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抽象性较高,学习难度较大。现代教育理念中,对于数学的教育更侧重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因为只有具备数学核心素养才能更好的适应数学学科的学习环境和节奏,才能更好的把握数学学习规律,提高數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促成数学学科知识从浅显向深入,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科学的教学设计,深入核心素养的文化取向
传统的初中教学更侧重数学知识、概念、原理、公式等的死记硬背,强硬灌输,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在应试教育理念引导下,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被边缘化。但是从现代教育理念来看,应试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对数学学科的进步也没有任何好处。故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很有必要。
这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能够意识到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在教案备课、课前导入、课题讲解等各个环节中注意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几个方面,其强调的重点是学科的严谨性、抽象性、逻辑性、实用性,需要学生端正认识数学学科在国家建设、时代发展、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学生怀着一颗严谨、认真的心去对待数学课题,完成课堂作业;也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能够从数学知识原理中举一反三,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多做研究,从而实现成果转化,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对此,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着重发现学生心态理念、学科认知、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优势、特长和闪光点,积极鼓舞初中生构建良好的核心素养;而对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做题马虎不认真、概念混淆记不清、解题思路死板不懂得变通等各种情况,老师则要及时加以纠正。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文化取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数学学科,参加数学学习,成长为优秀的数学人才。
二、真实的情境导入,提升核心素养的价值引导
很多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数学没意义、没价值,日常生活中用不到。读书写信不用数学,上网娱乐不用数学,朋友聚餐不用数学,课本里教授的知识似乎没什么用……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是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不客观、不公正,也体现了传统数学教育在学科认知方面的欠缺。融入真实的情境导入,既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在培养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学科思维能力。
对于情境导入,老师可以选择学生认知范围内、生活经验内比较熟悉的情境,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情境融入感。比如很多初中生都已经对智能手机非常熟悉,也经常接触网络,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购买手机流量套餐。而在手机流量套餐方面,其实就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当前,电信、联通、移动等推出的手机流量业务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单独的计价流量包之外,更有很多流量套餐和手机短信、彩信、网络电视、光纤宽带等业务绑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各类套餐业务的性价比的计算其实就很考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以此为背景虚拟一个人物,设定他使用手机流量的习惯和需求;并从网上下载移动、联通等的业务表单打印出来给同学们作为参考资料;然后要求同学们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拿出最具性价比的套餐方案给这个人物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课题是虚拟的,但情境却是真实的,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函数、方程式等知识概念的运用能力。
三、质疑的解决问题,增加核心素养的思维拓展
倡导让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并最终拓展思维、解决问题、获得成果,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事实上,数学走到今天本身就经历过无数次的被质疑、被颠覆。这也正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学科进步的动力。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去提出质疑,提出设想,然后带着大家去解析疑难问题,找到答案。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影视剧作品中经常有这样的情节:“人物角色为了做某个决定而争论不休,最后的结果是抛硬币来决定何去何从”。抛硬币,这在人教版数学中关于概念的问题上也有提到。如果按照概率来计算,一个硬币抛向空中,落地之后花或者字朝上的概率是一样的,都是50%。那么概率是否真的能作为现实的参考呢?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亲测一下。我们在教室里拿一个硬币或者一块橡皮作为替代物抛投20次、40次、60次,每次都计算其固定面朝上与否。最后得出的统计结论是否真的是50%呢?是更高呢还是更低呢?这是否说明概率学合理,或者不合理、不可靠?
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讨论,老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搜寻这方面的论文或其他资料供大家参考。大家共同在质疑、怀疑中拓展思维、加深认知。这就是数学核心素养中数据分析、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素养的展现。
四、多元的教学评价,展示核心素养的综合能力
教学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实现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就是要实现对数学多元核心素养的有效评价、反馈,并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
在传统的教学中,分数评价一切,所以学生侧重于解题做题能力的提高,只关心成绩的高低。但在今天,分数评价一切显然是不行的;我们更要建立包括课堂氛围评价、学生心态评价、班集风气评价、学生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创新教学方法及其成果的评价机制等等。要通过和班级委员、课代表的沟通,设置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和试题检测等多种途径,对不同层级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成果进行评价,要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客观、真实、全面。
借助教学评价机制的引导,既可以实现“以成绩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的转移,也可以让我们更充分的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掌握能力、动态表现,并针对教学评价的结果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更好的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五、结语
以核心素养教育为背景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也给初中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初中数学老师要围绕核心素养多做有益尝试,真正实现教育职能、教学重心的转变,为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和学习水平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佚名. 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分析[J]. 新课程, 2018(5):36-37.
[2]佚名. 在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 3(7):104-105.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科学的教学设计,深入核心素养的文化取向
传统的初中教学更侧重数学知识、概念、原理、公式等的死记硬背,强硬灌输,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在应试教育理念引导下,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被边缘化。但是从现代教育理念来看,应试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对数学学科的进步也没有任何好处。故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很有必要。
这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能够意识到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在教案备课、课前导入、课题讲解等各个环节中注意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几个方面,其强调的重点是学科的严谨性、抽象性、逻辑性、实用性,需要学生端正认识数学学科在国家建设、时代发展、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学生怀着一颗严谨、认真的心去对待数学课题,完成课堂作业;也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能够从数学知识原理中举一反三,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多做研究,从而实现成果转化,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对此,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着重发现学生心态理念、学科认知、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优势、特长和闪光点,积极鼓舞初中生构建良好的核心素养;而对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做题马虎不认真、概念混淆记不清、解题思路死板不懂得变通等各种情况,老师则要及时加以纠正。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文化取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数学学科,参加数学学习,成长为优秀的数学人才。
二、真实的情境导入,提升核心素养的价值引导
很多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数学没意义、没价值,日常生活中用不到。读书写信不用数学,上网娱乐不用数学,朋友聚餐不用数学,课本里教授的知识似乎没什么用……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是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不客观、不公正,也体现了传统数学教育在学科认知方面的欠缺。融入真实的情境导入,既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在培养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学科思维能力。
对于情境导入,老师可以选择学生认知范围内、生活经验内比较熟悉的情境,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情境融入感。比如很多初中生都已经对智能手机非常熟悉,也经常接触网络,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购买手机流量套餐。而在手机流量套餐方面,其实就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当前,电信、联通、移动等推出的手机流量业务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单独的计价流量包之外,更有很多流量套餐和手机短信、彩信、网络电视、光纤宽带等业务绑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各类套餐业务的性价比的计算其实就很考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以此为背景虚拟一个人物,设定他使用手机流量的习惯和需求;并从网上下载移动、联通等的业务表单打印出来给同学们作为参考资料;然后要求同学们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拿出最具性价比的套餐方案给这个人物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课题是虚拟的,但情境却是真实的,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函数、方程式等知识概念的运用能力。
三、质疑的解决问题,增加核心素养的思维拓展
倡导让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并最终拓展思维、解决问题、获得成果,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事实上,数学走到今天本身就经历过无数次的被质疑、被颠覆。这也正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学科进步的动力。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去提出质疑,提出设想,然后带着大家去解析疑难问题,找到答案。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影视剧作品中经常有这样的情节:“人物角色为了做某个决定而争论不休,最后的结果是抛硬币来决定何去何从”。抛硬币,这在人教版数学中关于概念的问题上也有提到。如果按照概率来计算,一个硬币抛向空中,落地之后花或者字朝上的概率是一样的,都是50%。那么概率是否真的能作为现实的参考呢?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亲测一下。我们在教室里拿一个硬币或者一块橡皮作为替代物抛投20次、40次、60次,每次都计算其固定面朝上与否。最后得出的统计结论是否真的是50%呢?是更高呢还是更低呢?这是否说明概率学合理,或者不合理、不可靠?
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讨论,老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上搜寻这方面的论文或其他资料供大家参考。大家共同在质疑、怀疑中拓展思维、加深认知。这就是数学核心素养中数据分析、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素养的展现。
四、多元的教学评价,展示核心素养的综合能力
教学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实现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就是要实现对数学多元核心素养的有效评价、反馈,并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
在传统的教学中,分数评价一切,所以学生侧重于解题做题能力的提高,只关心成绩的高低。但在今天,分数评价一切显然是不行的;我们更要建立包括课堂氛围评价、学生心态评价、班集风气评价、学生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创新教学方法及其成果的评价机制等等。要通过和班级委员、课代表的沟通,设置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和试题检测等多种途径,对不同层级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成果进行评价,要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客观、真实、全面。
借助教学评价机制的引导,既可以实现“以成绩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的转移,也可以让我们更充分的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掌握能力、动态表现,并针对教学评价的结果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更好的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五、结语
以核心素养教育为背景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也给初中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初中数学老师要围绕核心素养多做有益尝试,真正实现教育职能、教学重心的转变,为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和学习水平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佚名. 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分析[J]. 新课程, 2018(5):36-37.
[2]佚名. 在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 3(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