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水稻的病虫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本文介绍了水稻病虫草害防治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
发展水稻产业,对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对安徽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变化,害虫抗药性增强,以水稻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代表的水稻等重大病虫灾情频繁发生,在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方式和农户科技知识、防治知识相对欠缺等因素的情况下,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何提高农作物病虫灾害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1主要病虫发生动态
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叶片。病菌从叶片水孔侵入,先从叶尖、叶缘或叶脉出现白色条状病斑,发病部与其健全处交界明显,绿白分明。在潮时,病部常溢出淡黄色颗粒,称之为“菌脓”。菌脓干后如同鱼籽状,病菌带入大田,侵入秧苗,水稻在三叶期较为抗病。水稻分蘖以后,孕穗、抽穗时期,最容易感病与发病。二化螟在安徽地区每年发生2代,个别年份发生3代,但第3代出现时,杂交中稻已扬花灌浆,只能取食杂草。1代螟蛾高峰期5月13~17日,卵孵盛期5月18~23日,卵孵化高峰期5月底至6月3日。第2代螟蛾产卵始盛期为7月15~18日,卵孵化盛期7月20~23日,卵孵化高峰期7月25~28日。在卵孵化高峰前1~2d施药为最佳期。1代螟蛾产卵盛孵期正值水稻分蘖盛期。6月上中旬出现大片枯鞘与枯心死苗现象,此时施药效果不理想。因为1代幼虫已钻入茎秆内部危害,往往造成1代重,2代危害更重的趋势。各种病虫害发生动态:一是秧田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苗稻瘟、苗期白叶枯病、二化螟1代、稻蓟马等;二是分蘖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有稻纹枯病、白叶枯病、二化螟1代等;三是拔节孕穗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2代、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等;四是抽穗至灌浆成熟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主要有白叶枯病、稻曲病、三化螟3代、褐稻飞虱等,特别是沿淮地区褐稻飞虱大发生与流行,造成严重的损失。
2各种病虫害的防治
2.1合理处理水稻种子
处理水稻种子能有效地避免作物土传、种传部分病害以及地下害虫侵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16%的恶线清可湿性粉剂(主要成分是使百克与杀螟丹)和5%的灭菌成可湿性粉剂加水浸泡水稻种子,浸种3~4 d。水稻种子放进药液时要不断上下翻动,在浸泡之后直接催芽播种,不需要淘洗种子。这样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水稻干尖线虫病以及水稻的白叶枯病等相关的病害。起到方便、安全、高效、经济的作用,也能真正确保水稻出苗的整齐、齐全、均匀、健壮,是获得丰收的重要保障。
2.2水稻播种前床土消毒?
结合实际,要引进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病的杂交水稻良种。统一采用旱育浅植秧,种子用清水浸泡24h,然后催芽。床土平整,床土调酸和消毒能有效地抑制立枯病的发生,防止死苗;调酸方法是用硫磺150g/hm2,在播种前7d结合苗情施肥,整地时均匀拌入5~10cm2的中层土,并保持床土湿润。床土消毒可用敌克松加水均匀喷洒床面。
2.3狠抓秧田防治?
秧田防治二化螟、白叶枯病、稻瘟病是治小田保大田措施之一,秧田面积小而集中,治1hm2秧田等于治大田15~20?hm2,省工省药防效高。防治秧田白叶枯病和二化螟1代方法是:在秧苗3~4片真叶时,或在移栽前5~7d,5月下旬作为“送嫁药”,秧田用川化-018(叶青双、叶枯宁)2.25kg/hm2,加25%三环唑粉剂1.5kg/hm2加18%杀虫双3kg/hm2,对水600kg,均匀喷雾,还可兼治稻蓟马等病虫害。
2.4科学选用农药?
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经过农业部门药检定所登记。严禁使用未取得登记和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农药,以及无厂名、无药名、无说明的伪劣农药。尽可能选用无毒、无残留或低毒、低残留的药。具体来说,有以下4条原则:一是选择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药,如白僵菌、霸天力二号、菜丰灵等;二是选择特异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如抑保、卡克、除虫脲、灭幼脲、农梦特等;三是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如敌百虫、辛硫克螨物、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四是在灾害性病虫害会造成毁灭性损失时,再选择中等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如敌敌畏、乐果、速灭杀丁、天王星、敌克松等。
2.5孕穗圆秆期施药?
水稻进入拔节圆秆期,田间病虫已累积到一定数量,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必须用药防治。进入7月中下旬,水稻抗性机制减弱,病虫混合发生,采用药剂混配,如杀虫双、叶枯宁、井冈霉素混用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2代和稻纵卷叶螟。施药时间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60%稻金丹900g/hm2+井冈霉素2.385kg/hm2+25%叶枯宁2.25?kg/hm2+20%大功臣300g/hm2,对水750kg,进行常规喷雾。施药期田间保持浅水层。
2.5破口抽穗扬花期施药?
这是水稻病虫危害最为敏感的时期,对产量影响最大,用药剂防治格外重要。施药时间在8月上中旬,主防纹枯病、稻飞虱,兼治稻曲病、稻粒黑粉病、三化螟3代等。用有机磷“1605”1?500mL/hm2+20%粉锈宁1.5kg/hm2+5%井冈霉素2.25kg/hm2+25%扑虱灵750g/hm2,以泼雾防治为主,亦可采用粗喷雾防治。?
2.6乳熟期之前防治?
乳熟期之前(8月底至9月5日)是单一季杂交稻田褐稻飞虱出现高峰期,即4代若虫第1孵化高峰以后常在9月5日前后,9月中旬以后虫量逐渐下降。因此,要在高虫量出现时低龄若虫盛期,用好这1次药,能控制褐稻飞虱危害。选用药剂以速效粉剂喷粉为好,也可用有机磷混灭威乳油泼浇。还可用敌敌畏毒土熏蒸。不论用哪种办法,一定要把药剂喷到稻株基部,以提高防效。
2.7适时综合防治?
人工机械捕杀,当害虫发生面积不大,不适于采用其他防治措施时,应当进行人工捕杀。利用灯光诱杀害虫,很多夜间活动的昆虫具有趋光性,可用各种诱虫灯进行诱杀害虫,如稻飞虱。及时处理病谷、病稻草,不在田块附近堆积病稻草。
3管理措施
3.1加强病虫监测,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在统防统治示范区设立病虫观测点,安装测报灯,引进性诱剂,建立系统调查观察田,对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等重大病虫进行定田定期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时期;同时,引进新农药开展防治效果的试验筛选,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为及时有效地实施统防统治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确保统防统治的实施效果。
3.2抓好规范实施,开展技物配套服务
为确保植保服务合作社的规范运行,在制定《章程》的同时,制订财务管理、防治作业操作、施药人员安全、信息技术服务等4个方面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开展规范实施。植保服务合作社按照省、县对参加统防统治实行配套补贴的精神,与示范区农户签订服务协议,收取优惠的防治农药成本,给予统一防治,确保主要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植保服务合作社建立台账,做好每次防治服务登记入册,健全统防统治服务档案。同时,按照镇、村农技推广指导性计划,负责做好示范区抗病高产良种组织供应和栽培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等综合防治措施的配套服务,用“良种、良法、良技”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提高统防统治服务效益。
参考文献:
[1]虞轶俊,石春华,施德.水稻病虫统防统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王荣军.水稻本田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
[3]蒋春艳,陈淮川.水稻重大病虫害主推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
发展水稻产业,对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对安徽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变化,害虫抗药性增强,以水稻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代表的水稻等重大病虫灾情频繁发生,在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方式和农户科技知识、防治知识相对欠缺等因素的情况下,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何提高农作物病虫灾害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1主要病虫发生动态
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叶片。病菌从叶片水孔侵入,先从叶尖、叶缘或叶脉出现白色条状病斑,发病部与其健全处交界明显,绿白分明。在潮时,病部常溢出淡黄色颗粒,称之为“菌脓”。菌脓干后如同鱼籽状,病菌带入大田,侵入秧苗,水稻在三叶期较为抗病。水稻分蘖以后,孕穗、抽穗时期,最容易感病与发病。二化螟在安徽地区每年发生2代,个别年份发生3代,但第3代出现时,杂交中稻已扬花灌浆,只能取食杂草。1代螟蛾高峰期5月13~17日,卵孵盛期5月18~23日,卵孵化高峰期5月底至6月3日。第2代螟蛾产卵始盛期为7月15~18日,卵孵化盛期7月20~23日,卵孵化高峰期7月25~28日。在卵孵化高峰前1~2d施药为最佳期。1代螟蛾产卵盛孵期正值水稻分蘖盛期。6月上中旬出现大片枯鞘与枯心死苗现象,此时施药效果不理想。因为1代幼虫已钻入茎秆内部危害,往往造成1代重,2代危害更重的趋势。各种病虫害发生动态:一是秧田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苗稻瘟、苗期白叶枯病、二化螟1代、稻蓟马等;二是分蘖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有稻纹枯病、白叶枯病、二化螟1代等;三是拔节孕穗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2代、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等;四是抽穗至灌浆成熟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主要有白叶枯病、稻曲病、三化螟3代、褐稻飞虱等,特别是沿淮地区褐稻飞虱大发生与流行,造成严重的损失。
2各种病虫害的防治
2.1合理处理水稻种子
处理水稻种子能有效地避免作物土传、种传部分病害以及地下害虫侵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16%的恶线清可湿性粉剂(主要成分是使百克与杀螟丹)和5%的灭菌成可湿性粉剂加水浸泡水稻种子,浸种3~4 d。水稻种子放进药液时要不断上下翻动,在浸泡之后直接催芽播种,不需要淘洗种子。这样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水稻干尖线虫病以及水稻的白叶枯病等相关的病害。起到方便、安全、高效、经济的作用,也能真正确保水稻出苗的整齐、齐全、均匀、健壮,是获得丰收的重要保障。
2.2水稻播种前床土消毒?
结合实际,要引进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病的杂交水稻良种。统一采用旱育浅植秧,种子用清水浸泡24h,然后催芽。床土平整,床土调酸和消毒能有效地抑制立枯病的发生,防止死苗;调酸方法是用硫磺150g/hm2,在播种前7d结合苗情施肥,整地时均匀拌入5~10cm2的中层土,并保持床土湿润。床土消毒可用敌克松加水均匀喷洒床面。
2.3狠抓秧田防治?
秧田防治二化螟、白叶枯病、稻瘟病是治小田保大田措施之一,秧田面积小而集中,治1hm2秧田等于治大田15~20?hm2,省工省药防效高。防治秧田白叶枯病和二化螟1代方法是:在秧苗3~4片真叶时,或在移栽前5~7d,5月下旬作为“送嫁药”,秧田用川化-018(叶青双、叶枯宁)2.25kg/hm2,加25%三环唑粉剂1.5kg/hm2加18%杀虫双3kg/hm2,对水600kg,均匀喷雾,还可兼治稻蓟马等病虫害。
2.4科学选用农药?
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经过农业部门药检定所登记。严禁使用未取得登记和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农药,以及无厂名、无药名、无说明的伪劣农药。尽可能选用无毒、无残留或低毒、低残留的药。具体来说,有以下4条原则:一是选择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药,如白僵菌、霸天力二号、菜丰灵等;二是选择特异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如抑保、卡克、除虫脲、灭幼脲、农梦特等;三是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如敌百虫、辛硫克螨物、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四是在灾害性病虫害会造成毁灭性损失时,再选择中等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如敌敌畏、乐果、速灭杀丁、天王星、敌克松等。
2.5孕穗圆秆期施药?
水稻进入拔节圆秆期,田间病虫已累积到一定数量,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必须用药防治。进入7月中下旬,水稻抗性机制减弱,病虫混合发生,采用药剂混配,如杀虫双、叶枯宁、井冈霉素混用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2代和稻纵卷叶螟。施药时间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60%稻金丹900g/hm2+井冈霉素2.385kg/hm2+25%叶枯宁2.25?kg/hm2+20%大功臣300g/hm2,对水750kg,进行常规喷雾。施药期田间保持浅水层。
2.5破口抽穗扬花期施药?
这是水稻病虫危害最为敏感的时期,对产量影响最大,用药剂防治格外重要。施药时间在8月上中旬,主防纹枯病、稻飞虱,兼治稻曲病、稻粒黑粉病、三化螟3代等。用有机磷“1605”1?500mL/hm2+20%粉锈宁1.5kg/hm2+5%井冈霉素2.25kg/hm2+25%扑虱灵750g/hm2,以泼雾防治为主,亦可采用粗喷雾防治。?
2.6乳熟期之前防治?
乳熟期之前(8月底至9月5日)是单一季杂交稻田褐稻飞虱出现高峰期,即4代若虫第1孵化高峰以后常在9月5日前后,9月中旬以后虫量逐渐下降。因此,要在高虫量出现时低龄若虫盛期,用好这1次药,能控制褐稻飞虱危害。选用药剂以速效粉剂喷粉为好,也可用有机磷混灭威乳油泼浇。还可用敌敌畏毒土熏蒸。不论用哪种办法,一定要把药剂喷到稻株基部,以提高防效。
2.7适时综合防治?
人工机械捕杀,当害虫发生面积不大,不适于采用其他防治措施时,应当进行人工捕杀。利用灯光诱杀害虫,很多夜间活动的昆虫具有趋光性,可用各种诱虫灯进行诱杀害虫,如稻飞虱。及时处理病谷、病稻草,不在田块附近堆积病稻草。
3管理措施
3.1加强病虫监测,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在统防统治示范区设立病虫观测点,安装测报灯,引进性诱剂,建立系统调查观察田,对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等重大病虫进行定田定期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时期;同时,引进新农药开展防治效果的试验筛选,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为及时有效地实施统防统治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确保统防统治的实施效果。
3.2抓好规范实施,开展技物配套服务
为确保植保服务合作社的规范运行,在制定《章程》的同时,制订财务管理、防治作业操作、施药人员安全、信息技术服务等4个方面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开展规范实施。植保服务合作社按照省、县对参加统防统治实行配套补贴的精神,与示范区农户签订服务协议,收取优惠的防治农药成本,给予统一防治,确保主要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植保服务合作社建立台账,做好每次防治服务登记入册,健全统防统治服务档案。同时,按照镇、村农技推广指导性计划,负责做好示范区抗病高产良种组织供应和栽培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等综合防治措施的配套服务,用“良种、良法、良技”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提高统防统治服务效益。
参考文献:
[1]虞轶俊,石春华,施德.水稻病虫统防统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王荣军.水稻本田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
[3]蒋春艳,陈淮川.水稻重大病虫害主推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