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因而即便是喜欢阅读也往往是盲目或者随意性地“读读”,根本谈不上阅读的质量。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信息量膨胀式增加,小学生也不得不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生活的发展,更何况从小形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是其未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摸索出以下几点做法:
1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首先,榜样引领,激励促进。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处在善于模仿阶段的孩子来说。生活中,他们敬佩英雄,崇拜名人、明星,所以我们就可以经常讲一些这些名人因为读书而成长的故事。故事讲完后,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名人是怎样读书的?书籍对于名人的成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你准备从中学习些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们从喜欢名人、崇拜名人而变成喜欢读书、热爱读书。
其次,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成长。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或者说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一点来积极引领他们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比如,无论是课上还是在课下,我们都要力争给孩子树立一个极其热爱读书的形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陶醉在书籍的殿堂里的那种乐趣。具体来说,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朗读能力,如醉如痴地美读课文,入情入境地品读课文,以此来熏陶渐染我们的学生。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学校的阅览室一起读书,读书前,老师生动形象地为学生介绍所推荐书籍的精彩内容,以此激发其阅读兴趣。还可以定期地组织读书汇报与交流会,交流读书经验,展览读书笔记,推荐学习成果,表彰先进个人或者学习小组。总之,始终“做”在前面的我们,只要真正用心了,就一定能够给孩子们一个积极的影响。
2寓教于法,使学生不但爱读书还要会读书
我们都知道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课上所学的进一步应用。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尤其是当今出版业的辉煌发展同时也客观存在图书市场鱼龙混珠的局面。所以,加强读书指导,特别是帮助小学生科学选择应该阅读的书籍。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学生阅读过程中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揣摩,忽视对语言的积累,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首先,认真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根据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整体设计六年的阅读计划、阶段性的阅读方法,比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次,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有效阅读。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也叫速读,即用最少的阅读时间、最快的阅读速度快速浏览,如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时,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此外,为了使学生真正适应快速的生活节奏特别瞬息万变的信息发展时代,我们还要经常训练学生检索性阅读,即迅速检索信息并学会处理信息。
此外,做到学练结合,学以致用,比如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3寓教于活动,积极引领学生读好书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普遍实施的今天,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开动脑筋,积极谋划,科学指导,比如经常性地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像读书(报)比赛、演讲比赛、语文能力竞赛、辩论会、作文竞赛等等,在鲜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进而积淀成扎实的语文阅读能力、语文能力。
1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首先,榜样引领,激励促进。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处在善于模仿阶段的孩子来说。生活中,他们敬佩英雄,崇拜名人、明星,所以我们就可以经常讲一些这些名人因为读书而成长的故事。故事讲完后,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名人是怎样读书的?书籍对于名人的成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你准备从中学习些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们从喜欢名人、崇拜名人而变成喜欢读书、热爱读书。
其次,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成长。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或者说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一点来积极引领他们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比如,无论是课上还是在课下,我们都要力争给孩子树立一个极其热爱读书的形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陶醉在书籍的殿堂里的那种乐趣。具体来说,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朗读能力,如醉如痴地美读课文,入情入境地品读课文,以此来熏陶渐染我们的学生。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学校的阅览室一起读书,读书前,老师生动形象地为学生介绍所推荐书籍的精彩内容,以此激发其阅读兴趣。还可以定期地组织读书汇报与交流会,交流读书经验,展览读书笔记,推荐学习成果,表彰先进个人或者学习小组。总之,始终“做”在前面的我们,只要真正用心了,就一定能够给孩子们一个积极的影响。
2寓教于法,使学生不但爱读书还要会读书
我们都知道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课上所学的进一步应用。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尤其是当今出版业的辉煌发展同时也客观存在图书市场鱼龙混珠的局面。所以,加强读书指导,特别是帮助小学生科学选择应该阅读的书籍。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学生阅读过程中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揣摩,忽视对语言的积累,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首先,认真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根据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整体设计六年的阅读计划、阶段性的阅读方法,比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次,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有效阅读。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也叫速读,即用最少的阅读时间、最快的阅读速度快速浏览,如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时,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此外,为了使学生真正适应快速的生活节奏特别瞬息万变的信息发展时代,我们还要经常训练学生检索性阅读,即迅速检索信息并学会处理信息。
此外,做到学练结合,学以致用,比如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3寓教于活动,积极引领学生读好书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普遍实施的今天,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开动脑筋,积极谋划,科学指导,比如经常性地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像读书(报)比赛、演讲比赛、语文能力竞赛、辩论会、作文竞赛等等,在鲜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进而积淀成扎实的语文阅读能力、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