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策略唤醒教育科研活力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中小学科研工作遭遇了“人人有课题”“校校有课题”“人人都是科研工作者”的教育科研大跃进的尴尬之后,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可谓 “举步维艰”。如何打破基础教育科研的瓶颈?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自2008年开展“中小学生命化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构建”的课题研究以来,秉承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在2013年起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强力推进小课题研究策略,并将此策略推进作为教育科研工作开展的基础,有效解决了教育科研工作的瓶颈问题,收到了显著效果。
  两个结合与两条线索
  小课题策略开展注重两个结合的思考路径:与立足学校实际工作开展相结合,与学校承领的科研课题研究开展相结合。小课题策略的开展抓住两条线索,即以科研为线索、以工作为线索。以科研为线索:立足本校科研课题,将总课题分解为一个个子课题,在子课题基础上再细化分解为小课题,小课题研究的集合即是子课题研究成果,子课题研究的集合即是承领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责任分工,学校将责任分解到各备课组、教研组,再由备课组、教研组分解到教师个体。以工作为线索:以“意识转化为能力”为战略核心考量,立足本职工作,将重点工作分解成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为小课题,而最终小课题叠加即是学期或者是学年度工作汇总。
  清晰的思路与明确的线索给教育科研工作带来了全新的理解——难度降低、意义加大、效能彰显,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个性化与常态化
  原有的课题研究往往忽视教师的多样化以及个性化要求,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内涵难以得到挖掘和发展,必然影响参与研究的热情。而小课题研究目标很明确,完全出自教师自身的需要,基于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满足教师的个性需求。例如,高中生物教研员的小课题《对哈尔滨市常见绿化植物的调查》就是源于在基层学校教研时,发现教师们有这样一种经历:总会有学生带来一些花、草问老师叫什么名字;身边人总是把生物教师当成生物分类专家,兴致勃勃地来咨询……但由于许多植物大家并不认识,生物老师也常常叫不出名字。于是,就萌生了研究一些哈尔滨市常见的绿化植物以指导生物教师提升植物分类方面的专业素养的小课题,很多生物教师也积极参与,用“随手拍”的方式搜集,用研究的方法整理,最终课题组利用一年的时间,编辑出一个适用于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小读本”。这种源于参与教师的内在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才是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的原动力。
  小课题研究工作成为规定动作,是工作新常态。为保障小课题研究质量,香坊区成立了小课题研究管理工作小组,并制定了《香坊区中小学校小课题研究管理方案》,固化了小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教师进修学校各学科教研员、各部室也根据自己的职能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小课题研究。同时,为了支持和鼓励小课题研究特别出台了《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小课题研究奖励方案》,使小课题研究工作成为进修学校研训人员的规定动作,成为了工作新常态。
  问题最小化与效果最大化
  小课题研究将问题最小化。小课题切入点和开口都很小,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一点或某个细节,如提问技能、课堂作业布置。这些都是众多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遭遇的最为真实的难题,是影响着教师顺利组织教学活动的现实问题。另外,小课题的研究周期短而灵活,根据工作性质,以一学期至一年为期限。
  小课题研究让教师回归本属。对于研培人员来说,彰显了“研究是本属,学术是尊严”的价值取向。对于基层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来说,真正成为课题研究主体,学校真正成为主场。小课题研究助推校本教研工作的转型。小课题研究策略,促使学校的校本教研由单一走向混合。围绕培训模式、课堂教学、德育活动、课程资源等为主要内容进行的多样性研究扩充了校本教研的内容覆盖面,有力促进了研训工作的实效性,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2013年开始,香坊区小课题研究策略全面铺开,全区中小学校共有四百余项在册小课题,其中二百余项予以结题。优秀科研成果超过以往,最重要的是焕发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热情。实践表明,小课题研究能使教师通过关注自身问题的解决和经验的提升而让教育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是针对当前的教育科研现状,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破解策略。
其他文献
当有了相当数量的品牌学校后,区域教育就需要全面策划破局。  品牌学校、标杆学校就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区域教育策划则是将它们串成珍珠项链的银线。《学校品牌管理》副总编何池歆说,区域推动、整体发展、照射经济、社会联动,这才是教育全面发展的破局之道,也是打造品牌学校集群、品牌队伍集群、品牌项目集群的上佳策略。有不少地方早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实现了率先发展,不仅在市内唱响了品牌,在省内乃至全国也有了一定
期刊
两年前的四月,我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广州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培养工程”培训班,到江苏省的南通中学、海门东洲中学、海门海南中学、启东中学,浙江省的杭州文澜中学、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十五中以及一些相对应的小学参观学习、当“影子校长”。很荣幸,今年的“广州市第3期卓越中学校长培训班”又给了我再次到这片中国教育高地俯察仰望的机会,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介绍以及前后两次的比对感受,抛砖引玉,与
期刊
关于家访的一切,似乎是一个很老旧的话题,却一直有谈不完的人与事,可谓是“常看常新”啊!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家校联系的一条途径,家访始终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与分析。当下,越来越多的学校趁着大潮,开始借助QQ、微信等社交软件来开展“新式家访”,却渐渐忘却了真正到家的“传统家访”。这次之所以决定重看家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读者有话想说,有话想问。听听他们的声音,或许能
期刊
在“闯关东”过程中所孕育出的以“闯”为代表的精神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已成为黑龙江人民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黑龙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名校长,他们敢闯敢创,立德育人,力求办最好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届闯出了一片天。  由黑龙江省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汪洋推荐,笔者结合自身感受及媒体资料,整理出“我心目中的黑龙江省十大名校长”,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卜祥林  追求最优化目标  学校:牡丹江市第
期刊
华景小学(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成立了“家长发展学校”。这是一个“着力六年、着眼一生”的家校共育平台,也是一个家长成长的平台。学校形成了“问卷调查——班级家委会汇总——制定行动计划——家长自主参与活动”的家长发展学校运行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如引导家长每天问孩子的四句话: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价值观)?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学到了什么)?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激励
期刊
尊重生命的生长规律,是做好教育的基本前提。生命的生长规律,蕴含着生命的诸多可能性,成全生命的可能性,是教育的基本追求。哈尔滨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就立足于此,践行“生命化教育”。香坊教育人认为只有培养生命完整的教师,才能进而培养生命完整的学生,只有成全教师的生命完整,才能成就适合的教育。  培养生命完整的人,是渐进的、持续的过程,成为生命完整的人,本质上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建设与教师发展和研培文化相适应
期刊
又到了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每到这时,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都享受着明星一般的待遇,成为社会追逐的对象,而这当中追的最狠的莫过于急于招揽这些高分学子的大学了。从招生部门套出信息追到考生家中,从答应保送到免费、甚至奖学金,如今北大又出了专车接送。原本高高在上的中国顶尖学府,在状元面前弯了腰,失了范儿。
期刊
作为先进教学理念的践行者,香坊教育研修人在不断地追求探索过程中,期待着生命化教育的美好愿景,在不断行走中体会着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幸福与快乐。  小学数学人演绎“大问题”  在自觉深入的学习和实践研修中,香坊区小学数学团队对生命化课堂的追求渐渐从“意向”向“具象”过渡,“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为宗旨的大问题教学策略研究”成为小学数学团队破解生命化课堂的一个重要策略。把“大问题”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之后,小
期刊
生命完整的人,需要物质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和谐统一。三种生命形态融为一体,成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要努力使受教育者的躯体接受营养,接受运动,在运动中形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品质,使自身的物质生命健康而有活力;教育,也要使受教育者有知识、有智慧,提高创造力、思考力和领导力,在工作、事业和生活中不断取得优秀成绩,获得职业成功和事业成就;教育,更要使人有道德、有人性、有信仰,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创新研培模式已成为实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务。近几年,香坊区坚持“理念导航、课题牵动、伙伴协作、项目支持、名家引领、内生动力”的教师发展策略,全方位、分层次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研修,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新模式,激活教师成长内驱力,推动教师的自我完善与生命完整。   “双轨并进”构建特色化混合式研修模式  混合式研修即现场研培活动与在线研培活动的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