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的青年与边缘的文学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tha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杀前的几个月,胡迁在2017年初接受过天津《每日新报》的一个采访,谈及他的小说《大裂》:
  如果有人想拍《大裂》,我希望不要当做一个青春片,这里面的写的不是青春,是中国大部分大学生,或者叫专科生。人们总是讨论白领群体、底层、既得利益者、创业者,等等人群,这些标签下的人在若干年前还是青年时,人们又都统一美化成青春,这是一个错误的定义。赖在宿舍每天打游戏,无所适从,不明所以地谈恋爱,这个中国庞大的青年群体,不叫青春。①
  胡迁这段话显示出他对于80后文学背后的青春叙事有深入的反思。20世纪末以来的青春叙事,契合着方兴未艾的城市化进程,长久地聚焦于我们这个时代所谓成功者的梦想——无论是“小时代”的纸醉金迷还是“北漂”们的迷茫彷徨。而北上广之外的世界,边缘地带普通青年的辗转流离,在青春叙事中一直处于暗影之中。
  《大裂》这样杰作的出现,深刻地赋形了边缘青年的青春叙事,并且将其转化为包含历史复杂性的寓言。遗憾的是,作家胡迁过早地离开这个世界,但诚如“大裂”这一命名,他的作品凿破了对于青春的迷思,展现了一个灰暗而阔大的世界。
  沿着这个线索,笔者集中阅读广西80后作家小昌的小说。不必说普通读者,就是对于专业的文学批评者而言,恐怕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小昌。小昌原名刘俊昌,1982年出生于山东冠县,在兰州读的大学,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后去大连机车厂工作,两个月后辞职考研,被调剂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2007年年底毕业。毕业后小昌去富士康工作,一年后辞职,2009年入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现居北海,做了一名大学老师。
  在与何平的对谈中,小昌回忆说二十八岁才写出第一篇小说,“时间大概是2010年年底,然后小说就在2011年5月份发表出来。”②在此之前,很难找到半点小昌和文学的关系。而从2011年开始的这六七年,小昌避免了这类青年作家常见的昙花一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与发表量。诚如何平在对话时的感喟,“突发奇想写小说,竟然也让你做成了。还有个现象,我发现几乎所有发现新人的文学栏目——像《西湖·新锐视线》《十月·新干线》《青年作家·小辑》《青年文学·一推一》等,都推介过你。”③
  小昌的小说,摆脱了以往80后文学中常见的城市的、小资的、个人主义的叙述腔调,他的小说调子格外地灰,描摹着这个时代边缘青年的故事。比如《我梦见了古小童》(《广西文学》2014年第5期),“我”在21世纪初的黄河边的城市读大学,终日泡在网吧里,或者在日租房与包括古小童在内的一个个女朋友做爱。小说的主线是“我”与古小童的交往,两个人从大学到工作,一直维持着时断时续的肉体关系,同时和各自的对象谈婚论嫁。两个人最后一次见面,是“我”在电视相亲节目上发现了古小童,“她神采飞扬,说起话来一口港台腔。”④
  在《我梦见了古小童》这类典型的小昌小说中,人物没有道德约束,没有生活目标,只是浑浑噩噩地向前。“我”这样的人自然是个混蛋,但并不坏——至少不比衣冠楚楚的时代精英们更坏。在这类男女的灰色青春中,在日租房里,你能感受到作者深埋在文字下面的破碎的“爱”,但这份爱无法落在恰当的形式里,以往的恋人絮语都已变得陈腐可疑。故而小说结尾,“我”梦见和古小童两个人赤裸着身体在丛林里,从社会退回到自然之中。
  在严峻的社会转型期,对于无法接轨的边缘青年而言,退回到丛林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历史象征。金理细读过鄭小驴《可悲的第一人称》,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小娄作为“北漂”中的“失败者”同样选择退回到云贵边地的原始丛林之中。小昌笔下的主人公们内心更为寂灭,或者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讲,更为“佛系”。他们已然放弃了去北京上海这类城市“拼一拼”的念头,对于边缘的处境安之若素。唯一的不安,就是在小昌的小说中,这个边缘而孱弱的“我”,往往患上了“疑病症”。比如《我梦见了古小童》中的“我”:“我幻想自己得过很多病,带有濒死感。临床上这叫疑病症。至今我仍被这种病折磨着。得上疑病症也许是好事,我老实了下来。我对周遭充满警惕,像一只身处猎食世界的小鹿,时刻危机四伏。”⑤小昌非常在乎“疑病症”这一象征,他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小说《幻病者》,这篇小说中的“我”依然颓废、孱弱,不在乎自己与异性发生关系是否道德,焦虑的是女友的黑人男友是否染给她艾滋病,“我吃不下饭,开始想头天晚上安全套破损的细节。”⑥对于这种“病人”,小昌自己想得清楚:“就是一个人站在那里,没有安全感,危机四伏,但又无法准确判断,也没办法具体描述。我想写这个感觉。”⑦这种“幻病”,是典型的社会结构的问题转化为精神世界的问题,社会的危机转化为心理的危机,而虚弱的“我”显然无力识别“病”的根源所在。
  如同金理的概括,“当下文学中大规模涌现的青年失败者形象,大抵具有外表淡漠、心如死水的特征,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根源。”⑧笔者知道青年作家大多喜欢听到“天才论”,但如小昌这样的写作,并不是基于神秘的天赋,而是对自身所在的历史处境保持诚实,这位出身乡村、求学与教书于普通高校与小城市、曾经在富士康工作过的青年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文学表现出自身所在的边缘青年的命运。小昌要感谢他背后那“沉默的大多数”,正是他所在的边缘青年群体成就了他边缘的文学。
  小昌小说的奥秘,必须还原到所在的社会结构中得到理解。何平在和小昌的对谈中谈到过:“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涉及如何认识你小说的‘意义’,李云雷说你将‘个人主观的价值、情感与道德判断悬置’,金赫楠认为你表达和营造出‘没有意义的意义’。”⑨在张陵先生为小昌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本小说集《小河夭夭》写的序言中,张陵谈到小昌的小说有些像法国新小说派的“零度叙事”。无论是悬置意义还是零度叙事,笔者阅读小昌小说,也有类似的观感。但这种“悬置”,不是出于作家自觉的艺术选择,而是基于这个时代的城市化变得严酷之后,无法形成“可信”的故事——什么样的意义能够真实地安妥小昌笔下的灰色男女呢?小昌正是在这个历史结构中写作,他诚实地面对自己,就会诚实地悬置意义。   由此出发,小昌小说的叙述视点永远不高于人物,他的叙述基本上都是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在《小河夭夭》这部小说集中,十篇小说中有九篇的叙述都是从“我”出发。隐含作者对于任何一个故事都非常淡漠,一切都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演出,连主人公们的抱头痛哭,仿佛都是消音了的。这些青年依赖残存的本能式的情欲,通过大量几乎无意义的对话与无目的的行动,在破败的世界中跌跌撞撞地生活。一切深度模式都被取消了,小昌小说中外在的景物与内在的心理描写极少,一切浮到表面。
  这种边缘人的文学,在当代文学史的脉络中可以追到王朔,只是王朔的人物还有反讽,反讽者多少还是不甘心。而到了小昌这里,仿佛到了路的尽头,路的尽头一片寂灭。小昌的小说表面上很故事化,骨子里是一种寂灭的情感结构。对于这种历史性的情绪,他的故事有时候对应得好,有时候对应得生硬。而且几乎没有例外,小昌小说的结尾都有些弱,这确实为难了小昌,因为他的故事,其实从一开始就结束了,本来就没有结局——只有英雄或史诗才享有结局,小昌的人物只是“活着”。
  对于小昌这样作家的写作,一个严峻的挑战是,下一步走向何处?这种写作很容易流于自我重复,迅速耗尽个人的体验。比如写这类青年的灰暗心态,小昌在一本小说集中已经几次使用“寄裸照”这种情节,《我梦见了古小童》中的“我”:“这根本难解我心头之恨,我把刘健雅的裸照四处乱发,还发给了刘健雅的爸爸”⑩;《三座椅》中的“我”:“我拿出手机,看她一张张没穿衣服的照片。那些照片我藏了很久,终于派上用场了。”11小昌也有所自省,在创作谈中谈过:“可能是码字的原因,我正在透支那些经验。”12
  小昌的下一步,是按照主流的文学秩序改造自己吗?笔者的看法是,小昌小说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边缘青年的情感结构;最没有价值的,是对于文学期刊趣味的模仿。“边缘”尽管蕴含着宝贵的可能性,但也不宜过分美化,毕竟“边缘”也可能沦为“中心”劣等的复制。在《乡间的小径也分岔》这篇创作谈中,小昌谈到自己开始读博尔赫斯的《虚构集》。边缘作家由于话语权的薄弱,总要面对经典文学的压力。小昌对于博尔赫斯的态度很暧昧,一方面他承认“书早就买回來了,一直没看进去”13,另一方面也表示,“我多么希望有人说,嘿,你的小说有博尔赫斯的味道。”14最终小昌读进去了《小径分岔的花园》,并且感受到了“通篇最精彩的部分”:
  我在想我的身边是不是有无数个“我”,或者你的身边也有很多个“我”。那些因各式各样理由离开我的姑娘们,甚至连正眼也不屑瞧我一眼的人,在时间的分岔里,我正在她们身边,过得有滋有味。那些“我”隐蔽在时间的其他维度之中,忙忙碌碌,形形色色。想来真是好玩,还有点庄子梦蝶的味道。15
  小昌的“读法”包含着他与“纯文学”深刻的裂隙,小昌自己也未必发现,当他想起“离开我的姑娘们”或是“连正眼也不屑瞧我一眼的人”,其实在以“平行宇宙”的方式来理解博尔赫斯,而这种包含着疗愈与慰藉的时空观在全球的边缘青年中都很流行。在这样一个时刻,与其说小昌暴露出他的美学趣味,不如更直接地说暴露出他在社会结构中的历史位置。小昌将自己的创作谈不无反讽地命名为《乡村的小路也分岔》,这里隐含着找来博尔赫斯“补课”的调侃。读不懂博尔赫斯,对于小昌恐怕更好,不是每一个青年作家都得在博尔赫斯的道路上写作。对于当代文学而言,博尔赫斯长久以来被简化、被误读为一位纯粹而精湛的艺术大师16,然而“为艺术而艺术”的纯文学,已经耗尽了几乎所有的历史能量。
  今天讨论80后一代乃至于普遍的青年写作,有必要回到一个最朴素的问题上:是书本,还是生活,教会我们写作?今天流行的文学期刊中的文学范式,能否容纳我们这代人的生存体验,能否容纳城市化进程中阶级、资本、身份、趣味等等的激烈冲突?如果不能,有抱负的青年作家,就应该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学。对于小昌,这种新的文学,体现在他命名自己小说集的那篇《小河夭夭》,这篇小说尽管还是从“我”出发,但是“我”不再是故事的焦点,而是群像中的“我”。尽管带有浓郁的情节剧味道,但《小河夭夭》展现了“一群”而非“一个”边缘青年的命运。就像成功一样,真实的失败,也是“一群”而不是“一个”的失败。由于处理的是群像,这篇小说的视点在结尾处难得的开始拉升,“我”最终站在高楼的天台上,俯瞰着街道、村子与小河,二爷、丹丹这些人的命运涌上心头。此刻的“我”温暖而开阔,因对于自身所在的共同体的牵挂而展现出获救的可能。在这样一个时刻,笔者猜测小昌会恍惚间想起,自己究竟为什么开始写作。
  【注释】
  ①《对话胡迁》,载《每日新报》2017年1月17日。
  ②③⑦⑨何平、小昌:《漫不经心是特别高贵的品质》,载《花城》2017年第5期。
  ④⑤⑩小昌:《我梦见了古小童》,载《广西文学》2014年第5期。
  ⑥小昌:《幻病者》,载《上海文学》2013年第11期。
  ⑧金理:《失败青年故事的限制与可能——以〈可悲的第一人称〉为例》,首届全国当代文学研究青年论坛论文集,2017年11月3-4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编印,本文引用已征得作者同意。
  11小昌:《三座椅》,选自《小河夭夭》,134页,作家出版社2015年版。
  12131415小昌:《乡间的小径也分岔》,载《十月》2015年第1期。
  16博尔赫斯相关的接受史勾勒,参见滕威:《博尔赫斯是“后现代主义”吗?》,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黄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成长计划”签约评论家)
其他文献
以大散文观念衡量,1990年代前的“迟开的花朵”①——军旅散文,在新世纪已经花繁叶茂、硕果累累。仿佛一夜春风,新世纪散文花开千树,无论在题材领域、作家群体构成,还是在独特精神价值、内在精神气质上,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征。虽然离开了战争这一最为独特的资源,但总体看,无论沉思历史还是观照现实,新世纪军旅散文在各个题材领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形成了稳定的多元叙事格局。在此格局中,军旅散文作家形成和丰富着
期刊
对凡一平这个名字的最早记忆应该来自小说《寻枪记》和由姜文主演的电影《寻枪》,后续则是广西作家群闪耀文坛,他们那种由于边陲之地所升发出来的混沌之力、生活热流和简洁利落的叙事风格,的确对当时的文学叙事产生过一定的冲击,有时候所谓文学就是对陌生性的发现和对既有事物的改写,这是对凡一平和他的作品先入为主的观念,事实上从19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他的写作经历过多次不同方式的探索和转折,已经很难用某个统一性的
期刊
我与刘艳相识较早,那时我还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工作,后来我到北大中文系,她从北师大博士毕业,进入文学所工作,到《文学评论》做编辑。有近十年,我没有给《文学评论》写稿,与她交往并不多,只知道她认真编稿,潜心读书,也是欣慰。后来历经多次刘艳给我编稿,她的认真执着令我惊异,也让我钦佩。最近几年,刘艳厚积薄发,时有长篇大论出来,而且出手不凡,颇为令人惊喜。《南方文坛》燕玲主编希望我能谈点关于刘艳评论的看法,
期刊
两条道路在秋木林中分岔  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  作为旅人,我久久地站在岔口上,  极目眺望其中一条道路的尽头,  直到望见它消失在林木深处。  ……  我将会轻轻叹说,  ——在我年老的时候:  两条道路在林中分岔,  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条,  人生就此迥然不同。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行之路》  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批中国年轻人,不管是由乡村入城市,还是从中国到异国(主要是美国),
期刊
困境中的“蝶变”  现实主义曾经是文学中的重大问题,但在今天剧烈的社会转型和多样化的文学中,却似乎被淡化了。文艺学教科书中它的“地盘”越来越小,有的甚至没有;文学评论界很少谈论现实主义话题,偶尔论及,不是陈旧说教,就是浅尝辄止。但淡化并不等于不存在,它像看不见的手一样,依然牵动着当下的文学创作乃至发展。它遭遇了复杂而微妙的生存困境,不知如何破局和前行。它正在悄悄地蜕变,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艰
期刊
一 高校知识分子写作现状与学者写作叩问佛教和文化传统的新维度  学者作家徐兆寿新长篇《鸠摩罗什》,2017年9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甫一面世,便广受关注,带给读者和评论家不小的震动。小说不仅成功塑造和还原了鸠摩罗什这位高僧大德——鸠摩罗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同时也是大乘佛教引入中国的佛学大师,“在长篇小说《鸠摩罗什》中,作者身临其境地描绘了一代高僧鸠摩罗什如何来到中国传播大乘佛教的
期刊
朱山坡是一位写小说的诗人。受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感召与指引,题材和地理空间成为我们想象作家的惯性方式,在其日积月累地版图化当代文学的过程中结构性地建构了关于当代文学的批评知识话语。于是,边地、底层、民间、苦难等作为批评的知识,常被用来理解朱山坡。朱山坡的写作似乎并不是从我们所谈论的这些地方开始的。他不是把你生活中的一个人写到小说中,而是创造一个人震撼你。这个被创作的文学人物确实跟我们不一样,但跟我
期刊
一  映川的小说,写了很多现代都市中男男女女的情感纠葛、内心困惑和现实挣扎,从一地鸡毛到烦恼人生,是这个时代文学的基本面影,波澜不兴的日常生活在作家的反复讲述中变得尤为稀汤寡水,聊以自慰的是,从一开始,他们就拒绝粉饰、夸张或鼓动什么,那么,在一种平淡中倒收获了真实和熨帖。当然,没有一个作家甘于复制、粘贴,他(她)总是有所表达的。在映川的表达中,存在一个二元对立的结构:一方面,总有一种声音在努力呼唤
期刊
常言贵在坚持,诗歌恰恰又是最不能勉强的艺术——我指的是真的诗。一个人埋头,一口气写到七十年开外,从下巴青青到两鬓生白,那是怎样威武又雄壮的一口气?一口气写了七十余载,岂是只知埋头?可见修辞总是蹩脚的。李瑛与《人民文学》的七十年,互为见证,互相成全,所有的诗篇汇在一起,就是诗人一撇一捺创造出来的皇皇奇观。七十年,李瑛的身份在不断变换,从北大学生、进步青年,到军旅诗人、诗坛泰斗,是从耀眼到更耀眼。但最
期刊
在《大闸蟹》中,食堂大厨老孙在退休后来到某高档小区给几家住户做炒菜钟点工。“田田非要跟着,老孙没办法。”这小说起句沉稳有力,是很自信的写法,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田田是老孙的孙子,跟着他去住户家炒菜,结果趁家里没人贪吃了这家主人鲁新建留在桌上的大闸蟹,鲁新建误以为是自己把大闸蟹忘在卖蟹摊位上,因为大闸蟹很贵,老孙图一时侥幸就没有告诉鲁新建真相,结果鲁新建去找卖蟹的陈光秀论理,争执起来,被陈光秀一气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