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故事:盐还是砒霜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r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执意构建“不可能世界”、以构思奇妙的版画和装饰画闻名的荷兰画家埃舍尔,曾有一句名言:“惊奇是大地之盐。”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埃舍尔借此强调“惊奇”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同样不可或缺。
  自从亲近电影之后,我逐渐发现一个现象:好莱坞似乎对恐怖电影情有独钟。恐怖电影已成为一个数量很大的类别。显然它是在西方很有销路的产品,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恐怖影片没完没了地摄制出来?每当我看到新的恐怖影片,联想到埃舍尔上面的那句名言,就会使我怀疑:“恐怖故事难道也是西方之盐?”
  这部《战栗黑洞》(1994)之所以值得一看,是因为它是一部对恐怖进行恐怖幻想的幻想电影。 恐怖小说作家萨特·凯恩被誉为“这个世纪最畅销的作家,比斯蒂芬·金还要畅销”,因此他自然是出版公司的摇钱树。然而他却神秘地失踪了,那部预告即将出版的小说《战栗黑洞》的书稿也不见了。
  此时凯恩的恐怖小说早已畅销全球,书店、超市等处的书架,无不放满了他的恐怖小说的平装本。他的小说《战栗黑洞》引发的争购骚乱,使得媒体惊呼:“小说成宗教?读者变暴民?”而各地频发暴乱,许多当事人说就是由于看了萨特·凯恩的小说。专家们认为,凯恩的书能够使人“心神丧失,失去记忆,成为严重的偏执狂”。
  《战栗黑洞》新版未能如期出版引起了读者的抱怨,出版公司的老板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偏偏此时,凯恩的经纪人白昼在大街上持斧杀人,被保安击毙。他企图杀的不是别人,正是出版公司聘请来调查凯恩失踪的私家侦探特伦特。
  特伦特初次来见出版公司老板时,老板屏退左右,单单叫来了美丽的女编辑琳达——她一直是凯恩小说的责编。琳达告诉特伦特,大约从一年前开始,凯恩的小说变得越来越像纪实作品,而不像小说了,然后他就失踪了。
  特伦特本来对凯恩的书是嗤之以鼻、不屑一看的,现在任务在身,他不得不到书店去买回一堆凯恩的恐怖小说尝试阅读。他发现,虽然这些书情节千篇一律,总是黑暗中的怪物、人发疯变成怪物之类,然而奇怪的是,写得比他想象中的好,确实能抓住读者的心。
  再看下去,令人恐怖的事发生了——他在阅读过程中反复出现恐怖幻觉,每次都让他满头大汗,心脏狂跳不止。这使特伦特大惑不解,感到凯恩的小说确实邪门,尽管他内心深处仍然不信这个邪。
  凯恩的小说都自画封面,特伦特将他的一系列恐怖小说封面中的图案剪下拼贴,发现是一幅地图,指向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小镇。于是公司老板就派特伦特和琳达一起前往该镇。
  他们驱车前往小镇的路上,夜间行车幻觉丛生,糊里糊涂就到了要找的小镇。
  小镇上的一切,不仅都和凯恩小说中描绘的一模一样,而且也是幻觉丛生——起先只有琳达能看到。旅馆门厅墙上会变化的油画、出没无常的一群孩子、邪恶教堂门口的枪战……对于这些,唯物主义的特伦特要么看不到。要么认定是琳达和公司串通一气制造的幻觉,目的是利用他来证实凯恩小说的神奇,以便让小说大卖。
  后来怪事实在太多,尽管特伦特仍试图坚持唯物主义信念,但他的信心开始动摇了。这时,失踪的凯恩却出现在他的面前。《战栗黑洞》新版已经写完,他踌躇满志,得意忘形。
  他和特伦特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凯恩:宗教不知道如何传达恐怖!……我的书已经售出10亿册,翻译成18种语言,相信我的书的人,超过了相信《圣经》的人!
  特伦特:今晚我看到的一定有合理解释,我一定能够找出来!
  凯恩:职业病!你到现在还相信理性分析……你要看我的新书(指《战栗黑洞》的新版)!其他书已经造成了极大影响。但这本书能让你发疯!……当人们失去分辨能力时,恶魔就可以重返!
  琳达和特伦特前往小镇,实际上是一次神秘的时空转换。当琳达念着《战栗黑洞》新版的结局,一切如她所念发生着:特伦特在恶魔怪兽的践踏下一跤跌回现实世界,而那里没人听说过那个小镇。他扔掉凯恩交给他的小说稿,住进一个小旅馆,却有人又将小说稿送还给他。他在旅馆一页页将小说稿烧掉,回去的路上却发现凯恩坐在他身旁!
  凯恩对他说:“知道吗?我现在是神!我写了你!在我写你之前你不存在……我思故你在!”
  特伦特虽然一再怒吼“我不是你小说中的一部分”,但实际情形却越来越像是如此了。
  特伦特回到出版公司,向老板报告此行始末。老板却说:“真是个好故事,你若肯写出来,我愿意出版。”至于琳达,老板说根本没有此人,他也没有派人和特伦特同行。特伦特瞠目结舌,喃喃自语道:“那她就是被删掉了……”
  当特伦特说他已经亲手销毁了《战栗黑洞》新版书稿时,老板却告诉他:“几个月前,就在这屋子里,你亲手将小说稿交给我的。7月出版了。大为畅销!如今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即将上映了!”
  伴随着《战栗黑洞》新版的销售狂潮,全球到处发生屠杀行为,令警方无法解释。当局要求开会研讨这种“精神传染病”。特伦特在街上问一个刚刚买了《战栗黑洞》的青年,是否喜欢这书。青年说:“是的,我喜欢它。”谁知特伦特说:“那就没关系了。”他随即用斧子砍向青年——他已经精神错乱。
  在对待恐怖故事的态度上,中国人的习惯和心态似乎和西方人不同。中国古代即使在那些以谈论鬼怪著称的小说中,也极少见到西方类型的恐怖故事。比如在《聊斋志异》中,真正够得上有恐怖色彩的故事大约只有一个(其中有一件“惨绿袍”在屋子里自己立起来的场景有点恐怖)。中国人谈狐说鬼,基本上止于“志怪”。在中国现代作品中,虽然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西方的影响,但仍然极少有像斯蒂芬·金擅长编造的那种恐怖故事。因此差不多可以说,中国人不喜欢恐怖故事。
  但在西方,恐怖故事源远流长。比如关于吸血鬼的故事,关于“恶魔”——那个专门和上帝作对的怪物——的故事,都有相当固定的模式和传统,在这种模式框架下产生的恐怖小说和电影难以计数。此外,如死神、诅咒、冤魂、亡灵、基因突变的怪兽等等,都是许多恐怖小说和电影的常用主题。西方人欣赏这种恐怖故事,其心态似乎有点像吸毒。
  现在,影片结尾处再次回到片首的场景,特伦特被关在精神病院牢房里。此时精神错乱导致的集体杀戮,已经席卷所有文明国家。虽然精神病医生对特伦特说想帮助他,但特伦特却说现在呆在牢房里更安全,“世上剩下的最后一个人不可能是快乐的”。
  他从浩劫后的牢房中出来,独自一人走进电影放映厅,看到放映的正是他所经历的故事——就是根据《战栗黑洞》新版改编的。他最终未能逃脱成为凯恩“小说中的一部分”的命运。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某处一个幸存者的呼叫,知道全球文明已经崩溃……
  至此,影片完成了一次对西方人嗜好恐怖故事所能产生的后果的恐怖想象:就像生物技术或核武器的滥用一样,对恐怖故事的嗜好也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崩溃。
其他文献
在去都溪林场访问的第二天,我和白云区宣传部的刘涛从空中怪车遗址下来,就去寻访这一事件最著名的目击人——陈连友。沿着柏油马路向西,我们经过场部,向刚才进场的大什字走去。刘涛给我指刚才路过的草地前面的树林,我注意到这些树的颜色分着层次,远处是最高的、深绿色的,较近的林子较低,颜色呈浅绿色的。刘涛说,这就是后来又补种的树木,它们的长势始终不如人意。  快到大什字,路的北边有几户人家,门前有两棵特别矫健的
期刊
一    在UFO史上,最让专家和学者们费解的事件之一就是,1954年2月20日美国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在棕榈泉度假时与外星人见面的事件,据说见面地点是一级戒备的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空军基地(当时叫穆洛克空军基地)。迪斯芒·雷斯利——一位前空军飞行员,从一位空军长官那里获悉,某日一个直径大约31米的飞碟在飞机场跑道上着陆。那些在外度假准备返回基地的军人突然被阻止返回基地。飞碟停在有士兵把守的2
期刊
中国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文明的演进正表现为工具的发展。在库布里克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一个经典镜头:原始人类的一根骨头被扔上天空,落下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一架航天飞机。不同时期的工具,构成了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个台阶。  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它使人拥有了更为强大的控制物质世界的能力,使人类开拓了自身的生存空间,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一根简单的木棍,就可以使人完成徒手所不能做到的
期刊
他是空中怪车事件采访第一人,可以说就是借由他的笔,空中怪车事件才在短时间内成为轰动国内外的新闻。在采访他之前,我做了案头工作:  罗万雄:中国著名科普作家,《贵阳日报》、《贵阳晚报》高级记者,《健康之友》杂志的副总编辑,贵州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贵阳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已发表新闻科普文章120万字……  看到他的简历,你就明白为什么空中怪车事件首先是由他报道出来的。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
期刊
这是发生在1978年10月21日,星期六傍晚的事,此事件是澳洲UFO研究中最有名的。事件主角是弗雷第克·保连奇,当时是20岁,驾驶的是单引擎飞机——“戴尔塔席拉朱丽叶”号。当天18时19分,他由莫拉比机场起飞,目标是国王岛。他沿着澳洲最南端靠近渥太威岬的巴斯海峡的上空飞行时,曾报道看到了UFO,后来他就和飞机一起失去踪影。弗雷第克当时曾经以无线电向基地指挥塔报告,说有一个很长的绿色不明飞行物在他头
期刊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  此后,随着苏联的“礼炮”号、“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系列太空探索行动的展开,一个崭新的太空世界映入人类的视野。  于是,在“是否存在月球人?”、“火星上有生命吗?”等一系列谜团端倪初露时,“太空之眼”却发现了更多的秘密。    太空中的“天使”    入选原因:“天使”确实存在,还是幻象,一直存在争议  星级评定:★★  美国的
期刊
天文摄影历来给人以高不可攀的感觉——传统的天文摄影几乎都是专业天文学家通过专业的大望远镜拍摄的,使用的记录方式不是极为少见的干板盒,就是异常昂贵的专业CCD。现在,这种情况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只因为我们手中有了新式武器——数码相机。  你见过这样令人震撼的月球照片吗?你也许会以为,那是专业天文学家用巨型望远镜拍摄的。但你错了,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是我用小望远镜和Nikon995数码相机拍摄的作品
期刊
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凯伊豪、大卫森等不明飞行物研究者继续抨击中央情报局,要求其公开关于UFO的信息。大卫森宣称中央情报局:“自从1951年起,就开始制造UFO狂潮作为冷战的心理战争工具。”虽然公众一再要求召开美国国会意见听取会,公开关于UFO的所有信息,但收效甚微。  然而,在1964年,白宫讨论了如果在太空发现外星人信息或UFO报告,以及UFO现象有了新的进展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此后,国防
期刊
恒星演化和行星的形成    生命只能出现在能发出光和热的恒星周围的行星上,但并非所有恒星都必然带有行星。星云说认为,恒星是从自转着的原始星云收缩形成的。收缩时因角动量守恒使转动加快,又因离心力的作用星云逐渐变为扁平状。当中心温度达到700万℃时,出现由氢转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恒星就诞生了。盘的外围部分物质在这一过程中会凝聚成几个小的天体——行星。  星云说可以合理解释许多观测事实,但也存在一些困难。
期刊
据来自美国和苏联等国的火箭部队和导弹防空部队的报告,他们那里经常发生一些与UFO纠缠不休的令人费解事件。当UFO莅临和悬停在战略导弹发射场上空时,在UFO的骚扰下,导弹制导弹头被强磁化,其发射精确度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导弹部队陷入混乱和瘫痪状态。  据退役上校军官索科洛夫披露,他在乌克兰的国际部与科学院协调接合处应用军事问题部工作十多年,有特许便利条件能够接触到军内的秘密情报。1983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