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一堂精彩的古诗学习课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背诵古诗文的任务很艰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背诵的前提。在教学中,以“演”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演”一堂精彩的古诗学习课,从导入到讲析,从意境到理解,生动“演”来,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精彩演出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28-01
  小學语文教学中,要求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能够背诵古诗文一百六十篇(段),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谓任务艰巨。试想,认字不多、理解力不强的孩子要掌握这么多诗词的背诵谈何容易,他们要么是死记硬背不理解,要么是背前忘后效率低,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们对古诗学习没有了兴趣。那么,古诗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就是以“演”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演”一堂精彩的古诗学习课。
  1 “演”讲导入
  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而相对于古诗学习课,最适用的莫过于演讲法导入。演讲,要有激情,有内容,有文采。而古诗的气质与演讲有切近之处。我们常常能忆起诗人读诗时的激情四射,能想起老先生读诗时的自我陶醉。结合不同的诗词内容,我们要选取与之相近的演讲内容去开启古诗学习的旅程。让演讲的氛围与古诗的氛围融成一片,教师以自己的演讲情绪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到诗词的情境中去。
  例如,在讲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演讲式导入:一句话,一辈子,朋友情,一生情。李白喜好出游,更好交友,他有许多性情相投,肝胆相照的朋友,孟浩然便是其中之一。在黄鹤楼,老朋友又要远走,离开俩人同游的扬州,看烟花正美,而故人远游,李白心生不舍,朋友去意难留,于是把内心的所感书写下来,这就是后世留传久远的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地导入新课,是通过教师对诗作的理解,把诗的意境与氛围用演讲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古诗情境中去,利于为课堂制造出诗意的氛围。
  2 “演”读课文
  古诗的朗读不同于记叙文。古诗讲究平平仄仄的音韵美,七绝的二二三拍和五绝的二二一拍如现在的音乐节拍一般,所以读诗,要读出音韵美、节奏美。无论是婉约细腻的,还是铿锵有力的,要读出或柔美或壮美的美境来。教师在范读时,要本着表现美来演读古诗。
  例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范读,教师要教给学生用二二三的节拍去作朗读停顿,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可以教给学生用打斜线的方法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师为了让自己的演读读出美的效果,可以采用配合朗读的方法,并加以手势,辅以表情,让自己如演员般全情投入到朗读中,给学生做好示范,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朗读。如《送元二使安西》配上古典名曲《阳关三又叠》后,演读的效果非常好。
  3 “演”说内容
  古诗所写的内容虽然与我们时空远隔,但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缩小距离。我们不能踏遍祖国的万水千山,但是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找到我们需要的地理资源,我们不能看到古人的生活情况,但我们可以借助影视资料去帮助学生理解。所以,教师要充分利于教学资源去演说学生不熟悉的内容,让不易想像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就会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诗句时,我们可以通过看庐山图片资料让学生先从主观感受上去理解从不同的方向看去,山的形态是各不相同的。当学生明白了这样的事实之后,才会慢慢去领会诗的哲理味道。
  4 “演”绎意境
  学生懂得了诗的意境,怎样化作自己的感悟呢,如何让课内的知识与自己的情感有效联通,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呢,这时可以采用演绎情境的方法去深入领会诗词。诗的意境并非只有一种,就像一千个人出演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个性版本。
  例如,在讲“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时,学生们探究这两句的意境,有的学生说写出了小孩子在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事,这是很有趣的模仿;有的同学说这是小孩子的天真可爱,让人想起了“小娃撑小艇”一诗里的童趣;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农家小孩子的不容易,从小就要学着做活,真辛苦!其实,无论如何理解与演绎,只要不偏离主题就好。
  5 “演”化形式
  艺术的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便它们的内在却是共通的。无论是诗歌艺术还是绘画、音乐、摄影等,他们对美的理解与表达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把平时自己的业余爱好,结合对诗歌的理解,用其它艺术形式去表现,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对内容的深入领会,同时,给予了学生艺术表现的空间,可谓一石二鸟。
  例如,学习《乞巧》时,可以让心灵手巧的女孩子来表演一下编织中国结的才艺;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后可以让学生表演笛子独奏《阳关三叠》;学习《渔歌子》时可以让擅长绘画的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诗意美景。这样的安排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同学们领略了不同的艺术形式演化相同意境的不同效果。
  6 “演”出情节
  古诗中有的情节颇具生活气息,我们读来仿佛历历如在眼着,甚至可以经过想像的加工,将其变成一个小情景剧来展示。在改编成剧本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想像力充分展示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又展现了自己的表现力,而在课下排练时,学生们那种团结一心,寓学与乐的过程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和难忘的人生体验,所以这样的展演最受学生的欢迎。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堂,虽是学古诗词,也不要搞得死气沉沉,要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课堂如同一个小小的舞台,教师精心去导,和学生共同演出一场场精彩的剧目,通过“演”,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演出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关键词】 农村 语文教学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24-01  不但使教材变的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培养观察力和发展思维能力,使
期刊
【摘要】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模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只要我们能够以创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获得最佳“学”的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05-01  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
期刊
【摘要】 复习课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理科综合高考的走向,要求我们生物学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生物复习课的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从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构建原则入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复习课应该解决的问题,以期广大高中生物学教师能对传统复习课的内容进行大胆的挖掘、深化和扩展,进而全面提高复习课的质量。 
期刊
【摘要】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石,如何学习小学数学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以致于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甚至是望而却步。这主要是由于有些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研究不够,教学中仅限于对数学知识的传授,不能有效合理地渗透数学文化内容,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缺少等待,以讲代学,作业机械重复,学生负担加重。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数学教育的发展
期刊
【摘要】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是生活问题的提升与整合,归纳与梳理,因此,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你擦亮智慧的双眼,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教育 理论联系实践 例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13-01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
期刊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数学的学习活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新的体验新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试验等活动的机会,现实生活中需要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关键词】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灵活性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 G4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
期刊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阶段的“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在名称改变的背后,还包含着很多更为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要求科学课教师要在观念上和行为方式上发生根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把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观作为教学目标,开展科学课教学。  【关键词】 科学课 观念转变 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號】 G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
期刊
【摘要】 《芦花荡》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作品,题材是小说。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在白洋淀上,一位抗日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队伍的故事。表现了老头子高亢的爱国精神,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的性格。这个故事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关键词】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激趣引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好问是学生的天性,那么作为一名践行素质教育的政治教学工作者,理应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创新中学习,并得到全面发展。可是,传统教学模式致使学生不敢、不愿,或不能、不擅于提出问题。面对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本文力就“政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阐述个人浅薄的看法,以祈大家指导。  【关键词】 问题意识 传统教学 问题类型 思维训练 培养策略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