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2013、2014和2015级的981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高职卫生类院校学生灾疫及其伦理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高职学生之间的灾疫及其伦理认知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调查结论提出建议:充分认知灾疫及其对人类带来的灾难,提高灾疫预防意识;切实完善应灾、减灾机制,展开全民灾疫及其伦理教育;尽快开展融入灾疫伦理教育的高职学生整全生命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灾疫伦理;生命教育;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3-0191-03
Abstract: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981 students from vocational college in Grades 2013, 2014 and 2015, the aim was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 disaster and its ethical cogni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heal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and their ethical cogni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survey,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plague and its disaster to mankind, and raise awareness of the prevention and prevention of plague. We should 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disaster redu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and spread the disease.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whole life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tegrated into the ethical educ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disaster and epidemic ethics; life education; cognition
当今社会灾疫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灾疫,就是灾害和疫情,主要指涉两类事物:一是直接威胁到地球生命安全并造成人类社会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自然现象,如洪水、地震等;二是各种突发性人畜流行性疾病等,其广泛传播可引发连环性的社会灾难。灾疫伦理就是倡导以科学的姿态直面客观事实,致力于消除当代存在的风险,引导人类求取理性生存之道,实现生命福宁[1]。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卫生类相关专业学生灾疫及灾疫伦理认知情况,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分院为例,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灾疫及其伦理认知情况问卷,调查2013级、2014级和2015级在校生的灾疫及灾疫伦理认知情况,了解认知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强化对高职学生的灾疫及其伦理认知教育,充分挖掘灾疫及其伦理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整全生命价值建构中的核心价值,为创新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性依据。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及样本分析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开展于2016年3月至9月,课题研究组分别选取高职卫生类相关专业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三个年级共26个班在校学生1000名,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100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981份。课题研究组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频数分析、描述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分析不同年级学生对灾疫及灾疫伦理认知、如何提高人们预防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以及在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等问题。
(二)问卷调查样本分析
1. 性别构成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卫生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女生所占比例远高于男生,男女生性别比约为1:16,其中护理专业男女生性别比大约为1:20。根据卡方检验结果来看,2013、2014和2015级不同年级的性别比无显著差异,相同专业的男女生比例基本保持一致。
2. 生源地分布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3级、2014級和2015级学生的生源地比例构成无明显差异,学生全部来自省内13个城市。三个年级中来自常州市和苏州市的学生数量同比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再者苏南生源和苏北生源比例基本相当,其中2013级和2014级苏南生源略多于苏北生源学生,2015级苏北生源略多于苏南生源学生。
3. 是否为独生子女
调查显示2013级、2014级和2015级学生在是否为独生子女选项上了存在一定的差异,2013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为91.3%,2014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为88.5%,而2015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则为85.6%,显然,独生子女的比例在逐步降低。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灾疫及灾疫伦理认知
综合三个年级学生的答卷来看,对灾疫的认知都比较明确,尤其是对灾难(如地震、龙卷风等)的认知更为明确,追踪调查分析表明是与本省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近几年省内和媒体的相关报道有关。在对灾疫伦理的认知方面,三个年级中绝大多数学生都缺少认知(选择听说过的仅有6人)。 就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而言,不同年级学生對灾疫的认知有明显差异,2013级学生明显强于2014级和2015级学生,而2014级学生也好于2015级学生,显然,这是与他们在校学习的专业内容和学校平时开展的应急预防演练有关。
(二)提高预防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
在问卷项目“您觉得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包括哪些”的回收答卷中,三个年级的981份有限问卷里选择率最高的是“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占到了99.6%;其次是“参加灾疫志愿服务”,占89.8%;第三位是“到灾区参观”;第四位是“亲身经历灾疫”。
不同年级与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在“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2013级学生除了选择“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外,更多的人选择了“到灾区参观”;2015级学生几乎全部选择了“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此外,更多的人选择了“亲身经历灾疫”;而2014级学生的差异选择是“参加灾疫志愿服务”。
通过不同性别与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男女生的选择有显著差异。男生相对女生而言,更多的选择了“到灾区参观”和“亲身经历灾疫”而不是选择“参加灾疫志愿服务”。
(三)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
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与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不同年级学生在“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2013级学生主要选择“为灾民义务献血”、“赴灾区直接参与救援”、“参加灾疫志愿服务”等;2014级学生主要选择“赴灾区直接参与救援”、“开展防灾应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参加灾疫志愿服务”等;2015级学生则主要选择了“为灾区捐款捐物”、“学习防灾应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关爱来自灾区的同学”等,可见,入学时间越长越愿意选择奔赴一线的实践性行为,而入学时间越短则更倾向于一些理论性的或本地的行为等。
通过是否独生子女与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选择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选择“赴灾区直接参与救援”和“关爱来自灾区的同学”项目者中,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的比例分别高出36.3%和28.6,可见非独生子女更希望奔赴灾区参与救援行动,且他们也更懂得灾区同学需要关爱。
三、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一)对灾疫的认知都比较明确,但是对灾疫伦理的认知均显著缺乏
高职院校卫生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对灾疫的认知都比较明确,但是对灾疫伦理的认知均显著缺乏。不同年级学生对灾疫的认知有明显差异,在校时间越长的学生认知越好,原因在于专业内容的学习和学校平时开展的应急预防演练。
(二)对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上存在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差异
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认为“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与“参加灾疫志愿服务”是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最为有效的两种方法。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在“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除了选择“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外,2013级学生更多选择 “到灾区参观”,2014级学生选择 “参加灾疫志愿服务”,而2015级学生几乎全部选择了“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此外,男女生的选择也有显著差异。男生相对女而言,更多的选择到灾区参观或经历灾疫而非志愿服务。另外,不同生源地与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方面无明显差异。
(三)在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不同年级学生在“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入学时间越长越愿意选择奔赴一线的实践性行为,而入学时间越短则更倾向于一些理论性的或本地的行为等。此外,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选择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非独生子女更希望奔赴灾区参与救援行动且他们也更懂得灾区同学需要关爱。
四、对策及建议
(一)充分认知灾疫及其对人类带来的灾难,提高灾疫预防意识
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灾疫频频发生。每一场灾疫,都伴随着生命的离去。2008年汶川地震,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韩国世越号客轮沉没、智利和新疆和田强烈地震,2015年长江客轮沉没和天津港重大爆炸,2016年江苏盐城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2017年3月31日,哥伦比亚泥石流……灾疫危害着地球上的宝贵生命,破坏了自然界的秩序,也日益消解着人类生存的安全和稳定性机制。在灾疫这一特定的时空场所里,义利关系、群己关系等涉及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道德感召等伦理取向的问题,以一种更集中和极端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认知灾疫及其对人类带来的灾难,提高灾疫预防意识。高职院校应通过积极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组织学生参加灾疫志愿服务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对灾疫的认知和灾疫预防意识。
(二)切实完善应灾、减灾机制,展开全民灾疫及其伦理教育
早在2003年,东南大学生命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慕义教授就在国内率先提出:“创建灾疫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使命。”“灾疫伦理学是有关突发严重疫情的伦理问题、伦理关系、应对由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各项制度的伦理学原则研究的生命伦理学分支学科[2]。”在灾疫日益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今天,防治灾疫的根本之道,是重建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共生互生的生境之道。展开全民灾疫教育,乃是人类生境重建的必由之路[3]。展开全民灾疫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引导全民了解灾疫、认识灾疫,使人人具备灾疫防治、重建生境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其根本任务是对全民进行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怎样做人、如何待物的教育,引导人们重新向自然学习,学会与地球生命共在互存。
教育作为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是让受教育者学会生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受教育者理解生活、思考生活从而去追求幸福生活[4]。高职院校除了正常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外,还应该经常有效开展防灾、应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鼓励学生为灾区捐款捐物、关爱来自灾区的同学,必要时动员学生为灾民义务献血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民灾疫教育。 (三)尽快开展融入灾疫伦理教育的高职学生整全生命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总体战略》中明确指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5]。这是我国第一次将“生命教育”明确写入教育纲要,标志着实施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高职教育不只是进行技术准备的过程,同时它也是学生整全生命价值建构的过程。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和为了人的生命的实践活动,是最体现人文关怀的事业[6]。灾疫伦理教育是以灾疫为主题而展开的伦理教育,其实质是人类的存在选择教育,它最终落实在如何对待自然和以怎样的方式生存的选择教育上来。灾疫伦理教育的实践指向,是培养公民利用厚生、践行尽性的品质、精神和能力。
教育是减灾的重要手段,而学校正是开展灾疫伦理教育的最佳场所。高职院校应该努力建构灾疫及其伦理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机制,从个体与全局两个层面,通过课程实施(包含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及潜在课程)、校园文化建构、班级管理等方面,探寻灾疫伦理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倡导与重视灾疫及其伦理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张志斌,等.中小学生灾疫伦理教育的缺位与补位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10).
[2]孙慕义.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冲突的终结——“非典”事件的伦理学审读[J].医学与哲学,2003(6).
[3]唐代兴.展开全民灾疫教育的伦理方向[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6).
[4]肖川,曹专,陈黎明.生命教育:实现教育的两种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4).
[5]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
04.html.
[6]葉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钟错,陈冯梅.护理专业学生对伦理的认知现状分析[J].高教学刊,2017(17):48-49+52.
关键词:高职院校;灾疫伦理;生命教育;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3-0191-03
Abstract: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981 students from vocational college in Grades 2013, 2014 and 2015, the aim was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 disaster and its ethical cogni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heal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and their ethical cogni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survey,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plague and its disaster to mankind, and raise awareness of the prevention and prevention of plague. We should 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disaster reduc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and spread the disease.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whole life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tegrated into the ethical educ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disaster and epidemic ethics; life education; cognition
当今社会灾疫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灾疫,就是灾害和疫情,主要指涉两类事物:一是直接威胁到地球生命安全并造成人类社会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自然现象,如洪水、地震等;二是各种突发性人畜流行性疾病等,其广泛传播可引发连环性的社会灾难。灾疫伦理就是倡导以科学的姿态直面客观事实,致力于消除当代存在的风险,引导人类求取理性生存之道,实现生命福宁[1]。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卫生类相关专业学生灾疫及灾疫伦理认知情况,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分院为例,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灾疫及其伦理认知情况问卷,调查2013级、2014级和2015级在校生的灾疫及灾疫伦理认知情况,了解认知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强化对高职学生的灾疫及其伦理认知教育,充分挖掘灾疫及其伦理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整全生命价值建构中的核心价值,为创新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性依据。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及样本分析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开展于2016年3月至9月,课题研究组分别选取高职卫生类相关专业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三个年级共26个班在校学生1000名,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100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981份。课题研究组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频数分析、描述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分析不同年级学生对灾疫及灾疫伦理认知、如何提高人们预防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以及在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等问题。
(二)问卷调查样本分析
1. 性别构成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卫生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女生所占比例远高于男生,男女生性别比约为1:16,其中护理专业男女生性别比大约为1:20。根据卡方检验结果来看,2013、2014和2015级不同年级的性别比无显著差异,相同专业的男女生比例基本保持一致。
2. 生源地分布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3级、2014級和2015级学生的生源地比例构成无明显差异,学生全部来自省内13个城市。三个年级中来自常州市和苏州市的学生数量同比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再者苏南生源和苏北生源比例基本相当,其中2013级和2014级苏南生源略多于苏北生源学生,2015级苏北生源略多于苏南生源学生。
3. 是否为独生子女
调查显示2013级、2014级和2015级学生在是否为独生子女选项上了存在一定的差异,2013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为91.3%,2014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为88.5%,而2015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则为85.6%,显然,独生子女的比例在逐步降低。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灾疫及灾疫伦理认知
综合三个年级学生的答卷来看,对灾疫的认知都比较明确,尤其是对灾难(如地震、龙卷风等)的认知更为明确,追踪调查分析表明是与本省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近几年省内和媒体的相关报道有关。在对灾疫伦理的认知方面,三个年级中绝大多数学生都缺少认知(选择听说过的仅有6人)。 就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而言,不同年级学生對灾疫的认知有明显差异,2013级学生明显强于2014级和2015级学生,而2014级学生也好于2015级学生,显然,这是与他们在校学习的专业内容和学校平时开展的应急预防演练有关。
(二)提高预防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
在问卷项目“您觉得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包括哪些”的回收答卷中,三个年级的981份有限问卷里选择率最高的是“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占到了99.6%;其次是“参加灾疫志愿服务”,占89.8%;第三位是“到灾区参观”;第四位是“亲身经历灾疫”。
不同年级与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在“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2013级学生除了选择“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外,更多的人选择了“到灾区参观”;2015级学生几乎全部选择了“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此外,更多的人选择了“亲身经历灾疫”;而2014级学生的差异选择是“参加灾疫志愿服务”。
通过不同性别与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男女生的选择有显著差异。男生相对女生而言,更多的选择了“到灾区参观”和“亲身经历灾疫”而不是选择“参加灾疫志愿服务”。
(三)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
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与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不同年级学生在“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2013级学生主要选择“为灾民义务献血”、“赴灾区直接参与救援”、“参加灾疫志愿服务”等;2014级学生主要选择“赴灾区直接参与救援”、“开展防灾应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参加灾疫志愿服务”等;2015级学生则主要选择了“为灾区捐款捐物”、“学习防灾应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关爱来自灾区的同学”等,可见,入学时间越长越愿意选择奔赴一线的实践性行为,而入学时间越短则更倾向于一些理论性的或本地的行为等。
通过是否独生子女与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结果来看,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选择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选择“赴灾区直接参与救援”和“关爱来自灾区的同学”项目者中,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的比例分别高出36.3%和28.6,可见非独生子女更希望奔赴灾区参与救援行动,且他们也更懂得灾区同学需要关爱。
三、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一)对灾疫的认知都比较明确,但是对灾疫伦理的认知均显著缺乏
高职院校卫生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对灾疫的认知都比较明确,但是对灾疫伦理的认知均显著缺乏。不同年级学生对灾疫的认知有明显差异,在校时间越长的学生认知越好,原因在于专业内容的学习和学校平时开展的应急预防演练。
(二)对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上存在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差异
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认为“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与“参加灾疫志愿服务”是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最为有效的两种方法。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在“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除了选择“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外,2013级学生更多选择 “到灾区参观”,2014级学生选择 “参加灾疫志愿服务”,而2015级学生几乎全部选择了“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此外,男女生的选择也有显著差异。男生相对女而言,更多的选择到灾区参观或经历灾疫而非志愿服务。另外,不同生源地与提高人们灾疫意识的有效方法选择方面无明显差异。
(三)在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不同年级学生在“防灾、应灾和减灾方面的具体行动”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入学时间越长越愿意选择奔赴一线的实践性行为,而入学时间越短则更倾向于一些理论性的或本地的行为等。此外,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选择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非独生子女更希望奔赴灾区参与救援行动且他们也更懂得灾区同学需要关爱。
四、对策及建议
(一)充分认知灾疫及其对人类带来的灾难,提高灾疫预防意识
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灾疫频频发生。每一场灾疫,都伴随着生命的离去。2008年汶川地震,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韩国世越号客轮沉没、智利和新疆和田强烈地震,2015年长江客轮沉没和天津港重大爆炸,2016年江苏盐城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2017年3月31日,哥伦比亚泥石流……灾疫危害着地球上的宝贵生命,破坏了自然界的秩序,也日益消解着人类生存的安全和稳定性机制。在灾疫这一特定的时空场所里,义利关系、群己关系等涉及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道德感召等伦理取向的问题,以一种更集中和极端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认知灾疫及其对人类带来的灾难,提高灾疫预防意识。高职院校应通过积极开展灾疫教育讲座与培训、组织学生参加灾疫志愿服务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对灾疫的认知和灾疫预防意识。
(二)切实完善应灾、减灾机制,展开全民灾疫及其伦理教育
早在2003年,东南大学生命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慕义教授就在国内率先提出:“创建灾疫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使命。”“灾疫伦理学是有关突发严重疫情的伦理问题、伦理关系、应对由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各项制度的伦理学原则研究的生命伦理学分支学科[2]。”在灾疫日益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今天,防治灾疫的根本之道,是重建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共生互生的生境之道。展开全民灾疫教育,乃是人类生境重建的必由之路[3]。展开全民灾疫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引导全民了解灾疫、认识灾疫,使人人具备灾疫防治、重建生境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其根本任务是对全民进行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怎样做人、如何待物的教育,引导人们重新向自然学习,学会与地球生命共在互存。
教育作为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是让受教育者学会生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受教育者理解生活、思考生活从而去追求幸福生活[4]。高职院校除了正常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外,还应该经常有效开展防灾、应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鼓励学生为灾区捐款捐物、关爱来自灾区的同学,必要时动员学生为灾民义务献血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民灾疫教育。 (三)尽快开展融入灾疫伦理教育的高职学生整全生命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总体战略》中明确指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5]。这是我国第一次将“生命教育”明确写入教育纲要,标志着实施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高职教育不只是进行技术准备的过程,同时它也是学生整全生命价值建构的过程。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和为了人的生命的实践活动,是最体现人文关怀的事业[6]。灾疫伦理教育是以灾疫为主题而展开的伦理教育,其实质是人类的存在选择教育,它最终落实在如何对待自然和以怎样的方式生存的选择教育上来。灾疫伦理教育的实践指向,是培养公民利用厚生、践行尽性的品质、精神和能力。
教育是减灾的重要手段,而学校正是开展灾疫伦理教育的最佳场所。高职院校应该努力建构灾疫及其伦理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机制,从个体与全局两个层面,通过课程实施(包含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及潜在课程)、校园文化建构、班级管理等方面,探寻灾疫伦理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倡导与重视灾疫及其伦理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张志斌,等.中小学生灾疫伦理教育的缺位与补位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10).
[2]孙慕义.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冲突的终结——“非典”事件的伦理学审读[J].医学与哲学,2003(6).
[3]唐代兴.展开全民灾疫教育的伦理方向[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6).
[4]肖川,曹专,陈黎明.生命教育:实现教育的两种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4).
[5]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
04.html.
[6]葉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钟错,陈冯梅.护理专业学生对伦理的认知现状分析[J].高教学刊,2017(17):4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