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新课改使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开始进入课堂辅助教师的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其中,探究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实际关系,使学生切实地经历发现数学、理解数学和体会数学的应用这样一个过程。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探究教学法在小学数学学科的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教学;实质化;教师指导
数学是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往往是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内容,气氛比较严肃、沉闷。这是迫切需要改变的。笔者认为探究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开展探究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并且要注重探究的实质化,不可使探究教学流于表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
一、尊重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
不管如何,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数学探究教学中同样如此。所以教师在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究中来。在选择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的探究素材时,应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给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探究活动过程提供充分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事实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究活动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探究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因为六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学习。笔者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教材,自行探究,并将自己认为的本节课重点知识总结出来,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在这种自由度很高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在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后,笔者发现学生做得很好,将本课的重點知识把握得很准确并且总结得详细。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还提到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以及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优缺点等延伸内容。由此可见,学生的探究学习潜力是巨大的,教师应当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和能力。
二、注重探究的实质化
虽然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是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由于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导致一些数学探究式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地完成探究任务,让探究教学流于形式。所以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摒弃形式主义,注重探究的实质化,确保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是积极思考的,促使学生真正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学生通过探究与讨论掌握了知识点之后笔者还为学生布置以“本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分数比重”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汇总80~100分、60~80分、60分以下三个分数段的人数,以扇形统计图呈现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比重。在本节课上,学生需要与自己的同桌对比分析个人思维成果,阐述自己是如何制作并应用扇形统计图的。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放松地展示自己的统计思路与统计方法,阐述扇形统计图的统计价值,由此汇总扇形统计图的适用条件,进一步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由此可见,这样的探究活动符合实质化的要求。
三、不忽视教师的指导
虽然我们主张在探究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组织与启发等多种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准确定义教师、学生的主导、主体作用,相互配合,为小学生实现数学学习发展做好准备。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学生不管不顾,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来让小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及其发展规律,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指明方向,指出探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例如,在六年级“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便系统汇总了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圆锥实物,鼓励学生通过形状来对物品分类,初步汇总圆柱与圆锥的形状特征。然后,学生便需要自主探究圆柱、圆锥的概念与几何特征,通过亲自制作几何模型来验证个人猜想。在学生动手操作活动结束之后,笔者会让学生主动阐述圆柱、圆锥的特征,鼓励学生相互质疑、大胆推测,然后再根据学生结论得出最终看法,完善学生探究结论。如此一来,我们便可综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探究活动的帮助。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探究教学法,以期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数学思维能力的切实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虹钰.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0):104.
[2]邹霞.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华夏教师,2019(19):21.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教学;实质化;教师指导
数学是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往往是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内容,气氛比较严肃、沉闷。这是迫切需要改变的。笔者认为探究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开展探究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并且要注重探究的实质化,不可使探究教学流于表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
一、尊重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
不管如何,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数学探究教学中同样如此。所以教师在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究中来。在选择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的探究素材时,应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给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探究活动过程提供充分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事实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究活动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探究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因为六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学习。笔者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教材,自行探究,并将自己认为的本节课重点知识总结出来,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在这种自由度很高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在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后,笔者发现学生做得很好,将本课的重點知识把握得很准确并且总结得详细。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还提到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以及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优缺点等延伸内容。由此可见,学生的探究学习潜力是巨大的,教师应当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和能力。
二、注重探究的实质化
虽然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是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由于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导致一些数学探究式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地完成探究任务,让探究教学流于形式。所以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摒弃形式主义,注重探究的实质化,确保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是积极思考的,促使学生真正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学生通过探究与讨论掌握了知识点之后笔者还为学生布置以“本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分数比重”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汇总80~100分、60~80分、60分以下三个分数段的人数,以扇形统计图呈现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比重。在本节课上,学生需要与自己的同桌对比分析个人思维成果,阐述自己是如何制作并应用扇形统计图的。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放松地展示自己的统计思路与统计方法,阐述扇形统计图的统计价值,由此汇总扇形统计图的适用条件,进一步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由此可见,这样的探究活动符合实质化的要求。
三、不忽视教师的指导
虽然我们主张在探究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组织与启发等多种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准确定义教师、学生的主导、主体作用,相互配合,为小学生实现数学学习发展做好准备。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学生不管不顾,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来让小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及其发展规律,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指明方向,指出探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例如,在六年级“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便系统汇总了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圆锥实物,鼓励学生通过形状来对物品分类,初步汇总圆柱与圆锥的形状特征。然后,学生便需要自主探究圆柱、圆锥的概念与几何特征,通过亲自制作几何模型来验证个人猜想。在学生动手操作活动结束之后,笔者会让学生主动阐述圆柱、圆锥的特征,鼓励学生相互质疑、大胆推测,然后再根据学生结论得出最终看法,完善学生探究结论。如此一来,我们便可综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探究活动的帮助。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探究教学法,以期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数学思维能力的切实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虹钰.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0):104.
[2]邹霞.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华夏教师,201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