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话题是我长久以来的困惑。阅读教学搞得热热闹闹,但有一个基本的问题,阅读教学教什么?有人说了,当然是教会学生怎样阅读。照此说法,假若没有经过阅读教学的训练,人们就不会阅读了?有没有经过阅读训练会有多大的差别?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经典
所谓的经典,应该是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变化,经得住意识形态变换考验的,是人类与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人类精神文明的凝聚点。,校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同的意义,作为校内阅读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其实,也就是教材的选文应该经典)。引导学生从经典阅读入手,可以培育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从人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经典阅读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精神的发展。也许经典的阅读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扶助,其实这也真是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现阶段,小学语文的选文不够精美,即使选择一些名家作品也多有简化和改动,改动的原因是为了小学生更好理解。但是许多改变的文章失去了原文的灵韵。
二、教联系
教联系有多重含义,与文本的联系、与自我知识经验的联系、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和材料的联系、与未知世界的联系,与进一步学习的联系。阅读教学成为一个辐射源,学生智力的触角,在它的触发下,敏感伸向各方。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创造,不是他的信息储存“从无到有”的简单过程,而是“从有到新”的复杂的综合加工的过程,人们获得的信息量愈多,创造的可能性也愈大。阅读教学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文本”解读的过程,在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文本提升和升华了经验世界的无意识,使它自觉纳入学习者的有意识的规律性的认知领域。同时,阅读者也可以发现自身信息的短缺、理解力的薄弱,唤醒再学习、再积累的需要。
这样一个过程并不是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自然经过的,期间需要教师的引导、搭桥,让学生从阅读的自然世界过渡到自觉世界。如:一个阅读教学的案例:《一个以“白洋淀”为主题的开放式阅读教学案例一兼谈《采蒲台的苇》的教学》,在这个案例中,他们引导学生搜集、阅读、交流关于“白洋淀”的有关资料,形成“关于白洋淀、关于采蒲台、关于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的知识与情感的铺垫。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老师为学生列出了“风景、地理、特产、历史、人物、其它”等五个专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材料的特点,按照专题分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将本组交流的专题内容丰富起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交流各自的“信息”。之后,以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做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蒲台的苇》,学完课文以后,张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如下活动:1.告诉学生《采蒲台的苇》选自孙犁的《荷花淀记事》,其中还有好多白洋淀人民的抗战故事。要求学生借阅或从网上下载有关的故事阅读,然后召开了一次“白洋淀抗日英雄故事会”。2.办一期以“我所了解的白洋淀”为专题的手抄报,其中的一篇文章为自己阅读了关于白洋淀的文章以后的心得体会。这个案例就是非常生动的,以课文为辐射源展开的多重阅读形式。课内与课外,原有认知与新的信息交互作用,形成了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三、教技能
虽然“语言文字训练”由于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肢解和琐碎了“文本”内在的灵韵,但是知识与技能仍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解读文本的基本能力,缺乏基本的语感,怎么能与文本平等对话。阅读教学一定要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能,语文训练,重要内容之一是语文技能的训练。技能必须纯熟而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这其间确实不免必要的知识性的艰苦而略显枯燥的训练,苦学和乐学就是这样融为一体,学生智力增进的快感也是艰苦学习的深层快乐。不能怕批评意见就放弃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训练是方法,训练是过程,训练是阅读教学手段的一部分,不要夸大也不要贬低它的作用。适度、适当应该是原则。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能缺乏必要的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这些阅读的必要能力,一定是阅读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学习的。学习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一定就是枯燥的试题。
四、教反思
反思需要教吗?需要。反思,不仅是思维状态,更是生活态度。阅读中的反思可以提升对文本的认识水平,阅读中的反思可以把阅读者个性化的感悟与思考融入对文本的理解。进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阅读反思中孩子们可以学会生活反思,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已有的结论,用敏锐的目光、批判的精神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在反思中获得高质量的人生。但是反思并不是可以自觉获得的,有意识的培养也是必要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都是阅读教学中可提倡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多问几个为什么,用平视的姿态把握文本。
阅读教学可教、需教的东西还很多,这里所说的“教”并不是通常意义的“传授”,可以理解为“培育”,对学生而言是“习得”。阅读教学中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重要。对于感悟力强的人来说,没有经过阅读教学的训练,可能也可以获得阅读能力,不过要走一些弯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确而恰当的阅读教学是他们获得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关键是阅读教学教什么!
一、教经典
所谓的经典,应该是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变化,经得住意识形态变换考验的,是人类与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人类精神文明的凝聚点。,校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同的意义,作为校内阅读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其实,也就是教材的选文应该经典)。引导学生从经典阅读入手,可以培育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从人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经典阅读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精神的发展。也许经典的阅读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扶助,其实这也真是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现阶段,小学语文的选文不够精美,即使选择一些名家作品也多有简化和改动,改动的原因是为了小学生更好理解。但是许多改变的文章失去了原文的灵韵。
二、教联系
教联系有多重含义,与文本的联系、与自我知识经验的联系、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和材料的联系、与未知世界的联系,与进一步学习的联系。阅读教学成为一个辐射源,学生智力的触角,在它的触发下,敏感伸向各方。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创造,不是他的信息储存“从无到有”的简单过程,而是“从有到新”的复杂的综合加工的过程,人们获得的信息量愈多,创造的可能性也愈大。阅读教学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文本”解读的过程,在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文本提升和升华了经验世界的无意识,使它自觉纳入学习者的有意识的规律性的认知领域。同时,阅读者也可以发现自身信息的短缺、理解力的薄弱,唤醒再学习、再积累的需要。
这样一个过程并不是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自然经过的,期间需要教师的引导、搭桥,让学生从阅读的自然世界过渡到自觉世界。如:一个阅读教学的案例:《一个以“白洋淀”为主题的开放式阅读教学案例一兼谈《采蒲台的苇》的教学》,在这个案例中,他们引导学生搜集、阅读、交流关于“白洋淀”的有关资料,形成“关于白洋淀、关于采蒲台、关于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的知识与情感的铺垫。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老师为学生列出了“风景、地理、特产、历史、人物、其它”等五个专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材料的特点,按照专题分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将本组交流的专题内容丰富起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交流各自的“信息”。之后,以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做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蒲台的苇》,学完课文以后,张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如下活动:1.告诉学生《采蒲台的苇》选自孙犁的《荷花淀记事》,其中还有好多白洋淀人民的抗战故事。要求学生借阅或从网上下载有关的故事阅读,然后召开了一次“白洋淀抗日英雄故事会”。2.办一期以“我所了解的白洋淀”为专题的手抄报,其中的一篇文章为自己阅读了关于白洋淀的文章以后的心得体会。这个案例就是非常生动的,以课文为辐射源展开的多重阅读形式。课内与课外,原有认知与新的信息交互作用,形成了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三、教技能
虽然“语言文字训练”由于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肢解和琐碎了“文本”内在的灵韵,但是知识与技能仍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解读文本的基本能力,缺乏基本的语感,怎么能与文本平等对话。阅读教学一定要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能,语文训练,重要内容之一是语文技能的训练。技能必须纯熟而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这其间确实不免必要的知识性的艰苦而略显枯燥的训练,苦学和乐学就是这样融为一体,学生智力增进的快感也是艰苦学习的深层快乐。不能怕批评意见就放弃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训练是方法,训练是过程,训练是阅读教学手段的一部分,不要夸大也不要贬低它的作用。适度、适当应该是原则。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能缺乏必要的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这些阅读的必要能力,一定是阅读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学习的。学习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一定就是枯燥的试题。
四、教反思
反思需要教吗?需要。反思,不仅是思维状态,更是生活态度。阅读中的反思可以提升对文本的认识水平,阅读中的反思可以把阅读者个性化的感悟与思考融入对文本的理解。进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阅读反思中孩子们可以学会生活反思,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已有的结论,用敏锐的目光、批判的精神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在反思中获得高质量的人生。但是反思并不是可以自觉获得的,有意识的培养也是必要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都是阅读教学中可提倡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多问几个为什么,用平视的姿态把握文本。
阅读教学可教、需教的东西还很多,这里所说的“教”并不是通常意义的“传授”,可以理解为“培育”,对学生而言是“习得”。阅读教学中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重要。对于感悟力强的人来说,没有经过阅读教学的训练,可能也可以获得阅读能力,不过要走一些弯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确而恰当的阅读教学是他们获得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关键是阅读教学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