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逍遥楼作为古代桂林著名的城楼,对桂林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随着逍遥楼的重建,唐宋建筑的风范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无论是从传统建筑的材料结构的角度,还是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看,逍遥楼都再次完美的呈现出了古代建筑的韵味,并且,展现出了古人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追求,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古代建筑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深厚。
关键词:逍遥楼;传统文化;传统建筑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宋朝诗人宋之问在登上逍遥楼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登逍遥楼》。逍遥楼始建于始建于唐初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6年),当时的岭南道抚慰大使兼桂州总管李靖住持扩建桂林城市,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了一座“子城”,又在子城东墙上建了一座楼,这便是桂林历史上第一座有详细记录的城楼——逍遥楼。
1.逍遥楼的历史变迁
“逍遥”一词取自庄子的著作《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楼由此得名。古代建筑采用砖木结构,因此古代建筑总是不能够长久的保存,逍遥楼也免不了如此。历史上,逍遥楼自建成以来,历朝历代虽有多次损毁却也多次修缮,令人惋惜的是,逍遥楼最终毁于抗日战争初期,在历史变迁中近代的逍遥楼仅保存下来一块石碑,这快石碑便是保存着颜真卿题写于唐大历五年(770年)的逍遥楼石碑。这块石碑曾长年被立于桂林普陀山一座亭阁里(现已移到逍遥楼)。而题名者颜真卿即是大名鼎鼎的,“颜鲁公”,他的书法凝重厚实、雄健有力,独创一体,后世称“颜体”。值得一提的是并没有史料记载他来过桂林,因此根据考证大约是“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也有一座逍遥楼,而且早在唐代便相当有名,唐玄宗曾兴致勃勃写下《登蒲州逍遥楼》一诗,当地也曾有多处摹勒颜真卿书写的“逍遥楼”三字。因此,桂林的“逍遥楼”石碑,应该是为唐代时南下官员从当时山西蒲州带来的摹刻之作。
逍遥楼面向漓水而建,登楼可鸟瞰漓水诸峰,因此,自唐代以来便有大批文人墨客登楼赋诗吟咏。2014年桂林市市政府在采纳了网民重建逍遥楼的建议后,开始着手逍遥楼重建项目,并在2016年2月7日除夕夜,以新的姿态重现在世人面前。重建的逍遥楼位于今秀峰区滨江路与解放东路交叉口西北处,在这里,重建的逍遥楼重新绽放着唐宋的光辉。
2.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有着浓厚的文化烙印,无论是材料还是结构、布局、空间以及环境的选择上都有遵循着文化的导引,在中国独特的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独特的建筑文化。例如:古代建筑的横梁上都刻有“藻”“水瓶”等图案,以此来祈求不要产生火灾,又比如:宁波的“天一阁”,之所以取名天一阁是因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压火。所以,在传统建筑中,传统文化是其内涵,而建筑是文化的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讲求“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以中为标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中国传统建筑也贯彻这一思想。在传统建筑中建筑的平面必须是对称的分布的,布局上必须有南北中轴主线,这条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在平面上则以“间”为单体构成建筑群,以此来“形成一种绵延于大地的感觉”。
而在选址上,中国传统建筑则更加遵循着传统的风水学说,“风水”作为一种环境观,有着迷信封建的部分,却也蕴含着丰富的实用哲学。例如:风水讲求“四神地”即“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蛇蜒、白虎驯俯”意为:“北面玄武方向的山峰要垂头,南面朱雀方向的山要翩翩起舞,东面青龙方向上的山要起伏连绵,西面白虎方向的山要俯伏柔顺,这样的地方才是好地方”,描述的是一个三面环山,水口紧缩的较为完整的地理单元,这样的地方,阳光充足,取水便利,又有山峰作为避风的天然屏障,在这里搭建建筑自然是合理的。总之,中国傳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既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又特别注重对平和、含蓄的美的追求。
3.逍遥楼的空间布局
逍遥楼在地理位置上切合风水.在布局上采用均衡对称分布,并以龙脉为中轴线面向东南并与象鼻山南北呼应,在空间上逍遥楼采用传统的“规”与“回”的空间组合的秩序手法,使得整体在空间秩序上以自然本质为中心显现出递进感,又将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文化,因此产生了逍遥楼“雄踞漓江西岸,护镇城池,畅览碧空,近处漓江影倒横流,远处青峰此起彼伏,桂林八景訾洲烟雨、东渡春澜、尧山冬雪尽收眼底”的景观,这样的规划手法注定逍遥楼是构成岭南城市类型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人文坐标”。
4.逍遥楼的结构
逍遥楼采用斗拱结构,斗拱是还是汉族古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被誉为“东方之冠”。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采桑猎壶上就有着斗拱的花纹图案,在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逍遥楼采用斗拱结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巧与厚重。既然采用了斗拱,逍遥楼也就同时采用了飞檐结构,飞檐是中式古建筑的屋角常建为四角翘伸的形态,仿佛地面有股气在托举着屋檐,这样使传统的建筑有一种飞动轻快的动感,飞檐结构还使得房屋采光更充足、而雨水借着抛物线甩开,使得整体轻快优美又非常实用。飞檐斗拱的结构是中国古代匠人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5.总结
正如杨芳出任广西巡抚时感叹的那样“逍遥楼上赋逍遥,极目韶光好景饶”,逍遥楼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从中国传统建筑的角度来看,逍遥楼在“天人合一”“中庸”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无论是从材料结构还是空间布局等方面来看都展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理念,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的美好向往,展现了唐宋建筑的风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而进一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逍遥楼更是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参考文献
[1]林志捷.逍遥楼的前世今生[N].桂林日报,2016-01-17(003).
[2]彭东焕,王映珏.逍遥楼楣上“类梵字”的《霓裳》谱非半字谱——从唐宋工尺谱与半字谱谈起[J].中华文化论坛,2011(04):66-71.木文.逍遥楼记[J].江苏政协,2001(02):31.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关键词:逍遥楼;传统文化;传统建筑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宋朝诗人宋之问在登上逍遥楼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登逍遥楼》。逍遥楼始建于始建于唐初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6年),当时的岭南道抚慰大使兼桂州总管李靖住持扩建桂林城市,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了一座“子城”,又在子城东墙上建了一座楼,这便是桂林历史上第一座有详细记录的城楼——逍遥楼。
1.逍遥楼的历史变迁
“逍遥”一词取自庄子的著作《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楼由此得名。古代建筑采用砖木结构,因此古代建筑总是不能够长久的保存,逍遥楼也免不了如此。历史上,逍遥楼自建成以来,历朝历代虽有多次损毁却也多次修缮,令人惋惜的是,逍遥楼最终毁于抗日战争初期,在历史变迁中近代的逍遥楼仅保存下来一块石碑,这快石碑便是保存着颜真卿题写于唐大历五年(770年)的逍遥楼石碑。这块石碑曾长年被立于桂林普陀山一座亭阁里(现已移到逍遥楼)。而题名者颜真卿即是大名鼎鼎的,“颜鲁公”,他的书法凝重厚实、雄健有力,独创一体,后世称“颜体”。值得一提的是并没有史料记载他来过桂林,因此根据考证大约是“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也有一座逍遥楼,而且早在唐代便相当有名,唐玄宗曾兴致勃勃写下《登蒲州逍遥楼》一诗,当地也曾有多处摹勒颜真卿书写的“逍遥楼”三字。因此,桂林的“逍遥楼”石碑,应该是为唐代时南下官员从当时山西蒲州带来的摹刻之作。
逍遥楼面向漓水而建,登楼可鸟瞰漓水诸峰,因此,自唐代以来便有大批文人墨客登楼赋诗吟咏。2014年桂林市市政府在采纳了网民重建逍遥楼的建议后,开始着手逍遥楼重建项目,并在2016年2月7日除夕夜,以新的姿态重现在世人面前。重建的逍遥楼位于今秀峰区滨江路与解放东路交叉口西北处,在这里,重建的逍遥楼重新绽放着唐宋的光辉。
2.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有着浓厚的文化烙印,无论是材料还是结构、布局、空间以及环境的选择上都有遵循着文化的导引,在中国独特的文化的熏陶下产生独特的建筑文化。例如:古代建筑的横梁上都刻有“藻”“水瓶”等图案,以此来祈求不要产生火灾,又比如:宁波的“天一阁”,之所以取名天一阁是因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压火。所以,在传统建筑中,传统文化是其内涵,而建筑是文化的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讲求“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以中为标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中国传统建筑也贯彻这一思想。在传统建筑中建筑的平面必须是对称的分布的,布局上必须有南北中轴主线,这条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在平面上则以“间”为单体构成建筑群,以此来“形成一种绵延于大地的感觉”。
而在选址上,中国传统建筑则更加遵循着传统的风水学说,“风水”作为一种环境观,有着迷信封建的部分,却也蕴含着丰富的实用哲学。例如:风水讲求“四神地”即“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蛇蜒、白虎驯俯”意为:“北面玄武方向的山峰要垂头,南面朱雀方向的山要翩翩起舞,东面青龙方向上的山要起伏连绵,西面白虎方向的山要俯伏柔顺,这样的地方才是好地方”,描述的是一个三面环山,水口紧缩的较为完整的地理单元,这样的地方,阳光充足,取水便利,又有山峰作为避风的天然屏障,在这里搭建建筑自然是合理的。总之,中国傳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既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又特别注重对平和、含蓄的美的追求。
3.逍遥楼的空间布局
逍遥楼在地理位置上切合风水.在布局上采用均衡对称分布,并以龙脉为中轴线面向东南并与象鼻山南北呼应,在空间上逍遥楼采用传统的“规”与“回”的空间组合的秩序手法,使得整体在空间秩序上以自然本质为中心显现出递进感,又将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文化,因此产生了逍遥楼“雄踞漓江西岸,护镇城池,畅览碧空,近处漓江影倒横流,远处青峰此起彼伏,桂林八景訾洲烟雨、东渡春澜、尧山冬雪尽收眼底”的景观,这样的规划手法注定逍遥楼是构成岭南城市类型中“具有非凡意义的人文坐标”。
4.逍遥楼的结构
逍遥楼采用斗拱结构,斗拱是还是汉族古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被誉为“东方之冠”。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采桑猎壶上就有着斗拱的花纹图案,在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逍遥楼采用斗拱结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巧与厚重。既然采用了斗拱,逍遥楼也就同时采用了飞檐结构,飞檐是中式古建筑的屋角常建为四角翘伸的形态,仿佛地面有股气在托举着屋檐,这样使传统的建筑有一种飞动轻快的动感,飞檐结构还使得房屋采光更充足、而雨水借着抛物线甩开,使得整体轻快优美又非常实用。飞檐斗拱的结构是中国古代匠人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5.总结
正如杨芳出任广西巡抚时感叹的那样“逍遥楼上赋逍遥,极目韶光好景饶”,逍遥楼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从中国传统建筑的角度来看,逍遥楼在“天人合一”“中庸”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无论是从材料结构还是空间布局等方面来看都展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理念,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的美好向往,展现了唐宋建筑的风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而进一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逍遥楼更是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参考文献
[1]林志捷.逍遥楼的前世今生[N].桂林日报,2016-01-17(003).
[2]彭东焕,王映珏.逍遥楼楣上“类梵字”的《霓裳》谱非半字谱——从唐宋工尺谱与半字谱谈起[J].中华文化论坛,2011(04):66-71.木文.逍遥楼记[J].江苏政协,2001(02):31.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