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财会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传统专业,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中职财会专业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实际,以社会需要和会计岗位必备的业务技能为基础,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有效优化,以期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求职就业的大潮中占得先机。
关键词: 中职财会 求职就业 教学优化
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一线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明确的就业属性要求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必须从学生就业需求和职业发展出发,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上摆脱传统财会教学的束缚,积极优化教学,突出教学的方向性和实用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就业岗位的专业需要,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
一、教学观念的优化
因为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过短短的三十年,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师又大多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所以普通教育的教学观念对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这直接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普通教育的思想、模式和方法直接应用于中职财会教学,弱化教学的针对性、特色性、实用性和职业性,严重背离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宗旨和目标。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拔得头筹,中职财会专业教师必须熟悉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立足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这一大方向,积极优化自己的教学观念,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去向主要是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要摒弃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念,结合社会对财会初中级专业人才的客观实际要求,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不过于追求课程理论的高深,涉及内容更广、更新,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放在教学首位,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探究,形成扎实的财会专业素质,练就更实际、适用的就业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主要是为本地区企事业单位培养初中级财会人员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强的地域性。而现行的中职财会专业教材为了统筹兼顾,满足不同社会需要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只能根据会计制度及行业共性编写而成。造成财会教材在内容上具有普遍性,却难以适应地方经济和用人单位对会计业务的特殊需要。这就要求中职专业教师对通用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处理上打破统编教材的设置与结构,根据本地区对财会人员的实际需要有所侧重地优化处理教材内容,通过对教材的适当强化、删处或添补,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如在《会计基础》教学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财会专业学生在本地区就业岗位主要为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我们要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重点强化现金收支与结算、银行转账、日记账登记、现金保管、银行存款核对、珠算、会计电算化等内容,从而确保学生专业强项与岗位需要的对应,有效提高毕业生会计岗位实务处理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模式的优化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统一,是为规范师生双边活动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受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长期影响,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知识探究中导得不够,牵得过多,严重阻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现代职业教育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教学的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由此引发教师在教学中能动地优化教学模式,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我们积极应用“三步二议”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为呈现个案、探究知识和应用迁移三个步骤,在探究知识和应用迁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二次议论,推动教师角色由教学主导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变。“三步二议”课堂教学模式结构示意如图:
四、教学手段的优化
教学是一种艺术,不同的教学手段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求职就业,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手段,以教学手段的优化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有关内容时,我们采用实践性教学手段,把空白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制和登记,学生感到很新鲜,自然有兴趣做。而银行转账的7种结算方式,知识点很琐碎,我们在课前绘制好结算业务流程的挂图,教学中结合知识探究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开创了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的新天地。在讲到会计核算程序相关知识时,我们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平台,下载不同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视频资料,用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明确在会计核算中会计制度、会计凭证、账簿格式和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都要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
五、教学评价的优化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定过程,只有科学地评价,才能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巩固和提高。为了优化教学评价,我们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过程和学习动向的基础上,本着欣赏、发现和激励的原则,实施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从多个角度做出艺术性的、有针对性的、贴近学生心灵的评价,多给学生几把标称的尺子,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得到更完美的发挥。
基于求职就业的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优化是每个中职财会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应本着够用为度、应用为主、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瞄准市场需求,规划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探索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的优化策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鲜活、精彩、灵动,切实推动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西民.论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策略[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02).
[2]赵芳.基于分享理念的中职会计教学优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15).
[3]胡红艳.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才智·教育教学,2013(21).
关键词: 中职财会 求职就业 教学优化
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一线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明确的就业属性要求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必须从学生就业需求和职业发展出发,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上摆脱传统财会教学的束缚,积极优化教学,突出教学的方向性和实用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就业岗位的专业需要,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
一、教学观念的优化
因为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过短短的三十年,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师又大多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所以普通教育的教学观念对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这直接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普通教育的思想、模式和方法直接应用于中职财会教学,弱化教学的针对性、特色性、实用性和职业性,严重背离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宗旨和目标。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拔得头筹,中职财会专业教师必须熟悉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立足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这一大方向,积极优化自己的教学观念,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去向主要是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要摒弃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念,结合社会对财会初中级专业人才的客观实际要求,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不过于追求课程理论的高深,涉及内容更广、更新,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放在教学首位,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探究,形成扎实的财会专业素质,练就更实际、适用的就业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主要是为本地区企事业单位培养初中级财会人员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强的地域性。而现行的中职财会专业教材为了统筹兼顾,满足不同社会需要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只能根据会计制度及行业共性编写而成。造成财会教材在内容上具有普遍性,却难以适应地方经济和用人单位对会计业务的特殊需要。这就要求中职专业教师对通用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处理上打破统编教材的设置与结构,根据本地区对财会人员的实际需要有所侧重地优化处理教材内容,通过对教材的适当强化、删处或添补,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如在《会计基础》教学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财会专业学生在本地区就业岗位主要为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我们要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重点强化现金收支与结算、银行转账、日记账登记、现金保管、银行存款核对、珠算、会计电算化等内容,从而确保学生专业强项与岗位需要的对应,有效提高毕业生会计岗位实务处理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模式的优化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统一,是为规范师生双边活动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受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长期影响,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知识探究中导得不够,牵得过多,严重阻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现代职业教育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教学的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由此引发教师在教学中能动地优化教学模式,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我们积极应用“三步二议”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为呈现个案、探究知识和应用迁移三个步骤,在探究知识和应用迁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二次议论,推动教师角色由教学主导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变。“三步二议”课堂教学模式结构示意如图:
四、教学手段的优化
教学是一种艺术,不同的教学手段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求职就业,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手段,以教学手段的优化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有关内容时,我们采用实践性教学手段,把空白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制和登记,学生感到很新鲜,自然有兴趣做。而银行转账的7种结算方式,知识点很琐碎,我们在课前绘制好结算业务流程的挂图,教学中结合知识探究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开创了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的新天地。在讲到会计核算程序相关知识时,我们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平台,下载不同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视频资料,用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明确在会计核算中会计制度、会计凭证、账簿格式和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都要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
五、教学评价的优化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定过程,只有科学地评价,才能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巩固和提高。为了优化教学评价,我们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过程和学习动向的基础上,本着欣赏、发现和激励的原则,实施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从多个角度做出艺术性的、有针对性的、贴近学生心灵的评价,多给学生几把标称的尺子,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得到更完美的发挥。
基于求职就业的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优化是每个中职财会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应本着够用为度、应用为主、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瞄准市场需求,规划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探索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的优化策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鲜活、精彩、灵动,切实推动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西民.论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策略[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02).
[2]赵芳.基于分享理念的中职会计教学优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15).
[3]胡红艳.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才智·教育教学,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