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楼房设计,各层的下水道布置是统一的。在走廊的下水口朝上看,就能看见上一层楼的下水道水管。现在用的水管都是那种白色的PVC塑料管了。
我们办公楼走廊的每个下水口旁边都有一坨水泥样的东西, 抬头看去, 上一层楼的水管正吊着一条白白的“钟乳石”,正对着地上那坨“水泥”。这种景观还很普遍。
塑料本身是形成不了这种钟乳石的。但在平时能看到的这些塑料水管,漏水就罢了,为什么还会形成钟乳石呢?那是因为所使用的塑料水管填充了太多的碳酸钙—通俗一点说就是石粉。
一般来说,塑料里面填一点石粉啊硅粉啊之类的,都是为了降成本。填了这些东西,极限力学性能会有所下降,但不影响日常使用,反正对厂家来说, 能达到国家标准就行了。但是要能漏出一大坨钟乳石来,得填多少石粉?
我后来才了解到,生产这些塑料管,填个50%的石粉不在话下。也就是说,过半都是石粉了,这还是塑料么?其实已经是成用高分子来糊成的石头了。
这些“石头”,经过长期水流的冲洗,是能溶掉很多的。由于用的是石粉,不如天然的岩石致密,加上下水道的水都不是什么纯水,“A型B型AB型O型都有”,因此用不着几万年,也许只需几个月,就能看到钟乳石奇观了。我就觉得我们楼层东起第二条管的那条石头就有点像仙女⋯⋯我其实也挺佩服这些厂家。
塑料管的生产, 是要将塑料树脂在螺杆机里熔化、搅拌,然后通过一个模口挤成一条连续的管。如果试图把一堆石头粉糊糊挤成连续的管,凭想象就可以估计,这种糊糊只会碎成一块块,没办法加工的(面粉糊不一样,因为面粉本身是高分子)。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这有戏,还能赚钱。那只能归结于高分子的确很神奇,少于一半的量,就能把石头粉糊成可加工的状态。其实说到底,办公楼里的这种钟乳石奇观,就是因为利益的诱惑弄出来的。
我们办公楼走廊的每个下水口旁边都有一坨水泥样的东西, 抬头看去, 上一层楼的水管正吊着一条白白的“钟乳石”,正对着地上那坨“水泥”。这种景观还很普遍。
塑料本身是形成不了这种钟乳石的。但在平时能看到的这些塑料水管,漏水就罢了,为什么还会形成钟乳石呢?那是因为所使用的塑料水管填充了太多的碳酸钙—通俗一点说就是石粉。
一般来说,塑料里面填一点石粉啊硅粉啊之类的,都是为了降成本。填了这些东西,极限力学性能会有所下降,但不影响日常使用,反正对厂家来说, 能达到国家标准就行了。但是要能漏出一大坨钟乳石来,得填多少石粉?
我后来才了解到,生产这些塑料管,填个50%的石粉不在话下。也就是说,过半都是石粉了,这还是塑料么?其实已经是成用高分子来糊成的石头了。
这些“石头”,经过长期水流的冲洗,是能溶掉很多的。由于用的是石粉,不如天然的岩石致密,加上下水道的水都不是什么纯水,“A型B型AB型O型都有”,因此用不着几万年,也许只需几个月,就能看到钟乳石奇观了。我就觉得我们楼层东起第二条管的那条石头就有点像仙女⋯⋯我其实也挺佩服这些厂家。
塑料管的生产, 是要将塑料树脂在螺杆机里熔化、搅拌,然后通过一个模口挤成一条连续的管。如果试图把一堆石头粉糊糊挤成连续的管,凭想象就可以估计,这种糊糊只会碎成一块块,没办法加工的(面粉糊不一样,因为面粉本身是高分子)。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这有戏,还能赚钱。那只能归结于高分子的确很神奇,少于一半的量,就能把石头粉糊成可加工的状态。其实说到底,办公楼里的这种钟乳石奇观,就是因为利益的诱惑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