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按照教学过程中的计划性、目的性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二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对课程理论有着重要影响。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显性”和“隐形”课程的本质和统一趋势。“显性”和“隐性”课程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划分强调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教育因素。只有融合“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大课程”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最有效的教育。
【关键词】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教育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21-03
【Abstract】According to teaching pla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divided into visual and invisual two parts,which are playing different role in teaching process. Psychological theor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anding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 Eco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both visual and invisual curriculum. Often overlooked factors in teaching process is emphasized though curriculum division. Therefor,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would provide the most effective education.
【Key words】Visual curriculum Invisual curriculum Education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一、课程论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公认的课程论的基础学科之一。有史以来,心理学主流学派都对当时的课程理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比起哲学等其他学科来显得更为直接和具体。课程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按照特定的心理学理论来设计和决定课程的目标、内容、形态和结构。[1]纵观课程论的心理学理论发展历程,无论是以行为学派、认知学派、格式塔学派为代表的学习心理学,还是以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等人理论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课程论因为这些心理学理论的出现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观。[2]心理学对课程论的意义就在于为其研究提供了学科范式;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为课程论提供理论前提;其研究成果成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依据。[3]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我们通常所提到的课程,一般都指正式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或者说,一切有计划、有目的、按一定程序进行和完成的教学活动,以及体现和落实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指引、课表、教材、规章制度,考核和评估等。[4]这样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但是无数经验告诉我们,相对于这些课程,学习者还通过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获取很多非预期、非计划中的东西,这样的课程称为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最初由杰克逊(P. Jackson)使用。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in Classroom)》(1968)中首先使用了隐性课程一词。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 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最早同时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的是布鲁姆(B. 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布鲁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这是因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负有相互支持、关心和尊重的责任。学校的学习不可能是学生的单个学习,它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布鲁姆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这些社会性品质,以后走入社会所起的作用与学生形成的学习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隐性课程进行了解和研究,并正式进入课程论研究的领域。[6]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思考,国内很多学者在系统的、宏观的比较基础上,对隐性课程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如华东师大陈玉琨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7]靳玉乐认为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8]吕达认为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是通过正式的课程和教学来实施,而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物质情境,诸如校貌、校舍建筑、设备;校园文化、教室布置、各种仪式;校风、校容、校纪校规、班风、学风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他倾向于把隐性课程看成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教学计划以外的影响因素。[9]综合国内外各家的思想,我更倾向于布鲁姆的观点,既然称作“课程”,无论显性、隐性,终极目标都是学习,本质上也是从“学习”这个基点,划分出课程的显性和隐性。显性课程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达到“学习目的”;隐性课程则是通过个体与学校这个小型的生态圈的相互影响达到一定程度的“学习目的”。随着课程论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我们会越来越详细的了解到底有哪些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影响“学习目的”,因而,现在属于隐性课程的因素,以后也许在人为的控制下会变成显性课程的,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又会出现新的属于隐性课程的因素。反之,显性的某些结果被认为不重要或得不到重视,也会转为隐性。两个概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在界定这两个概念上出现的百家争鸣,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三、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1.从生态观看统一
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强调必须要把“要素”放在第一位,所谓“要素”,就是“凡是在社会方面最基本的事物”。基于这种认识,杜威提出,承认教育的社会责任的课程必须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有关共同生活的问题”,所从事的观察和传授的知识“都能发展学生的社会见识和社会兴趣”,课程中的各门学科必须代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标準要素”,并成为“启迪社会价值的工具”。杜威认为学科知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10]根据杜威的观点,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提供一个环境。杜威的这种思想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维果斯基非常重视大的社会环境与小的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对个体的作用。[11]他的学生,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更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他强调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基于勒温的著名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这一公式,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其中,D指Development(发展),P指People(人),E则指Environ ment(环境)。[12]而教育就是要在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人为的创造一个环境,这个人造的环境通过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的环境相互作用,与个体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个体的发展。个体的发展是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联系到课程论,这个人造的环境就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学校的计划教学活動和这个学校非计划教学活动,如学校特有的气氛。很明显个体的教育发展也必是这两方面共同教育的结果。
施良方认为,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活动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隐性课程既可能是计划的课程,也可能是非计划的课程;隐性课程既可能是一种教育活动,也可能是学生的一种自发的学习活动。他进一步指出,隐性课程并非与正规课程相对,也不属于非正规课程的范畴;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是依据课程的不同属性对课程所作的分类,它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交叉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区分的关节点是课程的呈现方式。他把隐性课程看作“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把显性课程界定为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13]这种界定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如何算作间接的、内隐的?如何又算作直接的、明显的?恐怕就更难说清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位本是一体,只是由于人为的划分,而显得陌生。
2.从维果斯基的理论看统一
有“心理学中莫扎特”之称的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头脑之中的或者说内部的过程起源于个体同别人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儿童观察在他们的世界里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儿童自己也同其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然后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来促进自己的发展。[14] 用课程论的话说,即显性课程是相对可控的相互作用过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不可控的相互作用过程。所以用“相对”是因为儿童在观察和学习过程中,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如儿童的性格、兴趣、已有图示(皮亚杰),甚至时间地点的不同都会对相互作用的过程产生微妙的影响。显性和隐性的区分在这个层面上显得意义不大。
他阐述的内化概念认为,内化是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的知识,从而为个体所利用。这个观点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些类似。儿童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重现他们观察到的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且从中获益。例如,他认为语言发展对于复杂的概念内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语言技能很强,就能更好的理解成人的谈话而且能够从谈话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扩展了维果斯基的思想。我想这个“例如”非常好的证明了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相互影响。通过隐性课程习得经验对显性课程产生了影响。例如,课外形成的良好语言能力势必会对课堂的阅读、写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说明了显性课程又是如何影响隐性课程的。既然这样,在课程论的改革中,我们是不是要把隐性课程强调到目前显性课程一样的高度呢?这种被计划过的、人为的隐性课程是否还能称作隐性课程呢?
一位维果斯基思想的发扬者Reuven Feuerstein发现,儿童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学习,一种是直接学习,一种是中介性学习经验。直接学习是指在教学情景中,教师、家长和其他权威人士通过教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中介性学习经验是指在学习情景中,成人或较大的儿童通过解释环境中的事件来间接的帮助学生学习。Feuerstein相信,两种学习类型中,后者对高级认知技能的发展作用更大。在Feuerstein的观点中,强调学习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环境”。[14]在他的观点中,我们看不到环境的人工与否是达到“学习目的”的关键因素。环境既可以是自然而然的,也可以是精心设计的,转换成课程论的语言就是“学习目的”的达成,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课程,而课程是否显性则不是那么重要。
近年来,对学龄儿童的研究的新动向是将学校教育作为文化过程,把学校教育看作一个文化系统。认为学校教育作为整体文化影响学生的发展。[11]其中,这种研究又是分两条线索来进行的。一是学校文化,一种教室文化。在学校文化及教室文化中,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教室的环境创设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是研究的重要方面。马图索夫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学校环境影响学生的社会交往水平。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往的环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罗斯(Roth)研究了教室文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室中的资源、实际操作的工具以及智力实践活动等对儿童的经验有明显影响,而这些经验又直接影响儿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学校的整体文化通过教师发挥作用。学校教育这个文化系统,宏观的看是学校文化,微观的看是教室文化。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依然重要,但已不是主导。而以教师为主导的的显性课程按照上述理论似乎在课程中的地位也不那么重要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显性课程也是这个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它和隐性课程交织成了学校教育这个文化系统。表面上我们似乎分的清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各自的效果,但站在学校教育是文化系统这个高度,区分出的只有结果,因为过程只有一个。
四、结 语
“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划分强调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教育因素。然而过于强调概念上的区分,使得原本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过程,分裂成两个部分。融合“显性”和“隐 形”课程的“大课程”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完善的教育。本文作者从几个心理学的理论简单阐述了对课程论的一些思考。很显然,课程论作为一门学科,本文无疑是管中窥豹。想对课程论、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讨论,就应高屋建瓴的,应用哲学、社会学、社会文化知识以及更多的相关心理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郑信军.当代心理学与课程论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4.8:22~23
2 从立新.课程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从学习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25~31
3 胡斌武.课程心理学基础研究评述[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130~134
4 杨秀玲.课程在显性和隐性的互动中发展[J].澳门教育,1996(3)
5 任友群.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J].上海教育,2001.(22)
6 李 梅.创设师生互动的教育情景——对隐性课程视角的关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6(2):44~46
7 陈玉琨.试论潜在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组织[J].上海高教研究,1989.(1)
8 靳玉乐. 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6)
9 吕达等著.“独木桥?阳关道?”——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M].中信出版社,1991:196
10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4、204~205、373、207~208.
11 邹晓燕等. 维果斯基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评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32~36.
12 颜 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造[J].学前教育研究.1997.(4):16~19
1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265~273
14 Rober J.Sternberg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0~51
15 Roth WM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d actor networkds:an analysis of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 in an elementary classroom in terms of changing resources and practices. Presented at Annu. Meet . Natl Assoc. Res. Sci. Teach ,Anaheim 1996
【关键词】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教育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21-03
【Abstract】According to teaching pla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divided into visual and invisual two parts,which are playing different role in teaching process. Psychological theor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anding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 Eco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both visual and invisual curriculum. Often overlooked factors in teaching process is emphasized though curriculum division. Therefor,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would provide the most effective education.
【Key words】Visual curriculum Invisual curriculum Education psycholog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一、课程论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公认的课程论的基础学科之一。有史以来,心理学主流学派都对当时的课程理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比起哲学等其他学科来显得更为直接和具体。课程论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按照特定的心理学理论来设计和决定课程的目标、内容、形态和结构。[1]纵观课程论的心理学理论发展历程,无论是以行为学派、认知学派、格式塔学派为代表的学习心理学,还是以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等人理论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课程论因为这些心理学理论的出现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观。[2]心理学对课程论的意义就在于为其研究提供了学科范式;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为课程论提供理论前提;其研究成果成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依据。[3]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我们通常所提到的课程,一般都指正式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或者说,一切有计划、有目的、按一定程序进行和完成的教学活动,以及体现和落实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指引、课表、教材、规章制度,考核和评估等。[4]这样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但是无数经验告诉我们,相对于这些课程,学习者还通过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获取很多非预期、非计划中的东西,这样的课程称为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最初由杰克逊(P. Jackson)使用。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in Classroom)》(1968)中首先使用了隐性课程一词。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 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最早同时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的是布鲁姆(B. 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布鲁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这是因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负有相互支持、关心和尊重的责任。学校的学习不可能是学生的单个学习,它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布鲁姆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这些社会性品质,以后走入社会所起的作用与学生形成的学习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5]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对隐性课程进行了解和研究,并正式进入课程论研究的领域。[6]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思考,国内很多学者在系统的、宏观的比较基础上,对隐性课程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如华东师大陈玉琨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7]靳玉乐认为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8]吕达认为隐性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是通过正式的课程和教学来实施,而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物质情境,诸如校貌、校舍建筑、设备;校园文化、教室布置、各种仪式;校风、校容、校纪校规、班风、学风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他倾向于把隐性课程看成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教学计划以外的影响因素。[9]综合国内外各家的思想,我更倾向于布鲁姆的观点,既然称作“课程”,无论显性、隐性,终极目标都是学习,本质上也是从“学习”这个基点,划分出课程的显性和隐性。显性课程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达到“学习目的”;隐性课程则是通过个体与学校这个小型的生态圈的相互影响达到一定程度的“学习目的”。随着课程论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我们会越来越详细的了解到底有哪些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影响“学习目的”,因而,现在属于隐性课程的因素,以后也许在人为的控制下会变成显性课程的,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又会出现新的属于隐性课程的因素。反之,显性的某些结果被认为不重要或得不到重视,也会转为隐性。两个概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在界定这两个概念上出现的百家争鸣,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三、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1.从生态观看统一
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强调必须要把“要素”放在第一位,所谓“要素”,就是“凡是在社会方面最基本的事物”。基于这种认识,杜威提出,承认教育的社会责任的课程必须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有关共同生活的问题”,所从事的观察和传授的知识“都能发展学生的社会见识和社会兴趣”,课程中的各门学科必须代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标準要素”,并成为“启迪社会价值的工具”。杜威认为学科知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10]根据杜威的观点,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提供一个环境。杜威的这种思想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维果斯基非常重视大的社会环境与小的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对个体的作用。[11]他的学生,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更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他强调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这些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联系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发展的生活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方面给予不同的影响。基于勒温的著名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这一公式,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其中,D指Development(发展),P指People(人),E则指Environ ment(环境)。[12]而教育就是要在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人为的创造一个环境,这个人造的环境通过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的环境相互作用,与个体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个体的发展。个体的发展是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联系到课程论,这个人造的环境就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学校的计划教学活動和这个学校非计划教学活动,如学校特有的气氛。很明显个体的教育发展也必是这两方面共同教育的结果。
施良方认为,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活动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隐性课程既可能是计划的课程,也可能是非计划的课程;隐性课程既可能是一种教育活动,也可能是学生的一种自发的学习活动。他进一步指出,隐性课程并非与正规课程相对,也不属于非正规课程的范畴;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是依据课程的不同属性对课程所作的分类,它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交叉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区分的关节点是课程的呈现方式。他把隐性课程看作“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把显性课程界定为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13]这种界定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如何算作间接的、内隐的?如何又算作直接的、明显的?恐怕就更难说清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位本是一体,只是由于人为的划分,而显得陌生。
2.从维果斯基的理论看统一
有“心理学中莫扎特”之称的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头脑之中的或者说内部的过程起源于个体同别人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儿童观察在他们的世界里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儿童自己也同其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然后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来促进自己的发展。[14] 用课程论的话说,即显性课程是相对可控的相互作用过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不可控的相互作用过程。所以用“相对”是因为儿童在观察和学习过程中,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如儿童的性格、兴趣、已有图示(皮亚杰),甚至时间地点的不同都会对相互作用的过程产生微妙的影响。显性和隐性的区分在这个层面上显得意义不大。
他阐述的内化概念认为,内化是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的知识,从而为个体所利用。这个观点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些类似。儿童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重现他们观察到的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且从中获益。例如,他认为语言发展对于复杂的概念内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语言技能很强,就能更好的理解成人的谈话而且能够从谈话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扩展了维果斯基的思想。我想这个“例如”非常好的证明了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相互影响。通过隐性课程习得经验对显性课程产生了影响。例如,课外形成的良好语言能力势必会对课堂的阅读、写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说明了显性课程又是如何影响隐性课程的。既然这样,在课程论的改革中,我们是不是要把隐性课程强调到目前显性课程一样的高度呢?这种被计划过的、人为的隐性课程是否还能称作隐性课程呢?
一位维果斯基思想的发扬者Reuven Feuerstein发现,儿童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学习,一种是直接学习,一种是中介性学习经验。直接学习是指在教学情景中,教师、家长和其他权威人士通过教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中介性学习经验是指在学习情景中,成人或较大的儿童通过解释环境中的事件来间接的帮助学生学习。Feuerstein相信,两种学习类型中,后者对高级认知技能的发展作用更大。在Feuerstein的观点中,强调学习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环境”。[14]在他的观点中,我们看不到环境的人工与否是达到“学习目的”的关键因素。环境既可以是自然而然的,也可以是精心设计的,转换成课程论的语言就是“学习目的”的达成,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课程,而课程是否显性则不是那么重要。
近年来,对学龄儿童的研究的新动向是将学校教育作为文化过程,把学校教育看作一个文化系统。认为学校教育作为整体文化影响学生的发展。[11]其中,这种研究又是分两条线索来进行的。一是学校文化,一种教室文化。在学校文化及教室文化中,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教室的环境创设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是研究的重要方面。马图索夫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学校环境影响学生的社会交往水平。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往的环境,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罗斯(Roth)研究了教室文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室中的资源、实际操作的工具以及智力实践活动等对儿童的经验有明显影响,而这些经验又直接影响儿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学校的整体文化通过教师发挥作用。学校教育这个文化系统,宏观的看是学校文化,微观的看是教室文化。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依然重要,但已不是主导。而以教师为主导的的显性课程按照上述理论似乎在课程中的地位也不那么重要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显性课程也是这个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它和隐性课程交织成了学校教育这个文化系统。表面上我们似乎分的清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各自的效果,但站在学校教育是文化系统这个高度,区分出的只有结果,因为过程只有一个。
四、结 语
“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划分强调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教育因素。然而过于强调概念上的区分,使得原本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过程,分裂成两个部分。融合“显性”和“隐 形”课程的“大课程”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完善的教育。本文作者从几个心理学的理论简单阐述了对课程论的一些思考。很显然,课程论作为一门学科,本文无疑是管中窥豹。想对课程论、对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讨论,就应高屋建瓴的,应用哲学、社会学、社会文化知识以及更多的相关心理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郑信军.当代心理学与课程论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4.8:22~23
2 从立新.课程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从学习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25~31
3 胡斌武.课程心理学基础研究评述[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130~134
4 杨秀玲.课程在显性和隐性的互动中发展[J].澳门教育,1996(3)
5 任友群.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J].上海教育,2001.(22)
6 李 梅.创设师生互动的教育情景——对隐性课程视角的关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6(2):44~46
7 陈玉琨.试论潜在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组织[J].上海高教研究,1989.(1)
8 靳玉乐. 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6)
9 吕达等著.“独木桥?阳关道?”——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M].中信出版社,1991:196
10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4、204~205、373、207~208.
11 邹晓燕等. 维果斯基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评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32~36.
12 颜 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造[J].学前教育研究.1997.(4):16~19
1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265~273
14 Rober J.Sternberg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0~51
15 Roth WM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d actor networkds:an analysis of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 in an elementary classroom in terms of changing resources and practices. Presented at Annu. Meet . Natl Assoc. Res. Sci. Teach ,Anaheim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