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学生也是如此,有认真刻苦、遵守纪律的优等生,也有不求上进混日子的后进生.如何使后进生从根本上得到较快转变,充分发挥其潜力,缩小与中、优等生的差距,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个灿烂的明天,是广大教师不得不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要倾注爱心,抚慰后进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爱学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
在班级管理中,要坚持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在安排座位时,要坚持好、中、差合理搭配,让优生、好生帮助后进生,这样可以带动后进生主动学习;在课堂提问时,要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少些时间思想开小差;在考试前夕,要让优生帮助后进生过关,促使双方学习成绩都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在班级集体活动中,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对父母离异的后进生,要经常与他们谈心,生活上经常帮助他们,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那些不好教育的后进生,要寓爱于严,严中有爱,经常和他们谈心,给予他们母亲般的温暖.
“爱”是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的最有效武器.只有平等公平地对待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对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班主任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多关心爱护他们,多接触交谈,彼此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让他们感到有班集体、老师的尊重和关怀.
二、要诚心以待,赢得后进生的信任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好或纪律较差,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其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语言稍不注意,就会伤害他们,但他们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支持与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误,班主任一定要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
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挖掘和肯定上.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要有意识地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学会欣赏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要试着吸收后进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各种集体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或某一项力所能及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
三、要循循善诱,期待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有些后进生虽一时有所转变,但由于后续工作没有跟上,又会使他们重新成为后进生.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对于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反复或倒退,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允许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
作为班主任老师,既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后进生引上前进之路.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时,一定要有耐心,有满腔的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要客观分析后进生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此时老师的一句鼓励,一句赞赏,将会促使后进生重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
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终止一个坏习惯和培养一个好习惯,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转变后进生的问题上,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反复复才能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因此,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根本不存在“一蹴而就”.要允许反复,并在反复中耐心地进行诱导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另外,对后进生还要做到宽严相济.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对后进生从严要求,但这种严是有标准的、有尺度的.如果管理过严,就容易造成后进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要宽严适度,“严”要严得有理,“宽”要宽得有据,“严”的同时还必须伴有“宽”的成分在里面.对违反了校规校纪的后进生,在对其表现出“严”的同时,要留有改过自新的空间和余地.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在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上,要多一分爱,少一分斥责,以爱心、诚心、耐心激励他们成长,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和慈母.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朵花都有美丽的绽放.
一、要倾注爱心,抚慰后进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爱学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
在班级管理中,要坚持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在安排座位时,要坚持好、中、差合理搭配,让优生、好生帮助后进生,这样可以带动后进生主动学习;在课堂提问时,要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少些时间思想开小差;在考试前夕,要让优生帮助后进生过关,促使双方学习成绩都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在班级集体活动中,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对父母离异的后进生,要经常与他们谈心,生活上经常帮助他们,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那些不好教育的后进生,要寓爱于严,严中有爱,经常和他们谈心,给予他们母亲般的温暖.
“爱”是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的最有效武器.只有平等公平地对待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对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班主任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多关心爱护他们,多接触交谈,彼此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让他们感到有班集体、老师的尊重和关怀.
二、要诚心以待,赢得后进生的信任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好或纪律较差,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其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语言稍不注意,就会伤害他们,但他们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支持与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误,班主任一定要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
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挖掘和肯定上.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要有意识地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学会欣赏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要试着吸收后进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各种集体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或某一项力所能及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
三、要循循善诱,期待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有些后进生虽一时有所转变,但由于后续工作没有跟上,又会使他们重新成为后进生.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对于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反复或倒退,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允许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
作为班主任老师,既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后进生引上前进之路.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时,一定要有耐心,有满腔的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要客观分析后进生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此时老师的一句鼓励,一句赞赏,将会促使后进生重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
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终止一个坏习惯和培养一个好习惯,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转变后进生的问题上,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反复复才能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因此,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根本不存在“一蹴而就”.要允许反复,并在反复中耐心地进行诱导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另外,对后进生还要做到宽严相济.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对后进生从严要求,但这种严是有标准的、有尺度的.如果管理过严,就容易造成后进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要宽严适度,“严”要严得有理,“宽”要宽得有据,“严”的同时还必须伴有“宽”的成分在里面.对违反了校规校纪的后进生,在对其表现出“严”的同时,要留有改过自新的空间和余地.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在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上,要多一分爱,少一分斥责,以爱心、诚心、耐心激励他们成长,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和慈母.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朵花都有美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