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思潮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主流文化趋势。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有的以潮水之势汹涌而来,有的则潜埋在社会意识背后缓缓发挥作用。因此,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思潮引领之间关系这一命题中,必须对社会思潮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在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思潮引领基本逻辑关系的前提下,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这一有利生动实践途径。
关键词: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教育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几乎是与现代性社会相伴而生的。而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出场并产生影响。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学界和思想界就注重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但过去的思潮研究,主要是注重一般的思潮介绍。而近年来,对于思潮的研究已经有了重新的立场与方法,新的时代环境下,更加关注的是思潮的意义与影响,以及思潮的传播方式。归根到底,当前对于社会思潮的反思,更多的是立足于其观点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困境与焦虑。而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是当代社会思潮表现出了截然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一、当代社会思潮新特点
社会思潮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以某种思想、理论为基础,以动态的形式反映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思想、愿望、利益和要求的思想潮流。
当前,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和社会环境本身的复杂性,社会思潮对于人们的冲击已经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影响方式,而呈现出以下两个全新特点:
1、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当前社会思潮多源头、多向度的传播模式使其传播速度更加实时话、快捷化,传播时效更加高效化与国际化[1]。归纳起来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有形媒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课堂教学等方式进行思想的传播;另一种则是通过“造境”的方式,通过无形的生存环境的营造来传播一定的思想。一直以来,社会思潮与媒介总是相伴相随的,没有媒介的存在,任何思想都是无法直达受众的。无论是最原始的以语言作为媒介的口口相传,还是建立在语言和文字媒介基础上的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是全新的互联网媒介,都是最为经典的、直接的社会思潮传播方式。然而,有一种社会思潮的方式相较于前者显得更加隐蔽,其影响却也更加深远——“造境”。例如:消费主义或享乐主义作为一种颇为流行的社会思潮,其价值观念的主要传播往往建立在物质的大量生产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存在基础之上,消费主义借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建造起了一个由大量物质财富所营造出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情境和景观之中,广告、宣传等将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大量观念广而告之,并在这样一种无形环境中为人们所广泛接受。
2、传播内容具有现实性。事实上,各种社会思潮向来都不以观点的正确性、理论的完整性等内在原因,而是以理论观点的新奇性等外在原因来吸引受众。而当今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出现,理论言说方式的新奇性背后,都内在地折射出了一部分群体的现实困境与焦虑,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实际存在着的不容忽视的矛盾。例如,早在2010年,新权威主义曾出现在人民论坛对社会思潮的问卷调查排行榜中的第八位,之后便销声匿迹;直到2016年,新权威主义又一跃成为排名第二的重大思潮。这样的变化,切实反映出我国近几年在反腐、政治改革、法制建设等众多领域中的变革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思想领域,思想界对于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改革的众多环节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反思与理论尝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思潮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最为艰难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抑或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走出高校,面向全社会。网络、大数据、自媒体使得普通民众成为了社会思潮最广泛的接收者。正是在這样的社会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产生互动与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是统分结合、多角度、多侧面的交叉互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无论对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它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思潮的中介和桥梁。
1、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最早在欧洲出现之时,便以一种社会思潮而存在并得到广泛传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同样也是以一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姿态进入中国,后在五四运动时期,经历了三次与其他思想的深刻论战,并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而胜出,从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最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思想武器。
在现今信息爆炸和多元化思潮激烈碰撞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当代传播又遇到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客观环境中多元思潮的碰撞与交锋[2],另一方面则指向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的建设与表达。
首先,马克思主义自身魅力未能得到有效彰显,大众对其认识存在极大偏见。现有学校教育模式下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讲述难逃脱离实际生活的口号化和教条化,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影响更是让很多人对其总是报以敬而远之、闭口不谈的态度,甚至社会中的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总是虚假而又不切实际的。其次,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总是不能摆脱“学院式”的局限,所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学习和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研究院等场所,专家学者成为了唯一掌握马克思主义解读能力的人。因此,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必须关注的一个典型现象。与社会思潮的对话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现实对话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辨别社会思潮提供方法
当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要直面理论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应当与现实社会思潮相结合,而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力量就体现在其批判性的方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立场和观点为辨别各种思潮的真伪提供了最根本的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多种文化蜂拥而至,进而带来国内多种思想的传入,这些思想中不乏有很多先进的思想,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己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向我国输送各种腐朽错误思想,如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打着民主幌子的普世价值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3]。因此,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便成为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面对极具差异性的社会群体,怎样才能寻找到具有“最大公约数”[4]性质的社会共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每一种社会思潮都诉说着一种价值观,各种思潮间的相互碰撞,其实也反映出各类价值观之间的深刻差异。了解当代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性的体现,就是可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在正视思潮、回应思潮、对话思潮的前提下,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释现实、回应社会现实的困境,并积极回应其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才能从根本上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魅力与战斗力。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缘起于现代性社会的生产社会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对的来自于社会思潮的挑战,同样也离不开现代性这一关键时代背景。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环境,实现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导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難的过程。而实现有效引导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真正形成一个强大的、有生命力的、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性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包容性。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只有善于做到“尊重”和“包容”,才能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只有在尊重差异中才能扩大社会认同,只有在包容多样中才能增进思想共识。
目前,凝聚社会共识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新思路。共识意味着要在多样利益主体和利益需求的环境中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离不开的就是包容性。包容性一方面体现出的是现阶段经济形态多样、社会结构多元、文化观念丰富的社会现状,另一方面则体现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内涵。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在对一般社会价值观提炼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直面回应当今大量存在的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需要处理的各种复杂的关系的勇气。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引领整合与尊重包容多样化社会思潮,必须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关系[5],使之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营造既有共同价值追求,又让个性充分张扬的社会和谐氛围。
2、时代性。在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现代性社会格局中,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选择“一体两翼”的路径,即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主体,从全球化的共时态语境和从中国传统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时态出发进行逻辑反思、理性批判和创新发展[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是非此即彼式的选择,而是运用历史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法科学地继承和扬弃,秉承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思想传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实现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精华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吸收、融合、改造和升华。
3、说服力。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性的核心价值体系之后,就需要用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进行引领。这里的引领,并不是说将各种思想进行加工、改造,而是指引领公民对各种思潮进行科学、理性地考量。而如何实现有效引领的第一步,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具生命力的方法——批判。批判不同于简单的批评,真正具有马克思主义原则的批判,应当是反思一切社会思潮当中不合理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马克思主义运用其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来回应社会思潮,在理论实践中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同于其他社会思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大众对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源自于对其理论内涵的不理解与误读。当前,部分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秉持“无用论”和“过时论”的态度,前者指向“实践性”的不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主张并不能对当今复杂的社会发展矛盾产生指导意义。后者则指向了当前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缺失,面对现代社会与革命年代完全不同的时代任务与诉求,马克思主义是否还能发挥作用。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程,最初便源于19世纪末“西学东渐”风潮,和众多西方思想一样为解决中国社会矛盾、改变中国社会现状、实现民族发展而传入。到了五四时期,社会问题愈演愈烈而众多思潮在社会变革的道路上又“无功而返”使得知识分子带着强烈的“问题导向意识”将目光对准了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观照国家前途的工具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资源”。直到本世纪,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体察社会现状、反思发展矛盾的重要思考工具。
21世纪以来,全球都在面对现代化所带来的新的矛盾与焦虑,中国也不例外。而无论是实践性还是时代性,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一贯将理论与实践相契合,这是该理论活的灵魂。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以贯之的问题导向意识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静止的,它总是在勇敢地直面现实。因此,面对中国不同于革命时期的现代性诉求与困境,面对多元思想环境的众声喧哗,只有让马克思主义真正与其他社会思潮进行平等对话,主动与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产生共鸣,才会使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实践精神和强有力的问题导向意识得到真正彰显。
参考文献
[1]冯剑琴,舒丽平.“互联网 +”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对大学生柔性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1(9):143-145.
[2]刘晓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管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16-119.
[3]李红丽.多元社会思潮下强化新时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认同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21(4):185-188.
[4]杨云霞,齐昌聪.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变化,问题及路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1):20-27.
[5]王江伟,胡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三个问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3):7-11.
[6] 孙其昂,侯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代性境遇与超越[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2):58-63.
作者简介:杨德旭(1990.08-),男,蒙古,辽宁朝阳人,硕士,南京工业大学思政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杨立波(1980.05-),女,蒙古,辽宁朝阳人,博士,淮阴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非线性椭圆方程。
关键词: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教育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几乎是与现代性社会相伴而生的。而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出场并产生影响。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学界和思想界就注重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但过去的思潮研究,主要是注重一般的思潮介绍。而近年来,对于思潮的研究已经有了重新的立场与方法,新的时代环境下,更加关注的是思潮的意义与影响,以及思潮的传播方式。归根到底,当前对于社会思潮的反思,更多的是立足于其观点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困境与焦虑。而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是当代社会思潮表现出了截然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一、当代社会思潮新特点
社会思潮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以某种思想、理论为基础,以动态的形式反映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思想、愿望、利益和要求的思想潮流。
当前,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和社会环境本身的复杂性,社会思潮对于人们的冲击已经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影响方式,而呈现出以下两个全新特点:
1、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当前社会思潮多源头、多向度的传播模式使其传播速度更加实时话、快捷化,传播时效更加高效化与国际化[1]。归纳起来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有形媒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课堂教学等方式进行思想的传播;另一种则是通过“造境”的方式,通过无形的生存环境的营造来传播一定的思想。一直以来,社会思潮与媒介总是相伴相随的,没有媒介的存在,任何思想都是无法直达受众的。无论是最原始的以语言作为媒介的口口相传,还是建立在语言和文字媒介基础上的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是全新的互联网媒介,都是最为经典的、直接的社会思潮传播方式。然而,有一种社会思潮的方式相较于前者显得更加隐蔽,其影响却也更加深远——“造境”。例如:消费主义或享乐主义作为一种颇为流行的社会思潮,其价值观念的主要传播往往建立在物质的大量生产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存在基础之上,消费主义借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建造起了一个由大量物质财富所营造出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情境和景观之中,广告、宣传等将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大量观念广而告之,并在这样一种无形环境中为人们所广泛接受。
2、传播内容具有现实性。事实上,各种社会思潮向来都不以观点的正确性、理论的完整性等内在原因,而是以理论观点的新奇性等外在原因来吸引受众。而当今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出现,理论言说方式的新奇性背后,都内在地折射出了一部分群体的现实困境与焦虑,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实际存在着的不容忽视的矛盾。例如,早在2010年,新权威主义曾出现在人民论坛对社会思潮的问卷调查排行榜中的第八位,之后便销声匿迹;直到2016年,新权威主义又一跃成为排名第二的重大思潮。这样的变化,切实反映出我国近几年在反腐、政治改革、法制建设等众多领域中的变革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思想领域,思想界对于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改革的众多环节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反思与理论尝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思潮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最为艰难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抑或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走出高校,面向全社会。网络、大数据、自媒体使得普通民众成为了社会思潮最广泛的接收者。正是在這样的社会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产生互动与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是统分结合、多角度、多侧面的交叉互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无论对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它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思潮的中介和桥梁。
1、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最早在欧洲出现之时,便以一种社会思潮而存在并得到广泛传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同样也是以一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姿态进入中国,后在五四运动时期,经历了三次与其他思想的深刻论战,并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而胜出,从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最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思想武器。
在现今信息爆炸和多元化思潮激烈碰撞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当代传播又遇到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客观环境中多元思潮的碰撞与交锋[2],另一方面则指向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的建设与表达。
首先,马克思主义自身魅力未能得到有效彰显,大众对其认识存在极大偏见。现有学校教育模式下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讲述难逃脱离实际生活的口号化和教条化,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影响更是让很多人对其总是报以敬而远之、闭口不谈的态度,甚至社会中的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总是虚假而又不切实际的。其次,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总是不能摆脱“学院式”的局限,所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学习和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研究院等场所,专家学者成为了唯一掌握马克思主义解读能力的人。因此,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必须关注的一个典型现象。与社会思潮的对话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现实对话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辨别社会思潮提供方法
当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要直面理论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应当与现实社会思潮相结合,而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力量就体现在其批判性的方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立场和观点为辨别各种思潮的真伪提供了最根本的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多种文化蜂拥而至,进而带来国内多种思想的传入,这些思想中不乏有很多先进的思想,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己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向我国输送各种腐朽错误思想,如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打着民主幌子的普世价值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3]。因此,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便成为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面对极具差异性的社会群体,怎样才能寻找到具有“最大公约数”[4]性质的社会共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每一种社会思潮都诉说着一种价值观,各种思潮间的相互碰撞,其实也反映出各类价值观之间的深刻差异。了解当代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性的体现,就是可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在正视思潮、回应思潮、对话思潮的前提下,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释现实、回应社会现实的困境,并积极回应其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才能从根本上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魅力与战斗力。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缘起于现代性社会的生产社会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对的来自于社会思潮的挑战,同样也离不开现代性这一关键时代背景。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环境,实现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导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難的过程。而实现有效引导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真正形成一个强大的、有生命力的、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性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包容性。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只有善于做到“尊重”和“包容”,才能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只有在尊重差异中才能扩大社会认同,只有在包容多样中才能增进思想共识。
目前,凝聚社会共识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新思路。共识意味着要在多样利益主体和利益需求的环境中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离不开的就是包容性。包容性一方面体现出的是现阶段经济形态多样、社会结构多元、文化观念丰富的社会现状,另一方面则体现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与内涵。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在对一般社会价值观提炼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直面回应当今大量存在的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需要处理的各种复杂的关系的勇气。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引领整合与尊重包容多样化社会思潮,必须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关系[5],使之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营造既有共同价值追求,又让个性充分张扬的社会和谐氛围。
2、时代性。在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现代性社会格局中,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选择“一体两翼”的路径,即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主体,从全球化的共时态语境和从中国传统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时态出发进行逻辑反思、理性批判和创新发展[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是非此即彼式的选择,而是运用历史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法科学地继承和扬弃,秉承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思想传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实现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精华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吸收、融合、改造和升华。
3、说服力。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性的核心价值体系之后,就需要用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进行引领。这里的引领,并不是说将各种思想进行加工、改造,而是指引领公民对各种思潮进行科学、理性地考量。而如何实现有效引领的第一步,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具生命力的方法——批判。批判不同于简单的批评,真正具有马克思主义原则的批判,应当是反思一切社会思潮当中不合理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马克思主义运用其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来回应社会思潮,在理论实践中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同于其他社会思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大众对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源自于对其理论内涵的不理解与误读。当前,部分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秉持“无用论”和“过时论”的态度,前者指向“实践性”的不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主张并不能对当今复杂的社会发展矛盾产生指导意义。后者则指向了当前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缺失,面对现代社会与革命年代完全不同的时代任务与诉求,马克思主义是否还能发挥作用。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程,最初便源于19世纪末“西学东渐”风潮,和众多西方思想一样为解决中国社会矛盾、改变中国社会现状、实现民族发展而传入。到了五四时期,社会问题愈演愈烈而众多思潮在社会变革的道路上又“无功而返”使得知识分子带着强烈的“问题导向意识”将目光对准了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观照国家前途的工具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资源”。直到本世纪,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体察社会现状、反思发展矛盾的重要思考工具。
21世纪以来,全球都在面对现代化所带来的新的矛盾与焦虑,中国也不例外。而无论是实践性还是时代性,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一贯将理论与实践相契合,这是该理论活的灵魂。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以贯之的问题导向意识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静止的,它总是在勇敢地直面现实。因此,面对中国不同于革命时期的现代性诉求与困境,面对多元思想环境的众声喧哗,只有让马克思主义真正与其他社会思潮进行平等对话,主动与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产生共鸣,才会使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实践精神和强有力的问题导向意识得到真正彰显。
参考文献
[1]冯剑琴,舒丽平.“互联网 +”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对大学生柔性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1(9):143-145.
[2]刘晓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管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16-119.
[3]李红丽.多元社会思潮下强化新时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认同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21(4):185-188.
[4]杨云霞,齐昌聪.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变化,问题及路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1(1):20-27.
[5]王江伟,胡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三个问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3):7-11.
[6] 孙其昂,侯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代性境遇与超越[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2):58-63.
作者简介:杨德旭(1990.08-),男,蒙古,辽宁朝阳人,硕士,南京工业大学思政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杨立波(1980.05-),女,蒙古,辽宁朝阳人,博士,淮阴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非线性椭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