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教材中许多英语课文充满人文情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本文阐述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既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又达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理想教育等方面的德育教育目标。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既包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笔者在英语教学中主要尝试了以下几方面的德育教育。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性作用,还要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素材,并对其进行适度的拓展。在教学SEFC Book1A,Unit7,Cultural Relics 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故宫、长城、颐和园和圆明园等文化遗产的英文介绍,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教学SEFC Book1A Unit8 Sports,时,笔者与学生一起分享了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知识。
教师也可结合学生关注的国内外大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在2005年10月,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飞行成功后,笔者为学生提供了有关“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信息:航天员、起飞时间、活动状况、饮食状况、历史意义(“神舟五号”标志着国家载人航天计划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神舟六号”标志着国家载人航天计划第二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宇航员还将在太空漫步),引导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介绍杨利伟与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文章,以宣传祖国航天科学的巨大成就。以上这些方式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又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又如在教授SEFC Book2B Unit11 Scientific Achievements,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一些重要的科学成就,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自己认为对世界改变最具影响的科学成就并阐明其理由,最后让学生回答教材上的问题:Why do scientists spend so much time trying to achieve something?这一环节的教学可帮助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成就,了解这些科学成就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并通过这些科学成就的共同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投身于科学研究的热情。
二、感恩教育
在SEFC Book1B Unit14 Festivals 中的Reading 部分介绍了非洲的宽扎节,教师可以为学生用英语介绍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以及父亲节、母亲节。如今年5 月14 日母亲节,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书面表达题:你的美国朋友Catharine 问你在这一天有何打算。请你给她写一封回信,谈谈你要做的事情,并简单说明原因。在学生的作品中,有的写帮助母亲做家务;有的写给母亲送礼物;还有的写给母亲送贺卡等等。
又如SEFC 的Book2B Unit17 Disabilities 这一单元的话题涉及“残疾人的生活”、“如何关心残疾人”、“特殊奥运会”等。在Warming up 部分有八幅图片,笔者根据后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去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献爱心。
三、理想教育
每次任教一个新的班级时,笔者都会为他们提供近100条关于成才、理想、奋斗等主题的英语名人名言、格言,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爱的座右铭。如有的同学选了He will shoot higher who shoots at the moon than who aims at a tree(目标远大,效果必佳);有的选了Great hopes make a great man(伟大的抱负造就伟大的人);有的选了Without ambition one starts nothing。Without work one finishes nothing(没有目标,你将不知何去何从。不去努力,你将一事无成)等。
笔者还组织学生参加以“I Have a Dream”为题的英语演讲比赛,该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团队精神教育
SEFC Book3 Unit11 Key to Success 涉及团队精神的话题,该单元的Reading,部分为Making the Team Work, 文章开头提出:我们经常被要求在小组里工作,但为什么呢?第一段结尾指出:然而,事实上,在离开学校后,你会发现在很多领域的所有工作几乎是通过小组来完成的,学校生活为我们未来的工作做了准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让他们明白培养自己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教师此时可向学生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的教育目标:learn to be,learn to know,learn to do,learn to live together,并用英语简要解释其内涵。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竞赛,笔者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景,要求他们先对图画进行描述,再发表评论。这张图画的画面内容为:两个人在沿着一段斜坡向上骑一辆双人自行车,坐在自行车前面座位上的人在奋力地骑着,累得汗流浃背,但在后面座位上的人不但不用力,还面朝后面坐着并欣赏着风景,反而为前面骑车的人增加了负担。从学生表达的内容看,他们绝大多数都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Only by cooperating with others can we accomplish our goal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it is the key to success。有的还提到了Unity is strength(团结就是力量);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等。
总之,鲜活的、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教材内容,有利于我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但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参与、体验、合作、交流与探究。笔者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注重挖掘教材,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既包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笔者在英语教学中主要尝试了以下几方面的德育教育。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性作用,还要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素材,并对其进行适度的拓展。在教学SEFC Book1A,Unit7,Cultural Relics 这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故宫、长城、颐和园和圆明园等文化遗产的英文介绍,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教学SEFC Book1A Unit8 Sports,时,笔者与学生一起分享了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知识。
教师也可结合学生关注的国内外大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在2005年10月,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飞行成功后,笔者为学生提供了有关“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信息:航天员、起飞时间、活动状况、饮食状况、历史意义(“神舟五号”标志着国家载人航天计划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神舟六号”标志着国家载人航天计划第二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宇航员还将在太空漫步),引导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介绍杨利伟与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文章,以宣传祖国航天科学的巨大成就。以上这些方式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又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又如在教授SEFC Book2B Unit11 Scientific Achievements,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一些重要的科学成就,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自己认为对世界改变最具影响的科学成就并阐明其理由,最后让学生回答教材上的问题:Why do scientists spend so much time trying to achieve something?这一环节的教学可帮助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成就,了解这些科学成就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并通过这些科学成就的共同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投身于科学研究的热情。
二、感恩教育
在SEFC Book1B Unit14 Festivals 中的Reading 部分介绍了非洲的宽扎节,教师可以为学生用英语介绍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以及父亲节、母亲节。如今年5 月14 日母亲节,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书面表达题:你的美国朋友Catharine 问你在这一天有何打算。请你给她写一封回信,谈谈你要做的事情,并简单说明原因。在学生的作品中,有的写帮助母亲做家务;有的写给母亲送礼物;还有的写给母亲送贺卡等等。
又如SEFC 的Book2B Unit17 Disabilities 这一单元的话题涉及“残疾人的生活”、“如何关心残疾人”、“特殊奥运会”等。在Warming up 部分有八幅图片,笔者根据后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去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献爱心。
三、理想教育
每次任教一个新的班级时,笔者都会为他们提供近100条关于成才、理想、奋斗等主题的英语名人名言、格言,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爱的座右铭。如有的同学选了He will shoot higher who shoots at the moon than who aims at a tree(目标远大,效果必佳);有的选了Great hopes make a great man(伟大的抱负造就伟大的人);有的选了Without ambition one starts nothing。Without work one finishes nothing(没有目标,你将不知何去何从。不去努力,你将一事无成)等。
笔者还组织学生参加以“I Have a Dream”为题的英语演讲比赛,该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团队精神教育
SEFC Book3 Unit11 Key to Success 涉及团队精神的话题,该单元的Reading,部分为Making the Team Work, 文章开头提出:我们经常被要求在小组里工作,但为什么呢?第一段结尾指出:然而,事实上,在离开学校后,你会发现在很多领域的所有工作几乎是通过小组来完成的,学校生活为我们未来的工作做了准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整篇文章,让他们明白培养自己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教师此时可向学生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的教育目标:learn to be,learn to know,learn to do,learn to live together,并用英语简要解释其内涵。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竞赛,笔者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景,要求他们先对图画进行描述,再发表评论。这张图画的画面内容为:两个人在沿着一段斜坡向上骑一辆双人自行车,坐在自行车前面座位上的人在奋力地骑着,累得汗流浃背,但在后面座位上的人不但不用力,还面朝后面坐着并欣赏着风景,反而为前面骑车的人增加了负担。从学生表达的内容看,他们绝大多数都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Only by cooperating with others can we accomplish our goal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it is the key to success。有的还提到了Unity is strength(团结就是力量);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等。
总之,鲜活的、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教材内容,有利于我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但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参与、体验、合作、交流与探究。笔者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注重挖掘教材,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