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充分体现职业特色,应具备以“专业性”引导学生理想,以“实践性”实现培养目标,以“社会性”接轨需求市场,以“竞争性”培育过硬人才,以“开放性”指导长远建设的特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建设
[作者简介]张代平(1965- ),男,河南三门峡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写作教学和书法教学。(河南三门峡472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6-0050-02
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毕业生在社会各领域尤其是社会生产领域、经济管理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研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类型、类别的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泛称。高职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补充。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而各显其能,各展其“特”,应体现出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的特点。另外,要吸收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的特点,始终把学生能学得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作为其核心价值,突出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实践教学环境设计和良好职业环境氛围的营造。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定位为: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人文氛围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为目标,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为途径,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都形成于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场所,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时间短暂,而大学校园文化相对悠久。二是都是通过对大学生熏陶、培育、引导和激励等方式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更注重社会实践性,而大学校园文化更注重科研学术性。三是都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主要内容,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更富于开拓性、创新性,而大学校园文化更注重历史性、传承性。四是都与领导者、管理者的倡导和培育密切相关,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更带有地域性、行业性,而大学校园文化更富于开放性、兼容性。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物质文化。它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主要包括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各种教学、科研、物质资料以及校园环境。
2.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包括校园文化理念、历史传统以及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活信条等内容。
3.制度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和生活的模式、群体行为规范、习俗等。
4.行为文化。它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晴雨表,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通过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是保证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职校园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具有的特点:即高职校园文化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建立,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与“企业化”接轨。
三、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1.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全体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不良文化可能造成对青年学生的侵袭。因此,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和教育,使之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并成为有用之才。
2.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推动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目前,高等教育的竞争氛围越来越激烈。校园文化逐渐成为高校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除了加快硬件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外,创设以人为本的高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正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所追求探寻的内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需要,也为高职院校实现自身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新视角。
3.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推动高校品牌发展的需要。品牌即是特色,高校间的竞争必然是品牌的竞争,高职院校以自己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向社会昭示自身悠久的历史、群体人才优势、优良的办学质量、学生特有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气质、成功的毕业生群体以及学生今后的社会地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推动高校品牌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代替的。
四、如何建设高职校园文化
1.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是校园内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物质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能体现办学理念,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如校园内楼、路、教室、实训基地、广场等可以人名、企业名命名,树木、花草统一标注其质地特征、性能等,校园内布置名人石雕,刻写带有文化意义的文字等。每项物质文化都应该按“艺术”精品的标准来规划和建设。校徽、校标、校歌、信封、文稿纸、提袋、校服、画册、学报教材、光盘、校园网、学校产业的产品标识、交通与实训工具上的标识等都可以表现出无声的文化。此外,对物质文化的建设应该符合以下要求:第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即科学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教育性——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艺术性——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赏心悦目;经济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济、实用。第二,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既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植树、栽花、种草,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体现出全校师生共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教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第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学生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建设校园精神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权威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校园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其他各层次文化的结晶和升华,体现为学校的文化观念、精神成果、价值观和道德观、校训等,对全体人员可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学校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优势,是学校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全校师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政风,建设和谐校园。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如价值观、行为模式、学校传统、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班风、作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高职院校在提出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时,不要一味地追求口号的响亮、目标的远大和语言的华丽,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教育性。以人为本,重在塑造。二是职业性。立足现实,着眼特色。三是开拓性。勇于创新,鼓舞人心。四是质朴性。朴实无华,朗朗上口。
3.建设校园制度文化。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如果说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载体,那么制度文化建设体现的是用机制管人、管事。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如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订单培养、社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二是规章制度的订立,如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此外,制度文化建设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与国家精神相符,与社会现实情况相适应,与学校实际情况相适应。二是重制定,更要重执行,还要重监督、评价和反思。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即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即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即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4.建设校园行为文化。高职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科研、学习、生活及娱乐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校园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学生、老师身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在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校方是倡导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完全成了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才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精神。高职校园行为文化包括:学术文化建设、科技文化建设、艺术文化建设、阵地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巨成.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阵地[N].光明日报,2007-
05-23.
[2]赵亚平.学生是学校价值最高体现[N].光明日报,2007-05-30.
[3]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考[N].光明日报,2007-05-30.
[4]陈富荣.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5]陈梦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5(30).
[6]余常德.以人为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5-02-23.
[7]胡云斗.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8]李成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J].甘肃农业,2005(11).
[9]秦旭鹏,高杰.新世纪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五个趋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3).
[10]李鸿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完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
[11]黄懿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性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3).
[12]龙鸣.论大学校园文化氛围[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13]吴云志.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研究[J].教育科学,2005(6).
[14]张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建设
[作者简介]张代平(1965- ),男,河南三门峡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写作教学和书法教学。(河南三门峡472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6-0050-02
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毕业生在社会各领域尤其是社会生产领域、经济管理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研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类型、类别的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泛称。高职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补充。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而各显其能,各展其“特”,应体现出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的特点。另外,要吸收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的特点,始终把学生能学得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作为其核心价值,突出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实践教学环境设计和良好职业环境氛围的营造。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定位为: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人文氛围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为目标,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为途径,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都形成于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场所,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时间短暂,而大学校园文化相对悠久。二是都是通过对大学生熏陶、培育、引导和激励等方式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更注重社会实践性,而大学校园文化更注重科研学术性。三是都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主要内容,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更富于开拓性、创新性,而大学校园文化更注重历史性、传承性。四是都与领导者、管理者的倡导和培育密切相关,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更带有地域性、行业性,而大学校园文化更富于开放性、兼容性。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物质文化。它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主要包括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各种教学、科研、物质资料以及校园环境。
2.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包括校园文化理念、历史传统以及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活信条等内容。
3.制度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和生活的模式、群体行为规范、习俗等。
4.行为文化。它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晴雨表,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通过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是保证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职校园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具有的特点:即高职校园文化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建立,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与“企业化”接轨。
三、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1.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全体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不良文化可能造成对青年学生的侵袭。因此,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和教育,使之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并成为有用之才。
2.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推动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目前,高等教育的竞争氛围越来越激烈。校园文化逐渐成为高校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除了加快硬件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外,创设以人为本的高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正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所追求探寻的内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需要,也为高职院校实现自身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新视角。
3.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推动高校品牌发展的需要。品牌即是特色,高校间的竞争必然是品牌的竞争,高职院校以自己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向社会昭示自身悠久的历史、群体人才优势、优良的办学质量、学生特有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气质、成功的毕业生群体以及学生今后的社会地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推动高校品牌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代替的。
四、如何建设高职校园文化
1.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是校园内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物质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能体现办学理念,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如校园内楼、路、教室、实训基地、广场等可以人名、企业名命名,树木、花草统一标注其质地特征、性能等,校园内布置名人石雕,刻写带有文化意义的文字等。每项物质文化都应该按“艺术”精品的标准来规划和建设。校徽、校标、校歌、信封、文稿纸、提袋、校服、画册、学报教材、光盘、校园网、学校产业的产品标识、交通与实训工具上的标识等都可以表现出无声的文化。此外,对物质文化的建设应该符合以下要求:第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即科学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教育性——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艺术性——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赏心悦目;经济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济、实用。第二,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既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植树、栽花、种草,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体现出全校师生共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教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第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学生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建设校园精神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权威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校园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其他各层次文化的结晶和升华,体现为学校的文化观念、精神成果、价值观和道德观、校训等,对全体人员可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学校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优势,是学校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全校师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政风,建设和谐校园。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如价值观、行为模式、学校传统、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班风、作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高职院校在提出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时,不要一味地追求口号的响亮、目标的远大和语言的华丽,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教育性。以人为本,重在塑造。二是职业性。立足现实,着眼特色。三是开拓性。勇于创新,鼓舞人心。四是质朴性。朴实无华,朗朗上口。
3.建设校园制度文化。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如果说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载体,那么制度文化建设体现的是用机制管人、管事。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如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订单培养、社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二是规章制度的订立,如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此外,制度文化建设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与国家精神相符,与社会现实情况相适应,与学校实际情况相适应。二是重制定,更要重执行,还要重监督、评价和反思。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即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即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即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4.建设校园行为文化。高职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科研、学习、生活及娱乐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校园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学生、老师身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在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校方是倡导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完全成了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才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精神。高职校园行为文化包括:学术文化建设、科技文化建设、艺术文化建设、阵地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巨成.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阵地[N].光明日报,2007-
05-23.
[2]赵亚平.学生是学校价值最高体现[N].光明日报,2007-05-30.
[3]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考[N].光明日报,2007-05-30.
[4]陈富荣.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5]陈梦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5(30).
[6]余常德.以人为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5-02-23.
[7]胡云斗.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8]李成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J].甘肃农业,2005(11).
[9]秦旭鹏,高杰.新世纪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五个趋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3).
[10]李鸿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完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
[11]黄懿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性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3).
[12]龙鸣.论大学校园文化氛围[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13]吴云志.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研究[J].教育科学,2005(6).
[14]张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