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中年多包容共迎夕阳重晚睛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过五旬的司女士是一家医院的主任医师。春节过后,她跟老公提出离婚,理由很简单:儿子去年大学毕业,在外地找到工作,基本算是“放飞”了,她也尽到对家庭的责任,但夫妻感情淡了,天天待在一起,共同话题却越来越少,有时甚至连话都懒得说了。虽然没有第三者,但一起生活的感觉已味同嚼蜡。
  关心他们两口子的亲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都一起生活了近30年,即使感觉像左手摸右手,没了激情。多少还有亲情在啊!不是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嘛,再过几年,老两口都退休了,身边有个人说话总比没有好吧!
  面对亲友的劝说,司女士义无反顾:与其死守传统观念,凑合着“白头偕老”,倒不如趁早放手,让两个人都过上几年自己想要的日子!
  接近知天命之年的刘女士子女也大了,事业有成。近几年来,大她5岁的老公对夫妻生活的兴趣越来越淡,夫妻同房时,老公很勉强。一开始她也想到年纪大了,激情减退了,于是不时腾出时间跟老公去旅行,想与他在两人世界中重拾浪漫情怀。
  可努力过后,刘女士发现,即使她再主动,丈夫还是没有反应。她私底下跟姐妹交流,有的认为到了这把年纪无性婚姻也算正常,但也有的让她留心她老公是否在外面有人了。她细心观察了一段时间,找不到蛛丝马迹。老公觉察出她的疑心,索性跟她摊牌了:自己确实早已力不从心。此后,他跟她分房睡,对无性的婚姻现状心安理得。但不时还有强烈需求的刘女士,在生理上的忍受达到极限时便会莫名失控,她感到很沮丧、很辛苦,终于忍不住跟老公提出离婚。
  如今,年龄介于45岁~64岁之间的族群,他们拥有自主消费的能力,勇于追求新鲜时尚,但又面临工作、退休、身体健康、家庭婚姻、性生活等问题或危机。日本有关统计显示,从1973年~1997年,结婚30年以上的日本夫妇离婚率增了7倍!50岁~60岁的妇女有60%对家庭生活已难以忍受。这种现象在歐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同样存在。在中国,这种现象近年来也比过去多了,特别是在提前步入人口老龄化的部分大城市已渐次出现。
  有报道说,京沪近年来的有关调查结果也显示,中老年人离婚正呈现上升趋势。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去年1月~10月统计显示,涉老离婚案比前一年增长了68%。闹离婚的老夫老妻呈现高学历、高退休金、高资产、远离子女的“三高一远”特点。而北京海淀法院的相关调查也显示,1980年因“性格不合”而闹离婚的中老年人为0,但2003年增至37%;特别是有经济实力的高知中老年女性,一旦下了决心,会更主动提出离婚。
  不少离婚的老夫老妻当初也曾举案齐眉、恩爱无比,“三年之痒、七年之痛”都安然度过了,为何闹起老年离婚,而且是女性更主动选择走出“围城”?这与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婚姻观念的转变,以及中老年女性越来越注重在婚姻中的个人感受有关,她们虽然年老,但多数不愿降低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现在的人命都长,大多能活到七老八十。一般退了休仍有二十年的光景可支配。尤其是“三高一远”的中老年人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多,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放在首位。特别是生活各方面都比较独立的女性,其自尊心与自我期许相对高过普通大众,更看重婚姻生活的实质。即使没有外遇,当两人的关系变得味同嚼蜡时,她们也不愿再凑合到“白头”。因此,即使只是性格不合、观念差异、性生活不和谐等一些在传统老一辈看来应尽量调和、“不可外扬”的“家丑”,也逐渐成为他们离婚的主要原因。
  但在这个年纪离婚,可能要面临更多的心理和社会压力。虽然现在社会对中老年人离婚的现象不再少见多怪,但无论如何,一段维持了二三十年,最后不得不以分手收场的婚姻,对双方以及子女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从女性方面来讲,除了经济上独立,在这个年龄段仍坚持走出围城的一般各方面条件都较好,再找伴侣的要求相对也较高。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结果经常是高不成低不就。时间久了,别人的异样眼光和闲言碎语还是无法避免的,毕竟传统的偏见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消失。
  从男性的角度来看,多数人独立生活的能力相对较低,身体健康也开始走下坡路,没人照顾,生活会更混乱。日本有调查就显示退休后离婚的男子寿命减少10年。当然,这一年纪的男性比女性更易再婚,但如果未能及时从前一段失败的婚姻中找到教训再重新出发,也难为另一段婚姻“保鲜”。
  而即使是已成人自立的子女,家庭的状态对他们的心理、性格乃至行为方式仍不无影响。2010年6月9日,在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爆出离婚一个星期后,其长女卡伦娜·戈尔也与丈夫安德鲁·希夫寻求离婚咨询,专家认为,其父母的婚姻和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影响不可忽视。
  亲密有间,为中年婚姻保鲜
  “都老夫老妻了,还讲什么情啊爱啊!”其实,现实生活中,抱着这种想法的中老年人有很多。实际上,不光是年轻的小夫妻,老夫老妻的婚姻同样需要“保养”。
  互相接纳。别老看对方不顺眼,老想着要改变对方。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都应尽量尝试互相接纳、包容。比如,当有一方性能力下降,而另一方仍不时有强烈的生理需求时,可以一起了解这方面的变化,甚至一起接受治疗。
  亲密有间。即使相处了二三十年,仍需要给对方留点隐私空间,避免一天到晚老待在一起,偶尔可在外面约约会,重温年轻时的感觉。另外,夫妻跟彼此的原生家庭也得有一定的距离,别让它影响到自己的家庭。这种恰当的距离感不但不会让彼此疏远,相反可因距离产生美,增强相互吸引。
  相伴成长。不仅仅是年轻人,步入中老年的夫妻仍需要一起“成长”,特别在工作和生活等环境发生变化时相伴着去适应。比如,当对方在工作上有了新的变动,开拓了新的领域、发展了新的人际关系,不要因为陌生而拒绝跟他/她一起学习和了解,更不要以为是老夫老妻而随便拒绝他/她一同出席一些活动的邀请。
   编辑:修远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请允许我以鲁迅的气派开讲吧:其实我没什么要讲的,我将要讲的,无论如何,在别处已经有人讲过了;实际上,别人已经说得更好。关于“理解”的看法,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过去几十年,这个论题得到了反复而精彩的讨论。我试图进一步阐述这个论题,或许会显得肤浅而笨拙。我研究这问题的路子的新意,仅仅在于试图继续别人的深思熟虑,以便建立起一条联结中国或东方的纽带;然而,即便从这一方面讲,我无论如何也不是开山的人物。  我
许纪霖对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解构,都具有一种理性的目光,一直是我欣赏的。但是,读了他的《狂出真性情》(《读书》一九九四年第十二期)后,却有些不同看法。  有关梁漱溟、毛泽东的那场公案,是非曲直自有评说。然而,讨论其中的是非恩怨是一个问题,在哪个意义上讨论又是一个问题。  作者似乎对梁漱溟的“狂”有太多的认同,以致忽略了一个前提,即发生于五十年代的这场大波澜,不过是中国传统政治的
《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九期《有关配猪的文化抢答》(尹吉男文)肯定会引来一片读者的抢答,因为,不光“在今天,确有一些无视文化规则的‘爷’们和‘款’们,遵循的正是纯生物学的原则”,还确有一些重视“文化规则”的文人,也将人身上生理和性欲的因素放置于“文化规则”的首位,因此可以说是当今时代的一些“人”们想逃避不适而又冷漠的历史氛围,躲进动物生活的机体温暖之中。尹文借徐冰猪于“一大片书堆里”性交的作品提出的问
音乐家谈音乐,往往很有意思。科普兰写过一本《怎样欣赏音乐》,伯恩斯坦写了一本《音乐欣赏》。两位音乐家的可爱之处都在于他们不是为音乐圣殿再加一圈灵光,而是启开大门,引领平民们放胆巡视。  伯恩斯坦在音乐史榜上有名,由其几方面的成就:指挥、作曲、钢琴演奏。常被称道的则是音乐喜剧的创作。不过,即使在不足千字的辞典条目中,也不嫌辞费地要补叙一笔:他的电视讲座备受欢迎。这本《音乐欣赏》即是由之纂集而成。稍觉
美国汉学家如何看中国文学    数十年来美国汉学界一直流行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那就是,古典文学高高在上,现代文学却一般不太受重视。因此,在大学里,中国现代文学常被推至边缘之边缘,而所需经费也往往得不到校方或有关机构的支持。一直到九十年代,汉学界才开始积极地争取现代文学方面的“终身职位”,然而其声势仍嫌微弱。有些人干脆就把现代中国文学看作是古代中国文学的“私生子”。  是什么原因使得美国的中国文学
我首次读到《Encounter》杂志是五十年代后期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中。我被这本杂志吸引,主要是由于它的文化综合的内容和国际名誉响亮的作者阵容。只是后来,我才发现出版者“文化自由同盟”(Congress of Cultural Freedom)原来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外围组织至少是受它的金钱支持。  这个发现当然令我对《Encounter》杂志更具兴趣。在美国思想开明人士的心
如果与湖人同步的魔咒延续,那么热火在2014年的命运将与三年前的湖人相同——第二轮被横扫出局。热火第二轮将面临的对手是猛龙或者篮网,而篮网曾在常规赛横扫热火。  四月底,NBA常规赛大幕落下,真正的战斗打响。宿敌见面,分外眼红。是新生代上位,还是老江湖胜出,都将成为新的话题。谁能最终夺得总冠军奖杯,并不是季后赛的唯一看点。  一亿美元怎样打水漂  俄罗斯土豪老板普罗霍罗夫说:“2015年之前不夺冠
《读书》今年第三期刊登的《激进的教育》,分析了美国科学精英和激进教育者对于教育方针的争论。文章后半部分流露出对激进主义教育及其“教育文化民主主义”的倡议的同情,并将激进主义教育的艰难处境主要归咎于联邦政府在教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政府政策的确对教育实验造成了限制,但,激进主义教育难以得人心,更深刻的原因是这些批判教育理论的软弱无力,换言之,是左派的无能。  首先我们应该检讨“文化民主”的内涵。在教育
《吹沙集》是萧父先生近三十年来所写讨论哲学与文化问题的论文与序跋的结集。  立足于理性的审视,作者娴熟地运用了“科学—理性”的工具,努力揭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反映了特定时代人类历史实践的水平,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他强调“连环可解”,从浩繁的哲学原典中爬疏剔抉,努力揭示哲学范畴从朦胧到清晰、从抽象到具体、从贫乏到丰富的逻辑演进,勾勒出中国哲学发展的“大圆圈”和
近得《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一书,虽然其中的内容,早已由地下浮上地面,但毕竟仍留着那么一股蛮横的“野”气,令人震撼。  过去的时代,一直被认为是精神贫乏的时代。但实际上,人们不但视精神比物质更重要得多,而且的确从中享受到一种至乐,这包括圣徒般虔敬的红卫兵与思想上的叛逆者。有趣的是,两者往往归于一人,而且这种巨大的反差不过前后相距一、两年甚而只有几个月。由此是否可以说精神虚妄呢?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