘清“涵泳”的概念发展脉络以及“涵泳”与现代语文教学的关系,为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准确运用提供参照。
一、“涵泳”辞源溯流
“涵泳”在《辞源》《汉语大辞典》《美学辞典》《古汉语辞典》中均未作为一个双音节词被收录,可见该词属于“涵”和“泳”两个单音节词合成的词组。《说文解字》中对“涵”的解释是“涵,本意:水泽多。引申义:容”,《王力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涵,沉浸;包容;水容荡漾貌”,《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为“涵,潜入水中,沉浸”。《辞海》中对“泳”的解释为“游泳”。从以上辞典的解释中我们大概可以窥见“涵”的词义发展轨迹:水泽多—潜入水中—包容,“涵”在“涵泳”这个词组中使用的含义是引申义“潜入水中,沉潜”,那么“涵泳”这一词组仅从词义上讲就是“深深地潜入水中游泳之意”。
“涵泳”一词的最早使用者是西晋左思,他在《三都赋》中《吴都赋》里写道“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跃龙腾蛇,鲛鲻琵琶。王鲔伟鯸鲐,鮣印龟鱕。乌贼拥剑,古侯鼊辟鲭鳄。涵泳乎其中”,这里使用的“涵泳”一词便指其引申义。
到了中唐,韩愈将“涵泳”的第一个引申义又进行了引申,使其不再单纯指水中生物沉潜于水优游自若的样子,而是将“涵泳”的主体变成了人,将客体变成了“恩泽”这样的抽象事物,“涵泳”随之变成了包容吸收之意,可以说韩愈的这一转变让“涵泳”的丰富性极大拓展,也为它日后进入精神领域成为体认方式和审美方式埋下了伏笔。
吕本中《吕氏童蒙训》说:“东坡长句波澜浩大,变化不测,如作杂剧打猛诨入,却打猛诨出也。《三马赞》:‘振鬣长鸣,万马齐喑。’此不传之妙。学文者能涵泳此等语,自然有入处。”在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涵泳”一词从理学范畴跨入到诗歌审美的轨迹。文中说到“涵泳”是体验东坡诗的一种方式,那么是何人将“涵泳”从理学带进了文学审美的殿堂,使其成为审美体验和审美接受的方式?是从宋代朱熹开始的。《诗人玉屑》卷十三引用了朱熹这样的话,“看诗不须着意去里面分解,但是平平地涵泳自好”,朱熹在《答何叔京》中又以具体的诗例作出阐述,“‘倬彼云汉’则‘为章于天’矣,‘周王寿考’则‘何不作人’乎。此等语言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壅滞却诗人话底意思也。”朱熹对《诗经》的解读虽然曾被后人诟病,但是不得不承认朱熹对于《诗经》中“诗缘情”独到的见解,朱熹将“涵泳”从读诗的领域拓展开至阅读一切审美经典,“涵泳”也便在朱熹的推崇之下成为沉潜于文字之中慢慢体味、缓缓顿悟、细细把玩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读书(审美)方式。
二、“涵泳”的客观条件
“涵泳”的审美方式和接受方式在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这和中国古代文学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
“诗言志”在中国文学产生早期是一个普遍接受的概念,但“志”的内容并不像显现在外的“诗”那样直白,而是要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去传达和暗示。我国在魏晋时候已经有了“言意象”的争论,儒家认为言能尽意,道家认为“言不逮意”所以要“得意而忘言”,无论争论的结果怎样,我们都可以看出用“言”来揣摩“意”的过程中会出现读者接受和审美的困难。之后,西晋陆机在《文赋》中提到了另一个理念“诗缘情而绮靡”,这与《诗大序》中的“吟咏性情”之说相互阐发,抛开了儒家“诗言志”的政治说教特点,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我们看到无论强调“诗言志”还是“诗缘情”,这中间都存在着用“言”去逮“意”的过程,而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有文学审美的无限空间,既有“言能尽意”的洒脱疏荡,也有“言不尽意”的余味回流,还有“言外之意”的空灵悠远。
三、“涵泳”的主观条件
“涵泳”前也必须让心态进入到澄明空澈的状态才能让思维处于极端活跃,也才能在书中读出韵味。此其一。
其二,“涵泳”前还需要做到摈除之前的“闻见道理”,排除内心的私心杂念毫无功利之心,完全专注于所读之物。
其三,“涵泳”是一个感性体验的过程,不能靠理性的分析去把握。
四、“涵泳”不等于“诵读”
“涵泳”是一种感性体验文学作品的方式,在“涵泳”之前需要审美主体心态澄明安静,专心致志,没有功利之心,“涵泳”之中需要主体完全沉浸在作品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品融为一体。“涵泳”是一个缓慢、持久的过程。但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不难看到将“涵泳”和“诵读”拉拢到一起的现象,只是一味将“涵泳”和“诵读”混为一谈,这样不仅歪曲了朱子提出“涵泳”的本意,更是让“涵泳”这一有效的读书方法剑走偏锋而难以达到真正的效果。
五、“涵泳”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涵泳”审美方式在古代阅读中大行其道,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也备受关注。从理论上讲“涵泳”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学生阅读文本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实践的层面怎么去做,这是一个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朱子提倡的“涵泳”是需要阅读主体“虚心”,需要完全沉潛于文本中,需要时间反复品咂,需要非常个性化的体验过程的,所以说语文课堂里要实现“涵泳”是非常困难的。
教师应该将“涵泳”式阅读的广阔空间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引导其成为每个学生生活阅读的状态,成为学生终身阅读的行为方式,如此这样,“涵泳”才能为语文学习提供丰富的养料,才能让语文和生活画上等号,因为它让每个阅读者真正回归自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一、“涵泳”辞源溯流
“涵泳”在《辞源》《汉语大辞典》《美学辞典》《古汉语辞典》中均未作为一个双音节词被收录,可见该词属于“涵”和“泳”两个单音节词合成的词组。《说文解字》中对“涵”的解释是“涵,本意:水泽多。引申义:容”,《王力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涵,沉浸;包容;水容荡漾貌”,《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为“涵,潜入水中,沉浸”。《辞海》中对“泳”的解释为“游泳”。从以上辞典的解释中我们大概可以窥见“涵”的词义发展轨迹:水泽多—潜入水中—包容,“涵”在“涵泳”这个词组中使用的含义是引申义“潜入水中,沉潜”,那么“涵泳”这一词组仅从词义上讲就是“深深地潜入水中游泳之意”。
“涵泳”一词的最早使用者是西晋左思,他在《三都赋》中《吴都赋》里写道“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跃龙腾蛇,鲛鲻琵琶。王鲔伟鯸鲐,鮣印龟鱕。乌贼拥剑,古侯鼊辟鲭鳄。涵泳乎其中”,这里使用的“涵泳”一词便指其引申义。
到了中唐,韩愈将“涵泳”的第一个引申义又进行了引申,使其不再单纯指水中生物沉潜于水优游自若的样子,而是将“涵泳”的主体变成了人,将客体变成了“恩泽”这样的抽象事物,“涵泳”随之变成了包容吸收之意,可以说韩愈的这一转变让“涵泳”的丰富性极大拓展,也为它日后进入精神领域成为体认方式和审美方式埋下了伏笔。
吕本中《吕氏童蒙训》说:“东坡长句波澜浩大,变化不测,如作杂剧打猛诨入,却打猛诨出也。《三马赞》:‘振鬣长鸣,万马齐喑。’此不传之妙。学文者能涵泳此等语,自然有入处。”在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涵泳”一词从理学范畴跨入到诗歌审美的轨迹。文中说到“涵泳”是体验东坡诗的一种方式,那么是何人将“涵泳”从理学带进了文学审美的殿堂,使其成为审美体验和审美接受的方式?是从宋代朱熹开始的。《诗人玉屑》卷十三引用了朱熹这样的话,“看诗不须着意去里面分解,但是平平地涵泳自好”,朱熹在《答何叔京》中又以具体的诗例作出阐述,“‘倬彼云汉’则‘为章于天’矣,‘周王寿考’则‘何不作人’乎。此等语言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壅滞却诗人话底意思也。”朱熹对《诗经》的解读虽然曾被后人诟病,但是不得不承认朱熹对于《诗经》中“诗缘情”独到的见解,朱熹将“涵泳”从读诗的领域拓展开至阅读一切审美经典,“涵泳”也便在朱熹的推崇之下成为沉潜于文字之中慢慢体味、缓缓顿悟、细细把玩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读书(审美)方式。
二、“涵泳”的客观条件
“涵泳”的审美方式和接受方式在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这和中国古代文学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
“诗言志”在中国文学产生早期是一个普遍接受的概念,但“志”的内容并不像显现在外的“诗”那样直白,而是要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去传达和暗示。我国在魏晋时候已经有了“言意象”的争论,儒家认为言能尽意,道家认为“言不逮意”所以要“得意而忘言”,无论争论的结果怎样,我们都可以看出用“言”来揣摩“意”的过程中会出现读者接受和审美的困难。之后,西晋陆机在《文赋》中提到了另一个理念“诗缘情而绮靡”,这与《诗大序》中的“吟咏性情”之说相互阐发,抛开了儒家“诗言志”的政治说教特点,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我们看到无论强调“诗言志”还是“诗缘情”,这中间都存在着用“言”去逮“意”的过程,而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有文学审美的无限空间,既有“言能尽意”的洒脱疏荡,也有“言不尽意”的余味回流,还有“言外之意”的空灵悠远。
三、“涵泳”的主观条件
“涵泳”前也必须让心态进入到澄明空澈的状态才能让思维处于极端活跃,也才能在书中读出韵味。此其一。
其二,“涵泳”前还需要做到摈除之前的“闻见道理”,排除内心的私心杂念毫无功利之心,完全专注于所读之物。
其三,“涵泳”是一个感性体验的过程,不能靠理性的分析去把握。
四、“涵泳”不等于“诵读”
“涵泳”是一种感性体验文学作品的方式,在“涵泳”之前需要审美主体心态澄明安静,专心致志,没有功利之心,“涵泳”之中需要主体完全沉浸在作品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品融为一体。“涵泳”是一个缓慢、持久的过程。但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不难看到将“涵泳”和“诵读”拉拢到一起的现象,只是一味将“涵泳”和“诵读”混为一谈,这样不仅歪曲了朱子提出“涵泳”的本意,更是让“涵泳”这一有效的读书方法剑走偏锋而难以达到真正的效果。
五、“涵泳”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涵泳”审美方式在古代阅读中大行其道,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也备受关注。从理论上讲“涵泳”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学生阅读文本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实践的层面怎么去做,这是一个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朱子提倡的“涵泳”是需要阅读主体“虚心”,需要完全沉潛于文本中,需要时间反复品咂,需要非常个性化的体验过程的,所以说语文课堂里要实现“涵泳”是非常困难的。
教师应该将“涵泳”式阅读的广阔空间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引导其成为每个学生生活阅读的状态,成为学生终身阅读的行为方式,如此这样,“涵泳”才能为语文学习提供丰富的养料,才能让语文和生活画上等号,因为它让每个阅读者真正回归自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