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的作用与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55769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说话能力对于语文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和初中语文教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际,拟从初中生语文说话能力的作用和培养两个方面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初中生语文说话能力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说话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体系和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科的工具作用。第一是交际工具的作用。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虽然运用口语交际会受时空的限制,但说话仍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因为以说话的方式进行交际既经济、方便而又有实效,它不需要什么特别设备、,不需要什么特别原料(只要有空气,就能传播声音)。不管多么复杂的意思,人们都可以用适当的话把它说出来。第二是思维工具的作用。众所周知,说话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内部语言(思维)借助于语词,按一定的语法结构快速地转换为外部语言(话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总是边想边说、边说边想,内部思维与口语表达迅速传递,不断交错进行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在语文教学中,说话教学和思维训练是同步进行的。说话要边想边说,这就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敏捷,智力的迅速发展。第三是定向交流工具的使用。口语具有“定向表述”的特点,说话人是在一定场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讲述。为使表达收到最佳效果,就要使讲话合乎对象的社会地位、身分、知识修养程度以及所处的心理状态等。
  从另一方面看,重视说话训练也是社会发展向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人们常说,当今的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年代,科技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在人们广泛的交往及紧张的工作中,事事要求高效率,不可能事事都先形成文字再进行交流,用声音来传播和保留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声音传播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因此,重视说话训练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二、初中生语文说话能力的培养
  既然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按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我们应该按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制订科学的训练体系、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在具体措施上,我们则应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1、创设语境,鼓励学生“敢说”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不大敢说话,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师道尊严”、“大人说话小孩听”,反映在课堂上便是“我讲你听”的教师“一言堂”。另外,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变化,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现,导致了学生自我封闭心理的产生,因而,学生不敢也不愿多说话。据此,为鼓励学生敢说,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语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首先,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摆架子,要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副语言”,鼓励学生,允许学生平等地与自己讨论。其次,要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自觉“对外开放”,训练学生适应“语境”的变化,大胆发言。这是从外因入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能说”
  激励学生敢说,这是第一步。学生敢说,但有时却又无话可说,或者想说而又说不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艺术处理,选准刺激学生说话的兴奋点,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或者非说不可,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思维紊乱的人,一定说不好话。只有思维清晰而又有层次,语言才会清楚而又有条理。所以,思维训练和说话训练应是同步进行的。基于以上两方面,我们应把说话能力的培养与听、读、写的培养相结合,整体培训,才会真正使学生“能说”。在阅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有目的地提出问题,或复述、或概述、或辩论、或作专题发言。学生每节课都要想问题、提问题、讨论问题,聚敛思维,再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反复训练,思维和说话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则可让学生口头作文,即席演讲等,这是发散思维的训练 .学生会想,会思维,也就能说了。
  3、教会学生说话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会说”
  “敢说”是基础,“能说”是基本要求,“会说” 才是目标之所在。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它需要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牢固的记忆能力、丰富的联想力、想象力、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现力。说话技巧的训练内容大体有如下几点:首先是语音和语调。语音语调的变化会带来语义的变化。语调的不同,语音轻重位置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便有较大差别。所有这些,应训练学生注意准确运用。再次便是语速的训练。说话的快慢、急缓与表达的语意关系密切,喜、怒、哀、乐,各有所异,说话对象不同、内容不同,语速更应有异。所有这些,都应具体训练。此外,因说话时目的、对象、场合的不同而应采取什么样的措辞变化,如何把话说得大方、得体、有条理、切合语境,如何在说话时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 “副语言”等,这都要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这样,学生掌握了这些说话的基本技巧,他们便会因时因地因 人而异,变得会说了。
  总之,说话培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能真正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古人说“情动而辞发”。小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既是他们作文的内驱力,也往往是他们作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创造条件。 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情绪,增强内心体验,为写作插上情感的翅膀。  一、作文指导调动积极情绪  1、自主探究法。孩子的天性是充满好奇的,他们对外部的感知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孩子身上又是蕴涵巨大潜能的,在写作训
期刊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理念的知识体系,逐步融入在语文教学中。 给我们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在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选择中,许多教师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教学已经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讲解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师绞尽脑汁。 寻找恰当、形象的词汇。 极尽可能去描绘、形
期刊
作业是让学生巩固知识和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当前课堂越来越多的作业在唱着“反弹计”,学生提起作业,往往眉头一皱,“枯燥无味”成了作业的代名词。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作业的种种弊病接踵而来。那如何让作业更合理、更有效,更人性化呢?下面,我就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丰富作业形式,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作业,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期刊
【摘要】 中学阶段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陶冶青少年高尚的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重视课前预习,创设诗词情境,品味佳句,并在诗词的学习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关键词】 古典诗词;历史背景;品味;积累;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深邃的意境,深广的内容,蕴含着
期刊
【摘要】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对教材、教学模式的探讨,往往忽视了“人”这一最根本要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用。事实上,在新课程背景下,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已不堪重负。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素质    由于近年来缺少一种教师终身学习与进修的机制,缺少一个科学客观评估教师素养的完善体系,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高考竞争,年轻教师素质得不到均衡发展,狭
期刊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语文新课程标准》加强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
期刊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赏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以为要真正让赏识走进语文课堂,首先要改变几个观念。  一、师生平等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师生平等既是学生渴望的,也是好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但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的又有几个?关健还是老师没有真正从观念上去做根本的转变。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老师,老师不能真正改变观念,师生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去关心现实问题,才能主动地去探究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教法。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
期刊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手段。但是,一些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却存在随意发问、缺乏技巧、思维含量低的弊端,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设计的提问要能够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多重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引发学生的不同见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 辩论式提问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阅读空间。
期刊
【摘要】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美育;教学    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用活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