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9.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云南体育运动各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对“校企合作、循环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创新研究适合我院高尔夫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学院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使用的双向沟通和效益双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尔夫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对土地使用的限制,导致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缺乏,使得高尔夫发展受限,比国外发展远远晚了近几个世纪。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不同高尔夫赛事的举办,以及人们对高尔夫的认识逐渐加深,高尔夫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门热点,各高校相继成立高尔夫专业,受传统普通高等教育专业教学的影响,在高职高专教育中难免会受到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惯性影响,没能按照高尔夫的世纪需要进行实践。因此,笔者通过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和”创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将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进云南体职院,加大对高尔夫人才的培养,以期为云南省高尔夫人才教育提供可参考依据。
一、高尔夫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全面接轨
在众多的经营性行业中,人才与营销密不可分,专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已经成为当下市场需求不可分割的内容。而正是这种需求引发了教育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积极探寻一条新型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
高尔夫,一项专业技能十分明显的运动,同样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培养。无论是教练员、球员、管理人员、草坪维护人员都需要寻找一条新的出路。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教育外,技能的培养同样不可替代。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学院重新整理思路,在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营销和服务的重要性,领会“顾客是上帝”的宗旨,强化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校企合作,整合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才能使学院的高尔夫专业教育在高职高专领域中脱颖而出。
二、“体教结合”背景下云南省高尔夫人才培养现状
云南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高尔夫运动逐渐成为吸引眼球的运动,各大球场纷纷建立,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这种极具朝阳力的产业也开始对高尔夫人才具有了一定的要求。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高尔夫人才出现严重的紧缺。据统计,每年高尔夫院校能为高尔夫市场提供的专业人才不足1000人,人才供应数量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消费需求。高尔夫产业面临严重缺失,教育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研究内容需求,笔者走访了云南省滇池高尔夫俱乐部、万达高尔夫球会、阳光高尔夫俱乐部等14家高尔夫球场,了解到大部分球场严重缺乏教练、管理人员以及草坪维护人员,他们纷纷表示这些人才类型的缺乏为其俱乐部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他们认为所聘请的一些教练以及管理人员等没有持有相关证书,为了俱乐部的开发运营,只能勉强聘用,这为高尔夫俱乐部长远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目前,云南体职院是云南省唯一一所省教育厅挂牌成立的高尔夫学院,其所培养的高尔夫专业人才将输送到省内乃至省外各高尔夫俱乐部进行工作,因此,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将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校企合作、产学研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赢
考虑到我省高校高尔夫场地的匮乏,我们需要积极与各大高尔夫俱乐部合作,充分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努力实现“双赢”的培养模式,云南体职院在近两年的实践探索中,总结不足,认真研究,探寻一条适合云南省高尔夫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积极引进优秀的社会资源,努力寻求学院与企业、俱乐部的结合点,创新了不同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先校后企,系统完善
为了使学生系统化的进行学习,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相关理论知识,根据不同专业对不同知识进行学习。高校需运用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岗位业务等知识。可以对学生实行上午理论,下午实践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与企业达成共识后,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两者有效结合,先校后企,实现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化场景。学生在经过实训后,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检查,以便日后学习的侧重点。
(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云南体职院与多家俱乐部签订了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目的是为培养综合性的高尔夫人才。针对目前情况而言,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更加突出职业特点,使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岗位的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各俱乐部可以根据自己需求“下订单”,学校按订单培养不同类型学生,这种模式既可以满足高尔夫社会需求,又可以使高尔夫职业教育焕发生机;既能服务订房经济,又能调动学校和企业的额积极性,使两者实现“双赢”。
(三)分层递进,循环培养
高尔夫各个专业按照阶段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基本专业素质培养(专业认知)——专业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实习)——能力提升(综合实训)——反馈与能力再培养(专业巩固)——顶岗实习(能力综合运用)[1]。
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后,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结合相关的课程实习,开展综合的实训,提升学生整个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等的反馈,对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与再培养,在学生基本具备所有能力后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实习和就业直接对接。
(四)产学研和,遵循规律
学校和企业在相互寻找合作的实践过程中,寻找最佳结合点,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发挥各方优势联合培养人才,达到共赢模式。学生在学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企业,可以解决去也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平台,也可为企业储备高尔夫专业技术人才;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高尔夫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践,贴近市场需求。比如我院的高尔夫草坪养护专业和高尔夫服务与管理专业,可以由学院专职教师和企业共同研究,在校学生共同参与,从基本的草种选择、草坪维护、病虫防害等方面和球童的基本礼仪与基本的操作规范等方面亲自学习外,也可将此应用到教学中,结合专业学习,有专家和教师进行指导,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
(五)情境教学,独立完整
云南体职院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投入资金引进先进设备,模拟高尔夫练习场以及俱乐部的相关情境,在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支持教学与实践的硬件空间,教师根据课程的设计以及内容的需求,为学生模拟实践学习的场景,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实践操作能力,更快的掌握学习内容。
不仅如此,基于横向的工作关系,课程的设计需要在课程之间保持平行或前后衔接;基于纵向的工作关系,课程设计包含的工作链要相对完整,包括咨询、设计、决策、实施、监控、评价六个环节。因此,高尔夫的人才培养既要开发高尔夫专业课程,又要将视角归纳于岗位需求,完整的高尔夫课程的学习后,又要有独立的实践操作环节,在此基础上,突出高尔夫知识学习和高尔夫实践运用的动态衔接。
四、小结
高尔夫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和漫长的过程,为有效推进高职高专高尔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将理论学习和职业实践相结合,势必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任务,对几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对课程设置,专业技能都要融入教育元素以及社会元素,形成特色的办学理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基金项目:2012年云南省教育厅高职高专课题。
参考文献:
[1] 魏忠发,安铁民.高尔夫专业“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
[2] 唐芒果.高职高尔夫球专业“校企合作 循环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
[3] 戴临中.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6.6.
摘 要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云南体育运动各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对“校企合作、循环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创新研究适合我院高尔夫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学院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使用的双向沟通和效益双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尔夫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对土地使用的限制,导致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缺乏,使得高尔夫发展受限,比国外发展远远晚了近几个世纪。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不同高尔夫赛事的举办,以及人们对高尔夫的认识逐渐加深,高尔夫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门热点,各高校相继成立高尔夫专业,受传统普通高等教育专业教学的影响,在高职高专教育中难免会受到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惯性影响,没能按照高尔夫的世纪需要进行实践。因此,笔者通过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和”创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将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进云南体职院,加大对高尔夫人才的培养,以期为云南省高尔夫人才教育提供可参考依据。
一、高尔夫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全面接轨
在众多的经营性行业中,人才与营销密不可分,专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已经成为当下市场需求不可分割的内容。而正是这种需求引发了教育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积极探寻一条新型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
高尔夫,一项专业技能十分明显的运动,同样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培养。无论是教练员、球员、管理人员、草坪维护人员都需要寻找一条新的出路。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教育外,技能的培养同样不可替代。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学院重新整理思路,在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营销和服务的重要性,领会“顾客是上帝”的宗旨,强化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校企合作,整合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才能使学院的高尔夫专业教育在高职高专领域中脱颖而出。
二、“体教结合”背景下云南省高尔夫人才培养现状
云南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高尔夫运动逐渐成为吸引眼球的运动,各大球场纷纷建立,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这种极具朝阳力的产业也开始对高尔夫人才具有了一定的要求。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高尔夫人才出现严重的紧缺。据统计,每年高尔夫院校能为高尔夫市场提供的专业人才不足1000人,人才供应数量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消费需求。高尔夫产业面临严重缺失,教育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研究内容需求,笔者走访了云南省滇池高尔夫俱乐部、万达高尔夫球会、阳光高尔夫俱乐部等14家高尔夫球场,了解到大部分球场严重缺乏教练、管理人员以及草坪维护人员,他们纷纷表示这些人才类型的缺乏为其俱乐部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他们认为所聘请的一些教练以及管理人员等没有持有相关证书,为了俱乐部的开发运营,只能勉强聘用,这为高尔夫俱乐部长远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目前,云南体职院是云南省唯一一所省教育厅挂牌成立的高尔夫学院,其所培养的高尔夫专业人才将输送到省内乃至省外各高尔夫俱乐部进行工作,因此,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将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校企合作、产学研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赢
考虑到我省高校高尔夫场地的匮乏,我们需要积极与各大高尔夫俱乐部合作,充分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努力实现“双赢”的培养模式,云南体职院在近两年的实践探索中,总结不足,认真研究,探寻一条适合云南省高尔夫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积极引进优秀的社会资源,努力寻求学院与企业、俱乐部的结合点,创新了不同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先校后企,系统完善
为了使学生系统化的进行学习,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相关理论知识,根据不同专业对不同知识进行学习。高校需运用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岗位业务等知识。可以对学生实行上午理论,下午实践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与企业达成共识后,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两者有效结合,先校后企,实现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化场景。学生在经过实训后,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检查,以便日后学习的侧重点。
(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云南体职院与多家俱乐部签订了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目的是为培养综合性的高尔夫人才。针对目前情况而言,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更加突出职业特点,使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岗位的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各俱乐部可以根据自己需求“下订单”,学校按订单培养不同类型学生,这种模式既可以满足高尔夫社会需求,又可以使高尔夫职业教育焕发生机;既能服务订房经济,又能调动学校和企业的额积极性,使两者实现“双赢”。
(三)分层递进,循环培养
高尔夫各个专业按照阶段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基本专业素质培养(专业认知)——专业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实习)——能力提升(综合实训)——反馈与能力再培养(专业巩固)——顶岗实习(能力综合运用)[1]。
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后,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结合相关的课程实习,开展综合的实训,提升学生整个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等的反馈,对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与再培养,在学生基本具备所有能力后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实习和就业直接对接。
(四)产学研和,遵循规律
学校和企业在相互寻找合作的实践过程中,寻找最佳结合点,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发挥各方优势联合培养人才,达到共赢模式。学生在学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企业,可以解决去也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平台,也可为企业储备高尔夫专业技术人才;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高尔夫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践,贴近市场需求。比如我院的高尔夫草坪养护专业和高尔夫服务与管理专业,可以由学院专职教师和企业共同研究,在校学生共同参与,从基本的草种选择、草坪维护、病虫防害等方面和球童的基本礼仪与基本的操作规范等方面亲自学习外,也可将此应用到教学中,结合专业学习,有专家和教师进行指导,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
(五)情境教学,独立完整
云南体职院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投入资金引进先进设备,模拟高尔夫练习场以及俱乐部的相关情境,在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支持教学与实践的硬件空间,教师根据课程的设计以及内容的需求,为学生模拟实践学习的场景,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实践操作能力,更快的掌握学习内容。
不仅如此,基于横向的工作关系,课程的设计需要在课程之间保持平行或前后衔接;基于纵向的工作关系,课程设计包含的工作链要相对完整,包括咨询、设计、决策、实施、监控、评价六个环节。因此,高尔夫的人才培养既要开发高尔夫专业课程,又要将视角归纳于岗位需求,完整的高尔夫课程的学习后,又要有独立的实践操作环节,在此基础上,突出高尔夫知识学习和高尔夫实践运用的动态衔接。
四、小结
高尔夫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和漫长的过程,为有效推进高职高专高尔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将理论学习和职业实践相结合,势必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任务,对几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对课程设置,专业技能都要融入教育元素以及社会元素,形成特色的办学理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基金项目:2012年云南省教育厅高职高专课题。
参考文献:
[1] 魏忠发,安铁民.高尔夫专业“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
[2] 唐芒果.高职高尔夫球专业“校企合作 循环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
[3] 戴临中.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6.6.