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写诗的动力和灵感,笔者在本文中作了详细的叙述。诗歌如果不在意象独到的新、奇、灵、美、巧的构思和语言艺术上下功夫是不行的。每写一首诗,都可以视为是在创造一次用只言片语去夺人心魄的奇迹,这种精妙的写诗追求确实值得提倡。
关键词:诗歌;生活;灵感;感情
一、写诗缘起
笔者最初对诗歌是一种朦朦胧胧的爱,没有抱任何希望和目的。6岁那年识字不多,读了李白写的《静夜思》以后,心里感到很舒服,其中意境,月亮与月光,无论举头或低头思乡的情景,真的很美,就像发生在自己家里和床边,便爱上了诗歌。
第一次写诗是在重庆合川一中读书的时候,教语文课的唐老师在课堂上朗读了笔者的一篇作文并说:“这作文写得有激情,观察事物的视角也特别。你会写诗吗?”“不会”,笔者回答。“下次写作文,你可以试一试写首诗。写你感受最深最难忘的真实而又特殊的感情”,唐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于是第二天笔者便写了《小纤夫》。这诗写得不好,唐老师以示范的方式对全诗逐字逐句作了修改。
《小纤夫》写的是笔者12岁时,为补贴家用,在除夕那天,给大姐留了张字条,就跑到嘉陵江金滩拉船去了。不幸在拉船时掉进河里,差点被淹死。这事至今难以忘怀。1978年回忆起这件事便写了这首诗:
在重庆建专读书期间,因学校改为四川建材学院,学习加重,写诗受到影响,只断断续续写了二十多首描写校园生活的诗,在团委会主办的《小鳄鱼》美术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在陕南宁强石棉矿实习时,于该矿举办的联欢晚会上,学校领队点名要笔者表演诗朗诵,并指明要在描写学校生活的诗中挑选三首朗诵。反复筛选后却没选到一首适合在晚会上朗诵的诗。领队老师对笔者说:“你必须抓紧时间在两天后的晚会演出前写好诗稿交领导审查。”于是,笔者便连夜赶写《石棉之歌》一诗:
回想起来,在校读书期间写的那些很不成熟的诗早已全忘了。唯有那首曾经引起争议的《校园》还记得:
昔日校园读书早 今去校园舞镰刀
推翻园中石桌椅 挖土种菜栽红苕
这首诗写的是在1960年受了大自然灾害后,学校发动同学们去校园里种瓜、种菜、种玉米的真实情景。因在争议中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不然笔者早就忘记了。
二、写诗与灵感
笔者参加工作特别是结婚以后,家庭负担与琐事缠身,压力大、工作忙,诗写得少了。然而,面对现实生活,面对亲身经历的遭遇与所见所闻,面对人生上演的一幕幕悲剧与喜剧,情感上的悲怆与欢乐却不能熟视无睹,对人生的洞察、对民生与爱情的领悟,更不能无话可说。人生虽然短暂繁忙,历代诗人中的圣贤已经为写诗人做出了榜样,诗人忠实于历史,记录下时代前进的步伐,敢说人话,敢写民间疾苦,敢写民生真实生存的现状及问题,成为有社会责任和良知的人,成为追求理想人生、理想社会的时代歌手和推手,而不是最终被历史抛弃和人民所不齿的文痞。
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会有灵感来袭?这是天意吗?其实这不是天意催逼,而是自己良心在呼唤,每当笔者在迅速记录来袭的灵感时,妻子不能理解,她多次问:“干什么呀!突然又神神秘秘写什么?灵感真的那么重要吗?你没有病吧!”记得有一年冬天,室内没有空调,窗外下着大雪,晚上睡梦中有灵感来袭,于是迅速起床去拿纸笔回到床上,打开电灯伏在枕头上写,把她弄醒了,她出于关心笔者健康,立即关了电灯,却关不掉灵感,因此笔者无法安眠。
有一次去宜宾出差,从宜宾城里打车到天原化工厂办事,司机沿途介绍着当地的风景和人事斗争,话特别多。在路过江边时他说:“三国书中说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写的这里。”笔者看见那江面不宽,流水也无滚滚之势。他解释说:“这是枯水季节,洪水期来了就滚滚泛滥了,很像我下岗时发怒,过去了也就过去了。”这位司机说话很幽默,触动了笔者的神经,下车后站在路边即兴写了《江堤》一诗:
还有一次是去青岛出差,路过烟台时突发奇想,因为笔者从来未到过海上,更未坐过海船,不知海上生活有何乐趣,决定乘坐海船去青岛,可是当天船票不好买,只得去咨询服务处求援,幸好笔者有一家小报的记者证,售票员看了记者证后,卖给了笔者一张二等舱的船票,得以顺利上船,心里特别愉快。这二等舱的房间里只有三个人,经过互相交谈,才知道一个是研究儿童文学的作家,一个是市文化局干部。其中特别健谈的是作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谈话风趣幽默。由于谈话投机,我们便成了朋友。作家口中说过的那些海洋动物里,笔者只有海猴没有见过,这海猴可能只是个传说。那位作家说她目前正在准备为孩子们写一批有关海洋动物的作品,去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作品除了趣味性、知识性外,打算对孩子们作些德、智、体方面的启蒙教育。笔者深感愧疚,至今都未考虑到给孩子们写点东西,于是下定决心回成都后尽快给孩子们写点东西。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写了《捉海猴的传说》一诗:
三、写诗源于生活
的确,写诗常常有灵感惠顾,如果没有灵感来袭的时候怎么去写诗呢?其实凡是一切能触动诗人情感、引起深思的问题,无论是怪异的社会问题、人性问题、爱情问题、时弊问题等,也都是引发创作激情和灵感的源泉。如笔者偶然听到别人一席震撼心灵的谈话,或是看到一则十分刺激人心的新闻报道,或经历一次现实生活中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等,都可以引发创作的冲动,产生联想,暴发激情,写出与现实生活和时代脉搏相通相联的诗。
一般来讲,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遭遇写成诗,如《回望》《还乡曲》等,这都是心灵的呐喊和爱的呼唤,是情感的需要,十分自然。还有笔者写的爱情诗《迟暮之恋》《无花果》《石榴》等,也是在读者提问和要求的情况下写成的。又如《石棉之歌》这首诗是在接受老师命题后产生联想写成的。当前的拆迁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如果是属于国家建设需要,必须进行拆迁的地方,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积极配合支援国家建设。同时,在没有完善合理赔偿协议与被拆迁人签字前,政府也三令五申强调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搞暴力强制拆迁。然而一些拆迁公司和不法开发商勾结某些地方官员,为获得高额利润,视国家法律为儿戏,肆无忌惮地伤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令笔者万分气愤,于是写了《煤的故事》一诗。
还有一次笔者听了医生谈话,受到惊吓而写了《病中吟》一诗。这一次是妻子突然病重,送去医院急诊,医生诊断为胰腺炎,发现胆囊也有问题,必须立即住院输液。主治医生把笔者叫去护理办公室严肃地说:“你爱人如果输液后继续巨痛不止,就需要动手术。这种手术风险大,你们家属要做好思想准备。”笔者听了医生这席话,在走出护理办公室时,感到浑身乏力。那时窗外正下着大雨、吹着大风,真是凄风惨雨呀!输液从下午4点多开始,笔者眼睁睁盯着输液管中的滴液一滴滴往下落,到第二天清晨2点钟也不敢睡觉。为排解心里的不安并消除疲劳和恐惧,笔者就在旧报纸边上随意乱写。后来在妻子病好出院整理东西时,发现一张旧报纸边上笔者写的《病中吟》一诗。她看了这首诗后哭笑不得,认为是笔者被这病吓懵了。
写诗就为真心畅其情,做事必须尽其心。笔者曾经为新都建设作出过贡献,有很多家报纸和电台对此进行过长篇报道。然而,要保住成果很难,后来就像冰一样融化了。于是写了《冰雕》一诗:
只因爱得深
至今还留着痴情
腾飞之梦不幸凝成
檐下冰剑和冰雕
这美丽的冰雕之躯岂是
无暇梦中泪的晶莹
甘愿如海蚌裂身
释放颗颗血泪珍珠
却难释放碧血丹心的灵魂
随雷雨难飘散漫天愁云
留下满地泪痕
四、写诗需锤炼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是人生万事百态生活精练的缩影,中国的语言文字与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无论是运用诗的语言或是运用精妙的散文语言,表现丰富多彩、万事万物、山川风景、人生轨迹与人们微妙多变的内心世界,只要肯下工夫、努力思索、精心琢磨,使用恰当,就能起到一字千金的绝妙作用,不但能使一首诗成为精妙作品,而且在特定环境下,一个字也可创作出特殊意境,让人忍俊不禁。
有一位朋友给笔者讲了一个笑话,说在古代有个饱读诗书的秀才,邀请两位朋友去乡场饮酒,路过一家寡妇门前,看见有位年轻漂亮的寡妇坐在自己大门口纳鞋底,这三人中有个捣蛋鬼怂恿秀才说:“大家都说你满腹经纶,现在我要考你一下,如果你赢了,今天我请客,敢不敢?”“请出题!”秀才说。“如果你只用一个字,把前面坐在门口的那个寡妇逗笑了,然后再用一个字又把她惹怒了,这就算你赢,怎么样?”秀才见那寡妇脚边不远处的石阶下蜷卧着一条小黄狗,于是秀才灵机一动,便胸有成竹地朝寡妇走过去,寡妇正欲起身回房,却见那秀才停下脚步,恭恭敬敬地朝着那条小黄狗拱手作了一个揖,然后双膝跪下磕了个头,接着长长地大喊一声:“爹……”寡妇果然“哧”的一声笑了。她心里想,原来这个人是个神经病。这时秀才不慌不忙地站起身,面朝寡妇恭恭敬敬拱手作了一个揖,磕了个头,大声喊:“娘……”“滚!哪个是你娘呦?疯子快滚!”寡妇骂道。秀才哈哈大笑,起身扭头跑到那个捣蛋鬼身边,擂他一拳说:“快走!该你请客了!”
从上面的小故事,可以认定散文语言能在特定的环境配合下,用一个字对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理当更胜一筹。诗人用激情和思考凝聚诗句,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希望能妙笔生花,就不得不在形象化的语言艺术上下功夫。尤其是写限于一行至两行的诗,要想凸显其鲜明而富有个性特征的感性形象,不下功夫不行。对创作这类短诗,笔者也进行过不成熟的尝试和探索。如从人人喊打的老鼠联想到那些与老鼠劣行一样可恨的贪官,若用散文语言去写,确实需要千言万语;相反,若用诗的语言去写,一句诗就可解释其中所共有的实质。如笔者所写的《鼠》:
总想把每个成果咬个洞
又如笔者的《伞》仅用两句诗便写出如何以真情真爱去关心民生问题以及人们渴望解决民生疾苦问题的心愿:
做云雨梦
给游子撑一个家
再如笔者的《水》也仅用两句诗便把党和国家与人民之间的那种鱼水情深的关系形象如实地抒发出来:
独握生杀大权
却偏爱生灵如子
写这类短诗,一般来讲可能得篇较容易,然而入妙却很难。如果不在意象独到的新、奇、灵、美、巧的构思和语言艺术上下功夫是不行的。每写一首短诗,都可视为是一次用只言片语去夺人心魄的奇迹,这种精妙的写诗追求确实值得提倡。
关键词:诗歌;生活;灵感;感情
一、写诗缘起
笔者最初对诗歌是一种朦朦胧胧的爱,没有抱任何希望和目的。6岁那年识字不多,读了李白写的《静夜思》以后,心里感到很舒服,其中意境,月亮与月光,无论举头或低头思乡的情景,真的很美,就像发生在自己家里和床边,便爱上了诗歌。
第一次写诗是在重庆合川一中读书的时候,教语文课的唐老师在课堂上朗读了笔者的一篇作文并说:“这作文写得有激情,观察事物的视角也特别。你会写诗吗?”“不会”,笔者回答。“下次写作文,你可以试一试写首诗。写你感受最深最难忘的真实而又特殊的感情”,唐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于是第二天笔者便写了《小纤夫》。这诗写得不好,唐老师以示范的方式对全诗逐字逐句作了修改。
《小纤夫》写的是笔者12岁时,为补贴家用,在除夕那天,给大姐留了张字条,就跑到嘉陵江金滩拉船去了。不幸在拉船时掉进河里,差点被淹死。这事至今难以忘怀。1978年回忆起这件事便写了这首诗:
在重庆建专读书期间,因学校改为四川建材学院,学习加重,写诗受到影响,只断断续续写了二十多首描写校园生活的诗,在团委会主办的《小鳄鱼》美术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在陕南宁强石棉矿实习时,于该矿举办的联欢晚会上,学校领队点名要笔者表演诗朗诵,并指明要在描写学校生活的诗中挑选三首朗诵。反复筛选后却没选到一首适合在晚会上朗诵的诗。领队老师对笔者说:“你必须抓紧时间在两天后的晚会演出前写好诗稿交领导审查。”于是,笔者便连夜赶写《石棉之歌》一诗:
回想起来,在校读书期间写的那些很不成熟的诗早已全忘了。唯有那首曾经引起争议的《校园》还记得:
昔日校园读书早 今去校园舞镰刀
推翻园中石桌椅 挖土种菜栽红苕
这首诗写的是在1960年受了大自然灾害后,学校发动同学们去校园里种瓜、种菜、种玉米的真实情景。因在争议中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不然笔者早就忘记了。
二、写诗与灵感
笔者参加工作特别是结婚以后,家庭负担与琐事缠身,压力大、工作忙,诗写得少了。然而,面对现实生活,面对亲身经历的遭遇与所见所闻,面对人生上演的一幕幕悲剧与喜剧,情感上的悲怆与欢乐却不能熟视无睹,对人生的洞察、对民生与爱情的领悟,更不能无话可说。人生虽然短暂繁忙,历代诗人中的圣贤已经为写诗人做出了榜样,诗人忠实于历史,记录下时代前进的步伐,敢说人话,敢写民间疾苦,敢写民生真实生存的现状及问题,成为有社会责任和良知的人,成为追求理想人生、理想社会的时代歌手和推手,而不是最终被历史抛弃和人民所不齿的文痞。
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会有灵感来袭?这是天意吗?其实这不是天意催逼,而是自己良心在呼唤,每当笔者在迅速记录来袭的灵感时,妻子不能理解,她多次问:“干什么呀!突然又神神秘秘写什么?灵感真的那么重要吗?你没有病吧!”记得有一年冬天,室内没有空调,窗外下着大雪,晚上睡梦中有灵感来袭,于是迅速起床去拿纸笔回到床上,打开电灯伏在枕头上写,把她弄醒了,她出于关心笔者健康,立即关了电灯,却关不掉灵感,因此笔者无法安眠。
有一次去宜宾出差,从宜宾城里打车到天原化工厂办事,司机沿途介绍着当地的风景和人事斗争,话特别多。在路过江边时他说:“三国书中说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写的这里。”笔者看见那江面不宽,流水也无滚滚之势。他解释说:“这是枯水季节,洪水期来了就滚滚泛滥了,很像我下岗时发怒,过去了也就过去了。”这位司机说话很幽默,触动了笔者的神经,下车后站在路边即兴写了《江堤》一诗:
还有一次是去青岛出差,路过烟台时突发奇想,因为笔者从来未到过海上,更未坐过海船,不知海上生活有何乐趣,决定乘坐海船去青岛,可是当天船票不好买,只得去咨询服务处求援,幸好笔者有一家小报的记者证,售票员看了记者证后,卖给了笔者一张二等舱的船票,得以顺利上船,心里特别愉快。这二等舱的房间里只有三个人,经过互相交谈,才知道一个是研究儿童文学的作家,一个是市文化局干部。其中特别健谈的是作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谈话风趣幽默。由于谈话投机,我们便成了朋友。作家口中说过的那些海洋动物里,笔者只有海猴没有见过,这海猴可能只是个传说。那位作家说她目前正在准备为孩子们写一批有关海洋动物的作品,去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作品除了趣味性、知识性外,打算对孩子们作些德、智、体方面的启蒙教育。笔者深感愧疚,至今都未考虑到给孩子们写点东西,于是下定决心回成都后尽快给孩子们写点东西。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写了《捉海猴的传说》一诗:
三、写诗源于生活
的确,写诗常常有灵感惠顾,如果没有灵感来袭的时候怎么去写诗呢?其实凡是一切能触动诗人情感、引起深思的问题,无论是怪异的社会问题、人性问题、爱情问题、时弊问题等,也都是引发创作激情和灵感的源泉。如笔者偶然听到别人一席震撼心灵的谈话,或是看到一则十分刺激人心的新闻报道,或经历一次现实生活中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等,都可以引发创作的冲动,产生联想,暴发激情,写出与现实生活和时代脉搏相通相联的诗。
一般来讲,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遭遇写成诗,如《回望》《还乡曲》等,这都是心灵的呐喊和爱的呼唤,是情感的需要,十分自然。还有笔者写的爱情诗《迟暮之恋》《无花果》《石榴》等,也是在读者提问和要求的情况下写成的。又如《石棉之歌》这首诗是在接受老师命题后产生联想写成的。当前的拆迁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如果是属于国家建设需要,必须进行拆迁的地方,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积极配合支援国家建设。同时,在没有完善合理赔偿协议与被拆迁人签字前,政府也三令五申强调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搞暴力强制拆迁。然而一些拆迁公司和不法开发商勾结某些地方官员,为获得高额利润,视国家法律为儿戏,肆无忌惮地伤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令笔者万分气愤,于是写了《煤的故事》一诗。
还有一次笔者听了医生谈话,受到惊吓而写了《病中吟》一诗。这一次是妻子突然病重,送去医院急诊,医生诊断为胰腺炎,发现胆囊也有问题,必须立即住院输液。主治医生把笔者叫去护理办公室严肃地说:“你爱人如果输液后继续巨痛不止,就需要动手术。这种手术风险大,你们家属要做好思想准备。”笔者听了医生这席话,在走出护理办公室时,感到浑身乏力。那时窗外正下着大雨、吹着大风,真是凄风惨雨呀!输液从下午4点多开始,笔者眼睁睁盯着输液管中的滴液一滴滴往下落,到第二天清晨2点钟也不敢睡觉。为排解心里的不安并消除疲劳和恐惧,笔者就在旧报纸边上随意乱写。后来在妻子病好出院整理东西时,发现一张旧报纸边上笔者写的《病中吟》一诗。她看了这首诗后哭笑不得,认为是笔者被这病吓懵了。
写诗就为真心畅其情,做事必须尽其心。笔者曾经为新都建设作出过贡献,有很多家报纸和电台对此进行过长篇报道。然而,要保住成果很难,后来就像冰一样融化了。于是写了《冰雕》一诗:
只因爱得深
至今还留着痴情
腾飞之梦不幸凝成
檐下冰剑和冰雕
这美丽的冰雕之躯岂是
无暇梦中泪的晶莹
甘愿如海蚌裂身
释放颗颗血泪珍珠
却难释放碧血丹心的灵魂
随雷雨难飘散漫天愁云
留下满地泪痕
四、写诗需锤炼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是人生万事百态生活精练的缩影,中国的语言文字与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无论是运用诗的语言或是运用精妙的散文语言,表现丰富多彩、万事万物、山川风景、人生轨迹与人们微妙多变的内心世界,只要肯下工夫、努力思索、精心琢磨,使用恰当,就能起到一字千金的绝妙作用,不但能使一首诗成为精妙作品,而且在特定环境下,一个字也可创作出特殊意境,让人忍俊不禁。
有一位朋友给笔者讲了一个笑话,说在古代有个饱读诗书的秀才,邀请两位朋友去乡场饮酒,路过一家寡妇门前,看见有位年轻漂亮的寡妇坐在自己大门口纳鞋底,这三人中有个捣蛋鬼怂恿秀才说:“大家都说你满腹经纶,现在我要考你一下,如果你赢了,今天我请客,敢不敢?”“请出题!”秀才说。“如果你只用一个字,把前面坐在门口的那个寡妇逗笑了,然后再用一个字又把她惹怒了,这就算你赢,怎么样?”秀才见那寡妇脚边不远处的石阶下蜷卧着一条小黄狗,于是秀才灵机一动,便胸有成竹地朝寡妇走过去,寡妇正欲起身回房,却见那秀才停下脚步,恭恭敬敬地朝着那条小黄狗拱手作了一个揖,然后双膝跪下磕了个头,接着长长地大喊一声:“爹……”寡妇果然“哧”的一声笑了。她心里想,原来这个人是个神经病。这时秀才不慌不忙地站起身,面朝寡妇恭恭敬敬拱手作了一个揖,磕了个头,大声喊:“娘……”“滚!哪个是你娘呦?疯子快滚!”寡妇骂道。秀才哈哈大笑,起身扭头跑到那个捣蛋鬼身边,擂他一拳说:“快走!该你请客了!”
从上面的小故事,可以认定散文语言能在特定的环境配合下,用一个字对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理当更胜一筹。诗人用激情和思考凝聚诗句,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希望能妙笔生花,就不得不在形象化的语言艺术上下功夫。尤其是写限于一行至两行的诗,要想凸显其鲜明而富有个性特征的感性形象,不下功夫不行。对创作这类短诗,笔者也进行过不成熟的尝试和探索。如从人人喊打的老鼠联想到那些与老鼠劣行一样可恨的贪官,若用散文语言去写,确实需要千言万语;相反,若用诗的语言去写,一句诗就可解释其中所共有的实质。如笔者所写的《鼠》:
总想把每个成果咬个洞
又如笔者的《伞》仅用两句诗便写出如何以真情真爱去关心民生问题以及人们渴望解决民生疾苦问题的心愿:
做云雨梦
给游子撑一个家
再如笔者的《水》也仅用两句诗便把党和国家与人民之间的那种鱼水情深的关系形象如实地抒发出来:
独握生杀大权
却偏爱生灵如子
写这类短诗,一般来讲可能得篇较容易,然而入妙却很难。如果不在意象独到的新、奇、灵、美、巧的构思和语言艺术上下功夫是不行的。每写一首短诗,都可视为是一次用只言片语去夺人心魄的奇迹,这种精妙的写诗追求确实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