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o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好的新闻记者不仅要会写稿子,还要会拍新闻图片,把一些不适宜用文字表述的东西直接用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更好地反映新闻事实,以达到抓住更多受众“眼球”的目的。在当今世界迅猛发展的今天,新闻工作者和各大媒体如何巧对各种竞争,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拍好图片、用好图片已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笔者深有感触,也由此衍生出些许喜欢图片新闻的情愫。
  
  一、把握新闻图片的独特视角
  
  图片作为人类文化和记录历史的强有力手段,对现实社会和信息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日益成为社会科学如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的研究凭据,更在当代的视觉文化传播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广泛作用。要想拍好新闻图片,在你举起相机之前,就要把握住新闻图片的独特视角,必须要对所要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前后背景、表现事实、社会效应等情况摸清吃透,做到有目的地去拍、有想象力地去构图、有表现欲地去发表。2004年,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这项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两免一补”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村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
  作为新闻工作者,如何对“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进行监督,让中央知道惠农政策在地方上的落实情况?又如何反映群众对党的惠农政策的拥护和欢迎?就在我为如何写一篇反映这项工作进展情况的新闻稿子苦思冥想时,我想到了用图片的形式来反映这个问题。
  这张图片如何拍,还真让我费了心思。当我知道县财政部门的同志要到村里小学去为学生发放“两免一补”资金时,我就要求一同前往,那天正好在一个乡里的一所小学校里,县乡两级干部组织了一个发放仪式,许多学生和家长都来到了现场,有的是来领补助金的,有的是来看看是否真发放的。当发放仪式正式开始后,一部分应该享受补助资金的家长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现金时,全场自发地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一下子让我有了灵感,我拿起相机“啪啪啪”连拍个不停,捕捉到了一组群众领到补助资金之后,用掌声来表达感谢党和政府关懷的生动感人的真实镜头。
  当天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好说明词,把它发到了人民日报社一位编辑的信箱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第二天《人民日报》第一版中间显要位置,刊登的图片竟然是我所拍的那张照片,而且还是在好新闻图片大赛栏目中刊发的。那张图片获得了当年市级好新闻一等奖。事后我在总结那次拍摄的经验时发现,那次之所以成功,正是我及时地、很好地捕捉了新闻图片独特视角的结果。
  
  二、瞄准图片配发的作用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一定都选大型题材来写,历史上许多新闻名作都是把笔触伸向了最基层的群众,把镜头对准了那些小人物。编辑在编写稿件时,配发来自基层的声音和闪光点以反映大的题材,正是时下最时尚的用法。图片的配发在新闻报道中常常被认为是文字稿的附庸、精彩内容的配角,其实不然。在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常戏称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图文并茂的报道往往会成就引人入胜的版面。没有图片的版面,即使文字稿写得十分精彩,也常常略显缺憾,这一点在平面媒体的报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比如会议新闻由于其形式的独特限定,使得其常常是内容含量丰富,却容易缺乏灵活多变的形式和吸引更广泛读者的亮点,而直观、生动、准确的图片配发往往能恰到好处地弥补会议新闻的这一缺点,而且还可以与会议新闻的文字稿相得益彰,将其特色发挥到极致。在农村采访时,农户运用科学技术上项目而发家致富的典型,单纯用文字报道,已没有了初时的新鲜感,如果能配上一幅在田间地头的照片,将会使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生动,富有渲染力。
  达·芬奇说:“画面展示的,比钻石更可贵。”的确,成功的图片配发不但可以为新闻报道增姿添彩,而且还常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首先,恰当的图片可以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加大新闻的力度,并吸引、扩大读者群。“一图胜千言”能够使版面在名类繁多的各种报道中脱颖而出。随着报业、期刊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业内人士在用稿观念上逐步由“重文轻图”向“图文并重”转变。大胆地配发图片,将图片由“配菜”推到“主菜”地位,尤其在一版上注重了图片新闻的编排,增强了形象新闻的意识和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近年来,《河南日报》在改版中就是抓住了用好图片这个环节,使整张报纸活了起来,更加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三、发挥图片的实证作用
  
  图片有实证作用,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不仅可以从侧面印证新闻报道的可信度,而且可以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美感。图片证明了历史和远方的事物的确凿性。语言文字往往在很多时候其实证作用不如图片。在此项功能上,照片的作用最为明显。例如,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与受灾群众联合与洪水搏斗的场面,经各大媒体以大幅图片的形式报道以后,很快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全国人民从各大媒体的图片报道中,切身感受到了灾区人民的困难,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渡过难关。之所以能给全国人民带来那么强大的震撼力,就是图片新闻的效果。这些照片起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作用,为文章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和客观影像,具有很生动的实证作用。同时,这些图片也永远地记录下了军民并肩作战的场景,成为后人学习的资料。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保持图片的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以求将最真实、最直观的主题呈现在受众面前,为文章推波助澜,为主题画龙点睛。在采拍、编辑过程中必须识别并摒弃拼凑甚至伪造的图片。要审核图片是否能突出文章的重点所在,而且图文要丝丝入扣,不可脱节,不能在枝节地方配以枝节的图片,使得重心偏离。为报道配发图片更要如此,只有做到宁缺毋滥,才能避免画蛇添足地破坏报道的专业性,有效提高其可读性。
  (作者单位:范县广播电视局)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何为门户门户,本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原意指正门、入口,但它很快真正意义上地在世界范围内耳熟能详,因为它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后缀——网站。门户网站,因其能通向几乎任何综合性
“我的许多说法遭有悖本义的概括!”2007年4月24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回顾担任新闻发言人四年多来,与媒体之间不停的“短兵相接”、“唇枪舌剑”,用这样的句子再次向媒体表达了感慨。  作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受媒体关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他能比其他国家部委的新闻发言人相对更吸引媒体以及公众的关注,还“归功”于他2006年被媒体冠以“怪论”的部分发言。如“上学买
当今信息社会,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处于信息包围之中,快节奏生活中的现代人面对巨大的信息源只能择优而受。人们阅读报刊时往往看题不看文,或忙时先看题,题目好,闲时再看文,新闻标题就尤其显得重要。新闻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浓缩,是新闻的窗口,简短而有个性。读者对新闻作品的兴趣来自最初的“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方向。好的标题往往可以在一瞥之间拨动读者的心弦,犹如磁石般吸引着你一睹为快。现代新闻写作的微观标准
好的新闻作品如同好的文学作品,耐人寻味,历久弥新。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新闻作品,读者不仅对作品中的事件记忆犹新,还能通过作品领略到作者的文学功底,也就是说,从一篇新闻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还可看到作品本身透射出的作者的文学素养。  新闻对文学的补充主要是观察采访的方法和记者在生活、工作、人情世故中顺便积累的素材。梁衡说过,记者的功夫主要在采,
观察力及其作用    许多文章这样概述:“观察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基础。”观察力就是“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观察力是构成人的智力的要素之一,它不只是单纯的知觉问题,而且包含着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因此又把观察力称为“思维的知觉。它不是单一的视觉活动,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分析器的活动的过程”。 
电视新闻技术的飞跃,使电视新闻传播节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从事电视新闻的传播者提出了挑战。首先,电视新闻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使电视观众能更直观地认知新闻事件
报纸是什么?报纸是商品,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时政、文化与信息含量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就要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那么,一张报纸使用价值的高低如何判断呢?那就是要让
近些年来,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崛起,新闻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场不可避免的挑战赛中,人们拼的是新闻的鲜活度,日益重视让这些报纸发达起来的热线新闻,热线新闻中亮度最高的要数现场新闻。因此,如何把现场新闻做大做强成为这场超级“赛事”的王牌。    现场新闻的“抓”和“抢”    2004年,大河报社进行采编改革,热线部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现场新闻部”的小部门,配备了8名记者,我任主任。对于现场新闻的定位是突
中外新闻学家对新闻所下的定义多强调一个“新”字。现在不仅要求所报道的新闻是最新的,而且许多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干脆进行现场直播。如美国攻打伊拉克,中央电视台派出多名记者亲赴现场,报道前线战争进展情况及世界各地对整个事件的反应。现在新闻的新,是各大媒体吸引观众和读者的有力法宝。美国CNN有线网总裁说:“CNN播放的是世界正在发生的,直到地球停止转动。想知道地球是如何爆炸的,请看CNN。”  现在不论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法制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然而,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增大,因之而来的各种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也越来越多。新闻媒体一方面对权力机关的舆论监督处于一种尴尬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媒体经常产生身份错位,在采访活动中代替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并以政府“代表”的形象出现在普通百姓面前,遭到公众的非议,频频引发侵权纠纷。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