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
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就业质量;女大学生;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3008308
2010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首次公开发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1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研究生最觉困难[1]。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与市场问题,日益突出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无数家庭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思路
女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其根源在于社会性别定位及厂商利润最大化动机行为的驱使。女性就业难也是世界性的问题,19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未曾有过间断,学术界对性别差异的渊源追溯、性别歧视成因的分析以及性别歧视市场和社会影响的计量研究都做出了贡献。更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对性别歧视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等成因深刻剖析,进一步拓宽了该问题的研究范围。
而关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由于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原因,对高校就业评价体系的应用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功能体系。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评估通常是由政府专职部门、职业界(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三者承担,其中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的调查统计相对较多。德国高校毕业生状况的统计和调查既自成体系又作为欧洲体系的一部分参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教育信息欧洲委员会的统计和调查活动。参与调查的各国将毕业生统计信息综合起来加以分析,这种系统的、国际比较的分析方法使得单一国家的就业状况可以在更广的框架里得到认识和分析。国内学者王天营和马万民[2]设计了以高校办学硬件条件、高校办学软件条件、学生素质和社会评价为一级指标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徐倩和孙海泉[3]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对高职教育优质就业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柯羽[4]通过引入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和就业结构等5个一级指标和需求单位层次、自助创业率和就业地域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秦建国[5]的评价指标包括大学生就业前的主客观前提指标、大学生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指标和大学生就业宏观表现指标。王邦田[6]从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主管部门等层面考察设计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史淑桃[7]构建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和个人发展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上的研究考察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都较少,而且女大学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为了更加全面地考察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多种而复杂的影响因素,本文尝试设计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构建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是准确评价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与前提。
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等法律为依据。指标建立的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全面性和整体性相结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全面地反映女大学生就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态势,能反映出女大学生就业主要过程和主要层面的实际情况,以便开展全面的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各级指标的集合应该是完整地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目标,其中每一项指标与整体目标应具有一致性,以便评价能反映出女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实际情况。第二,
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
中国一直采用“就业率”单一指标数据,导致获取相关评价指标数据较为困难。加上评价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在设计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时,很多因素很难量化,所以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使用,并通过科学的手段把定性指标合理融入评价体系,力求能系统客观地反映女大学生就业的全貌。第三,
宏微指标相结合。
微观上,每个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同的。宏观上,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政府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相关劳动立法提高劳动标准、规范企业行为,通过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这些都为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高质量的女大学生就业又能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就业质量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5]。第四,
独立性和可操作性。
指标的相关性对系统评价结果会造成偏差,因此,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有统一的分类基准,各项指标都有明晰的内涵,指标的外延互不交叉和重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为了保证评价的有效实施,就必须使评价指标体系所使用的方法易于理解和操作,指标易于采集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8]。
2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与设计
本文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全面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传统观念等的研究成果,以和谐社会为指导,构建了学校、市场、个人素质和意愿、家庭、政策和社会等6个二级准则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以学校声望、就业服务能力建立学校评价指标体系;以劳动力供求平衡、劳动力市场自由度、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市场评价指标体系;以基本生活保证、发展空间、职业能力建立个人意愿和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家庭收入水平、知识水平和社会关系建立家庭评价指标体系;以供求平衡、信息完备和男女平等原则建立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以传统文化、风俗、社会性别定位和社会排斥建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于此思路,针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本文建立了6个一级、26个二级以及120个三级指标,形成了一个全口径评价体系,具体构建情况如下。
(1)学校评价指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参考李金林等[9]、王天营和马万民[2]以及应望江和李泉英[10]高校指标体系的研究,构建了基本情况、硬件指标、软件指标和就业指导4个二级准则的学校评价指标。指标筛选也考虑到:第一,根据教育部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原则筛选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和生均图书数等4个指标。第二,在李金林等的《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中筛选办学层次、所属行业和地理位置3个指标。第三,在应望江和李泉英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王天营和马万民的《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筛选师生比、教管人员比、教学人员职称比、研究课题数、出版专著数、发表论文数、成果获奖数和重点学科数等8个指标。第四,在陶韶菁和王坤钟的《高校就业服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11]中筛选出就业率、就业讲座、技能培训、就业咨询、信息数量、服务效率和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满意度等7个指标。
综上,构建了传统文化风俗、社会性别定位和社会排斥3个二级准则。三级准则传统文化风俗方面包括重男轻女和男尊女卑;社会性别定位方面包括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社会排斥方面包括地域排斥、民族排斥、宗教信仰排斥、种族排斥、年龄排斥、实践经验排斥、生理条件排斥和社会网络排斥,计13项社会负向评价指标。
全口径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分析与评价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认识和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正性。但是,仅有评价指标体系还欠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需要来自实际调查数据的佐证。在指标体系的框架下,以调研数据为依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更准确地检验与认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经验研究的依据。
三、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1数据处理
数据来源于笔者组织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调研,该项调研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相关政策研究》项目(10BJY032)的支持下,针对2010届应届毕业生,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及全国17省份22个城市、63所大学、24个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共计发放大学生问卷6 220份,回收5 671份,有效问卷为5 576份,回收率为9117%,有效率为9832%。
对问卷结果进行处理需要对指标进行正向指标打分和负向指标打分。
正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大表明状况越好的指标。设xij为第i个评价地区第j个指标的隶属度,vij为第i个评价地区第j个指标的值,m为被评价地区的个数。根据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22],则
xij=vij-min1≤i≤m(vij)max1≤i≤m(vij)-min1≤i≤m(vij)。
负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小表明状况越好的指标。负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为
xij=max1≤i≤m(vij)-vijmax1≤i≤m(vij)-min1≤i≤m(vij)。
本次问卷设计了性别、专业、学校知名度和工作能力等30个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很有影响”、“有影响”、“说不清楚”、“基本没有影响”和“完全没有影响”。根据正向打分,本文把选择“很有影响”的赋值4,把选择“有影响”的赋值3,把选择“说不清楚”的赋值2,把选择“基本没有影响”的赋值1,把选择“完全没有影响”的赋值0。在5 576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为男生的有2 878份,调查对象为女生的有2 698份。利用SPSS软件,分别得出调查对象为男、女大学生的30个指标的统计性描述,并以均值的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得知:
第一,男生组和女生组中“工作能力”、“院校知名度”、“人际关系”、“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指标都排在前列,说明工作能力、院校知名度、人际关系、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等对男、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都具有较大影响。
第二,男生组“性别”的均值为27589,居第22位;而女生组“性别”的均值为29568,居第18位。可以看出,性别对女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大于对男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就业市场中存在着性别歧视。
第三,男生组“技能的掌握”的均值为32033,“求职技巧”的均值为30906;而女生组“技能的掌握”均值为33755,“求职技巧”的均值为32482。说明在目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技能的掌握和求职技巧对女大学生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男生组 “长相”的均值为23406,女生组 “长相”的均值为25787。可以看出,长相对女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大于对男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2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指标权重分析
本文构建了学校、市场、个人素质和意愿、家庭、政策和社会6个二级准则、共计120个指标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由于每个指标项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可能性较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有重叠。因此,本文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筛选每一类别中信息含量(权重)最大的一个指标,以这一指标来反映整个类别。
第一,把性别、专业、学校知名度和工作能力等30个影响大学生就业指标的总体权重设为1,令每一指标的权重(系数)等于该指标的均值除以30个指标的均值之和(如表2所示)。第二,把这30个指标按照本文构建的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归类到学校、市场、个人意愿和素质、家庭、政策和社会6个二级准则中,并保留每一准则中信息含量最大(即表2中系数最大)的一个指标。第三,把6个二级准则的总体权重设为1,则每一准则的权重等于该准则的系数除以6个准则的系数之和(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6个二级准则中,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准则依次为个人素质和意愿、学校、社会、市场、政策和家庭,权重分别为01872、01771、01743、01648、01537和01429。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全面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劳动力市场、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传统观念等的研究成果,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为指导,构建了学校、市场、个人素质和意愿、家庭、政策和社会等6个二级准则、共计120个指标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二级准则依次为个人素质和意愿、学校、社会、市场、政策和家庭。第二,
个人素质和意愿是影响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工作能力、人际关系、技能的掌握、实习经历和所学专业。 第三,
学校尤其是学校知名度在女大学生就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第四,
性别、技能的掌握、求职技巧和长相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大于对男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第五,社会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有负面作用。
第六,家庭因素同样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但影响系数较个人素质和意愿、学校、市场等要小。
根据大量翔实的调查数据得出的以上结论,本文给出如下建议:第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关键。
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验、技能的掌握、虚心好学和吃苦进取等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居于前列,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虚心好学、吃苦进取是提高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技能掌握水平的前提;实习经历是提高其工作能力、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渠道。因此,女大学生要好学进取,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努力寻找实习机会,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与周围人和睦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第二,健全高校就业服务能力是保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根据数据统计得知,高校的知名度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排在第三位,也是最重要的外在条件。因此,高校要提升自己的软硬件水平,打造自己的知名度。比如,学校应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锻炼和提升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素质,建立实习基地,为女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加女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全面系统地传授职业生涯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自我,有效地整合与运用相关知识与经验,合理地规划、设计未来,从而顺利地获取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第三,保障平等的就业环境是基础。
传统观念的更新是改善目前中国女大学生就业环境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改造将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 因为它与传统习俗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并以制度化或非制度化的形式存在。需要长期地坚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女性、 重视女性发展、 自觉执行男女平等政策的环境, 摈弃落后文化传统对女性的不利影响, 改善女大学生不利的就业环境。
同时,虽然在多部法律中规定男女平等就业, 但是缺乏可操作性, 更没有具体的责任承担规定。应尽快颁布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专门法律, 对包括性别歧视概念、类型、判断标准和抗辩事由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并规定对相应的违法行为应追究的法律责任,切实构建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海秀解读中国女性生活现况,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 [DB/OL]光明日报网络版,http://lifegmwcn/2010-11/09/content_1374360htm,2010-11-09
[2]王天营,马万民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江苏统计,2003,(8):9-10
[3]徐倩,孙海泉高职教育优质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2):23-25
[4]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82-84
[5]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J]改革与战略,2007,(1):150-153
[6]王邦田基于集值统计法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构建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30-32
[7]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态势实证研究 [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4):102-105
[8]宋继勋,李扬,南峰 实用型高校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教育与职业,2010,(9):47-48
[9]李金林,应伟清,吴巨慧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0-62
[10]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5-48
[11]陶韶菁,王坤钟高校就业服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122-125
[12]张灿,谢思全,董利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13-16
[13]万远英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学模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191-193
[14]吴哲敏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7):146-148
[15]杨炼秋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分析评价模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11):98-102
[16]黄建构建毕业生就业指标体系[J]中国统计,2005,(1):50
[17]黄娟家庭背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8]杨歌舞 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9]腾智源,黄可论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挤问题[J]硅谷,2010,(1):215-161
[20]陈雁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4,(1):62-65
[21]李丹,宫照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排斥的表现和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09,(6):72-74
[22]何勇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及应用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3,(4):72-76
[23]Becker,G SThe Econoics of Discrimination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
[24]Phelps,ES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7):659-661
[25]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研究述评 [J]经济学动态,2005,(1):108-112
[26]王静中国劳动力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9-39
How Does Gender Influence Employment Quality?
——Empirical Study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Female Graduates’ Employment
Zhang Kang-si Ying Shuai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principles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emale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on the basis of high-frequency indicators of authorities typical view, such as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Sampled by 2010 Graduate Employment Issue Survey, the article draws a conclusion about the indicator weight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female graduates employment The result would facilitate universities and female graduates attaining a fully understanding of labor market, which could be a reference in job hunting Meanwhile it also can offer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to improve female graduates employment?problems
Key words: Index System; Employment Quality; Female Graduate
(责任编辑:韩淑丽)
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就业质量;女大学生;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3008308
2010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首次公开发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1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研究生最觉困难[1]。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与市场问题,日益突出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无数家庭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思路
女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其根源在于社会性别定位及厂商利润最大化动机行为的驱使。女性就业难也是世界性的问题,19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未曾有过间断,学术界对性别差异的渊源追溯、性别歧视成因的分析以及性别歧视市场和社会影响的计量研究都做出了贡献。更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对性别歧视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等成因深刻剖析,进一步拓宽了该问题的研究范围。
而关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由于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原因,对高校就业评价体系的应用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功能体系。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评估通常是由政府专职部门、职业界(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三者承担,其中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的调查统计相对较多。德国高校毕业生状况的统计和调查既自成体系又作为欧洲体系的一部分参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教育信息欧洲委员会的统计和调查活动。参与调查的各国将毕业生统计信息综合起来加以分析,这种系统的、国际比较的分析方法使得单一国家的就业状况可以在更广的框架里得到认识和分析。国内学者王天营和马万民[2]设计了以高校办学硬件条件、高校办学软件条件、学生素质和社会评价为一级指标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徐倩和孙海泉[3]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对高职教育优质就业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柯羽[4]通过引入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和就业结构等5个一级指标和需求单位层次、自助创业率和就业地域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秦建国[5]的评价指标包括大学生就业前的主客观前提指标、大学生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指标和大学生就业宏观表现指标。王邦田[6]从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主管部门等层面考察设计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史淑桃[7]构建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和个人发展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上的研究考察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都较少,而且女大学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为了更加全面地考察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多种而复杂的影响因素,本文尝试设计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构建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是准确评价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与前提。
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等法律为依据。指标建立的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全面性和整体性相结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全面地反映女大学生就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态势,能反映出女大学生就业主要过程和主要层面的实际情况,以便开展全面的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各级指标的集合应该是完整地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目标,其中每一项指标与整体目标应具有一致性,以便评价能反映出女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实际情况。第二,
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
中国一直采用“就业率”单一指标数据,导致获取相关评价指标数据较为困难。加上评价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在设计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时,很多因素很难量化,所以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使用,并通过科学的手段把定性指标合理融入评价体系,力求能系统客观地反映女大学生就业的全貌。第三,
宏微指标相结合。
微观上,每个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同的。宏观上,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政府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相关劳动立法提高劳动标准、规范企业行为,通过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这些都为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高质量的女大学生就业又能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就业质量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5]。第四,
独立性和可操作性。
指标的相关性对系统评价结果会造成偏差,因此,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有统一的分类基准,各项指标都有明晰的内涵,指标的外延互不交叉和重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为了保证评价的有效实施,就必须使评价指标体系所使用的方法易于理解和操作,指标易于采集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8]。
2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与设计
本文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全面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传统观念等的研究成果,以和谐社会为指导,构建了学校、市场、个人素质和意愿、家庭、政策和社会等6个二级准则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以学校声望、就业服务能力建立学校评价指标体系;以劳动力供求平衡、劳动力市场自由度、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市场评价指标体系;以基本生活保证、发展空间、职业能力建立个人意愿和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家庭收入水平、知识水平和社会关系建立家庭评价指标体系;以供求平衡、信息完备和男女平等原则建立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以传统文化、风俗、社会性别定位和社会排斥建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于此思路,针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本文建立了6个一级、26个二级以及120个三级指标,形成了一个全口径评价体系,具体构建情况如下。
(1)学校评价指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参考李金林等[9]、王天营和马万民[2]以及应望江和李泉英[10]高校指标体系的研究,构建了基本情况、硬件指标、软件指标和就业指导4个二级准则的学校评价指标。指标筛选也考虑到:第一,根据教育部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原则筛选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和生均图书数等4个指标。第二,在李金林等的《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中筛选办学层次、所属行业和地理位置3个指标。第三,在应望江和李泉英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王天营和马万民的《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筛选师生比、教管人员比、教学人员职称比、研究课题数、出版专著数、发表论文数、成果获奖数和重点学科数等8个指标。第四,在陶韶菁和王坤钟的《高校就业服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11]中筛选出就业率、就业讲座、技能培训、就业咨询、信息数量、服务效率和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满意度等7个指标。
综上,构建了传统文化风俗、社会性别定位和社会排斥3个二级准则。三级准则传统文化风俗方面包括重男轻女和男尊女卑;社会性别定位方面包括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社会排斥方面包括地域排斥、民族排斥、宗教信仰排斥、种族排斥、年龄排斥、实践经验排斥、生理条件排斥和社会网络排斥,计13项社会负向评价指标。
全口径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分析与评价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认识和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正性。但是,仅有评价指标体系还欠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需要来自实际调查数据的佐证。在指标体系的框架下,以调研数据为依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更准确地检验与认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经验研究的依据。
三、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1数据处理
数据来源于笔者组织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调研,该项调研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相关政策研究》项目(10BJY032)的支持下,针对2010届应届毕业生,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及全国17省份22个城市、63所大学、24个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共计发放大学生问卷6 220份,回收5 671份,有效问卷为5 576份,回收率为9117%,有效率为9832%。
对问卷结果进行处理需要对指标进行正向指标打分和负向指标打分。
正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大表明状况越好的指标。设xij为第i个评价地区第j个指标的隶属度,vij为第i个评价地区第j个指标的值,m为被评价地区的个数。根据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22],则
xij=vij-min1≤i≤m(vij)max1≤i≤m(vij)-min1≤i≤m(vij)。
负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小表明状况越好的指标。负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为
xij=max1≤i≤m(vij)-vijmax1≤i≤m(vij)-min1≤i≤m(vij)。
本次问卷设计了性别、专业、学校知名度和工作能力等30个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很有影响”、“有影响”、“说不清楚”、“基本没有影响”和“完全没有影响”。根据正向打分,本文把选择“很有影响”的赋值4,把选择“有影响”的赋值3,把选择“说不清楚”的赋值2,把选择“基本没有影响”的赋值1,把选择“完全没有影响”的赋值0。在5 576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为男生的有2 878份,调查对象为女生的有2 698份。利用SPSS软件,分别得出调查对象为男、女大学生的30个指标的统计性描述,并以均值的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得知:
第一,男生组和女生组中“工作能力”、“院校知名度”、“人际关系”、“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指标都排在前列,说明工作能力、院校知名度、人际关系、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等对男、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都具有较大影响。
第二,男生组“性别”的均值为27589,居第22位;而女生组“性别”的均值为29568,居第18位。可以看出,性别对女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大于对男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就业市场中存在着性别歧视。
第三,男生组“技能的掌握”的均值为32033,“求职技巧”的均值为30906;而女生组“技能的掌握”均值为33755,“求职技巧”的均值为32482。说明在目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技能的掌握和求职技巧对女大学生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男生组 “长相”的均值为23406,女生组 “长相”的均值为25787。可以看出,长相对女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大于对男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2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指标权重分析
本文构建了学校、市场、个人素质和意愿、家庭、政策和社会6个二级准则、共计120个指标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由于每个指标项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可能性较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有重叠。因此,本文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筛选每一类别中信息含量(权重)最大的一个指标,以这一指标来反映整个类别。
第一,把性别、专业、学校知名度和工作能力等30个影响大学生就业指标的总体权重设为1,令每一指标的权重(系数)等于该指标的均值除以30个指标的均值之和(如表2所示)。第二,把这30个指标按照本文构建的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归类到学校、市场、个人意愿和素质、家庭、政策和社会6个二级准则中,并保留每一准则中信息含量最大(即表2中系数最大)的一个指标。第三,把6个二级准则的总体权重设为1,则每一准则的权重等于该准则的系数除以6个准则的系数之和(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6个二级准则中,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准则依次为个人素质和意愿、学校、社会、市场、政策和家庭,权重分别为01872、01771、01743、01648、01537和01429。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全面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劳动力市场、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传统观念等的研究成果,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为指导,构建了学校、市场、个人素质和意愿、家庭、政策和社会等6个二级准则、共计120个指标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二级准则依次为个人素质和意愿、学校、社会、市场、政策和家庭。第二,
个人素质和意愿是影响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工作能力、人际关系、技能的掌握、实习经历和所学专业。 第三,
学校尤其是学校知名度在女大学生就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第四,
性别、技能的掌握、求职技巧和长相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大于对男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第五,社会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有负面作用。
第六,家庭因素同样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但影响系数较个人素质和意愿、学校、市场等要小。
根据大量翔实的调查数据得出的以上结论,本文给出如下建议:第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关键。
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验、技能的掌握、虚心好学和吃苦进取等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居于前列,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虚心好学、吃苦进取是提高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技能掌握水平的前提;实习经历是提高其工作能力、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渠道。因此,女大学生要好学进取,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努力寻找实习机会,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与周围人和睦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第二,健全高校就业服务能力是保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根据数据统计得知,高校的知名度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排在第三位,也是最重要的外在条件。因此,高校要提升自己的软硬件水平,打造自己的知名度。比如,学校应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锻炼和提升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素质,建立实习基地,为女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加女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全面系统地传授职业生涯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自我,有效地整合与运用相关知识与经验,合理地规划、设计未来,从而顺利地获取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第三,保障平等的就业环境是基础。
传统观念的更新是改善目前中国女大学生就业环境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改造将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 因为它与传统习俗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并以制度化或非制度化的形式存在。需要长期地坚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女性、 重视女性发展、 自觉执行男女平等政策的环境, 摈弃落后文化传统对女性的不利影响, 改善女大学生不利的就业环境。
同时,虽然在多部法律中规定男女平等就业, 但是缺乏可操作性, 更没有具体的责任承担规定。应尽快颁布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专门法律, 对包括性别歧视概念、类型、判断标准和抗辩事由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并规定对相应的违法行为应追究的法律责任,切实构建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海秀解读中国女性生活现况,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 [DB/OL]光明日报网络版,http://lifegmwcn/2010-11/09/content_1374360htm,2010-11-09
[2]王天营,马万民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江苏统计,2003,(8):9-10
[3]徐倩,孙海泉高职教育优质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2):23-25
[4]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82-84
[5]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J]改革与战略,2007,(1):150-153
[6]王邦田基于集值统计法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构建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30-32
[7]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态势实证研究 [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4):102-105
[8]宋继勋,李扬,南峰 实用型高校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教育与职业,2010,(9):47-48
[9]李金林,应伟清,吴巨慧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0-62
[10]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5-48
[11]陶韶菁,王坤钟高校就业服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122-125
[12]张灿,谢思全,董利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13-16
[13]万远英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学模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191-193
[14]吴哲敏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7):146-148
[15]杨炼秋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分析评价模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11):98-102
[16]黄建构建毕业生就业指标体系[J]中国统计,2005,(1):50
[17]黄娟家庭背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8]杨歌舞 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9]腾智源,黄可论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挤问题[J]硅谷,2010,(1):215-161
[20]陈雁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4,(1):62-65
[21]李丹,宫照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排斥的表现和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09,(6):72-74
[22]何勇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及应用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3,(4):72-76
[23]Becker,G SThe Econoics of Discrimination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
[24]Phelps,ES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7):659-661
[25]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研究述评 [J]经济学动态,2005,(1):108-112
[26]王静中国劳动力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9-39
How Does Gender Influence Employment Quality?
——Empirical Study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Female Graduates’ Employment
Zhang Kang-si Ying Shuai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principles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emale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on the basis of high-frequency indicators of authorities typical view, such as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Sampled by 2010 Graduate Employment Issue Survey, the article draws a conclusion about the indicator weight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female graduates employment The result would facilitate universities and female graduates attaining a fully understanding of labor market, which could be a reference in job hunting Meanwhile it also can offer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to improve female graduates employment?problems
Key words: Index System; Employment Quality; Female Graduate
(责任编辑:韩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