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战略改革,中职学校不得不面对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尴尬局面。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探究能力不强,因此结合中职计算机教学特点,采用学习环教学模式分阶段将传统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逐步转变为高效课堂。
关键词:学习环;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学习环教学模式最早是由上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教授在进行课程改革研究时提出的一种学习和教学的模式,整个模式划分为概念探究、概念介绍和概念应用这三个主要阶段,三者联系紧密,缺一不可。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特点和现状
中职计算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能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1.1 强调基础性
由于在入学时中职生的水平就不高,计算机理论基础不高、操作能力不强。结合这些特点,中职计算机课程主要强调的都是基础性,满足日后学生的基础工作。中职计算机教学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人才链当中处于较低的位置,主要以培养基础硬件、初级软件应用人员为主。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上学到的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软硬件相关知识、office相关文档、表格、幻灯片以及网络方面的知识都是基础方面的,要求层次不高。
1.2 强调操作性
计算机这么课程本身就强调理论和操作箱结合,中职计算机教学更加注重操作性。上机操作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计算机教育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环节。通过调查可以发现,22.39%d的学生对计算机理论和实践课都非常喜欢,有49.58%的中职学生更乐于参加计算机操作实践。在计算机教材编写方面,中职教科书上更侧重操作实验,依此来提高中职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1.3 应用范围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中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计算机这门学科不仅仅包括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和其他学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1.4 受限制性
中职计算机教学受到学校自身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影响,在软件方面学校教学所采用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教师所采用的控制软件等等;在硬件方面主要包括学校计算机的配置、网络带宽等。
二、中职计算机课学习环模式的设计原则
中职计算机教学采取学习环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几个原则。
2.1 目的性原则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去设定探究目标,根据设定好的探究目标来设计教学情境,当学生在情境教学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新问题,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良性循环当中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2.2 程序性原则和递进性原则
学习环模式具有强烈的程序话特色,不管教教学进程分成三环、四环、五环甚至更多,但是都必须严格按照环节来进行。以五环学习模式为例,各环节分别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整理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评价结果,反思过程,在整个学习环当中都要循序渐进。计算机课程总体上来说是由简到繁的知识建构,前一知识点是基础,下一知识点是延续,两者联系紧密并呈递进性向下发展的,所以在设计中也应遵循递进性原则。
2.3 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应当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得到充分体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4 “情境”性原则
自主探究学习离不开情境的设置,教师通过对教学情境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情境当中产生质疑,引发更多的思考,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接近实际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假设、实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当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中职计算机课学习环模式的实施过程
就像大家孔子所谓的“无欲速”,“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中职计算机学习环模式教学过程中,可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问题呈现、问题解决、过程反思这三个主要环节。
3.1 问题呈现环节
问题呈现主要分成三种方式。第一种,教师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让学生理解学习环模式。第二种由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第三种,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假设。在该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受到适当的引导,从而探究能力增强,为下一阶段打好基础。
3.2 问题解决环节
问题解决环节是问题呈现环节的延续,这个环节当中步骤比较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教师为学生收集的数据分析验证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数据收集方面的方法。不管学生先前的假设验证后是否正确,学生都要对自己先前的假设进行解释,形成一个总结性的结论。
3.3 过程反思环节
其实过程反思环节应当贯穿于整个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的始终,这个过程完全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上两个环节的学习探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评价环节当中需要教师充分的准备,如制作评价表和学生互评表格等。
结语:根据中职计算机独特的性质应用学习环模式,在设备、学生、学科等方面都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在教学设计过程当中应当注重以上四个原则。通过“四环七步”的模式改变学生传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最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晶晶.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职业中学计算机中的实践与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2)
[2] 陈秀莉.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探究[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3] 林婷婷. 研究性学习理论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09(27)
关键词:学习环;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学习环教学模式最早是由上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教授在进行课程改革研究时提出的一种学习和教学的模式,整个模式划分为概念探究、概念介绍和概念应用这三个主要阶段,三者联系紧密,缺一不可。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特点和现状
中职计算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能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1.1 强调基础性
由于在入学时中职生的水平就不高,计算机理论基础不高、操作能力不强。结合这些特点,中职计算机课程主要强调的都是基础性,满足日后学生的基础工作。中职计算机教学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人才链当中处于较低的位置,主要以培养基础硬件、初级软件应用人员为主。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上学到的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软硬件相关知识、office相关文档、表格、幻灯片以及网络方面的知识都是基础方面的,要求层次不高。
1.2 强调操作性
计算机这么课程本身就强调理论和操作箱结合,中职计算机教学更加注重操作性。上机操作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计算机教育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环节。通过调查可以发现,22.39%d的学生对计算机理论和实践课都非常喜欢,有49.58%的中职学生更乐于参加计算机操作实践。在计算机教材编写方面,中职教科书上更侧重操作实验,依此来提高中职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1.3 应用范围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中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计算机这门学科不仅仅包括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和其他学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1.4 受限制性
中职计算机教学受到学校自身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影响,在软件方面学校教学所采用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教师所采用的控制软件等等;在硬件方面主要包括学校计算机的配置、网络带宽等。
二、中职计算机课学习环模式的设计原则
中职计算机教学采取学习环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几个原则。
2.1 目的性原则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去设定探究目标,根据设定好的探究目标来设计教学情境,当学生在情境教学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现新问题,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良性循环当中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2.2 程序性原则和递进性原则
学习环模式具有强烈的程序话特色,不管教教学进程分成三环、四环、五环甚至更多,但是都必须严格按照环节来进行。以五环学习模式为例,各环节分别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整理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评价结果,反思过程,在整个学习环当中都要循序渐进。计算机课程总体上来说是由简到繁的知识建构,前一知识点是基础,下一知识点是延续,两者联系紧密并呈递进性向下发展的,所以在设计中也应遵循递进性原则。
2.3 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应当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得到充分体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4 “情境”性原则
自主探究学习离不开情境的设置,教师通过对教学情境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情境当中产生质疑,引发更多的思考,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接近实际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假设、实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当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中职计算机课学习环模式的实施过程
就像大家孔子所谓的“无欲速”,“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中职计算机学习环模式教学过程中,可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问题呈现、问题解决、过程反思这三个主要环节。
3.1 问题呈现环节
问题呈现主要分成三种方式。第一种,教师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让学生理解学习环模式。第二种由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第三种,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假设。在该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受到适当的引导,从而探究能力增强,为下一阶段打好基础。
3.2 问题解决环节
问题解决环节是问题呈现环节的延续,这个环节当中步骤比较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教师为学生收集的数据分析验证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数据收集方面的方法。不管学生先前的假设验证后是否正确,学生都要对自己先前的假设进行解释,形成一个总结性的结论。
3.3 过程反思环节
其实过程反思环节应当贯穿于整个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的始终,这个过程完全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上两个环节的学习探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评价环节当中需要教师充分的准备,如制作评价表和学生互评表格等。
结语:根据中职计算机独特的性质应用学习环模式,在设备、学生、学科等方面都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在教学设计过程当中应当注重以上四个原则。通过“四环七步”的模式改变学生传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最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晶晶.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职业中学计算机中的实践与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2)
[2] 陈秀莉.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探究[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3] 林婷婷. 研究性学习理论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