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在新世纪的传播媒介和艺术特色擅变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be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武侠小说作为源远流长的文学流派,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擅变现象尤为突出。此次研究主要着眼于“中国新派武侠小说”,着眼于武侠小说从“港台新武侠”到“大陆新武侠”在创作环境、传播媒介、艺术特色上的擅变,并为当代“大陆新武侠”小说流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港台新武侠 大陆新武侠 全媒体 “侠”文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武侠史研究逐渐获得学界关注。2000年以来,武侠小说作家总数逐年增多,2004年,西南大学的韩云波教授和《今古传奇·武侠版》共同提出“大陆新武侠”的概念。。其中优秀的作家有凤歌、步非烟、江南等,他们都在武侠小说的天地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大陆新武侠理所当然收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除了武侠小说的审美转变,一些作者也强调了当代互联网社会、全媒体对武侠小说制作和传播的影响。除了文本,“侠”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审美意义,也随着研究者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成为探索主体。
  一.当代武侠小说的创作环境和传播媒介
  经过学者的研究和分类,当代中国武侠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的“港台新武侠”,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的“后金庸”武侠时代、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的“大陆新武侠”阶段。21世纪以来,新兴媒介的出现,武侠小说的创作环境以及传播媒介与以往也有所不同,香港武侠小说的传统、相对开放的意识形态、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西方环境的影响都为港台新武侠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港台新武侠”阶段,1950开始,所谓“绿背文化”作品就开始在香港文坛出现,如《中国学社周报》等;与此同时,左翼作家也在《文汇报》《大公报》《新晚报》等报纸上发表自己的声音。武侠小说在香港的迅速发展也得益于香港的商业化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竞争压力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们倾向于寻求释放压力的方法,而阅读武侠小说作为“快餐式读物”便是绝佳的途径。相比于严肃的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沉重感,武侠小说所构建的江湖气息浓厚的武侠世界、酣畅淋漓的故事情节、豪情万丈的人物形象都让人们在阅读时得到了精神的放松。20世纪的传播媒介以纸媒为主。20世纪50年代,金庸、古龙、梁羽生被并称为“新武侠三大家”。而台湾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在武侠小说繁荣时期,台湾有数百名武侠作家,出版了一万多种武侠小说。前两个阶段传播媒介以纸媒为主,主要是书籍和杂志,如《明报》《武侠杂志》等。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的“大陆新武侠”阶段,其传播媒介主要是以书籍、杂志、网络、手机等组成的“全媒体”平台。如各类武侠电视剧如《笑傲江湖》《仙剑奇侠传》《天龙八部》等,使得武侠精神与武侠文化进一步大众化。如2001年创刊的《今古传奇·武侠版》便是一本专门用来刊登武侠小说的杂志,小椴的长篇小说《乱世英雄传》和展飛长篇小说《剑啸西风》等都在上面发表过,并且发掘培育了小椴、步非烟等武侠小说家。21世纪以来,网络作为媒介成为了武侠小说大放光彩的平台。各类小说网站如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天涯文学、潇湘书院等,都为各类武侠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2006年大型动画卡通片《虹猫蓝兔七侠传》的出现也标志着动漫和武侠小说交融的可能性,之后又有《秦时明月》《剑王朝》等受人喜爱的动漫推出。网络作为全媒体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网络游戏的出现,当今盛行的网络版游戏有《剑网情缘》《诛仙》《天涯明月刀》《天龙八部》等,手机版游戏有《楚留香》等,这些游戏都是以某些同名武侠小说作为底本改编而成的游戏,更是突出了当今社会下各类媒体与文化融合的现象。得益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变革发展,武侠小说在互联网论坛、微信等新兴的传媒阵地上重放异彩,以电子化传播的方式降低了武侠小说的传播成本、打破武侠小说传播壁垒,扩大了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形成数量庞大的传播主体,网络小说也从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小范围内传播、静态传播走向交互传播、交叉传播、动态传播、传播对象多元化的趋势,武侠小说引起了网络文学的热潮。
  二.武侠小说在新时代的艺术传承与创新
  当代的“港台新武侠”和“大陆新武侠”创作在各方面都有所延续和创新,“港台新武侠”主要代表人物为金庸、古龙、梁羽生,代表作品有《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陆小凤传奇》《白发魔女传》等;当今盛行的“大陆新武侠”的代表人物有小椴、凤歌、沧月等,代表作品有《洛阳女儿行》《昆仑》《听雪楼》等。大陆新武侠小说数量多、类型杂、风格广,而且这些小说从总体上来看,在艺术手法、侠的形象、精神内核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一)以今古传奇为指针的大众文学的创作特点
  不同于古、金时代的港台新武侠,《今古传奇·武侠版》中提出了大陆新武侠创作的要求:“故事情节是今古传奇体的根本。故事情节要求新颖、传奇、精彩,文章从头至尾贯穿情节。情节要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体现传奇色彩。矛盾和冲突激烈,悬念迭起。结局最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拒绝平淡、琐碎。语言上要求:准确、鲜明、生动,要求民族化、通俗化,忌欧化句式和学生腔及专业术语。历史题材语言典雅而不晦涩,根据人物和特定环境,语言可带古雅色彩和历史韵味。”这种要求就是与以金庸为代表的“金氏白话”相呼应的;古龙的文字具有文言特点,奇绝孤傲;温瑞安更是把各种词语变形,排比的使用运用得淋漓尽致,俗雅并重,这些都是港台新武侠和大陆新武侠的继承与精神相通之处。大陆新武侠的小说家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言风格,如小椴的风格典雅有味,力避陈俗的文字,苍凉而寂寞,蕴藏着热血、温情和倔强。女性作家步非烟,于优美的笔法中带着宗教的意蕴,沧月以女性细腻的手法,故事多在亲情、爱情、友情中进行书写,色彩明丽,具有异域风情。沈缨缨更是在小说中营造出了一种阴森诡异的风格,苍凉而哀怨。江南的笔力流畅,宏大中夹杂着幽默的细节。
  (二)人本意识的强调——侠形象的转变   追溯到汉字“侠”的产生,原是由“夹”演变而成,原义是夹着兵器的人。“侠”的形象以及精神是从古至今人们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金庸笔下的“侠”往往宽厚大度,具有真性情,心系家国情怀,并且身上融汇着儒释道的智慧和灵魂。金庸笔下的侠反映了世间百态,例如韦小宝的世故与圆滑、郭靖的英俊潇洒、令狐冲的潇洒自如,金庸把韦小宝写成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无赖”和“流氓”,对于身边人的态度虽然圆滑世故,但是依然有着替天行道的行为,金庸是站在人性和社会的角度来塑造人物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品格——正直正义、为国为民。
  与之相比,大陆新武俠小说中的“侠”则具各有各的特色,作者在小说中特别注重独立人格的刻画,而且融入了科技意识和生命意识,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没有任何约束。如凤歌《昆仑》中的梁萧,他不仅侠义兼备,而且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知识,无所不知,并且游历各国,用超越时代的智慧去看待生死杀戮,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梁萧从小时候的顽皮到长大后的侠义风范,表现了他在性格不断成长中的复杂性。大陆新武侠在港台新武侠的“侠”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了改良,仍然保持着“侠”的核心,这也是武侠小说发展要始终坚守的原则。
  (三)女性主义与传统武侠价值观的互动
  根据《今古传奇·武侠版》的统计,武侠创作群体里有65%都是女性,沧月、步非烟、沈缨缨等女性小说家的创作被冠以“女子武侠”的称号。当代的女性作家还有优客李玲、松风古琴、李歆、夏洛、楚惜刀斑竹枝等。在此之前,武侠小说一直是男性作家的天地。早在唐传奇里,许多女性角色如聂隐娘等都被描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剑仙。在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女人往往是刻板的红颜祸水或者是孙二娘那般具有男性性格的角色。在古典小说里,女性的角色往往是由男性来定义的。
  步非烟是北大中文系的博士生,她的“华音流韶”系列被称为当代版的《蜀山剑侠传》。步非烟创造了一个东方的仙剑幻想世界,并且在小说中融汇了儒释道等各家的文化和精神,正因如此,她的小说才看起来具有神性。沧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女性视角,她笔下的故事多是女性在男性江湖里的成长史。沧月是公认的最具有写作技巧的武侠作家之一。沈缨缨的代表作《琉璃变》,隐喻了女性进入武林世界后的种种。来自江南的菁儿是被太阳教的教主引入大漠之中。本来少年教主是为了实现自己大一统的梦想,但却在关键时刻爱上了菁儿的一滴眼泪,从而不顾自己的江湖梦,将少女带回了江南,美人胜过了江山。这个故事情节与《射雕英雄传》里的大相径庭,黄蓉在与郭靖的关系里只有献祭的义务,无法进行自主选择。这些生长在当代语境中的女作家,都通过写作来对女性主义进行回应。
  三.武侠小说在当代的困境及出路的寻找
  21世纪的武侠小说发展有较大的创新与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面临着创作群体的问题。二十世纪中后期,金庸封笔,古龙去世,大陆新武侠逐渐兴起。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大陆新武侠进入了瓶颈时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弱点。作为武侠小说的创作者,他们的创作动机、创作目的、创作手法、创作风格等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2004-2006短暂的辉煌之后,武侠小说文坛陷人了一片寂静。沧月的武侠小说只是“披着爱情的外衣”,步非烟在提出“侠及逍遥”的想法之后,渐渐远离她的最初的“革命”。对于武侠小说家来说,兴趣和热情是他们写小说的出发点。有一些作家甚至用一些粗鲁的标题,更有甚者直接复制别人的作品来作为自己的作品。缺乏创造力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作家的写作风格还未成形,且由于图书策划和网络媒体等商业模式的影响,创作者的心态浮躁,风格华丽,故事模式化严重,缺少传统文化和汉语写作的灵魂经验。
  其次,虽然目前的武侠小说有全方位的媒体投人,但是业内的视频和动画依然占据了媒体的主要部分,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武侠小说的发展。在金、古的年代,主流的媒介是报纸和杂志,通过登报连载,他们的作品得以广泛传播。而现在,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基本上是在互联网上的论坛,博客,微博和微信等。小椴、沈缨缨、沧月等武侠小说家都曾表示,在线读者的支持是他们持续写作的重要动力。传统的纸质媒介,即使在顶峰期,有出版社的推波助澜,也无法与网络平台竞争。同时,作为国内武侠小说的旗帜,《今古传奇·武侠版》的发展也是曲折的。2006年年底提出的“武侠小说代表民族文学”论和2007年提出的“青春的童话”的口号企图将传统、时尚纳人其创作的指导之中。。然而,这些口号的提出都无法深入内部,只是停留于表面,无法联系传统和时尚,开创武侠小说新局面。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武侠小说受众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七八十年代读着港台武侠小说长大的读者期望看到同样优秀的作品。但是,金、古等经典不能复制,时代不能重来,各自的生活经验也不尽相同。大陆新武侠创作团体,年龄普遍较小,生活经验不够充足,在很多方面把握得都不够成熟,创作的作品有时只是满足年轻人的胃口,而更有生活经验的中老年人却不易接受,失去了一批“老读者”的支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复杂现象的出现,许多创作者只是“玩票”,并不想真正投资它,这也使得武侠小说的发展不容乐观。
  武侠小说也面临着理论研究问题。“大陆新武侠”派别在学术研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理论框架的具体方向还不够明确、缺乏具体路径等,当然,除了武侠小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外,它也异化了。各种魔幻、科幻的因素的影响以及都市武侠小说的出现为代表。典型的现象即“武幻小说”的出现,武幻,即武侠与奇幻小说的结合体,这与奇幻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而都市武侠小说的出现,以城市生活为基调,添加了许多现代因素,但却在黑道小说、穿越小说、修仙小说中不适当地扩大了狭义的因素,这使得让都市武侠小说境地尴尬。
  总而言之,武侠小说在当代的困境主要来自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动机和文化修养、传播媒介的空间问题以及理论研究不足的问题。作为创作者,需要不断阅读各类书籍,吸收和积累生活经验,磨炼写作技巧,结合汉语创作的经验,创作出更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并利用全媒体的优势,推动武侠小说的传播和创新;作为接受者,应该以相对开放和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大陆新武侠小说,接受武侠小说在艺术形式和内核上传统到现代的变化,并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来看待“武侠文学”这个分支,如各高校开设“武侠文学”相关课程便是将武侠文学的地位正统化的举措;作为理论家,应该进一步进行系统的、深度的研究,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开拓武侠小说研究的新视野,如结合当下的文学现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或采用跨文化、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当下的武侠现象等。
  四.结语
  武侠小说作为自古以来的小说派别,在新世纪的擅变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本文从当代武侠小说的创作环境和传播媒介、武侠小说的艺术传承与创新、武侠小说在当代的困境及困境的解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仍有一些方面的不能详尽研究,需要进一步开拓和深入,如新旧武侠中的“江湖观”的研究,新旧武侠小说叙事语法的比较研究,对于武侠小说的接受研究等。
  参考文献
  1.肖显惠.传媒视阈下的“大陆新武侠”[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高河金.“大陆新武侠”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陈中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武侠小说——以梁羽生、金庸、古龙为中心[D].浙江: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邱佳佳.“大陆新武侠”的理想图景及其现实困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
  5韩云波.《论21世纪大陆新武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6.郑保纯.《大陆新武侠的轨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7.郑保纯.《大陆新武侠与科学思维——评韩云波教授<“后金庸”武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G).
  8.韩云波.《大陆新武侠之发轫》[J].今古传奇武侠版,2004,(6):7.
  9.朱丕智.《新武侠小说创作方法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1).
  10.陈平原.《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J].当代作家评论,1998,(5).
  11.李为小.《论大陆新武侠从激进到复归传统》[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2.刘帆《华语武侠巨制的产业意义与市场策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3.吴秀明.《论“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小说》[J].文学评论,2003(6).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餐桌礼仪,顾名思义指的是用餐时的礼仪。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拥有尊老敬贤、谦恭礼让的精神,是特定时代的政治和文化的表征。而明清小说中丰富的宴饮活动,既承载了传统礼仪的精髓,又融合了新的时代气息,使中国的餐饮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兼收并蓄的局面。  关键词:明清小说 餐桌礼仪 文化意蕴  《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餐饮时的群体活动需要一定的秩序来维持,餐饮礼仪由
内容摘要: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当中,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并在教育的过程当中的起到行为意识以及价值观的主导作用,是教育体系當中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由此导致教育体制的失衡,进而造成教育机制的差异化表现,加之教育权衡点的差别,如何进行长效发展是教育领域内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 思想政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明确提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适应国际竞争、社会变革的新型人才。能不拘一格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是个性化的作文。  关键词:引导观察 就地取材 挖掘资源 训练方式 体验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
1  在高速路口接到晓苏老师,我猛然觉得梦想与现实零距离的惊喜与欣慰。  2  读晓苏老师的小说很久了,仰慕之中,我曾想过:思念一个著名的作家怕永远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遥想吧。  有一次,和校长刘立志先生谈及晓苏老师,我再也忍禁不了一种愈久愈烈的神往,于是乎,我向一位素不相识的大教授索要书籍,真有幸,几天的忐忑就在随后的阅读里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  虽然油菜坡和她的主人一样未曾晤面,但晓苏老师笔
小蛇和小青蛙  雨后,一条浅浅的浑浊的、杂草丛生的水沟里,有一条小蛇秧和带尾巴的小青蛙。在通浑的水里,它们似乎很不清楚对方是个什么东西。你看:小蛇秧用它那触须轻轻地在小青蛙的细皮嫩肉上来回触动着。那小青蛙顿觉浑身从未有过的舒服,像替自己挠痒痒那样舒服,总觉得对方对自己太好了。于是,那只带尾巴的小青蛙也总是用它那甜甜的舌尖不时地舔舔一下那小蛇秧的额头,也不时地舔一下那小蛇秧的那双黑豆似的小眼睛,总是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覆盖范围广泛,所以经常有人说,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什么都应该懂一些。本文以地理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来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地理知识,强化语文教学效果,简要提出了研究的理论依据,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地理的意义所在以及地理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地理知识,不仅能拓宽语文教学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
内容摘要:人生信条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根据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的结果,所形成的一套相对固定的处事原则和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在微小说《万一呢?!》中,虽然黄家父子俩有着共同的人生信条,但是,黄家父子俩的人生追求却截然不同。  关键词:人生 信条 追求 境界  人生信条,简言之就是做人的原则。它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根据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的结果,所形成的一套相对固定的处事原则和一种坚定不移的信
内容摘要: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作为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实践途径之一,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文化过滤的影响。由于邝丽莎在血统特征、身份认同、所处社会语境以及伦理意识等方面有别于非混血美国华裔,这些独特性赋予了她强大的跨文化叙事能力。不论是解密家族史,还是挽救古文化,邝丽莎的作品既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创造良机,她也在作品中努力将中国文化最大限度的还原,巧妙避免为取悦美国读者而过分展现异国情调,同时更展示出
公平与效率的和谐与统一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同时也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已经明确地表述出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现的是效率的要求;“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公平的
赵目珍与我同是山东郓城人,故而他的诗歌,让我倍感亲切,跟他一起思考,很容易产生深层的灵魂共振。鲁西南人大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且蕴藉着儒家的忧世思想。赵目珍一方面对故乡展开深情绵邈的灵魂倾诉,是故乡的深情回眸者和守护者,同时,又是一个自觉的疏离者和逃亡者。他在回眸与逃离的多维情感中寻找着自我,在刺探历史和勘查现实的过程中建构起自我。  故乡,是生命的发源地和感情的最初维系。鲁西南的亲人友朋,风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