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从园林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出发,研究了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专业技能体系的构建;把高职院校园林专业的技能划分为4个方面,即风景园林设计、园林绿化工程、园林建筑艺术和园林工程与监理,并基于这4个方面设置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课程;设计了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教学进程表;提出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应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实施模块式、“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时称“造园”专业,开创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先河。近年来,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的缺失对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日渐显现。2006 年 4 月,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风景园林”专业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新增专业首批获准招生,学制 4 年,授予工科学位。这意味着停止了 9 年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招生工作再次开展,由此,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又进入了一个全面恢复和全新发展的局面。
一、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园林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见表1)包括2种工程技术岗位,即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和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以及6种职业工种,即花卉园艺工、草坪建植工、插花员、盆景工、假山工、园林植物保护工等。可见,高职园林专业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专业。
因此,高职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植物栽培与管理、园林绿地管理等专业技能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选择
实施“注重基础,工程结合、培养能力、拓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执行“通识教育 + 学科基础教育 + 专业教育 + 第二课堂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按“先大类培养、再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方式,实行以学生“有范围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和自主选择课程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学分制,努力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可能满足各类学生的求知和成才需要。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成人成才,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知识体系建设
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实践性强,知识面广,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和边缘性。正因为该专业内容十分繁杂,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多样化和完备化。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专业知识体系的四大平台:
3.1 生态类知识平台
以植物学基础、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植与养护管理、城市生态绿地规划、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风景园林生态工程等课程为代表;
3.2 艺术类知识平台
以素描、色彩、钢笔画与速写、国画、书法、园林美与园林艺术、风景摄影、盆景与插花艺术等课程为代表;
3.3 工学类知识平台
以建筑与园林制图、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测量学与 3S 技术、建筑构造与材料、建筑力学与结构、风景旅游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原理、古建筑设计原理、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为代表;
3.4 人文类知识平台
以中外建筑与园林史、中外风景园林思潮、环境心理学、建筑与园林法规、园林文学等课程为代表。
3.5 绿化工程方面
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应包括:(1)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技能;(2)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养护技能;(3)园林植物和花卉的繁育、栽培、种植施工等技能;(4)草坪的栽培管理与养护技能;(5)园林苗圃的建造和开发技能。
3.6 建筑艺术方面
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应包括:(1)园林建筑制图的技能;(2)园林建筑艺术设计的技能;(3)假山、喷泉、水池、风景墙、盆景和塑石等园林小品的设计与施工技能;(4)园林艺术品的设计与制作技能;(5)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技能。
四、“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园林专业各个教学模块的要求及教学进程,学校应与不同的园林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各年级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园林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可以提高技能,增长见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经常参与园林企业的实际运作,既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又可以把课堂搬到园林企业、园林施工现场开展实地教学,从而优化了教学内容。同时,“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也有助于拉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促进学校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形成园林企业、学生和学校“三赢”的局面。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将大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人类在新世纪中,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向往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人类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必然日益增强。这就要求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的学术造诣和水平更上一层楼,促使社会对风景园林行业和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迅猛增长。在这样大好形势下,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生存挑战。因此,对于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工作者来说,一定要深化风景园林学科的改革,促进教育符合时代潮流。我们要提倡加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和实践的联系,倡导风景园林专业“跨专业、跨领域”的通才教育,强化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走向“跨学科、多层次”的风景园林学教学模式,为市场经济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德华,范伶俐.林业行业技能型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体系的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08(1):124—125.
[2]董新春,范伶俐.南方地区林业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7,25(3):56-59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时称“造园”专业,开创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先河。近年来,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的缺失对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日渐显现。2006 年 4 月,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风景园林”专业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新增专业首批获准招生,学制 4 年,授予工科学位。这意味着停止了 9 年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招生工作再次开展,由此,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又进入了一个全面恢复和全新发展的局面。
一、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园林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见表1)包括2种工程技术岗位,即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和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以及6种职业工种,即花卉园艺工、草坪建植工、插花员、盆景工、假山工、园林植物保护工等。可见,高职园林专业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专业。
因此,高职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植物栽培与管理、园林绿地管理等专业技能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选择
实施“注重基础,工程结合、培养能力、拓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执行“通识教育 + 学科基础教育 + 专业教育 + 第二课堂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按“先大类培养、再专业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方式,实行以学生“有范围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和自主选择课程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学分制,努力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可能满足各类学生的求知和成才需要。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成人成才,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知识体系建设
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实践性强,知识面广,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和边缘性。正因为该专业内容十分繁杂,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多样化和完备化。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专业知识体系的四大平台:
3.1 生态类知识平台
以植物学基础、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植与养护管理、城市生态绿地规划、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风景园林生态工程等课程为代表;
3.2 艺术类知识平台
以素描、色彩、钢笔画与速写、国画、书法、园林美与园林艺术、风景摄影、盆景与插花艺术等课程为代表;
3.3 工学类知识平台
以建筑与园林制图、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测量学与 3S 技术、建筑构造与材料、建筑力学与结构、风景旅游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原理、古建筑设计原理、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为代表;
3.4 人文类知识平台
以中外建筑与园林史、中外风景园林思潮、环境心理学、建筑与园林法规、园林文学等课程为代表。
3.5 绿化工程方面
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应包括:(1)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技能;(2)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养护技能;(3)园林植物和花卉的繁育、栽培、种植施工等技能;(4)草坪的栽培管理与养护技能;(5)园林苗圃的建造和开发技能。
3.6 建筑艺术方面
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应包括:(1)园林建筑制图的技能;(2)园林建筑艺术设计的技能;(3)假山、喷泉、水池、风景墙、盆景和塑石等园林小品的设计与施工技能;(4)园林艺术品的设计与制作技能;(5)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技能。
四、“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园林专业各个教学模块的要求及教学进程,学校应与不同的园林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各年级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园林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可以提高技能,增长见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经常参与园林企业的实际运作,既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又可以把课堂搬到园林企业、园林施工现场开展实地教学,从而优化了教学内容。同时,“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也有助于拉近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促进学校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形成园林企业、学生和学校“三赢”的局面。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将大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人类在新世纪中,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向往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人类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必然日益增强。这就要求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的学术造诣和水平更上一层楼,促使社会对风景园林行业和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迅猛增长。在这样大好形势下,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生存挑战。因此,对于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工作者来说,一定要深化风景园林学科的改革,促进教育符合时代潮流。我们要提倡加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和实践的联系,倡导风景园林专业“跨专业、跨领域”的通才教育,强化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走向“跨学科、多层次”的风景园林学教学模式,为市场经济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德华,范伶俐.林业行业技能型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体系的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08(1):124—125.
[2]董新春,范伶俐.南方地区林业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7,25(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