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教师在实践中需要探索的。本文从加强思想认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等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主体地位
【分类号】G623.23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共识。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作为一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与大家共同探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一、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思维,让我们的教学一直是贯彻以教为主的模式,教师往往处在优势和主动的地位,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学生的阅读课不是让学生读,而是教师讲。学生听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甚至往往是“满堂灌”,至于学生是否爱听、听进去多少则往往受不到教师的重视,所以效果并不好。所以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当务之急就是教师要转变思想认识,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与教师具有平等地位的能动主体,实现教师由“表演者”到“组织者”角色的转变,还学生以自主,让阅读课成为学生的阅读课。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的旧做法,不仅让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思维惰性,不主动读书,不主动问问题,不主动思考,一切等着教师讲,等着教师做,这也是迫切需要改变的。教师要提供良好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更多的主动权和表现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才能让学生不断加深自我主体意识,认识到“我能行”,才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才能在自己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收获成长。
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積极性
1.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内在持久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在主动投入的过程中目的性更强,精力更为集中,所以,主动学习的效果远远高于被动学习。而且主动学习也会加深学生“我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让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主体地位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从教学实践来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比较重视,很多家长主动给孩子买课外阅读读物,所以说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课外阅读书,但却少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乐趣。经过调查研究,我发现,教师和家长给了学生太多的压力,让孩子把阅读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和任务,所以学生读阅读缺少足够的兴趣。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建议范围,而不是必读书目,从大的范围中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读什么,同时,成立年级图书馆,供学生借阅,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来看,学生的读书兴趣浓了,主动借书、读书、交流的多了,效果比以前好很多。
2.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教法和学法都对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教师能够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了成就感就会更愿意去学习,更勤奋更科学的学习也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教学往往侧重于“鱼”,而忽略了“渔”。因此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如精读、速读,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在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时,可速读,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在阅读经典作品时,可精读,细细品味其中含义。在做考试题目的时候,则可以先看题目,再带着题目进行阅读,全文内容可泛读,重点内容要精读,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是非常有益学生阅读学习的。
三、教师要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和手段
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会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往我们的教学,不管是教材上的阅读材料还是课外的阅读材料,不管是浅显易懂的还是深奥难读的,我们的教师都亲自讲解,照本宣科的读,事无巨细的讲,往往形成“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如果阅读课体现不出“读”的特性来,调动不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那么并不会起到好的效果。而且教师往往是讲生词、讲句子、讲段落、讲主体大意,讲写作手法、讲特殊含义等等,把完整的一篇文章划得支离破碎,不仅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性和美感,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也让学生形成不恰当的阅读方法。我认为,阅读首先要有完整的阅读体验,最重要的也是要有完整的阅读体验。所以,对于阅读教学而言,读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古人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扭曲了阅读的本来面貌,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当还阅读以本来面貌,以读为主,以读为前提,完善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我们应当积极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导学式教学模式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标进行阅读,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积极进行阅读。同时,提出的问题又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避免了学生自己阅读没有目的的盲目性。同时,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更生动具体的阅读体验,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举办读书角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将课堂兴趣延伸到课外,巩固教学成果。
总之,我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必然课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思想认识、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加以丰富完善,更好的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小学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主体地位
【分类号】G623.23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共识。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作为一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与大家共同探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一、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思维,让我们的教学一直是贯彻以教为主的模式,教师往往处在优势和主动的地位,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学生的阅读课不是让学生读,而是教师讲。学生听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甚至往往是“满堂灌”,至于学生是否爱听、听进去多少则往往受不到教师的重视,所以效果并不好。所以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当务之急就是教师要转变思想认识,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与教师具有平等地位的能动主体,实现教师由“表演者”到“组织者”角色的转变,还学生以自主,让阅读课成为学生的阅读课。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的旧做法,不仅让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思维惰性,不主动读书,不主动问问题,不主动思考,一切等着教师讲,等着教师做,这也是迫切需要改变的。教师要提供良好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更多的主动权和表现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才能让学生不断加深自我主体意识,认识到“我能行”,才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才能在自己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收获成长。
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積极性
1.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内在持久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在主动投入的过程中目的性更强,精力更为集中,所以,主动学习的效果远远高于被动学习。而且主动学习也会加深学生“我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让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主体地位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从教学实践来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比较重视,很多家长主动给孩子买课外阅读读物,所以说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课外阅读书,但却少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乐趣。经过调查研究,我发现,教师和家长给了学生太多的压力,让孩子把阅读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和任务,所以学生读阅读缺少足够的兴趣。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建议范围,而不是必读书目,从大的范围中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读什么,同时,成立年级图书馆,供学生借阅,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来看,学生的读书兴趣浓了,主动借书、读书、交流的多了,效果比以前好很多。
2.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教法和学法都对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教师能够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了成就感就会更愿意去学习,更勤奋更科学的学习也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教学往往侧重于“鱼”,而忽略了“渔”。因此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如精读、速读,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在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时,可速读,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在阅读经典作品时,可精读,细细品味其中含义。在做考试题目的时候,则可以先看题目,再带着题目进行阅读,全文内容可泛读,重点内容要精读,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是非常有益学生阅读学习的。
三、教师要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和手段
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会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往我们的教学,不管是教材上的阅读材料还是课外的阅读材料,不管是浅显易懂的还是深奥难读的,我们的教师都亲自讲解,照本宣科的读,事无巨细的讲,往往形成“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如果阅读课体现不出“读”的特性来,调动不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那么并不会起到好的效果。而且教师往往是讲生词、讲句子、讲段落、讲主体大意,讲写作手法、讲特殊含义等等,把完整的一篇文章划得支离破碎,不仅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性和美感,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也让学生形成不恰当的阅读方法。我认为,阅读首先要有完整的阅读体验,最重要的也是要有完整的阅读体验。所以,对于阅读教学而言,读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古人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扭曲了阅读的本来面貌,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当还阅读以本来面貌,以读为主,以读为前提,完善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我们应当积极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导学式教学模式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标进行阅读,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积极进行阅读。同时,提出的问题又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避免了学生自己阅读没有目的的盲目性。同时,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更生动具体的阅读体验,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举办读书角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将课堂兴趣延伸到课外,巩固教学成果。
总之,我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必然课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思想认识、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加以丰富完善,更好的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小学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