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 “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
那么,小数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习更有效,笔者认为:
一、创设有效情境,促进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首先是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其次是创设生活情趣,让学生“趣”中“思”。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
最后是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在“疑”中“问”。“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认识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那些与已有的知识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心理平衡,造成“疑”的心理状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设计有效提问,激发探究欲望
恰到好处地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首先,问题要难易适度,我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探究学习: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失去探究的兴趣。
其次,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培养能力。课堂提问有的放矢,才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提高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算理法则同时,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思维能力。
三、提倡有效合作,促进学生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要避免流于形式,使合作落到实处,这是走进新课改后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是要选择恰当的机会组织合作交流。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寻找他人帮助,产生了交流合作的新的需求时,再安排合作与交流,可能更有实效。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知识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只有这样学生的个人力量才能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出来,学生才能获得实在的发展。
二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是需要的,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也是非常必要的。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者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同时,倾听别人发言,能使自己从中得到启发,以触类旁通,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高效的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倡导学生多想。
三是教师要转换角色。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和交流时,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合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建设性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好的建设性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四、优化有效时间,发挥综合效用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首先要注重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要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比率,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同时,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五、注重有效评价,引领学生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特别小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教师满意与否,我们都会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以评价,如:一句肯定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扬的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表扬也是多角度的。如,回答问题棒的,小组合作好的,动手能力强的……这样不仅对受表扬者是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除此之外,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单注重教师的评价,同时还注重了学习伙伴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有效教学是教改之路上一个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灵活安排学习方式,使各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那么,小数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习更有效,笔者认为:
一、创设有效情境,促进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首先是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其次是创设生活情趣,让学生“趣”中“思”。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
最后是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在“疑”中“问”。“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认识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那些与已有的知识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心理平衡,造成“疑”的心理状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设计有效提问,激发探究欲望
恰到好处地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首先,问题要难易适度,我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探究学习: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失去探究的兴趣。
其次,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培养能力。课堂提问有的放矢,才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提高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算理法则同时,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思维能力。
三、提倡有效合作,促进学生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要避免流于形式,使合作落到实处,这是走进新课改后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是要选择恰当的机会组织合作交流。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寻找他人帮助,产生了交流合作的新的需求时,再安排合作与交流,可能更有实效。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知识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只有这样学生的个人力量才能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出来,学生才能获得实在的发展。
二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是需要的,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也是非常必要的。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者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同时,倾听别人发言,能使自己从中得到启发,以触类旁通,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高效的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倡导学生多想。
三是教师要转换角色。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和交流时,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合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建设性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好的建设性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四、优化有效时间,发挥综合效用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首先要注重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要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比率,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同时,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五、注重有效评价,引领学生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特别小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教师满意与否,我们都会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以评价,如:一句肯定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扬的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表扬也是多角度的。如,回答问题棒的,小组合作好的,动手能力强的……这样不仅对受表扬者是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除此之外,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单注重教师的评价,同时还注重了学习伙伴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有效教学是教改之路上一个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灵活安排学习方式,使各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