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多数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都认为,深入理解物理课程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实践研究得到初中生对这些物理知识理解的不透彻。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模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同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资源能够明显的完善初中教师教学的不足之处,可以更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学生
在初中物理学科的培育进程中,物理老师需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的物理教学活动中,由于物理知识学习与其他科目不一样,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系统性的内容,其中包含较大的知识网构建以及诸多细分化的知识理论,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其就可以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促进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一、思维可视化的内涵
对于教学来说,知识教学只不过是一个载体,我门教师更要注重的不是今天教了什么而是为学生传授了哪些思想教育。思维可视化是一种运用了一种图样的形式把原本不能用不可见的思维表达方式与思考途径使其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样的一个过程。它借助的工具一般是“思维导图、流程图、概念图”等等各类易于便捷的图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包含“支持互动探究的动画、仿真实验、真实实验”等过程的展示与探究工具。我们把基于思维可视化工具的教学,简称为“可视化教学”。
就像人们日常饮食而言,我们人体的本身关心的不是自己一天吃了多少饭與菜,主要关心的是人体摄取了多少营养。所以我们应该将思维作为教学的核心素养来对待。然而,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许多教师为了缩短时间以达到高效的课堂模式,多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简而言之,物理现象及死知识点的灌输,而没有真正把物理知识传达到学生的思维中,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无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合理运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可给予学生思维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从而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
二、思维导图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思维导图第一次进入学生的视野当中,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映入眼帘,让学生感觉到进入一个奇幻的空间,在这里尽情的放飞自我,是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利用图形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看清楚每一步呈现的思路,培养学生系统、整体看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像大树的根,紧紧的伸入到思维深处,井条有序,不仅能促进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能激发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物理《运动与力》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解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研读并各自制成思维导图,供学生观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画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的好处,并能够快速的对比,找到自己物理知识点的不足,最后,教师进行完善学生们的思路。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
三、利用可视化思维导图,丰富学生的物理思维
就初中物理课本内容来说,其涵盖了诸多知识,力学、电学内容众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课本内容时需要具备极强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因此,应用可视化思维导图组织教学。不管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思维导图都可以作为贯穿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例如,教学苏科版《惯性》这一课时,课前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通过信息化手段将部分制作完成的思维导图发送给学生,学生通过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实现课前的自主学习和拓展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思维导图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利用可视化软件制作的思维导图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所绘的思维导图进行快速比较。通过对比,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地掌握学习内容,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且通过借鉴他人的思路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专注性。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掌握的情况,对自己作的思维导图做进一步的完善,以便积累更多的经验。
四、应用可视化思维导图,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入手,吸引学生的目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初中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合理地设计实验,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因此在加强实验开展的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精确指导、诱发引导,在实验数据难度的基础上,提供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合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导体的电阻》实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基本的原理知识出发在进行实际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制作思维导图,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思维导图,以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将学生所绘思维导图的评分作为平时成绩。评分标准:知识点的全面性、有序性、正确性占70%,美观性占30%。其中,第一方面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全面了解相应教学内容,能否对知识逻辑关系进行辨别,能否对知识含义进行正确理解;第二方面则考查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高。与上个学期未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学生相比,这个学期在教学内容的认知领域优秀(8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从65%提高到了88%。从情感领域的结果来看,认为对自己学习结果满意的学生比例占42%,认可的比例占47%。从结果看,思维导图方法可以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性思维。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运用将初中物理繁杂、抽象的课程内容简单化,不仅帮助了学生组建相对完整的物理知识学习体系,还能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来逐步强化。在长期的实践中,学生要逐步运用可视化思维导图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教育市场中脱颖而出,高效地把控物理课本内容,进而推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健康发展与进步。同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发送思维导图制作任务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些及时反馈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潘华君,鲍建荣.“思维可视化”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9(08):61-64+70.
[2] 李茂静.教与学思维可视化下的物理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J].新课程研究,2019(19):41-42.
[3] 石国辉.思维可视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学生
在初中物理学科的培育进程中,物理老师需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的物理教学活动中,由于物理知识学习与其他科目不一样,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系统性的内容,其中包含较大的知识网构建以及诸多细分化的知识理论,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其就可以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促进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一、思维可视化的内涵
对于教学来说,知识教学只不过是一个载体,我门教师更要注重的不是今天教了什么而是为学生传授了哪些思想教育。思维可视化是一种运用了一种图样的形式把原本不能用不可见的思维表达方式与思考途径使其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样的一个过程。它借助的工具一般是“思维导图、流程图、概念图”等等各类易于便捷的图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包含“支持互动探究的动画、仿真实验、真实实验”等过程的展示与探究工具。我们把基于思维可视化工具的教学,简称为“可视化教学”。
就像人们日常饮食而言,我们人体的本身关心的不是自己一天吃了多少饭與菜,主要关心的是人体摄取了多少营养。所以我们应该将思维作为教学的核心素养来对待。然而,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许多教师为了缩短时间以达到高效的课堂模式,多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简而言之,物理现象及死知识点的灌输,而没有真正把物理知识传达到学生的思维中,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无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合理运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可给予学生思维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从而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
二、思维导图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思维导图第一次进入学生的视野当中,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映入眼帘,让学生感觉到进入一个奇幻的空间,在这里尽情的放飞自我,是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利用图形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看清楚每一步呈现的思路,培养学生系统、整体看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像大树的根,紧紧的伸入到思维深处,井条有序,不仅能促进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能激发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物理《运动与力》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解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研读并各自制成思维导图,供学生观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画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的好处,并能够快速的对比,找到自己物理知识点的不足,最后,教师进行完善学生们的思路。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
三、利用可视化思维导图,丰富学生的物理思维
就初中物理课本内容来说,其涵盖了诸多知识,力学、电学内容众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课本内容时需要具备极强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因此,应用可视化思维导图组织教学。不管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思维导图都可以作为贯穿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例如,教学苏科版《惯性》这一课时,课前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通过信息化手段将部分制作完成的思维导图发送给学生,学生通过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实现课前的自主学习和拓展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思维导图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利用可视化软件制作的思维导图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所绘的思维导图进行快速比较。通过对比,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地掌握学习内容,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且通过借鉴他人的思路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专注性。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掌握的情况,对自己作的思维导图做进一步的完善,以便积累更多的经验。
四、应用可视化思维导图,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入手,吸引学生的目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初中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合理地设计实验,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因此在加强实验开展的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精确指导、诱发引导,在实验数据难度的基础上,提供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合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导体的电阻》实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基本的原理知识出发在进行实际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制作思维导图,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思维导图,以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将学生所绘思维导图的评分作为平时成绩。评分标准:知识点的全面性、有序性、正确性占70%,美观性占30%。其中,第一方面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全面了解相应教学内容,能否对知识逻辑关系进行辨别,能否对知识含义进行正确理解;第二方面则考查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高。与上个学期未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学生相比,这个学期在教学内容的认知领域优秀(8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从65%提高到了88%。从情感领域的结果来看,认为对自己学习结果满意的学生比例占42%,认可的比例占47%。从结果看,思维导图方法可以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性思维。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运用将初中物理繁杂、抽象的课程内容简单化,不仅帮助了学生组建相对完整的物理知识学习体系,还能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来逐步强化。在长期的实践中,学生要逐步运用可视化思维导图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教育市场中脱颖而出,高效地把控物理课本内容,进而推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健康发展与进步。同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发送思维导图制作任务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些及时反馈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潘华君,鲍建荣.“思维可视化”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9(08):61-64+70.
[2] 李茂静.教与学思维可视化下的物理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J].新课程研究,2019(19):41-42.
[3] 石国辉.思维可视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