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是浩瀚的文学海洋的点滴,是中华文化的沉沉载体,它们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脉脉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古诗文阅读在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形成文化积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很重视这种作用,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课程目标-总目标)
“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0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7-9年级)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实施建议•评价建议)
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要求古诗文阅读教学突破知识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阅读体验,养成习惯和培养能力,最终形成文化积累。
然而,传统的古诗文阅读讲读解译的教法,造成古诗文阅读教学“少、差、慢、费”的症结:少,课堂容量少;慢,学生形成积累慢:费,课堂教学费时费力。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对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摆在语文教师案头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归纳出“查、释、探、品、悟”的五字古诗词教学法。
一、查——查询了解诗人,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根据这些要求,我们设计了“查”这个教学环节。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通过查询获得信息,既看得见,又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信息的方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更有利于记忆。因此,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有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在上新课前布置学生查询(查询方式自定)所学古诗作者的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又助于学生对作品进行准确的解读。
二、释——介绍背景解释诗题,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赤瑞特拉的另一个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在旧的教学模式中,诗的写作背景是由教师介绍的。现在我们让学生自己有选择地介绍搜集来的信息,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为主动地获取、运用信息。学生在介绍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的同时,解说古诗诗题的含义,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为进一步理解古诗做好准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三、探——质疑讨论探诗意,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训练学生理解古诗能力。培养其合作探究精神。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要鼓励学生学而思,思而疑,在阅读时划出对诗文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来,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最后让学习协作小组讨论、筛选,把难以饵答的问题归纳整理后,通过小组或班级交流、评议。从重点字词到整首诗意的理解以及诗文的写作技法赏析等都让学生在“自助、互动”中训练,在交流中质疑研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结论。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只起“适时点拨。相机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就是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潜能。众所周知,教育的本义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并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这种协作学习方式无疑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重构。
四、品——吟诵品诗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感情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情操。做法分四步:1 先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反复吟读,教师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等方面给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2 变换形式阅读,使学生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3 利用古诗本身具有感染性强和陶冶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所创造的意境,做到“披文人情”、“身历其境”,如对诗歌中所描写的祖国秀美山河为之赞赏、热爱,对诗文所歌颂的英雄人物从心底里升腾起崇敬之情,对诗文所表现的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不幸倾注同情和关切……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选择一首最合适的曲子给诗歌配乐,然后进行朗读,进一步品味感情,加深理解。
五、悟——迁移拓展悟诗质,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获取的感悟
“诗言志”是历代诗人的共识。“志”不仅反映在诗人的言谈中,更体现在他们的诗作里。任何一首诗歌,或对某事物表示一种态度,或抒发一种情感,或揭示某种哲理……无不表现为人之“志”。教学古诗,就要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诗的本质所在。从这点出发,我们安排了“迁移拓展悟诗质”这个教学环节。其用意主要是拓展学生学习古诗的空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深一层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雅斯尔说:“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强调经验建构、探索、合作和对话,要求教师“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邀游,那么“这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将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课程目标-总目标)
“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0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7-9年级)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实施建议•评价建议)
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要求古诗文阅读教学突破知识型教学模式的框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阅读体验,养成习惯和培养能力,最终形成文化积累。
然而,传统的古诗文阅读讲读解译的教法,造成古诗文阅读教学“少、差、慢、费”的症结:少,课堂容量少;慢,学生形成积累慢:费,课堂教学费时费力。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对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摆在语文教师案头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归纳出“查、释、探、品、悟”的五字古诗词教学法。
一、查——查询了解诗人,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根据这些要求,我们设计了“查”这个教学环节。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通过查询获得信息,既看得见,又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信息的方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更有利于记忆。因此,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有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在上新课前布置学生查询(查询方式自定)所学古诗作者的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又助于学生对作品进行准确的解读。
二、释——介绍背景解释诗题,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赤瑞特拉的另一个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在旧的教学模式中,诗的写作背景是由教师介绍的。现在我们让学生自己有选择地介绍搜集来的信息,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为主动地获取、运用信息。学生在介绍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的同时,解说古诗诗题的含义,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为进一步理解古诗做好准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三、探——质疑讨论探诗意,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训练学生理解古诗能力。培养其合作探究精神。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要鼓励学生学而思,思而疑,在阅读时划出对诗文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来,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最后让学习协作小组讨论、筛选,把难以饵答的问题归纳整理后,通过小组或班级交流、评议。从重点字词到整首诗意的理解以及诗文的写作技法赏析等都让学生在“自助、互动”中训练,在交流中质疑研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结论。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只起“适时点拨。相机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就是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潜能。众所周知,教育的本义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并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这种协作学习方式无疑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重构。
四、品——吟诵品诗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感情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情操。做法分四步:1 先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反复吟读,教师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等方面给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2 变换形式阅读,使学生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3 利用古诗本身具有感染性强和陶冶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所创造的意境,做到“披文人情”、“身历其境”,如对诗歌中所描写的祖国秀美山河为之赞赏、热爱,对诗文所歌颂的英雄人物从心底里升腾起崇敬之情,对诗文所表现的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不幸倾注同情和关切……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选择一首最合适的曲子给诗歌配乐,然后进行朗读,进一步品味感情,加深理解。
五、悟——迁移拓展悟诗质,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获取的感悟
“诗言志”是历代诗人的共识。“志”不仅反映在诗人的言谈中,更体现在他们的诗作里。任何一首诗歌,或对某事物表示一种态度,或抒发一种情感,或揭示某种哲理……无不表现为人之“志”。教学古诗,就要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诗的本质所在。从这点出发,我们安排了“迁移拓展悟诗质”这个教学环节。其用意主要是拓展学生学习古诗的空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深一层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雅斯尔说:“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强调经验建构、探索、合作和对话,要求教师“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邀游,那么“这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将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