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塔索》《前奏曲》《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13部前奏曲,19首匈牙利狂想曲,12首高级练习曲等,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其中,本文所介绍的拉科奇进行曲是李斯特19首《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第15号。
关键词:演奏家 对比 音乐
《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首》又名《拉科奇进行曲》,约写于1840年代,与李斯特之前所写的狂想曲不同,这首狂想曲没有太多的在速度上对比,整首曲子除了有着自己强大的推进力量外,基本上都保持着进行曲的速度。中间有一段运用右手刮键的技术,使音乐更显得气势磅礴。而在结尾处,八度级进的运用,更是让音乐进入最后的高潮,展现出了无与伦比、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罗伯托·齐栋(Roberto Szidon),1941-2011巴西钢琴家。他热烈生动的指触,丰富变化的音色和优美起伏的抒情性,证明他的演奏属于浪漫派的传统风格。评论家们认为,他有着超人的技巧、艺术的智慧、个性和准确的理解力。
齐夫拉(Gyorgy Cziffra)1921-1994法籍匈牙利钢琴家,他的演奏以技巧而取胜,技巧的表达令人眼花缭乱,但对作品的内涵往往很难深入探究。他演奏的练习曲及高难度技巧作品,都能充分展示其才华,最具特色的作品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与《超技练习曲》。
一、演奏速度对比
在音乐的语言中所谓的速度有两层含义:“其一,某一作品所要求的速度;其二,演奏者处理这一速度的方式” 不同演奏者对作曲家创作的意图有不同的理解,无论作品所表示的速度如何,演奏者无论多么刻板地按照原定速度演奏同一首作品,其效果都会有微小的差别。
在演奏的整体速度上,齐夫拉所演奏的整体速度快于罗伯托·齐栋。通过节拍器,笔者发现,全曲开始第一、二、三部分,两位演奏家演奏的速度是相近的。但是从第四部分开始,齐夫拉的演奏速度突然的有所加快。而罗伯托·齐栋则是保持原来的速度进行演奏。笔者认为,这是两人对曲目的结尾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在速度上的表示有所不同。罗伯托·齐栋认为整首曲子极少甚至不应该出现速度的对比。而齐夫拉则是明显在第四部分开始让曲子进入一个临近高潮的状态,在速度上的变化使得其表现更加明显。
二、演奏力度、音色的对比
(一)演奏力度对比
力度在音乐里指的是音响强弱的程度,通常采用意大利语来表示。根据钢琴以槌敲击弦的发声原理,手指所使出的力量大即力度大,反之,使出的力量小则力度小。力度的对比是“音乐表现中最有力的因素之一”。音乐中的力度变化是多样而且复杂的,演奏者需要在作曲家所标的力度符号下,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具体、相应、细致的力度变化。
力度和音色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力度大,所表现出来的声音就明亮,力度小,声音就柔和细腻。用不同的力度演奏所产生的音色会有极大的不同。
在笔者研究的两位演奏家的演奏中,就可以明显的听出音色上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听觉感受。
罗伯托·齐栋在表现音乐中代入感更强。在音色控制上强调起伏性,在ff处和p处都有相当明显的表现。给人予感情丰富的感受。似乎罗伯托·齐栋把自己当作曲目中的主角拉科齐王子,用自己的手指在演绎这个人物的存在,使拉科齐活脱脱的再现。这和罗伯托·齐栋是热情的巴西人不无关系,强烈的表演欲让他更容易把自己融入故事角色之中。在音乐中听到的是更多情感的表达,更多是感性成分。
齐夫拉的演奏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他的音色朴实,并没有太多花俏的东西存在。力度的起伏也比较小,多数都在f和ff上进行。齐夫拉的演奏给人一种他作为讲述者来讲述这位英雄人物事迹的感觉,像一位老者,对后人娓娓道来。冷静的音乐处理,更多的表现他的技巧而不是情感,只为了把音乐交代清楚,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他理性的分析作品,演奏的旋律线条清楚、客观。这与齐夫拉一贯演奏李斯特作品的风格一致,注重技巧而不是情感。
两位演奏家不同的音色控制方式,给人完全不同的音乐感受,没有谁好谁不好之分,只是在演奏中的立场不同,所带给听众的听觉感受不同。
(二)演奏家对于音乐片段的不同处理
1.在引子部分,两人演奏处理方式就出现了不同。
罗伯托·齐栋注重音乐的厚重感,所以在引子部分他大量的使用延音踏板,而且换踏板的频率相对比较的少。初听时给笔者感觉过于浑浊,颗粒性不强,但是反复细致听后,觉得他在旋律音上的处理很明显。不会因为踏板的使用而导致旋律模糊。
齐夫拉则是从一开始便追求清晰、颗粒的处理。所以他在引子部分使用的踏板是极其少,而且都是采用即踩即放的模式,就是在旋律音的位置上踩下延音踏板随即马上放掉。不起延音的作用,只为了加强旋律音的响度,使旋律音更加明显。而其他的地方齐夫拉则完全不用延音踏板。在整个引子部分,齐夫拉的演奏给人以无比清晰的感觉。活脱脱的像一部钢琴机器。
罗伯托·齐栋利用连续的踏板,只在第二个八度开始的时候换一次踏板,使得引子的结束显得气势磅礴。在最后一个音完成后,延长多一点的时间,让听众觉得意犹未尽。整个引子部分的结尾就已经凸显了拉科齐的英雄气质。
齐夫拉则采用了与罗伯托·齐栋完全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在这一句当中,完全不用延音踏板。利用手的跑动,使音乐显得干净利索,每一个音都清晰无比。利用手指触键的力量分布,让这一句的渐强显得格外的明了。没有踏板的延留,没有和声的混乱。每个颗粒的八度让这个引子结束句清新了听众的耳朵,为进入后面的“狂想”作好了十足的铺垫。
2.在第23-30小节,即音乐旋律的主题动机部分。
两位演奏家作出了他们不一样的诠释。这段动机本身就是气势磅礴,彰显音乐中英雄人物的气概。 笔者通过多次仔细的聆听两位演奏家的演奏,发现两人在这一段的音乐中都突出了音乐要求的力量感、英雄主义情节。但是两个人的处理方式却不太一样。
罗伯托·齐栋利用感情上的帜热感,让音乐在触键的力度变化上做出明显的对比以彰显音乐力量。他非常注重每个小节重音的表现。他把每个小节的第一拍和第三拍弹得比第二拍要重得多。这样的演奏方式略显得传统,但是却非常的有效果。听众可以跟随节拍重音体会到音乐的起伏。笔者认为,这就是罗伯托·齐栋演奏的厉害之处。他利用人们正常的听觉习惯和情感方式,将音乐融入人的情感之中。即使他演奏的再小声,人们还是能从音乐中体会到非同一般的力量存在。
齐夫拉则完完全全利用力量技巧在演奏。他没有放过任何一个音,持续的强有力的触键,让人们只能感叹他的力量感十足。在这段音乐中,齐夫拉的演奏力量变现的淋漓尽致。一拍换一次踏板、持续强有力的触键、快速的音乐行进,让听众只能屏住呼吸,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虽然没有太多关于感情方面的装饰,但是他利用自己的演奏技巧,让即使是音乐方面的门外汉都能听懂这一段音乐的力量表现。对比于罗伯托·齐栋,齐夫拉的技巧弱化了他在情感方面的稍微弱势。而在如此快速强有力的演奏过程中,齐夫拉没有丝毫的不清晰感,反而每个音都想一颗钉子一样,干净利索地钉入木板之中。
3.第196——200小节
这5个小节,是整首作品最后一次出现旋律动机变形。也是整首曲子进入结尾高潮的开始。作品进入结尾高潮,主题动机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两位演奏家也用了自己不同的诠释方式。
在进入结尾高潮处,罗伯托·齐栋采用了一步一步推向高潮的处理方式,虽然谱面上标志的力量符号是fff,但是罗伯托·齐栋却没有在一开始就采用极强的触键,而是采用每个动机材料越来越强的方式,是进入高潮的方式显得不那么突兀,一种渐进的方式似乎说明了罗伯托·齐栋在演奏他心目中的英雄时候依恋不肯结束的情感。他极强的代入感让他的音乐显得恋恋不舍,不愿意突出历史的舞台,就像他的音乐不愿意就草草结束一般。
齐夫拉则采用了完全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在进入高潮的一开始就以谱面标记的fff演奏,强有力的触键让听众一听就知道高潮的来临。持续的强音显现了齐夫拉的力量和演奏技巧,也让这结尾的高潮来得轰轰烈烈彻彻底底。齐夫拉的处理方式,首先显现了他技巧大王的特性,也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匈牙利人对自己民族英雄的崇拜。全曲通过对英雄人物事迹的复述,在结尾处任然滔滔不绝,也是显现他内心的激动澎湃的情感。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既是对英雄的膜拜,也是对作曲家李斯特的赞扬。两位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在演奏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号》中,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作为热情似火的巴西人,罗伯托·齐栋热情生动的指触、丰富的音色变化和优美的抒情性,让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他强烈的情感代入感。在作品的处理中,处处都体现了这位巴西演奏家细腻的感情和深刻的洞察力。他将传统的浪漫情感和更现代的演奏技巧结合起来,把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也把作品框架和内涵结合得更有说服力。犹如他自己化身为拉科其王子,演绎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的情感。自自然然让听者流露出对这位英雄的敬重感。也对演奏家演奏技巧和功力表示感叹。
齐夫拉,这位匈牙利籍的钢琴演奏家,在演奏“老乡”李斯特的作品层面,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以技巧而取胜,技巧的表达令人眼花缭乱,虽然他在演奏过程中,没有像罗伯托·齐栋那样对感情和作品内容作深入的探究,但是仅仅是演奏技巧,已经让无数人折服,同时也充分表现了他的才华。在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号》的演奏中,他用高超的演奏技巧表现了他音乐中对民族英雄拉科其王子的崇拜,也是在另一个层面表达了对“老乡”作曲家李斯特的尊敬。他犹如一个用钢琴来讲述故事的老者,对后辈讲述着英雄的故事,娓娓道来,虽然情感因素不像罗伯托·齐栋细腻,但是高超的演奏技巧,让“后辈”听众们入神。
两位演奏家的演奏各有千秋,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听觉感受。作为练习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号》的演奏者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练习之前,多听不同方式的处理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想法,必定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李斯特钢琴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关伯基.李斯特 钢琴之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董娟.音乐家与名曲的故事[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8.
关键词:演奏家 对比 音乐
《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首》又名《拉科奇进行曲》,约写于1840年代,与李斯特之前所写的狂想曲不同,这首狂想曲没有太多的在速度上对比,整首曲子除了有着自己强大的推进力量外,基本上都保持着进行曲的速度。中间有一段运用右手刮键的技术,使音乐更显得气势磅礴。而在结尾处,八度级进的运用,更是让音乐进入最后的高潮,展现出了无与伦比、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罗伯托·齐栋(Roberto Szidon),1941-2011巴西钢琴家。他热烈生动的指触,丰富变化的音色和优美起伏的抒情性,证明他的演奏属于浪漫派的传统风格。评论家们认为,他有着超人的技巧、艺术的智慧、个性和准确的理解力。
齐夫拉(Gyorgy Cziffra)1921-1994法籍匈牙利钢琴家,他的演奏以技巧而取胜,技巧的表达令人眼花缭乱,但对作品的内涵往往很难深入探究。他演奏的练习曲及高难度技巧作品,都能充分展示其才华,最具特色的作品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与《超技练习曲》。
一、演奏速度对比
在音乐的语言中所谓的速度有两层含义:“其一,某一作品所要求的速度;其二,演奏者处理这一速度的方式” 不同演奏者对作曲家创作的意图有不同的理解,无论作品所表示的速度如何,演奏者无论多么刻板地按照原定速度演奏同一首作品,其效果都会有微小的差别。
在演奏的整体速度上,齐夫拉所演奏的整体速度快于罗伯托·齐栋。通过节拍器,笔者发现,全曲开始第一、二、三部分,两位演奏家演奏的速度是相近的。但是从第四部分开始,齐夫拉的演奏速度突然的有所加快。而罗伯托·齐栋则是保持原来的速度进行演奏。笔者认为,这是两人对曲目的结尾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在速度上的表示有所不同。罗伯托·齐栋认为整首曲子极少甚至不应该出现速度的对比。而齐夫拉则是明显在第四部分开始让曲子进入一个临近高潮的状态,在速度上的变化使得其表现更加明显。
二、演奏力度、音色的对比
(一)演奏力度对比
力度在音乐里指的是音响强弱的程度,通常采用意大利语来表示。根据钢琴以槌敲击弦的发声原理,手指所使出的力量大即力度大,反之,使出的力量小则力度小。力度的对比是“音乐表现中最有力的因素之一”。音乐中的力度变化是多样而且复杂的,演奏者需要在作曲家所标的力度符号下,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具体、相应、细致的力度变化。
力度和音色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力度大,所表现出来的声音就明亮,力度小,声音就柔和细腻。用不同的力度演奏所产生的音色会有极大的不同。
在笔者研究的两位演奏家的演奏中,就可以明显的听出音色上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听觉感受。
罗伯托·齐栋在表现音乐中代入感更强。在音色控制上强调起伏性,在ff处和p处都有相当明显的表现。给人予感情丰富的感受。似乎罗伯托·齐栋把自己当作曲目中的主角拉科齐王子,用自己的手指在演绎这个人物的存在,使拉科齐活脱脱的再现。这和罗伯托·齐栋是热情的巴西人不无关系,强烈的表演欲让他更容易把自己融入故事角色之中。在音乐中听到的是更多情感的表达,更多是感性成分。
齐夫拉的演奏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他的音色朴实,并没有太多花俏的东西存在。力度的起伏也比较小,多数都在f和ff上进行。齐夫拉的演奏给人一种他作为讲述者来讲述这位英雄人物事迹的感觉,像一位老者,对后人娓娓道来。冷静的音乐处理,更多的表现他的技巧而不是情感,只为了把音乐交代清楚,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他理性的分析作品,演奏的旋律线条清楚、客观。这与齐夫拉一贯演奏李斯特作品的风格一致,注重技巧而不是情感。
两位演奏家不同的音色控制方式,给人完全不同的音乐感受,没有谁好谁不好之分,只是在演奏中的立场不同,所带给听众的听觉感受不同。
(二)演奏家对于音乐片段的不同处理
1.在引子部分,两人演奏处理方式就出现了不同。
罗伯托·齐栋注重音乐的厚重感,所以在引子部分他大量的使用延音踏板,而且换踏板的频率相对比较的少。初听时给笔者感觉过于浑浊,颗粒性不强,但是反复细致听后,觉得他在旋律音上的处理很明显。不会因为踏板的使用而导致旋律模糊。
齐夫拉则是从一开始便追求清晰、颗粒的处理。所以他在引子部分使用的踏板是极其少,而且都是采用即踩即放的模式,就是在旋律音的位置上踩下延音踏板随即马上放掉。不起延音的作用,只为了加强旋律音的响度,使旋律音更加明显。而其他的地方齐夫拉则完全不用延音踏板。在整个引子部分,齐夫拉的演奏给人以无比清晰的感觉。活脱脱的像一部钢琴机器。
罗伯托·齐栋利用连续的踏板,只在第二个八度开始的时候换一次踏板,使得引子的结束显得气势磅礴。在最后一个音完成后,延长多一点的时间,让听众觉得意犹未尽。整个引子部分的结尾就已经凸显了拉科齐的英雄气质。
齐夫拉则采用了与罗伯托·齐栋完全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在这一句当中,完全不用延音踏板。利用手的跑动,使音乐显得干净利索,每一个音都清晰无比。利用手指触键的力量分布,让这一句的渐强显得格外的明了。没有踏板的延留,没有和声的混乱。每个颗粒的八度让这个引子结束句清新了听众的耳朵,为进入后面的“狂想”作好了十足的铺垫。
2.在第23-30小节,即音乐旋律的主题动机部分。
两位演奏家作出了他们不一样的诠释。这段动机本身就是气势磅礴,彰显音乐中英雄人物的气概。 笔者通过多次仔细的聆听两位演奏家的演奏,发现两人在这一段的音乐中都突出了音乐要求的力量感、英雄主义情节。但是两个人的处理方式却不太一样。
罗伯托·齐栋利用感情上的帜热感,让音乐在触键的力度变化上做出明显的对比以彰显音乐力量。他非常注重每个小节重音的表现。他把每个小节的第一拍和第三拍弹得比第二拍要重得多。这样的演奏方式略显得传统,但是却非常的有效果。听众可以跟随节拍重音体会到音乐的起伏。笔者认为,这就是罗伯托·齐栋演奏的厉害之处。他利用人们正常的听觉习惯和情感方式,将音乐融入人的情感之中。即使他演奏的再小声,人们还是能从音乐中体会到非同一般的力量存在。
齐夫拉则完完全全利用力量技巧在演奏。他没有放过任何一个音,持续的强有力的触键,让人们只能感叹他的力量感十足。在这段音乐中,齐夫拉的演奏力量变现的淋漓尽致。一拍换一次踏板、持续强有力的触键、快速的音乐行进,让听众只能屏住呼吸,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虽然没有太多关于感情方面的装饰,但是他利用自己的演奏技巧,让即使是音乐方面的门外汉都能听懂这一段音乐的力量表现。对比于罗伯托·齐栋,齐夫拉的技巧弱化了他在情感方面的稍微弱势。而在如此快速强有力的演奏过程中,齐夫拉没有丝毫的不清晰感,反而每个音都想一颗钉子一样,干净利索地钉入木板之中。
3.第196——200小节
这5个小节,是整首作品最后一次出现旋律动机变形。也是整首曲子进入结尾高潮的开始。作品进入结尾高潮,主题动机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两位演奏家也用了自己不同的诠释方式。
在进入结尾高潮处,罗伯托·齐栋采用了一步一步推向高潮的处理方式,虽然谱面上标志的力量符号是fff,但是罗伯托·齐栋却没有在一开始就采用极强的触键,而是采用每个动机材料越来越强的方式,是进入高潮的方式显得不那么突兀,一种渐进的方式似乎说明了罗伯托·齐栋在演奏他心目中的英雄时候依恋不肯结束的情感。他极强的代入感让他的音乐显得恋恋不舍,不愿意突出历史的舞台,就像他的音乐不愿意就草草结束一般。
齐夫拉则采用了完全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在进入高潮的一开始就以谱面标记的fff演奏,强有力的触键让听众一听就知道高潮的来临。持续的强音显现了齐夫拉的力量和演奏技巧,也让这结尾的高潮来得轰轰烈烈彻彻底底。齐夫拉的处理方式,首先显现了他技巧大王的特性,也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匈牙利人对自己民族英雄的崇拜。全曲通过对英雄人物事迹的复述,在结尾处任然滔滔不绝,也是显现他内心的激动澎湃的情感。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既是对英雄的膜拜,也是对作曲家李斯特的赞扬。两位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在演奏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号》中,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作为热情似火的巴西人,罗伯托·齐栋热情生动的指触、丰富的音色变化和优美的抒情性,让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他强烈的情感代入感。在作品的处理中,处处都体现了这位巴西演奏家细腻的感情和深刻的洞察力。他将传统的浪漫情感和更现代的演奏技巧结合起来,把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也把作品框架和内涵结合得更有说服力。犹如他自己化身为拉科其王子,演绎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的情感。自自然然让听者流露出对这位英雄的敬重感。也对演奏家演奏技巧和功力表示感叹。
齐夫拉,这位匈牙利籍的钢琴演奏家,在演奏“老乡”李斯特的作品层面,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以技巧而取胜,技巧的表达令人眼花缭乱,虽然他在演奏过程中,没有像罗伯托·齐栋那样对感情和作品内容作深入的探究,但是仅仅是演奏技巧,已经让无数人折服,同时也充分表现了他的才华。在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号》的演奏中,他用高超的演奏技巧表现了他音乐中对民族英雄拉科其王子的崇拜,也是在另一个层面表达了对“老乡”作曲家李斯特的尊敬。他犹如一个用钢琴来讲述故事的老者,对后辈讲述着英雄的故事,娓娓道来,虽然情感因素不像罗伯托·齐栋细腻,但是高超的演奏技巧,让“后辈”听众们入神。
两位演奏家的演奏各有千秋,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听觉感受。作为练习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号》的演奏者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练习之前,多听不同方式的处理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想法,必定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李斯特钢琴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关伯基.李斯特 钢琴之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董娟.音乐家与名曲的故事[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