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的美国地名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份报纸曾刊登过一篇婚礼报道,标题是“正常男人娶了长方形女人”。取这种令人捧腹的标题并非报纸有意要让读者开心,而是因为伊利诺伊州确实有名为“正常”和“长方形”的两个城镇。
  在美国,这类奇异的绰号式地名简直多如牛毛。比如阿肯色州的“墨水”,威斯康辛州的“泼嬉皮”,北达科他州的“攻击”,西弗吉尼亚州的“黄瓜”,俄勒冈州的“烦死人”,俄克拉荷马州的“弓形腿”,加利福尼亚州的“威士忌”……怪异的地名真是不胜枚举。
  为了给一座城镇命名,早期的美国移民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他们往往因找不到理想的名字而借用他山之石,就算雷同重复,也只好听之任之了。因此,仅在缅因州你就可以“游遍”中国、丹麦、墨西哥、挪威、秘鲁和波兰等国;不论走到哪里,你都可能有幸“邂逅”一位已故的美国总统,因为借其英名光大自己的城镇到处都是。据统计,目前在美国取名为“麦迪逊”的城镇有28座,“克林顿”25座,“华盛顿”23座,“门罗”2 2座,“杰克逊”和“林肯”各1 8座,“哈里逊”和“泰勒”也各有10座以上。
  某些地名是富人花钱买名、居民以名赚钱的产物。在犹他州,百萬富翁托马斯·W.贝克耐尔表示要向以其姓氏命名的城镇捐赠一座图书馆,于是瑟伯镇的居民很快就把自己的镇名改为贝克耐尔。但是格雷森的居民也想做成这笔“交易”。于是矛盾出现了。最后,一个所罗门式的明智裁决结束了这场僵局:瑟伯仍以贝克耐尔为名,而格雷森则更名为贝克耐尔夫人的娘家姓氏勃朗汀。最后,两个城镇平分了贝克耐尔所赠的书籍,皆大欢喜。
  随意命名、含义模糊不清是美国地名的一个特点,这很能反映美国人随心所欲的性格特征。肯塔基州的一个无名小村请一位即将上任的邮政局长给该村取名,这位局长大人建议该村以数字为名,理由是他不会写字。他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了里面的零钱,共有88美分。因此,村民们就决定以“八十八”作为村名。
  19世纪后期,密苏里州的一座靠近堪萨斯城的小镇恳请邮电部门在该镇设立一个地方邮局。第一任邮政局长走马上任前向华盛顿推荐了几个镇名,结果全部遭到否决。该局长一气之下在给当局的信中写道:“就给我们一个随便什么稀奇古怪的名字吧!”于是邮政官僚们从其所请,将该邮电局定名为“稀奇古怪”。
  当美国人意识到地名有可能使外人小瞧它的主人或吓跑远方的客人时,他们也会严肃认真起来的。西弗吉尼亚州的“鼹鼠丘”的居民为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尊敬,最终把“鼹鼠丘”改成了令人仰止的“高山”。华盛顿州的“屠宰”是1886年以一个印第安作战部队的中尉的名字命名的(印第安人习惯以形象的动作给人取名,如“与狼共舞”“握拳而立”),但是当该镇于1893年建起它的首家旅馆时,“屠宰”变成了“金棕色”。
  说到底,很难说清美国人心目中合适的镇名是什么。加利福尼亚州有“千栎树”和“二十九棕榈”;宾夕法尼亚州有“七谷”和“八十四”;怀俄明州有“十眠”;阿拉巴马州有“五点”;俄勒冈州有“六六”;阿拉斯加州有“鸡雏”“蛤蟆沟”和“黄鳝”。这些地方的居民从未对自己的镇名表示过任何不满或不安,真是应了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实际上,千奇百怪的地名正是美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的又一反映。
  尽管美国的地名千奇百怪,但是美国地名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重名极为普遍。就以纽约为例。大家最熟悉的“纽约”是一个大都市,濒临大西洋。但是纽约市同时是纽约州的一部分,处在该州的东南一隅。而纽约州是美国人口第三大州,面积排在50个州的第27位。纽约市是金融中心,纽约州很多地方的居民收入却远低于全国水平,属于“贫困县”,房价、物价也不高。因此,如果把纽约州某个偏僻的地方当作纽约市,那就闹大笑话了。
  同样的道理,当大家提起华盛顿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处于大西洋岸边的美国首都。但是美国还有一个华盛顿州,位于美国西北部,在太平洋边上,二者相去几千公里。
  不同行政级别的地方使用同样的名字已经够复杂,相似级别的地方使用同样的名字就更麻烦了。比如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州和新墨西哥州都有这个城市名。重名最多的是格林维尔,共有50个市镇叫这个名字;第二名是富兰克林,30个;而重名的有17个的,只能屈居32位了。
  城市重名如此之多,给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不便,比如买错机票、搭错飞机的笑话就曾一再发生。
  城市名如此,街道重名的就更多了。既然重名如此普遍,干脆喊号算了。比如纽约市就有很多路使用数字命名,从1一直数到了几百;或者使用字母A、B、C、D等等,比如华盛顿、芝加哥都有使用这种系统的路名。
其他文献
洪秀全1851年起义后,率领太平军横扫大半个中国,最后定都天京。有国就有省,太平天国管理自己的领土,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对省份进行了各种划分和大调整。搞笑的是,有些不受太平天国统治的地区,也被命了名。  先从直隶说起。直隶,直隶,就是直接隶属于朝廷,是京畿地区。但在洪秀全的眼里,这里是清廷的老巢,妖孽横生,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这个地方就被洪秀全命名为罪隶省—真是个可怕的名字。那时的省会不叫省会
期刊
名著中描写的美食,有心的读者会去照着做。《金瓶梅》中的一些饮食很接地气,譬如频繁出现的烧猪头。有人据此编出《〈金瓶梅〉饮食谱》,很容易操作。茄鲞則是《红楼梦》中写得最详细的一道菜。  周作人、梁实秋写美食,是为了寄托乡思,不知道本人厨艺如何。既写得好又躬身实践的是汪曾祺—“近三个月来,我每天做一顿饭,手艺遂见长进。”塞肉回锅油条是汪曾祺发明的—“这道菜是本人首创,为任何菜谱所不载。很多菜都是馋人瞎
期刊
不管你是吃过玉米,曾沉浸于调味品带来的味觉盛宴,换过汽车轮胎,还是种植过一株兰花,你都应该感谢沃德箱。当然,你也可能会把19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和入侵植物物种的迅速扩散归咎于这种由玻璃制成的封闭容器。  在历史上,这种小小的玻璃容器曾掀起巨大的变革—它改变了全球生态、帮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它是如何发挥这么大的作用的呢?  沃德箱是19世纪伦敦东区的医生、业余园艺家纳撒尼尔·巴格肖·沃德发明的。沃德非常
期刊
啰唆诗是杂体诗的一种,又名重复诗。它是有意堆叠同义词,故意重复,造成一种特别的意味,具有一种幽默效果。诗歌虽然通常要求语言凝练,但重复啰唆以至成诗,也自有其趣。  据冯梦龙的《古今谭概》一书记载,北宋雍熙年间,有位自称“诗伯”的人曾写过一首题为《宿山房即事》的诗:  一个孤僧独自归,  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  杜鹃谢豹啼子规。  此诗乍读文字流畅,音韵和谐,很是有几分“诗味”。可仔
期刊
说起关中的面食,不可不提旬邑饸饹面。作为地地道道的旬邑人,我曾专门上网查过饸饹的渊源:饸饹,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传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引起注意而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其名字“河漏”寓意不祥,心中不快,遂挥笔将“河漏”改为“饸饹”。  旬邑人喜欢吃饸饹,也善于做饸饹。在旬邑人的食谱里,饸饹有炒、烩、卤汁、浇汤、凉拌、过桥等近十种做法—也就是旬邑人,能
期刊
好肥腴或爱清素,也是分时节的,人生的时节。  年少时谁不爱红油赤酱的大鱼大肉?也须得吃些高脂肪高蛋白,才盛得下意气方刚,才撑得起风风火火的爱与恨,才负得了风里来雨里去的劳作。总得储备些能量,去生长、去挥洒不是吗?所以,爱酱骨架、爱红烧肉、爱香辣蟹、爱涮羊肉、爱铁板牛扒……爱那些高能美食翻滚的腾腾热气。  当年建安路上有一家开在牙医诊所楼上的湘菜馆,我们这些涌到深圳的外省小青年,是从被拆迁的铁皮棚里
期刊
瑞贝卡参加完孙子保罗12岁的生日派对后不久患上了心脏病。在医院里,她不断地请求自己的主治医师:“大卫医师,我求你了,你一定要让我再活12个月,这样我好参加我孙子的13岁生日派对。保罗可是我的第一个孙子。”  “我尽力满足您的心愿。”大卫医师说。  “太感谢你了!”瑞贝卡高兴地说。  12个月后,她确实参加了保罗的生日派对。  10年之后,瑞贝卡找大卫医师进行常规检查时说:“医师,我还有个请求。” 
期刊
小暑吃藕  江南地区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与“偶”同音,故民间又以食藕祝愿婚姻美满。  小暑食新  小暑食新是客家人的一种习俗。小暑过后,客家人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好饭供奉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新”。据说“新”即“辛”,是小暑后的第一个辛日。当日人们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再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小暑吃饺子  伏日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而三伏天就在小暑节气前后,在此期间,对北方人来说,
期刊
西晋名士陆云个性洒脱,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萌”。他是出了名的笑点低。低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天,陆云穿着麻衣坐在船上,无意中低头望见自己水中的倒影,觉得特别好笑,就仰天狂笑起来,最后身体失去重心,一个倒栽葱翻进了河里,差点丢掉小命,幸好被人救了上来。因为陆云笑起来表现夸张,后世的人就将爱笑称作“陆云癖”。  陆机、陆云兄弟来到洛阳后,第一次去拜访张华,只有陆机一个人进去了。张华疑惑地问:“怎么就你一个人
期刊
我国清代著名作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身金陵官宦之家,在江宁织造府度过了他早年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生活。到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获罪被抄家,当时15岁的曹雪芹随家人一起迁回北京老宅。随着家业的不断衰败,曹雪芹后来又移居北京西山。曹雪芹素性放达,是个杂家。他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都有所研究。  在西山居住期间,曹雪芹生活十分困顿。他的朋友爱新觉罗·敦敏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