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社会处于深刻变革的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要培养更多能够满足时代需求,推动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生物教学层面来说,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还要完成核心素养的塑造,以确保生物人才的综合性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渗透;培养
从人的全面发展,打造综合性人才的角度来说,教育需要考虑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家国情怀,交往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等方方面面[1]。而立足个人修养层面,独立思考能力是其中的关键性以及基础性内容。尤其在生物学习中,独立思考是怀疑精神,判断能力,拓展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源。只有使学生具备这种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高质量生物人才。本文基于上述内容,通过生物教学实例来从以下四方面探究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各种核心素养。
一、解读社会热点问题,利用生物学原理破解谣言
近年来社会中开始流传这样一种关于猪肉的谣言:大部分市场中,售卖的猪肉内部含有大量虫体,高温烧煮也无法消灭,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人体,损害身体健康。从客观角度来说,尽管猪肉中确实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菌等生物,但关于感染性虫体的谣言确实缺乏科学依据。为了帮助学生辨别谣言,更好地了解生物学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检验的形式来辨明谣言真伪。首先去屠宰场。随机抽取一部分猪肉和猪小肠样本,并从实验室获取猪蛔虫标本。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猪蛔虫的生存环境是猪小肠,猪肉并不能满足其生存条件。学生通过显微观察,可以清晰地辨别猪肉中是否存在猪蛔虫,实验结果自然会使谣言不攻自破。这样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生物学解读,既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求真精神,实现这两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重视事实和数据的价值
生物學立足自然界实际情况,本身就是一门来源于事实与生活的学科。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辅以有力的事实论证,能够更好地解读生物原理。举例来说,在研究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提到当前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问题,认为包括树木在内的生物类型数目正逐渐消退。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者说这种多样性锐减的情况在各个地区普遍存在吗?答案需要事实和数据来说话。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各种类型的数目进行统计记录并计算单位区域内的数种密集程度。最终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情况确实广泛存在,但是仍然有部分地区生物类型数目基本维持原状,甚至有少数地区不减反增。这样就发现了生物多样性普遍存在这一观点的反例。这样的实际调查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概念产生更为直观明晰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盲目趋从于教科书和权威,对开展客观的生物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的培养[2]。
三、融入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从理论学习层面来说,针对未来生态的发展情况,有许多经典的,有价值的国内外著作,例如《寂静的春天》等。他们以科学的视角,严谨的科学精神,怀揣着对人类发展深深的关切与忧虑,介绍了生物学相关内容。学生在了解这些书籍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我们的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破坏,人类的未来同生态发展息息相关。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的关卡环境,保护环境,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环保意识的培养。从实践层面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深入森林,果园等自然生态内部。以果园为例,学生在亲身采访的过程中能够了解不同杀虫剂对应的飞虫类型及其环境污染程度,学到如何调整杀虫剂剂量既能够满足杀虫效果,同时又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与互相促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理论和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
四、肯定,支持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
质疑是推动一切学科进步和人类知识创造的动力[3]。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现课堂的民主化,保证每位同学都有自主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权利,针对学生的合理质疑,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其通过实验探究等形式证明其观点。举例来说,在分析鱼鳔的作用过程中,书本上指出鱼为了实现上浮的目的,将会使鳔中充满空气。而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出质疑,认为鱼在吸入空气之后自身重量会增加,不仅不会上浮,反而会下降。尽管很多质疑的观点可能不太成熟,但教师的及时鼓励无疑会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会在课后通过观察近似透明的小鱼上浮过程中鳔的收缩情况来验证书本结论是否正确。这一过程无疑会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并提升其探究能力,是较为有效的渗透核心素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立贤.浅谈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J].才智,2019(20):24.
[2]王玉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展[J].甘肃教育,2019(11):123.
[3]李吉花.浅谈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61-162.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渗透;培养
从人的全面发展,打造综合性人才的角度来说,教育需要考虑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家国情怀,交往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等方方面面[1]。而立足个人修养层面,独立思考能力是其中的关键性以及基础性内容。尤其在生物学习中,独立思考是怀疑精神,判断能力,拓展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源。只有使学生具备这种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高质量生物人才。本文基于上述内容,通过生物教学实例来从以下四方面探究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各种核心素养。
一、解读社会热点问题,利用生物学原理破解谣言
近年来社会中开始流传这样一种关于猪肉的谣言:大部分市场中,售卖的猪肉内部含有大量虫体,高温烧煮也无法消灭,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人体,损害身体健康。从客观角度来说,尽管猪肉中确实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菌等生物,但关于感染性虫体的谣言确实缺乏科学依据。为了帮助学生辨别谣言,更好地了解生物学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检验的形式来辨明谣言真伪。首先去屠宰场。随机抽取一部分猪肉和猪小肠样本,并从实验室获取猪蛔虫标本。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猪蛔虫的生存环境是猪小肠,猪肉并不能满足其生存条件。学生通过显微观察,可以清晰地辨别猪肉中是否存在猪蛔虫,实验结果自然会使谣言不攻自破。这样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生物学解读,既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求真精神,实现这两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重视事实和数据的价值
生物學立足自然界实际情况,本身就是一门来源于事实与生活的学科。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辅以有力的事实论证,能够更好地解读生物原理。举例来说,在研究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提到当前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问题,认为包括树木在内的生物类型数目正逐渐消退。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者说这种多样性锐减的情况在各个地区普遍存在吗?答案需要事实和数据来说话。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各种类型的数目进行统计记录并计算单位区域内的数种密集程度。最终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情况确实广泛存在,但是仍然有部分地区生物类型数目基本维持原状,甚至有少数地区不减反增。这样就发现了生物多样性普遍存在这一观点的反例。这样的实际调查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概念产生更为直观明晰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盲目趋从于教科书和权威,对开展客观的生物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的培养[2]。
三、融入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从理论学习层面来说,针对未来生态的发展情况,有许多经典的,有价值的国内外著作,例如《寂静的春天》等。他们以科学的视角,严谨的科学精神,怀揣着对人类发展深深的关切与忧虑,介绍了生物学相关内容。学生在了解这些书籍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我们的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破坏,人类的未来同生态发展息息相关。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的关卡环境,保护环境,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环保意识的培养。从实践层面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深入森林,果园等自然生态内部。以果园为例,学生在亲身采访的过程中能够了解不同杀虫剂对应的飞虫类型及其环境污染程度,学到如何调整杀虫剂剂量既能够满足杀虫效果,同时又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与互相促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理论和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
四、肯定,支持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
质疑是推动一切学科进步和人类知识创造的动力[3]。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现课堂的民主化,保证每位同学都有自主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权利,针对学生的合理质疑,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其通过实验探究等形式证明其观点。举例来说,在分析鱼鳔的作用过程中,书本上指出鱼为了实现上浮的目的,将会使鳔中充满空气。而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出质疑,认为鱼在吸入空气之后自身重量会增加,不仅不会上浮,反而会下降。尽管很多质疑的观点可能不太成熟,但教师的及时鼓励无疑会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会在课后通过观察近似透明的小鱼上浮过程中鳔的收缩情况来验证书本结论是否正确。这一过程无疑会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并提升其探究能力,是较为有效的渗透核心素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立贤.浅谈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J].才智,2019(20):24.
[2]王玉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展[J].甘肃教育,2019(11):123.
[3]李吉花.浅谈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