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理,也称之为生活自理,是人立足于社会所必需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一般指处理日常生活琐事的能力。校长,是学校的领导,理应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但目前诸多校长却“不会”自理。据笔者观察了解,很多校长工作期间的日常生活琐事多由其他教师帮忙料理,烧水、倒茶、打扫办公室卫生、写讲话稿……皆有专人打理,就连外出,也有人为其拎包、打伞、开车门……
其实,大家都知道,校长并没有真正丧失自理能力,而是主动或被人为地丧失了自理能力。毕竟,在任校长之前,他们的自理能力还是相当了得的,尤其是年轻时和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后,他们的自理能力很强,经常积极主动为学校料理各项事务。那为何担任校长后会丧失自理能力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校长职位与地位的变化引发了其思想变化。走上校长岗位之后,这些校长多有“我是单位‘老大’”的想法,觉得自己应该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指挥权,以及应该享有被服务的“待遇”,只需“动动嘴”就行。二是某些积极要求“上进”的教师经常主动为校长提供服务。工作中,某些教师为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或欲望,会经常想方设法讨好校长,久而久之,就将校长日常的、基本的活儿给包揽了下来。校长在这样“贴心周到的服务”之下,也就慢慢习惯了不自理,进而养成了不自理的“毛病”。
或许在校长们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或许他们会认为自己到了这个位置就应该享受这种“礼遇”。其实不然,笔者觉得有这种想法的校长或其他领导应该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种官僚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思想与行为,应立即或尽快除掉身上这种“官气”,放下架子,学会自己照料自己。
校长学会了自理,对教师来说,可以减轻负担,增强对校长的好感和敬佩之情;对校长自己来说,既可锻炼或增长自己打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又可张扬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魅力;对学校来说,可以彰显正气,和谐领导与下属关系,有利于全校上下形成共同建设美丽校园的合力。总之,校长重拾自理能力,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和学校。
其实,大家都知道,校长并没有真正丧失自理能力,而是主动或被人为地丧失了自理能力。毕竟,在任校长之前,他们的自理能力还是相当了得的,尤其是年轻时和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后,他们的自理能力很强,经常积极主动为学校料理各项事务。那为何担任校长后会丧失自理能力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校长职位与地位的变化引发了其思想变化。走上校长岗位之后,这些校长多有“我是单位‘老大’”的想法,觉得自己应该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指挥权,以及应该享有被服务的“待遇”,只需“动动嘴”就行。二是某些积极要求“上进”的教师经常主动为校长提供服务。工作中,某些教师为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或欲望,会经常想方设法讨好校长,久而久之,就将校长日常的、基本的活儿给包揽了下来。校长在这样“贴心周到的服务”之下,也就慢慢习惯了不自理,进而养成了不自理的“毛病”。
或许在校长们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或许他们会认为自己到了这个位置就应该享受这种“礼遇”。其实不然,笔者觉得有这种想法的校长或其他领导应该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种官僚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思想与行为,应立即或尽快除掉身上这种“官气”,放下架子,学会自己照料自己。
校长学会了自理,对教师来说,可以减轻负担,增强对校长的好感和敬佩之情;对校长自己来说,既可锻炼或增长自己打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又可张扬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魅力;对学校来说,可以彰显正气,和谐领导与下属关系,有利于全校上下形成共同建设美丽校园的合力。总之,校长重拾自理能力,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