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始终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可通过各种途径去实现。
初中的学生与小学生相比,感觉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知觉在精确性和概括性上也有所发展,不仅能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而且能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注意力比起小学生更具有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已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他们要完成的工作和感兴趣的事物上;记忆力由机械记忆开始转向理解记忆;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这些都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鉴于初中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我初步确立了“立足课本,同步拓展”的基本方向,依托教材,开展相应的同步阅读训练,以此来实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开展同步阅读呢?
一、合作交流,探究选文
提起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资料,我们马上就会想起书店里种类繁多的阅读类书籍,如何在这数量庞大的书籍中理智的选择,是一道难题。我和同事们经过反复的比较与商讨,明确了同步阅读选文的标准。
我们的选文,是对每篇课文的迁移和拓展。它们或与课文的主旨息息相关,或与课文的作者密切相连。看到它们,学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够在课文之外,将阅读的视线延伸到更远、更深的地方。
我们的选文,还贴近语文考试的选文方向。语文考试的现代文阅读,一般都很注重选文的人文性、知识性、思想性和科学性,大多数的选文文质兼美,让考生在做题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一次无言的洗礼,对考生产生极为有益的影响。我们的选文,无论从主题思想、文章风格、文体特征,还是从文字表达、篇幅长短等方面,都力求贴近语文考试的选文方向,让阅读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活动与积累,力争让学生做到“开卷有益”。
我们的选文,还具备“美”与“新”的特质。选文文美情真,“美”的标准与风格各异,或柔美、或壮美、或情感美、或哲理美、或智慧美、或底蕴美,不一而足。只要文中有一点能悄然走进学生的内心,能够与纯净、稚嫩的心灵产生共鸣,那“美”释放的魅力就会彰显无遗。同时,选文又都是鲜活的,大部分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也有一部分虽然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然而却历久弥新,这样的选文多数为大家之作,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感受那些有着丰富底蕴的大家之情怀,能加深对大家的了解,从而有益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益。
二、研读比较,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探究、选择了同步阅读的选文之后,我的主要工作转移到研读、比较教材与选文的异同点及方法的指导上。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风筝》,这篇文章选材精巧,结构别致,思想深邃。针对本文的内容与特点,我们选择的同步阅读训练题是甘泉的《挂在墙上的童年》。
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我们很快就能找到它们的异同点。两篇文章都叙写了一段关于风筝的往事,都是多年后满怀着复杂的情感而作,都蓄满了对被虐杀的亲人的无比愧疚、悔恨之情,被虐杀者都有出人意料的“驯良”。在写法上两篇文章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都是从环境描写写起,以环境描写结束,都是由眼前的风筝引起一段关于风筝的苦涩回忆,并且回忆的内容大致相似。文章的不同之处有被虐杀者的身份不同,一个是小兄弟,一个是儿子;主题也有所不同,《风筝》的主题深刻,内涵极为广泛,呈现出不同层面的信息。《挂在墙上的童年》的主题比较单一,主要是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深深愧疚及自己的深深自责与反省。引发作者的愧疚之情的触发点也不相同,《风筝》是在“我”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之后引发了无穷无尽的自责、悔恨;《挂在墙上的童年》是“我”无意中看到了儿子写的一篇作文后勾起了“我”的辛酸和自责、愧疚。明确了这些异同点后,就能从主题、选材、写法、语言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来学习这两篇文章,在立足课本的同时,有效的利用同步阅读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探究了选文,进行了方法指导之后,就进入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放矢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利用已经知道的阅读方法,积极、主动、智慧的投入同步阅读训练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造性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开展的同步阅读训练的初衷也正在于此。
在这一阶段,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同步阅读训练,如同步阅读练习、测试、学习自评、开展拓展阅读课,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夯实了课内知识,提升了阅读能力。
初中的学生与小学生相比,感觉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知觉在精确性和概括性上也有所发展,不仅能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而且能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注意力比起小学生更具有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已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他们要完成的工作和感兴趣的事物上;记忆力由机械记忆开始转向理解记忆;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这些都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鉴于初中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我初步确立了“立足课本,同步拓展”的基本方向,依托教材,开展相应的同步阅读训练,以此来实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开展同步阅读呢?
一、合作交流,探究选文
提起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资料,我们马上就会想起书店里种类繁多的阅读类书籍,如何在这数量庞大的书籍中理智的选择,是一道难题。我和同事们经过反复的比较与商讨,明确了同步阅读选文的标准。
我们的选文,是对每篇课文的迁移和拓展。它们或与课文的主旨息息相关,或与课文的作者密切相连。看到它们,学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够在课文之外,将阅读的视线延伸到更远、更深的地方。
我们的选文,还贴近语文考试的选文方向。语文考试的现代文阅读,一般都很注重选文的人文性、知识性、思想性和科学性,大多数的选文文质兼美,让考生在做题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一次无言的洗礼,对考生产生极为有益的影响。我们的选文,无论从主题思想、文章风格、文体特征,还是从文字表达、篇幅长短等方面,都力求贴近语文考试的选文方向,让阅读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活动与积累,力争让学生做到“开卷有益”。
我们的选文,还具备“美”与“新”的特质。选文文美情真,“美”的标准与风格各异,或柔美、或壮美、或情感美、或哲理美、或智慧美、或底蕴美,不一而足。只要文中有一点能悄然走进学生的内心,能够与纯净、稚嫩的心灵产生共鸣,那“美”释放的魅力就会彰显无遗。同时,选文又都是鲜活的,大部分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也有一部分虽然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然而却历久弥新,这样的选文多数为大家之作,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感受那些有着丰富底蕴的大家之情怀,能加深对大家的了解,从而有益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益。
二、研读比较,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探究、选择了同步阅读的选文之后,我的主要工作转移到研读、比较教材与选文的异同点及方法的指导上。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风筝》,这篇文章选材精巧,结构别致,思想深邃。针对本文的内容与特点,我们选择的同步阅读训练题是甘泉的《挂在墙上的童年》。
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我们很快就能找到它们的异同点。两篇文章都叙写了一段关于风筝的往事,都是多年后满怀着复杂的情感而作,都蓄满了对被虐杀的亲人的无比愧疚、悔恨之情,被虐杀者都有出人意料的“驯良”。在写法上两篇文章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都是从环境描写写起,以环境描写结束,都是由眼前的风筝引起一段关于风筝的苦涩回忆,并且回忆的内容大致相似。文章的不同之处有被虐杀者的身份不同,一个是小兄弟,一个是儿子;主题也有所不同,《风筝》的主题深刻,内涵极为广泛,呈现出不同层面的信息。《挂在墙上的童年》的主题比较单一,主要是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深深愧疚及自己的深深自责与反省。引发作者的愧疚之情的触发点也不相同,《风筝》是在“我”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之后引发了无穷无尽的自责、悔恨;《挂在墙上的童年》是“我”无意中看到了儿子写的一篇作文后勾起了“我”的辛酸和自责、愧疚。明确了这些异同点后,就能从主题、选材、写法、语言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来学习这两篇文章,在立足课本的同时,有效的利用同步阅读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探究了选文,进行了方法指导之后,就进入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放矢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利用已经知道的阅读方法,积极、主动、智慧的投入同步阅读训练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造性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开展的同步阅读训练的初衷也正在于此。
在这一阶段,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同步阅读训练,如同步阅读练习、测试、学习自评、开展拓展阅读课,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夯实了课内知识,提升了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