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对话教学新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对话“问答化”;学生个性化阅读没有占到应有的地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唤醒自我,主动探究,确立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根植文本,多读多悟,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火花;细心倾听,延时评价,激励学生阅读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严重地束缚了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进展。然而,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语文界的同仁们必须认真思索、不断探究,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变这种不良局面。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新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新课程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改变以往教师对文本的肢解和剖析,走向对话。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违背对话本真的现象,注重形式,流弊甚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话“问答化”。
对话“问答化”,是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一问一答。一问一答是对话展开的基本形式。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对话开展得很顺利,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但常常是无疑而问,为“是不是”“对不对”而问。既然所问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偶尔有一两个问题回答不出来,换个同学就能回答出来了,那么这个问题的提出还有何价值和意义?或者是简单地让学生或向学生再现“是什么”“为什么”等显性知识,这些对于学生心智成长并无好处,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虚荣心和肤浅的表现欲。
对话教学不仅仅是对话本身,它有一整套的思想与方法,主要的还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诚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真正的对话情境教学还没有开始。然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具有对话特质的课堂提问贯彻对话的本质,培养学生对话的“集体”环境。教师讲民主、平等,双方无拘无束,自由坦诚地袒露襟怀,时时使课堂成为精神愉悦的、畅快的交流的场所。融洽、合作、互敬的师生感情关系,为学习营造良好的动力机制。有了这样一个和谐而宽松的生成空间,其他的一切也因此而具备了种种的可能性。当“对话”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和教学思想根植于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时,教育也就走向了通衢大道。
(二)学生个性化阅读没有占到应有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是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之一,读者的个性心理不同,其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也必然不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作品由不同的人解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感悟。对中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显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的阅读变成了纯功利性的阅读,它以终极的意义解读为目标,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确定的知识。
二、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唤醒自我,主动探究,确立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真正有效的阅读,只有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但是,由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阅读的真正主人,只是一味地习惯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琢磨作品的答案,甚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最终迷失了自己,丧失了阅读的渴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不应把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而应确立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归还学生主动阅读的权利,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情绪化的“场”,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鼓励学生做阅读的真正主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专注、兴致勃勃地去阅读、探究。
(二)根植文本,多读多悟,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火花
注重多读,引导感悟,是个性化阅读的核心。离开了文本,一切都将只是浮光掠影,不得要领。读者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作出个性化的解读。“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见的感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植文本,多读多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火花。
(三)细心倾听,延时评价,激励学生阅读的创新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考的核心是创新。《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为此,教师不应以绝对权威的角色主宰课堂的局面,而应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真诚地成为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合作伙伴,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要学会倾听,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大胆创新,大胆张扬自我的个性,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发表的见解,应给予延时性的评价,因为这种评价方式既可为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又可给那些异彩纷呈的答案预留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严重地束缚了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进展。然而,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语文界的同仁们必须认真思索、不断探究,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变这种不良局面。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新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新课程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改变以往教师对文本的肢解和剖析,走向对话。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违背对话本真的现象,注重形式,流弊甚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话“问答化”。
对话“问答化”,是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一问一答。一问一答是对话展开的基本形式。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对话开展得很顺利,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但常常是无疑而问,为“是不是”“对不对”而问。既然所问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偶尔有一两个问题回答不出来,换个同学就能回答出来了,那么这个问题的提出还有何价值和意义?或者是简单地让学生或向学生再现“是什么”“为什么”等显性知识,这些对于学生心智成长并无好处,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虚荣心和肤浅的表现欲。
对话教学不仅仅是对话本身,它有一整套的思想与方法,主要的还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诚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真正的对话情境教学还没有开始。然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具有对话特质的课堂提问贯彻对话的本质,培养学生对话的“集体”环境。教师讲民主、平等,双方无拘无束,自由坦诚地袒露襟怀,时时使课堂成为精神愉悦的、畅快的交流的场所。融洽、合作、互敬的师生感情关系,为学习营造良好的动力机制。有了这样一个和谐而宽松的生成空间,其他的一切也因此而具备了种种的可能性。当“对话”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和教学思想根植于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时,教育也就走向了通衢大道。
(二)学生个性化阅读没有占到应有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是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之一,读者的个性心理不同,其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也必然不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作品由不同的人解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感悟。对中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显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的阅读变成了纯功利性的阅读,它以终极的意义解读为目标,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确定的知识。
二、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唤醒自我,主动探究,确立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真正有效的阅读,只有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但是,由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阅读的真正主人,只是一味地习惯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琢磨作品的答案,甚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最终迷失了自己,丧失了阅读的渴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不应把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而应确立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归还学生主动阅读的权利,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情绪化的“场”,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鼓励学生做阅读的真正主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专注、兴致勃勃地去阅读、探究。
(二)根植文本,多读多悟,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火花
注重多读,引导感悟,是个性化阅读的核心。离开了文本,一切都将只是浮光掠影,不得要领。读者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作出个性化的解读。“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见的感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植文本,多读多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火花。
(三)细心倾听,延时评价,激励学生阅读的创新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考的核心是创新。《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为此,教师不应以绝对权威的角色主宰课堂的局面,而应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真诚地成为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合作伙伴,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要学会倾听,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大胆创新,大胆张扬自我的个性,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发表的见解,应给予延时性的评价,因为这种评价方式既可为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又可给那些异彩纷呈的答案预留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