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水平值持续上升变化趋势将更为复杂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全国地价水平值持续上升,全国主要城市综合地价水平值为2882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了229元/平方米。其中商业用地地价最高,为5185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了473元/平方米;其次为居住用地,4245元/平方米,比上年提高了421元/平方米;工业用地地价最低,为629元/平方米,比上年提高了32元/平方米。
  全国重点监测城市综合地价水平值为3943元/平方米,各用途地价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各用途地价变化规律相一致。
  全国总体地价增长率涨幅明显
  重点监测城市地价略高于平均水平
  ●各用途地價增长率均高于2009年
  ●主要城市综合地价一季度出现较大增幅,二季度有所放缓,三、四季度持续回升
  ●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值最高,增长率最低;珠江三角洲地区商业地价水平值和增长率最高;环渤海地区上涨幅度较大,居住地价增长率最高
  ●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价增长较快,尤以商业和居住地价增长明显,工业地价增长体现出东、中、西部的梯次差异
  
  2010年全国主要城市综合地价增长率为8.62%,较上年同比提高了3.57个百分点。商业、居住、工业用地平均地价增长率都比上年有所上升,其中,商业用地地价增长率为10.03%,较上年同比提高了4.49个百分点;居住用地地价增长率为11.02%,较上年同比提高了3.10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地价增长率为5.29%,较上年同比提高了3.73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重点城市各用途地价增长率均高于2009年,从历年数据来看,2010年综合、居住、工业地价增幅仅次于2007年曾出现的历史高点,商业地价增幅甚至超过2007年,为历年最高。
  2010年全国主要城市四个季度的综合地价环比增长率依次为2.34%、1.52%、1.76%和2.53%;重点城市四个季度的综合地价环比增长率依次为2.97%、1.88%、2.20%、2.82%。从总体来看,一到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和重点城市综合地价均呈上升趋势,重点城市各季度综合地价环比增长率均高于主要城市,两者变动趋势一致,二季度综合地价增长幅度有所趋缓,三、四季度加速上涨。
  三个重点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在三个重点地区内最高,为4403元/平方米,珠江三角洲地区次之,为3830元/平方米,环渤海地区最低,为3182元/平方米。三个重点地区的商业、居住、工业地价水平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延续上年的趋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商业地价水平高于居住和工业地价水平,且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商业地价水平,是全国平均商业地价水平值的2.36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居住和工业地价水平值均为全国最高,分别为7334元/平方米和803元/平方米。环渤海地区的各用途地价水平值均为最低。
  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综合地价增长率最低,为6.72%,低于全国8.62%的平均水平,商业、居住、工业地价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商业、居住地价增长率低于其他两个重点监测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最高,为10.70%,居住地价增长率为8.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商业、工业地价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及其他两个重点监测区域平均水平,分别为25.58%和9.15%。环渤海地区的综合地价增长率居中,为9.77%,商业地价增长率为11.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地价增长率低于全国及其他两个重点监测区域,为4.80%,居住地价增长率则高于全国及其他两个重点监测区域平均水平,为13.78%。
  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地价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各用途地价水平值最高,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值,综合地价达5735元/平方米;中西部地区各用途地价水平值则均低于全国平均地价水平值,中部地区综合地价最低,为1949元/平方米,西部地区综合地价居中,为2705元/平方米。
  东部地区商业、工业地价增长率最高,分别为17.06%和9.25%,高于全国及其他两个地区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居住地价增长率最高,高于全国及其他两个地区平均水平,为16.03%;中部地区地价增长率较低,综合地价为8.28%,商业、居住地价明显低于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6.89%、10.78%,工业地价居中,为5.41%。
  商品房价格变动趋势与地价基本一致
  ●全国商住综合地价保持较快上涨,商品房销售价格增长率较上年大幅回落
  ●住房开发用地增幅明显,供应结构趋向政策预期,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平均价款四季度上涨明显
  ●各重点监测城市居住用地地价房价比存在较大差异
  
  2010年,全国商业和居住综合平均地面地价为4488元/平方米,平均增长率为10.76%;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5029元/平方米,增长率达到7.11%,地价增长率比房价增长率高3.65个百分点,地价增长率增长幅度较上年提高了3.45个百分点,房价增长率变化幅度较上年下降了13.98个百分点。
  2001年以来,我国的商住综合地价逐年上涨,地价变化体现出与宏观经济变化相一致的波动性。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的变动趋势与地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波动幅度更为突出。2001年~2007年,全国商品房价格逐年上涨,其中2004年、2005年、2007年三年的增长率较大,均在10%以上,2004年增长率甚至高达17.76%。2008年商品房价格基本与2007年持平,2009年迅速攀升,达到历史高点21.10%,2010年增长率再次回落到10%以下。
  2010年住房用地供应量增长显著,全年供地总量约12.5万公顷,同比增幅达64%。在住宅用地中,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2.5万公顷,同比增长了125%,占住宅用地的19.7%,同比提高了5.4个百分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供应7.1万公顷,同比大幅增长。从住房用地出让价格来看,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平均价款178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了17.9%。
  2010年全国重点监测城市基于相同市场时点的居住用地地价房价比均值为34.07%,处于近年平均水平。其中厦门、长春、福州、宁波的居住用地地价房价比在50%以上,分别为63.46%、54.71%、54.11%和52.39%;而海口、重庆、南宁、西宁的居住用地地价房价比较低,均低于20%,分别为19.45%、17.69%、16.49%和16.18%;其余城市的居住用地地价房价比均在20%~50%之间。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快,居住用途土地的交易量大,居住土地市场活跃,相应的地价房价比较高;而城市人口总量小,土地供给量大,居住土地的需求量比较少,居住土地市场交易不是很活跃,发展未完全,地价房价比处于较低的水平。
  通胀压力和投资需求直接推动房价和地价过快上涨
  ●通胀压力的不断加大和投资性需求的持续增长成为房价、地价过快上涨的直接因素
  ●流动性过剩和多重调控政策协调性不足,使得地价增长呈现波动性变化
  ●城市地价的起伏交替与2010年房地产行业的两轮调控密切相关
  
  在2009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大量救市资金投放的影响下,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加:全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四个季度分别上涨2.2%、2.9%、3.5%和4.7%,全年CPI同比上涨3.3%;流通中货币(M0)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全年净投放现金6381亿元,同比多投放2354亿元。
  土地由于其自身的保值增值特性,以及土地资源储备在房地产业盈利预期的特殊作用,在实体经济不明朗、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加重,土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2010年的全国房地产市场继续升温,房地产投机性需求不断增加,最终导致全国性房价、地价快速上涨。
  2010年,国家针对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为收紧流动性,不断调整信贷政策,央行六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并取消小型金融机构的政策照顾,货币政策开始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在金融政策和房地产政策影响下,一、二季度全国综合地价增速放缓,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34%和1.52%,但三、四季度增长幅度则有所回升,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76%和2.53%。
  2010年1月10日,“国十一条”引发第一轮调控,虽然一季度仍受2009年一系列房地产优惠政策延续效应的持续刺激,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市场均有销售价格持续上涨,出现成交量大幅上升的现象,但城市地价基本得到控制,地价增长率环比较上一季度回落0.67个百分点。接着,4月17日,“国十条”要求各商业银行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同时,各地调控措施陆续出台,一系列限购令、限贷令、限外令等措施逐步得到落实,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价格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二季度地价增长率较一季度持续回落,环比增长率为1.52%,下降了0.8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第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保持了两个季度的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对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是,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预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从8月份开始,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三季度地价增长率环比小幅上升0.24个百分点,综合地价增长率达1.76%。为进一步巩固第一轮房地产调控成果,9月29日,国务院五部委联合推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新政“组合拳”,启动了第二轮房地产市场调控。但受到年底不确定因素影响,各地执行政策情况和力度各异,二、三线城市地价过快上涨带动四季度全国综合地价增长率有所提高,四季度综合地价同比增长2.53%。
  2011年通胀预期之下地价变化趋势将更为复杂
  ●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将主导城市地价的变化方向
  ●税收政策有效实施将有利于抑制投资性需求,限购政策逐步严格并不断扩大范围,短期内将产生明显抑制效果
  ●“十二五”期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对进一步抑制地价过快上涨将起到一定作用
  
  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始终是影响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尽管2010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救市资金的大量投放、货币超发及外资等等仍将影响着2011年宏观经济状况,国内流动性充裕、结构性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走高等潜在通胀压力仍将存在。在通胀预期的压力下,房地产市场变化趋势将更为复杂,土地及房地产的投资保值特性仍将吸引主要的流动性投资,因此能否有效控制国际、国内金融环境,有效遏制和合理分散过剩的流动性,是能否控制地价、房价过快上涨的关键。
  2011年1月27日,重庆、上海均宣布试点房地产税,上海房产税征收方案的重点是对住房增量进行调节,针对新购房者人均面积征收;重庆市实施差别化调控,主要针对高档房征税。虽两地方案有所差异,但均能通过增加新购住房的持有成本,有效抑制投机炒房客,一旦房产税实施范围扩大对房价将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抑制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有利于稳定地价。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文),首次明确提出了“房价控制目标”,要求扩大限购政策的实施范围、继续强化差别化信贷政策、二套房首付从50%提高到60%、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从差额转为全额征收、2011年商品住房用地供应不得低于前两年均值、大力推广“限房价、竞地价”方式出让土地等,从政府监管、金融政策、交易税费、约谈问责等方面部署了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工作,这在短期内对抑制投机性需求必将产生明显效果。但从长期来看,一要考虑相应的治本之策尽快跟上,二要防止过剩的流动性向限购城市以外转移。
  2010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公布。《建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未来五年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抑制房地产投机需求;同时要求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反映了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供地结构将进行动态调整,在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的同时,应重点满足产业发展用地的供应。这些政策将推动房地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起到平抑房价、地价,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报告根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并结合近5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以房地产投资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房地产投资对房地产业的带动作用,进而过渡到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及贡献率分析,通过定性及定量两种方法,具体测算出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带动效用,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一、第二次经济普查中房地产投资  情况分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所长李向阳在2011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文指出,尽管金砖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历史渊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些因素都没有妨碍它们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与扩大。事实上,在全球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有了更广泛的利益“交集”。这种“交集”突出表现为金砖国家经济正面临日益增多的共同机遇和挑战,从而构成深化合作的基础与动力。一、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双速”增长,金砖国家短
期刊
夏斌先生是我多年的领导,最近,读了夏斌先生《中国金融战略:2020》(与陈道富博士合著)一书后,使我重新认识了他——他还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一位谋篇布局的将军。    提出的四大挑战    在该书中,夏斌先生提出了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的四个重大挑战,这是中国金融战略的逻辑起点。  一是人口老龄化。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2030年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夏斌
期刊
近几年,我国以手机出版、电子书、数字图书馆、卫星传输以及其他多媒体形态为主的数字出版产业正如火如荼。政府与企业共建立体化数字出版大平台将成为未来我国出版业发展的趋势。  2010年7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出版蓝皮书:2009~2010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称,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数字出版增长50%左右,总产值达到799.4亿元;电子期刊出版量达到9000多种,电子图书50万种,发行总
期刊
据中新社报道,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斯旺于4月8日在首都堪培拉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否决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合并的提案。  斯旺指出,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这一合作“不是合并,而是接管”,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而否决了这项交易。这种合并会减少澳金融服务行业的工作机会,对澳养老金资产池产生影响,大量资本会流入新加坡,不利于澳大利亚确保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也不利于澳大利亚开展
期刊
作为中国钟表界的“奥斯卡”,2010年中国钟表商大会于11月底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外400多家钟表厂商、经销商和代理商齐聚杭州参加了会议。在本届年会上,享有百年世博会金牌荣耀的瑞士时度表DOXA举行的品牌展示活动,成为年会最亮丽的看点之一。    传奇之色 恒动之美    瑞士时度表DOXA除在年会设立品牌展区展示其形象以及腕表产品外,更受到钟表商大会的青睐,获得11月29日年会欢迎晚宴的独家赞助权
期刊
他是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届考生,也是当时较少选择财政专业的考生。从天津财经学院到中国人民大学,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从想当厂长到被自愿做了教师,再到潜心研究的学者;从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到把财政学讲座带进中南海,看似每一步都不相关,却又都被 “财政”一词串在一起。三十年如一日,他从事着财政学的研究。本期,《经济》记者将带您走近这个财政研究“迷”——我国著名财税学家高培勇。    工人到教师的转变  
期刊
近日,一篇辽宁省抚顺市财政局办公室采购苹果公司的新产品iPod touch4当U盘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天价”U盘事件再次触动公众的神经。为何政府采购频现“天价”,屡禁不止?为何阳光采购事业变成了部分官员的“公开腐败”?如此坦然地公之于众,是权力对人民的漠视,还是有关人员的“操作失误”?这一连串的问号既让人痛心,也引人深思。  2003年1月正式施行《政府采购法》以来,我国政府采购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
期刊
“十二五”期间,水务领域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中央一号文件为水务企业带来了哪些发展良机;新机遇下,领先企业如何确立发展战略;中央企业怎样实现职能与利润的均衡,国字军又如何在资本市场大展身手……  3月24日,在中国水网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中国水务企业第一军团的四位当家人——中国水务投资公司董事长王文珂、北控水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虹海、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在“城管”身上的争议从未间断,这个尴尬的执法群体一次次面临着充满争议的改革。其实,老百姓关心的不是谁管城管,而是城管管谁,又如何管。想起一个故事,有个小女孩说她的理想是当城管,因为当了城管之后,看到妈妈在街边卖茶叶蛋,她就可以慢慢地追,不让妈妈摔倒……小女孩如此单纯的理想反映出的却是现实社会低收入群体的无奈和社会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  自2009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宣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