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开始,我国的图画书迎来了第一波发展浪潮。这些图画书拥有丰富的中国元素,饱含中国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具有独创性的表达,让人耳目一新。本期,为大家推荐一些凝结浓郁中国味道、中国情感的原创图画书。
《纽扣士兵》
九儿/著
一枚从衣服上脱落的纽扣,辗转于拥挤的人流、疾驰的车轮底下、臭烘烘的垃圾堆……从秋天到冬天,它历经风霜雨雪,身上的光泽早已暗淡。有一天,小男孩拾起了它,如获至宝地把纽扣带回家。从此,这枚纽扣迎来了崭新的使命……
这是一本无字书,作者用画面讲述了一场看似普通的中国游戏。你可以说,这本书讲了一枚小纽扣的奇特变形记;你也可以说,这本书讲的是一只大白猫的悠闲生活;你还可以说,它讲的是一位失去老伴的老爷爷如何愈合内心失去的一角;你或许也会说,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心思细腻的小孩儿,如何用一双巧手、一颗善心,陪伴外公度过人生的艰难时刻。
《我很想念你》
金晓婧/文、图
这是一个真正拥有中国视角的感人故事。小女孩从没见过外公,外公在她出生前就去世了。通过亲人们的回忆,她慢慢看到了外公的样子。更重要的是,她知道外公的生命在后人身上延续着,他还活在亲人们的爱里。
故事讲述了家庭的代代传承和亲人间的浓浓惦念,展现的是中国人典型的祖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绘本的绘画技法丰富多样,有蜡笔、水彩、拼贴、丝网、点彩等,现代化、国际化的视觉风格和绘画语言,与文字巧妙融合在一起。如水彩晕染的月亮象征外公的脸,点彩法创作的星星代表他的嘴。不拘一格的创作手法、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故事呈现得轻盈而富有诗意,阅读余韵无穷。
《仓老鼠和老鹰借粮》
汪曾祺/文 王祖民/图
在《耗子大爷起晚啦》的童谣声中,开启了这则小故事:喜鹊、乌鸦来向守粮仓的仓老鼠借粮,都说会在来年归还。然而老鹰来借粮,却说“转过年来不定归还不归还”。仓老鼠没借,回头一想:不借粮给老鹰,这事完不了。于是,它装穷去和老鹰借粮,结果呢……
故事由汪曾祺先生根据民间故事创作,中国著名插画家王祖民先生绘制,是一本极具中国韵味又风趣幽默的图画书。这本书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焦墨画法,造型夸张又可爱。画中呈现的道具均为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如大床、脸盆架等。另外,作者别出心裁地把中国的印章技艺引入到画面中,使中国元素更加突出,也增加了画面的趣味和美感。
《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全16册)
老舍、鲁兵、圣野、任溶溶等/文
田原、杨永青、张世明、何艳荣等/图
这是一套传递阅读记忆的图画书,这些小書曾是好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它们大多诞生于我国20世纪后半叶,出自老一辈的艺术泰斗和文学大家之手。我们会欣赏到田原、杨永青、张世明、何艳荣等插画大师的优秀作品,也将读到老舍、鲁兵、圣野、任溶溶等作家创作的精彩故事。
在《儿童学古诗》《春眠不觉晓》里,优美的古诗、经典的水墨插图,唤起我们对中国文化“美”的感受;《九色鹿》《中国寓言·神话》《宝船》等传统故事,让我们看到充满瑰丽想象的古老中国;而《小马过河》《自己的事自己做》《萝卜回来了》等故事传递出的独立思考、自立自强、友爱善良等品格,鼓励着好几代人勇敢长大……
《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
袁晓峰/文 顾强龄/图
小男孩毛毛路过一家包子铺,里面飘来诱人的香味。回到家,他想吃包子,可妈妈做了其他食物。“蛋糕甜甜的,还是吃蛋糕吧。”“可是,我不喜欢吃烤的,包子是蒸出来的……”“馒头也是蒸出来的,吃馒头吧?”“可是馒头没有馅儿呀……”聪明的毛毛和妈妈几个来回“交锋”后,终于吃上了最想吃的包子。
这是一个温馨有趣的美食故事。包子,是连接亲情的温暖食物。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甜蜜的亲子关系,体会到亲子沟通的方式。书中玫瑰豆沙包、灌汤包、韭菜鸡蛋包、肉包子等幽默夸张的故事,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爱上阅读,也爱上中式面点——包子。
《桃花鱼婆婆》
彭学军/文 马鹏浩/图
这是一个温暖又神秘的故事。在遥远安静的苗寨,有一个老婆婆叫阿秀婆。大人说,她是个会对小孩施魔法的“草鬼婆”,一定要离她远远的。可孩子们太喜爱阿秀婆腌制的桃花鱼,经常去找她。阿秀婆真如大人们所说的那么可怕吗?她虽然毫不起眼,还被多方误解,但这并不妨碍阿秀婆用自己的方式关爱弱者,默默无闻地付出。阿秀婆的包容,孩子们的感恩,让我们感受到善良的力量。
绘本中素雅的蓝紫色调,配上温柔细腻的彩铅线条,辅以恰到好处的国画留白,简单却不失细节。苗寨的安静、古朴,孩子们的天真烂漫,阿秀婆的孤独、善良与勇敢,在点滴中自然呈现。
《纽扣士兵》
九儿/著
一枚从衣服上脱落的纽扣,辗转于拥挤的人流、疾驰的车轮底下、臭烘烘的垃圾堆……从秋天到冬天,它历经风霜雨雪,身上的光泽早已暗淡。有一天,小男孩拾起了它,如获至宝地把纽扣带回家。从此,这枚纽扣迎来了崭新的使命……
这是一本无字书,作者用画面讲述了一场看似普通的中国游戏。你可以说,这本书讲了一枚小纽扣的奇特变形记;你也可以说,这本书讲的是一只大白猫的悠闲生活;你还可以说,它讲的是一位失去老伴的老爷爷如何愈合内心失去的一角;你或许也会说,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心思细腻的小孩儿,如何用一双巧手、一颗善心,陪伴外公度过人生的艰难时刻。
《我很想念你》
金晓婧/文、图
这是一个真正拥有中国视角的感人故事。小女孩从没见过外公,外公在她出生前就去世了。通过亲人们的回忆,她慢慢看到了外公的样子。更重要的是,她知道外公的生命在后人身上延续着,他还活在亲人们的爱里。
故事讲述了家庭的代代传承和亲人间的浓浓惦念,展现的是中国人典型的祖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绘本的绘画技法丰富多样,有蜡笔、水彩、拼贴、丝网、点彩等,现代化、国际化的视觉风格和绘画语言,与文字巧妙融合在一起。如水彩晕染的月亮象征外公的脸,点彩法创作的星星代表他的嘴。不拘一格的创作手法、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故事呈现得轻盈而富有诗意,阅读余韵无穷。
《仓老鼠和老鹰借粮》
汪曾祺/文 王祖民/图
在《耗子大爷起晚啦》的童谣声中,开启了这则小故事:喜鹊、乌鸦来向守粮仓的仓老鼠借粮,都说会在来年归还。然而老鹰来借粮,却说“转过年来不定归还不归还”。仓老鼠没借,回头一想:不借粮给老鹰,这事完不了。于是,它装穷去和老鹰借粮,结果呢……
故事由汪曾祺先生根据民间故事创作,中国著名插画家王祖民先生绘制,是一本极具中国韵味又风趣幽默的图画书。这本书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焦墨画法,造型夸张又可爱。画中呈现的道具均为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如大床、脸盆架等。另外,作者别出心裁地把中国的印章技艺引入到画面中,使中国元素更加突出,也增加了画面的趣味和美感。
《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全16册)
老舍、鲁兵、圣野、任溶溶等/文
田原、杨永青、张世明、何艳荣等/图
这是一套传递阅读记忆的图画书,这些小書曾是好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它们大多诞生于我国20世纪后半叶,出自老一辈的艺术泰斗和文学大家之手。我们会欣赏到田原、杨永青、张世明、何艳荣等插画大师的优秀作品,也将读到老舍、鲁兵、圣野、任溶溶等作家创作的精彩故事。
在《儿童学古诗》《春眠不觉晓》里,优美的古诗、经典的水墨插图,唤起我们对中国文化“美”的感受;《九色鹿》《中国寓言·神话》《宝船》等传统故事,让我们看到充满瑰丽想象的古老中国;而《小马过河》《自己的事自己做》《萝卜回来了》等故事传递出的独立思考、自立自强、友爱善良等品格,鼓励着好几代人勇敢长大……
《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
袁晓峰/文 顾强龄/图
小男孩毛毛路过一家包子铺,里面飘来诱人的香味。回到家,他想吃包子,可妈妈做了其他食物。“蛋糕甜甜的,还是吃蛋糕吧。”“可是,我不喜欢吃烤的,包子是蒸出来的……”“馒头也是蒸出来的,吃馒头吧?”“可是馒头没有馅儿呀……”聪明的毛毛和妈妈几个来回“交锋”后,终于吃上了最想吃的包子。
这是一个温馨有趣的美食故事。包子,是连接亲情的温暖食物。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甜蜜的亲子关系,体会到亲子沟通的方式。书中玫瑰豆沙包、灌汤包、韭菜鸡蛋包、肉包子等幽默夸张的故事,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爱上阅读,也爱上中式面点——包子。
《桃花鱼婆婆》
彭学军/文 马鹏浩/图
这是一个温暖又神秘的故事。在遥远安静的苗寨,有一个老婆婆叫阿秀婆。大人说,她是个会对小孩施魔法的“草鬼婆”,一定要离她远远的。可孩子们太喜爱阿秀婆腌制的桃花鱼,经常去找她。阿秀婆真如大人们所说的那么可怕吗?她虽然毫不起眼,还被多方误解,但这并不妨碍阿秀婆用自己的方式关爱弱者,默默无闻地付出。阿秀婆的包容,孩子们的感恩,让我们感受到善良的力量。
绘本中素雅的蓝紫色调,配上温柔细腻的彩铅线条,辅以恰到好处的国画留白,简单却不失细节。苗寨的安静、古朴,孩子们的天真烂漫,阿秀婆的孤独、善良与勇敢,在点滴中自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